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高校课堂文化建设的困境及策略
2018-03-07王玮
王玮
(新疆艺术学院,新疆乌鲁木齐 830049)
课堂,从广义上讲,泛指进行各级各类教育教学活动的场所,是包括各种组织和形式的一种综合系统,其内涵不仅包括了教师、学生和课程,而且还蕴含着课堂文化、课堂组织形式等。所以,认为课堂仅仅是教室或班级的简单表达是不全面的。课堂不仅是传承和学习人类精神文明的场所,其本身也具有深厚的文化意蕴。由于课堂中包含着特殊构成要素,其所承担的任务也具有独特性,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会逐渐形成自身的一种独特文化,这种文化就是课堂文化。因此,不同的教师和学生、班级构成、教学任务等都会导致产生独特的课堂文化。
目前,新疆高校班级构成主要分为传统的民汉分班和新型的“民汉合班”两种形式。“民汉合班”最初是新疆高校为全面提升少数民族教育质量,缩小民汉之间的教育差距而采用的一种班级组织形式,是各高校于2011年起陆续推动的“民汉一体化教学”改革下所产生的编班模式。同时,在当前国语教学背景下,许多课程也将传统的民汉两种班级进行合班授课,采取统一的教学大纲和考核标准。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那么如何创建有利于各民族学生全面发展的团结和谐的课堂文化,充分利用课堂主渠道深化各民族学生之间的交往交流,值得深入探究和思考。
1 课堂文化的概念
课堂文化是 “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共同形成并表现出来的共有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等方面的总和”。作为一种文化系统,它是以课堂价值观和师生的课堂行为方式等精神文化为核心的,辅之以课堂制度及课堂物质条件的文化结构系统。“课堂文化中的价值观是教师与学生在对话与互动中建构起来的集体的价值体系。课堂行为方式主要是指教师与学生在其课堂文化中所表现出来的言行活动的方法与形式。”
2 当前新疆高校课堂文化建设面临的现实困境
(1)课堂缺乏生命活力。课堂是教师与学生在校期间共同生活的主要场所,更是激发学生生命活力、启发自由天性、展现多彩自我的舞台。它是师生生命中一段重要的人生经历,是教师和学生学校生活的主阵地,其质量高低直接关系着教师和学生的当下生活,并影响着今后的发展,它对师生具有生命质量的意义。由此看来,在课堂中,学生不仅是学习者也是生活者。杜威提出过“教育即生活”,陶行知先生提出过“生活即教育”,这些都是对教育与生活的紧密联系的高度概括。教育与生活是融为一体的,如果教育脱离了人的生活和生命需要,教育将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
然而反观当前的大学课堂,很多学生上课玩手机、发呆、埋头看各种考试资料、睡觉等成为常态,课堂交流讨论流于形式,甚至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逃课。为什么学生离课堂越来越远?仔细考察当前高校课堂教学,不难发现其中的问题。学生所在的是一个“冷冰冰”的教学世界,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等疏离了学生的现实生活,忽视了学生的感受世界,师生之间缺乏精神交流、情感交流和智慧碰撞,学生生命存在的多样性、丰富性、灵动性和发展性得不到体现。如此,导致大学课堂缺乏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
(2)多元文化彰显不足。教师和学生作为课堂文化建构的主体,他们来自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社会阅历以及成长经历等,所形成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千差万别。当他们聚集在同一课堂,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个体按照自身的文化属性来表达和参与共同的目标时,多元文化碰撞就会浮出水面。因此,通过创造多元文化交流的机会,搭建跨文化交流的平台,引导学生学会尊重多元文化,逐步形成跨文化理解和接纳能力,使得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能相互学习,共同提高,从而促使多元文化间碰撞出积极的火花,避免产生文化冲突,对于构建课堂文化有着重要意义。在当前新疆高校课堂文化建设过程中,师生多元文化意识已初步具备,但是在如何将多元文化教育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合,充分利用课堂主渠道彰显多元文化,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上,思考和实践不够深入。
(3)合作学习效果差强人意。合作是人类相互作用的基本形式之一,是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课堂教学情境中,合作是教学中常见的互动形态,也是课堂教学活动能够存在和持续的基本前提之一。合作学习旨在从教学过程的集体性出发,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合作,在合作中探索,从而在合作中实现个性与群体的协同发展。
