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知识管理现状与问题
2018-03-07张华斌萧萌
张华斌,萧萌
(长春师范大学,吉林长春 130032)
在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知识管理从以前的企业领域拓展到教育领域,教育所面临的变化是重要而深刻的。现今的“知识型社会”,大幅度提高知识的产出量,让以传播知识为工作的教师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只有不断增强技术和知识的创新能力,才能更好地实现中国现代化。受宏观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学校教育迎来新一轮的改革浪潮。学校程序化、单一、传统的管理体制,无法适应现在社会发展的要求,各种科学、先进的管理理念逐步应用在学校中,在教育、研究、管理等不同领域进行创新,更好的优化配置学校高校资源,促进学校管理的改革进程。知识管理是全新的管理思想,是目前学校战略选择和管理创新的新切入点。怎样科学的搜索、保存、应用及共享知识是每个教师要认真思索的问题。
1 知识管理的定义与内涵
20世纪80年代诞生了知识管理的相关理论和实践,联合国国际劳工大会于1986年第一次对知识管理的概念进行界定。在而后十多年的时间内,知识管理理论获得持续发展。知识管理是通过系统、科学的方法来探索、分析、总结、得到信息,并将信息传递给需要的人。知识管理的流程包括识别、得到、归纳、细化、储存与使用知识,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信息化管理,发展信息和技术并不是其工作重点,其重点是增强集体与个人的创造与创新能力。
知识管理并非是一类技术,是结合各种操作性较强的解决方案,借助集体智慧与知识共享增强知识的创新与使用。在学校中知识管理主要包括两个类型,即学校方面与教师方面的知识管理。学校知识管理重点在于共享,而教师知识管理则更重视反思和日常积累。组织知识管理以教师个体知识管理为基础,以更好的实施学校知识管理。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师知识管理中,使其成为教师的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管理的重要辅助方式,提升显性知识的全面性与系统化,有效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与综合发展,增强培训与教育的质量和效率,进而逐步增强学校管理的竞争力。
2 实施知识管理的作用
现在,我国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教育承担起特别重要的使命。技术与教育妥善结合,教育彰显出多种形式、特征和学习风格,教育领域也受到知识管理的影响。而教师是创造知识、分析知识和传输知识的专业人员,要使用知识管理技术和工具对知识进行系统管理,增强自身专业水平。学校拥有数量庞大的信息,如期刊、参考材料、教科书等需要进行管理;同时,教师在教学工作积累的教学知识和个人经验也要进行管理。因此,教师、学校都要实施知识管理。
学校知识管理以教师知识管理为前提和基础,能够有效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重视教师知识管理,可以为增强学校竞争力指出前进方向。教师知识管理能够推动其增强专业水平和科研能力。教师要逐步丰富知识内容,特别是努力收集学术前沿知识,将其妥善的融入科研和教学中。这就要求教师积极管理个人知识,基于个人知识需求来搜索、获得知识,让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之间实现相互转化,达到知识的交流与共享。教育信息化和知识管理具有特别密切的关系,通过教育活动能获得教育信息,再借助信息技术管理教育信息。重视研究教师知识管理,可以为增强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提供策略与措施。
3 教师知识管理存在的问题
3.1 教师不具备自主管理教学知识的意识
首先,现在很多学校仍旧将科研成果当作是评价教师工作绩效的重要标准,导致科研与教学之间出现冲突。实际上,科研和教学相矛盾、相冲突的情况不在少数。一些教师在科研中投入过多精力,没有对教学主体地位给予应有的重视。其次,教师没有在平时教学工作中总结教训、积累经验。大部分教师没有建立起自主管理知识的思想意识,在教学实践中缺乏创新精神和知识积累习惯,更没有形成和其他教师分享与交流知识的思想。较差的知识管理意识,影响教师得到信息的效率和质量,对于增强教师建构技能有不良影响,甚至阻碍其专业化发展。
3.2 没有深入开发隐性知识,知识缺乏创新
