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网络公益活动参与状况考量
——以西北政法大学为例

2018-03-07马越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19期
关键词:公益活动公益大学生

马越

(西北政法大学,陕西西安 710122)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公益应运而生。网络公益指个人或组织借助社会化媒体直接或间接的帮助他人或实现公共利益的志愿行为。在校大学生是最具潜力的网络公益参与群体。一方面,大学生处于向社会步入阶段,对未来生活充满向往想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另一方面,大学生数量庞大,极具感召力和影响力能够号召更多年轻人参与网络公益活动,团结社会公益力量。但实际生活中,大学生对网络公益活动到底了解多少态度如何,在参与过程中存在哪些障碍,高校又应如何引导教育,以上种种问题值得我们探究考量。

1 大学生网络公益活动参与现状

本次调查的研究对象是全体西北政法大学学生。根据调查需要,采用滚雪球的抽样方法,发放问卷150份,共收集有效问卷124份。接受调查问卷的男女比为1:2.1,其中男生占32.3%,女生占67.7%;调查得到的年级分布情况为大一占29.0%,大二占25.8%,大三占41.1%,大四占4.0%;后期的访谈对象大一到大三各2人,共6人。

1.1 大学生网络公益活动参与度高,形式多样

在是否参与过网络公益活动的问题中,选择“是”的同学有88人(71%),充分说明的大学生的网络公益活动参与度高。在参与过的网络公益活动形式中,选择“网络众筹捐款”的占29.1%,选择“网络平台捐献健康时间,打卡捐步米公益等”的占的27.4%,选择“公益信息宣传推广”的占14.8%,选择“互联网企业公益活动支付宝植树等”的占的26.9%,各项分布较为均衡,参与形式呈多样化特点。

1.2 网络公益活动参与频率高,程度浅

在参与网络公益活动次数问题中,总体上参与次数在5次以上的占60.3%,说明同学们的网络公益活动参与频率高,具有一定的参与意识。

虽有部分同学会主动持续关注后续情况,但60.2%的同学表示 “想知道后续进展,但不会主动关注”,还有12.5%的同学选择“不再关注”,说明同学活动的参与程度浅,少有人会进一步关注后续情况。

1.3 参与的公益项目多样化,贴近生活

在关注了哪种类型的网络公益项目问题中,选择教育助学、疾病救助、扶贫赈灾、环境保护、养老助残、法律援助、社区服务、卫生医疗的比例分别为20.2%,19.3%,12.4%,18.0%,9.5%,7.3%,7.8%,5.4%, 说明大学生选择的公益项目多样化且分布全面,但主要选择的教育助学、疾病救助、扶贫赈灾都更贴近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更受学生的关注。

1.4 获取信息的渠道多,缺乏主动参与意识,具偶然性

大学生获取网络公益信息的渠道中,信息来源渠道有朋友圈浏览、网络资讯平台、引擎搜索、报纸书刊、学校组织等,来源渠道丰富。选择“朋友圈浏览,QQ微信等”的占32.0%,选择“网络资讯平台,微博贴吧等”的占15.8%,选择“新闻媒体”的占13.1%,这些属于非主动了解的渠道成为大学生了解网络公益信息的主要途径,说明大学生在网络公益活动的参与方面缺乏主动意识。

由于网络信息量巨大且碎片化,大部分学生通过朋友圈、网络资讯平台微博贴吧浏览等途径获取的网络公益信息极具偶然性,在一段时间内如果未浏览到相关信息,参与度会随之下降。

2 参与困境原因分析

种种现象表明大学生在参与网络公益活动过程中存在对网络公益活动了解程度浅,参与程度浅且具有偶然性等问题。造成此结果的原因具体体现在:

2.1 主观方面

2.1.1 大学生公益精神缺失,个体承担公益主体意识淡薄

在参与网络公益活动的原因问题中,选择为了“获得荣誉或认同的”占6.3%,“受身边人影响”占16.3%,“学校要求”占5.3%,“根据心情”占16.9%,四者总和达到了44.8%,可看出当代大学生的公益精神缺失。部分大学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或因网络公益活动形式新颖参与只为了娱乐,在随后的访谈中也有所体现(以下内容摘自访谈资料)。

[观察员]:“你在参与网络公益活动的时候有没有参与感?”