目前,高校课堂主要通过组织开展学生小组合作性活动来达成课堂教学目标。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教学进度及课堂教学时间的制约,合作学习任务经常布置在课外时间完成,大学生个体的独立性导致小组同学很难聚集在一起共同探讨与交流。当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时,表面上属于大家一起“共同”学习、“共同”努力下的成果,但实际上学生之间处于一种孤立和隔绝的状态。课下,学生之间交流讨论较少,学习通常是在成员独立完成后再进行简单拼凑,或者是由1~2名成员承担了所有的小组任务,其他同学基本没有做出贡献。更有甚者,小组成员约定俗成,每次由一名或者两名同学轮流“分工”完成任务。如此,很难形成真正的合作关系,学生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淡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学习效果更是差强人意。
3 建设新疆高校课堂文化的策略及建议
(1)回归生活世界,提升课堂文化质量。课堂应改变以知识传授为核心的生活方式,不仅注重学生的生活实际,又要重视引领学生未来生活的方向,成为培育学生丰富人性的场所。课堂应通过创设鲜活的知识场景,使学生在体验中不断地感受、检视、反思,从而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学会生活。欧洲现代第一所新式学校的创办人雷迪(Cecil Reddie)曾指出的,学校“不应成为一块人工造成的地方,专靠书本做媒介,而不与生活相通连。学校应成为一个真实的、实际的、儿童能在该处发现自己的小世界。”只有在生活和经验的基础上,课堂文化才不会迷失方向,课堂文化质量才能够得以提升。例如高校课堂应结合课程知识和学生生活经验,多设置一些实践课程,加大实践学时,丰富实践内容,探索实践方式,让学生更多地在实践中感悟生活,探寻生活智慧,提升生命价值,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造性、反思性构建人生意义的活动。
(2)增进对话与交流,树立多元的课堂文化观。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多文化交融的地方,多元文化并存的态势映射出高校课堂价值与文化也必定是多元的。在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课堂应具有足够的开放性和包容性,通过彰显不同思想和文化,形成尊重、理解、欣赏不同思想和文化的良好氛围,在相互碰撞和交融中,主动吸纳其他民族优秀文化,发扬本民族传统文化,或产生新的思想,生成新的文化。巴西教育家保罗·弗莱雷认为:“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交流;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在文化对话中,我们不仅要了解不同文化的共性,更要理解不同文化间的差异性,这就对新疆高校课堂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树立多元的课堂文化观,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多样性、独特性,确立多元文化在课堂中的独特价值。通过民汉学生结对子、丰富课堂文化活动等,创设多元文化交流情境,鼓励他们乐于交往,勇于交往和善于交往,从而促进对彼此文化的了解、理解、包容,甚至相互欣赏,实现各民族文化的共生与融合,形成多元文化共同繁荣的场景,为课堂文化共同体的搭建提供深厚的文化底蕴。
(3)培育共同愿景,建立课堂文化共同体。博耶尔曾指出:“学习共同体是所有人因共同体的使命并朝共同的愿景一起学习的组织,共同体中的成员共同分享学习的乐趣,共同寻找通向知识的旅程和理解世界运作的方式,朝着教育这一相同的目标相互作用和共同参与。”由此,课堂文化共同体应是师生在理解、尊重、信任的基础上,通过分享彼此间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绪情感和体现,形成共同的情感和愿景,从而实现共识、共享和共进,促进团体持续发展的一种组织。课堂文化共同体的组织和发展首先要确立共同愿景,共同愿景如灯塔一样,指引着前进的方向,具有导向、激励和凝聚作用。课堂共同愿景是全体师生对课堂教学目标达成的共识,它具有强大的感召力,是师生行动的内驱力、前进的动力,能够激发全体成员愿意为之奉献的愿望。因此,课堂共同愿景的建立必须要清晰明确,符合实际,有长远性,并且能被大多数人认同,最终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作为教师,应该清醒地认识和把握课堂教学目标,重视搭建课堂共同愿景,因为这是凝聚学生力量的关键环节。其次,还要注重听取学生个人意愿的表达,只有课堂共同愿景中看到个人的愿景,才能激发他们全身心的投入。在师生共同的参与中,经过思想碰撞,融合集体智慧的结晶,提炼出全体成员共同遵循和认可的意愿和愿望。
[1]丁谷怡,孙双金.重建课堂文化[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2]杨云生.颠覆与重建 课堂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16.
[3]刘耀明.课堂文化的诠释与重塑[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23):56-59.
[4]王志曲.论课堂文化的重建[D].安徽师范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