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具有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知识明显高于教育专家已整理和总结的范围及种类,在教学教育经验中体现出更多的才能和知识。但长久以来,教师的集体和个人隐性知识没有得到全面开发。这是由于无法借助语言将隐性知识传递给他人,而且大部分学校现行的管理方法、组织文化和管理系统也深刻的影响隐性知识的使用与开发。而教育体系内拥有很多隐性知识,所以为教师建立良好的传播和表达隐性知识的氛围和环境是特别重要的。教师要积极、深入的反思和总结隐性知识,通过个性化方式总结自己的实践技能和专业知识,并要清楚地将其表达出来,推动个性化知识的建立和共享。
3.3 没有建立起知识共享和交流的条件与平台
目前,在学校管理上依旧应用传统的、官僚化的管理模式,更重视使用专制管理、行政命令、统一要求的管理方式。学校没有更多考虑教师的情感需求与业务需要,没有设身处地地分析教师的想法,同时在教学管理上教师的发言权较少,对其话语权没有给予应有尊重,影响、限制教师价值的增强,让教师难以有效发挥其主人翁精神和自主决策意识。
3.4 未建立起完善的教师知识管理制度
现在我国采取科层制度对学校进行管理,该制度要求成员在分析和处理问题是要遵循管理原则,严重影响组织和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另外,科层制度也难以提升和优化组织文化,是因为科层制以行政权力为管理重点,所建立起的组织文化一般是以行政权力为前提的,但因为行政权力所提供的利益和资源诱惑,导致大部分优秀教师争相竞聘管理性岗位,导致科研和教学面临较大影响。不完善、片面的教师知识管理机制,会影响教师的智力资源,导致知识浪费,阻碍教师积累与创新知识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当前科研管理领域缺少合理的制度,教师面对大量科研任务时经常不求质、只求量,加上科研水平决定教师职称晋升,造成很多的教师在科研上投入过多时间和精力,影响其归纳和总结个人知识,进而影响到知识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发展。所以,逐步健全教师知识管理机制,对增强教师知识管理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4 增强教师知识管理的方法
4.1 校领导提升重视与支持力度
知识管理与学校政策制定、教师及学校本身具有特别密切的关系。学校领导要了解知识管理所体现出的引领作用,进而将知识管理思想融入学校管理改革中。要想在学校管理中推广知识管理并产生预期影响,需要得到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学校领导要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提供支持,保证开展知识管理的每一位老师,都能分析、得到、传递、创造、分享知识。知识管理体系对知识进行结构化、标准化处理,将其收录相应的知识库中,让用户不必查询知识原始来源就能够重复利用知识。教师要使所拥有的知识能实现有效搜索和访问,能够快捷的编辑和修改知识,并定期检查数据库中知识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4.2 教师要不断增强知识管理意识,摒弃惰性思想
教师管理个人知识的过程能够体现出主观能动性,其个人知识中的隐性知识所占较大比例,而显性知识通常比例较小。假如没有妥善管理知识,难免会流失大量信息,无法建立起更完善的知识系统,教师之间也无法畅通的分享和交流优秀教学成果。教师知识管理既是知识积累的过程,也是逐步增强教师个人能力的过程。
4.3 教师要自觉反思知识,实现知识的创新和转化
反思知识就是获取知识、整理知识和储存知识的过程,反思知识能更好地创新和转化知识。教师自觉的反思和完善教学,要不断反思平时文化生活及教学活动,全面分析教学活动假设。教师要使用多种方式,通过概念阐述或总结教学实践经验,将蕴含在教学中的隐性经验采取显性概念来显示。此类概念化会促进教师解释本人的教学行为,另外也引导教师之间基于自己的隐性个人教育理念开展沟通和共享。
4.4 建立健全的教师知识管理机制
知识管理是持续开展的,并不是低关联度或者暂时的。通常来说,持续学习知识的过程是由严格、全面、健全管理机制提供规范或保障的。所以,要遵守以知识为重点的管理思想,以精神和物质两方面为着眼点制定科学有效的激励与管理机制,全面增强教师知识管理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引导教师不断挖掘、归纳、转化、创新、分享内在实践经验和外在理论知识,以增强教育的系统性和创新性,进而不断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符合时代要求的应变能力。借助健全的教师知识管理机制,能够通过制度来固定教师学习和教学任务,并将其深刻在教师意识中,推动学校建立起现代化的学习型组织和机构,进一步增强学校竞争力。
5 结语
总而言之,在深化教育改革的现阶段,教师开展个人知识管理,能够更好地挖掘、创新、利用知识资源,推动知识的增值。如果教师具备将个体知识转化为 “智慧”和“能力”时,就能全面体现出知识的内涵与价值,教师也由于创新知识和提升知识价值而拥有更多的活力,全面彰显教师知识管理的作用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