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体系构建与实施路径
2018-03-07朱迎新
朱迎新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南京 21117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是文化的价值所在。文化育人的本质就在于以文化的正向价值为引导,教化人走向道德、理性、真善美,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追求。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文化领域正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各种西方思想的融入使文化发展受到了巨大的挑战,尤其是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带来了巨大的冲击。高校作为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应充分发挥文化育人的功能,积极拓宽文化育人的途径,不断创新方式方法,培养高水平高素质的人才。高职院校相比本科院校而言,其办学历史较短,文化积淀相对薄弱,基本上还未真正形成有自身特色、有效的文化育人体系。因此,把握文化育人的正确方向,探索高职院校文化的育人途径,建立有效的文化育人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1 文化育人的功能
文化育人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教育理念,更是一项常抓不懈的系统工程,对各行各业的发展有着促进作用。2012年10月,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全国高职院校德育创新暨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座谈会上中提道:现如今,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国家创造力的重要来源,也是国与国之间综合实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之一,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培养高度文化自信,高职院校就必须承担起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引领作用,认真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的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经验,充分发挥文化育人的功能,建成富有高职院校鲜明特征的校园文化,使广大青年学生在新时达文化中得到滋润,增强文化修养,坚定文化自信,不断铸造中华文化新辉煌。
1.1 价值导向功能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理念的广泛实施,来华留学生的数量和合作办学的项目日益增多,导致西方思想意识形态不断渗透到当代大学生思想中,影响了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判断。高校文化对大学生的政治发展方向有着重要影响,引领他们的思想和行动,是每一个学生必须遵守的行动指南。只有在高校文化的引领下,大学生才能找到正确的方向,坚定文化自信。
1.2 情感激励功能
当一种价值观得到高校师生的认可后,它就会产生巨大的凝聚力,使全体师生凝聚在一起,爆发群体和个人强大的能量,激励全体师生为高校的使命和学校的发展开拓创新。校企文化理念的结合是高职院校文化育人的重要创新,突出高职院校文化育人的特色,得到了全体师生的广泛认可,增强了师生服务社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3 传承和感染功能
高校是传承和发展文化的重要场所,全面育人又是校园文化的功能之一,充满文化氛围的校园环境就如空气之于人,水之于鱼,必定会使学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西汉文学家刘向在《说苑·杂言》中有这样一句话:“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化矣。”以及我国历史上孟母三迁的故事,都说明了环境对人的身心发展和素养提升起着重要的作用。
2 推进文化育人的途径
高等教育是传承文化的重要传播载体、引领文化的重要力量。为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就应当充分文化育人的培养功能。推进高职院校文化育人,要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育人,坚定文化自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融入育人全过程,构建和谐环境,营造良好育人氛围,用高职院校有丰富内涵和特色的文化育人,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健康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1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育人全过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追求价值目标,是高职院校文化育人的核心和方向。因此,高职院校要把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全过程,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生根。首先要融入高职院校文化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形成独特的、有制度的、有专业性的校园文化。其次要融入师资队伍建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师德师风建设紧密结合,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高职院校尊师重教的校风,提升教学质量。再次要深入课堂教学。紧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创新课堂学方法和手段,提高课堂感染力和吸引力。最后要融入师生校园生活。通过创建校园文化品牌活动,提升校园文化活动的育人效果,使师生凝心聚力,全力投入高职院校文化建设。
2.2 创造和谐教育环境,营造良好育人氛围
校园环境和谐是全体师生教育环境和生活环境的重要保证,是实现更好地为师生服务、为师生的全面发展服务的基础和保障,因此,创建和谐校园,营造良好育人环境是学校实现高水平发展的客观需要。校园和谐环境的营造,需要把硬实力和软实力结合起来。对于软实力而言,主要提升精神文明建设和人文环境建设。在硬实力方面,要加强高职院校基础设施建设,美化优化校园实训场所环境,打造具有高职院校特色的校园环境。在和谐的教育环境感染和熏陶下,大学生更容易树立起正确的思想观念,发展良好的个性性格,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使自己更能加强投身社会建设的能力。
2.3 突显企业先进文化育人功能,增强师生社会服务能力
高职院校应当注重吸收优秀产业文化和企业文化进入校园、进课堂。首先,高职院校要推进校企合作办学,充分挖掘企业和行业先进文化的育人功能,以学校课程教学与企业技能需要为契机,加强专业技能培训,提升学生专业素养,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建立协同运行机制,协调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资源,发挥企业先进文化育人的凝心聚力作用,调动全体师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高职院校事业全面发展。
3 结语
高职院校肩负者文化育人的神圣使命,在推动社会主义发展大繁荣、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高职院校文化育人涉及面广、影响力大,关系到数以亿计高素质高水平大学生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关系到我国未来发展的命运。高职院校应当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抓手,坚定文化自信,推动高职院校文化建设,抓住机遇,开拓创新,加强内涵建设,提升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育人环境,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用优异的成绩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