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思政课”专题式教学的困扰及出路探究

2018-03-07邓加强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19期
关键词:思政课理论课院校

邓加强

(四川省乐山职业技术学院,四川乐山 614000)

1 设计与实施“思政课”专题式教学面对的困扰

1.1 教学对象与教学设计无法匹配

1.1.1 学生主体性缺失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教育的能力薄弱,脱离了教师教学的设计和方法,这是高职大学生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主体性与实践性、能动性紧密联系,主体性认知不足会导致实践能力下降和学生的消极厌学,还会带来师生教学关系的不和谐,学生知识掌握与教师教学设计的不匹配。

1.1.2 师生互动关系无法构建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教育者掌握的社会所要求的思想政治品德要求与受教育者思想政治品德发展状况之间的矛盾[1]。”因此,要打破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存在的这层矛盾,就需要师生之间必要的交流互动。在思维层面,高职学生在思维层面停留在被动接受上,没有主动求进的信心和头脑;在价值观层面,高职学生功利主义色彩浓重,更多关心技能技术的学习和就业能力上,忽略了自己思想素质和全面发展。

1.2 教育者与教学设计无法对接

1.2.1 教师缺乏教学自觉

作为高校思政教师,必须具备教学自觉,必须坚持积极能动的思想政治教育素养,思想政治教育不同于专业技能教学,课题教学的过程也是育人的过程,需要同时构建教育自觉和教学自觉。我们的教学设计经过多年的完善,教学设计本身已经趋于成熟,但是设计本身并没有考虑每一位教师的个性,这就迫切需要教师建立自身的教育教学自觉,才能实现与教学设计的无缝对接。

1.2.2 教师缺乏教学创新

当今中国,已经进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时代,创新无处不在,高职教育同样需要紧跟时代步伐开展创新,高校教师也就不能落伍。结合各自专业特色,积极开展教学创新是刻不容缓的步骤。思政教师应该敢于面对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复杂问题和长期困境,结合学生特点,大力开展教学方法思考,进行教学创新。

1.3 专题式教学缺乏理论支撑和成功经验

1.3.1 专题式教学理论论证不足

我国高职院校开展专题式教学的理论根据和支撑到底在哪里?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体系构建还是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论的框架体系,亦或是两者融合。在没有理论支撑的背景下,我国高职院校自身进行了多种多样的设计,但是收到的效果并不理想,极大多数都是在具体学科的基础上开展自己的学科专题化,如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专题化教学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专题化教学,教学中的学生接受度和实效不高已经说明了问题。

1.3.2 专题式教学应用不够充分

我国高职院校普遍推动了各门课程的专题化教学改革,并且已经应用了多年,却忽略了一个问题,即学生不接纳不认可与教学设计与教学体系重复冲突。应用得不到效果衍生出诸多反思,以至于有部分高职院校在反思专题化教学的弊端,我们的教材体系已经是极其科学完整的教学设计,而在此基础上开展的专题化教学却“另设炉灶”,自立体系,应用中又极易混乱学生学习的思维体系,并不利于学生该学科理论知识的学习,反而导致长期重视专题化应用,而淡化了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

2 突破“思政课”专题式教学困境的出路

2.1 以提升管理为基础

2.1.1 专题式教学设计管理

设计首先是一种设想,通过一定的方式,或规划或计划,将目标内容传递表达出来,它是一种有计划的科学的创新过程。设计的特点不单单是完成一项计划,还要考虑设计过程的创新性和创意性。而管理的过程,需要充分有效地利用各个相关要素,如信息要素、人的要素和环境要素等,完成管理目标。这里将设计融入管理,就是强调将设计作为管理主体,结合管理客体进行创造性的活动。专题式教学正需要打破原有的思路,不仅仅是一种教学设计,更要提升到设计管理的高度,实现管理思维融进专题化教学改革。包括:教学环境设计管理、教学人员设计管理、教学对象设计管理、教学内容设计管理,教学方法设计管理等教学环节全部。

2.1.2 专题式教学应用管理

应用是为了满足需要,适应需要,以供合理地使用。应用管理是以合理地科学地应用为目标,针对具体管理对象开展应用内容和应用方式的管理。在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应用是应有之义,但是缺乏应用管理,没有构建优质的管理,就无法开展有效的专题式教学改革。因此,在专题式教学改革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改革应该以应用管理为突破口,集中对教学者、教学对象、教学过程开展管理。尤其是教学者的管理,又包括专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行政领导兼职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教师、辅导员队伍进行管理,并且应该做到各有侧重,各有特色,管理细化。总之,科学化的管理是突破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施专题式教学的重要力量。

2.2 以制度设计为保障

2.2.1 普高招生与单独招生

我们以高职院校招生为切入口,以提高高职院校招生质量为目标,加强招生设计管理,从而提高教学质量。高职院校当前的招生仍然保留着普通高校招生入学考试和高职院校自主招生考试两类,前者简称普高招生,后者简称单独招生。从招生考试的重视程度、考试难度,以及学生对待考试的态度和入学后实际教学效果来看,普高招生的入口质量总体上是高于单独招生的。但是,高职院校面临着国家教育改革的要求,逐渐推动实施完全自主招生,这就进一步导致了入口学生质量的下降,给教学改革带来巨大压力。因此,推动单独招生质量改革和制度设计就迫在眉睫。

2.2.2 学生考试与教师考核

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考试考核长期存在着不够重视的现象,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试考核,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职院校存在上层重视下面轻视的问题,才出现在平时学习中忽略基础知识的掌握,也导致学生不重视平常上课,不重视基本概念和理论原理的学习。同时,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学评价和教学能力考核也存在诸多缺陷,以至于教师自我学习和教学能力提升流于形式,主动性不强。站在制度设计的层面,亟需推动学生考试与教师考核的双重改革,学生考试结合专题式教学设计同时注重理论基础和能力提升,提高对基础理论和知识的学习,并重视教师专题式教学设计纳入教师能力培育与考核。

3 以实际效果为方向

3.1 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

我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材体系具有高度的统一性和共性,并没有针对高职院校层次的学生独立设计思想政治教学教材,这正是推动专题式教学改革的重要背景。重新定义和设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专题式教学,就必须围绕高职院校学生的特殊性建立具有个性的课程教学体系,实现国家教材体系向各种层次各具特点的教学体系转化。转化要以把握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性为核心内容,以丰富完善的教学内容和个性的教学方法为动力,以实现教学改革的实际教学和教学目标的方向。

3.2 实现学生消极怠课向主动协作转化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问题繁复,困难重重,实效性低下,高职学生课堂表现较差,师生互动形式主义严重。因此,专题式教学改革是一剂良药,是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重新构建高职院校大学生认知体系和价值观念的重要途径。希望通过科学、完善、创新的新型专题式教学改革,创新教学理念,改革考试考核,倒推学生课堂学习,改变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等人文社科类课程学习的认识,切实提升教学效果,形成学生主动听课学习和教师积极改进教学的协作型课堂。

猜你喜欢

思政课理论课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三线”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启示——以四川工商学院教改为例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