[访问对象]:“有时候有跟风的感觉,就比如说那个时候捐画那个,一块钱领一个画,朋友圈大家都在晒,大家都在晒的时候,其实是挺好的,但是最后就有被绑架的感觉,并不是我真的看到他这个我有多触动,也不是说我真的觉得我有钱我可以帮助一下别人,完全就是因为大家都捐,新鲜好玩,也不是啥大事。”

在被问及哪个主体应该做网络公益活动时,选择“社会个体人人参与”的占28.0%;“社会组织、企业、国家”总占71.9%。在网络公益活动中最活跃的主体90后中,大学生属于高学历高素质群体,调查结果实际展示了部分学生个体承担公益主体的意识淡薄。具体原因如下:(1)认为社会组织有一定的经验基础,线上线下衔接方便可靠度高。(2)网络平台的信任问题。良好运作需要强有力的力量保障,应由国家来承担。(3)企业以营利为目的,获取巨大收益的同时也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4)公众形成思维定式,认为个人的能力有限应由国家和企业负责。

2.1.2 网络公益活动范畴界定不清

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学生对网络公益活动的范围界定不清,普遍认为网络公益活动就是在网络上进行捐款众筹。一方面说明网络公益活动在宣传中,对捐款外的其他形式的活动宣传力度不够,使人们对此的了解片面局限。另一方面,部分人无意识的参与了网络公益活动,但由于对网络公益活动范畴理解有限,难以产生对活动的参与感价值感,这不利于网络公益活动的持续参与,也不利于参与习惯的养成。

2.2 客观方面

2.2.1 网络公益活动的可信度低

大部分学生对网络公益活动的参与存在信任问题。互联网本身的虚拟性和近几年来虚假信息、谣言的泛滥使同学们在参与时大部分情况下持怀疑态度。在访谈中,几乎所有人都谈到了活动的真实性问题,如平台发布信息的真实性、公众捐款额的流通渠道、打卡捐步等公益活动的真实性,另也提出网络公益活动是否会对参与者造成不良影响,如链接病毒、手机私人信息暴露等问题。

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有:(1)网络信息发布的门槛低,许多众筹类活动只需要个人在平台发布信息,或有部分居心不良者利用平台牟利。(2)平台自身问题。我国网络公益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平台种类丰富但建设不完善,进展的可信度存疑,捐款去向不明,捐助者无法知道自己的善款去向。(3)网络公益活动自身的特点,无地域限制,一方面善心可以流向四面八方,另一方面距离过远也意味着捐助者不能亲身参与监管。(4)近年来众筹平台数量激增,从2014年到2017年,国内上线过众筹平台从168家迅速上升到808家,鱼龙混杂,使捐助行为风险大大增加。但这情况在《慈善法》出台后已经有所改善。网络公益的发展基于相互信任,这些问题不改善,网络公益活动的发展就会受到很大限制。

2.2.2 网络公益活动宣传力度不强

部分未参与过网络公益活动的同学未参与原因是很少看到网络公益活动的宣传。在信息化多媒体时代的今天,网络公益想要发展,就必须先让人们对它有所知晓,才有更多参与的可能。

2.2.3 社会人情的道德绑架

我国是熟人社会,个人网络公益信息的传播范围小,仅限于认识的人。网络公益活动的参与也是在熟人圈子中,在部分同学参与活动并转发之后,捐与不捐都让人产生困扰,被绑架的捐款使原本献爱心的机会变成了形式主义,失去了公益活动原本的意义。

2.2.4 学校和家庭对学生的公益意识、公德精神教育的缺失

功利化风气使个体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公益意识、公德精神教育的缺失使得学生对社会对他人冷漠,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2.2.5 网络自身特点

一方面,网络的信息量大且呈碎片化特点,个人难以有时间精力持续关注,且因网络公益捐款数额小,对大部分人来说无关痛痒,鲜少有人能持续关注后续情况。另一方面,网络拉远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相比传统的公益活动,面对面的公益参与方式更触动人心,网络公益活动使个体缺失了活动的参与感、价值感。

3 建议

3.1 大学生参与者

大学生参与者应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关怀、责任、互助友爱的公益精神、价值观念,主动关注参与社会爱心的传递。

3.2 网络公益活动组织

网络公益活动的组织应完善网络公益平台建设,完善信息发布机制和资金追踪机制,清楚资金捐助渠道和资金流向,让每一份爱心落到实处;加大对受助者申请信息的真实性审核,抵制居心不良者利用平台牟利的行为,让参与者感受到自己真正成为需要救助者的希望;加大宣传力度,众筹捐款和其他网络公益形式的宣传并进。不仅依赖于网络媒体,还可通过电视广播,报刊书籍,与高校合作等多种方式渗透进日常生活。

3.3 政府部门

政府应完善相关立法,更好的助力网络公益的发展;相关部门应对平台进行核查监督,完善失信追责制,使网络公益在监督下透明运行,制裁通过平台牟利和骗取资金的个人。

3.4 社会环境

高校和家庭应加强公益精神培育,营造人人公益的氛围,激励更多的人参与到网络公益中来,激发网络公益活动的持久活力。

猜你喜欢

公益活动公益大学生
公益活动证书
手拉手,献爱心公益活动
公益
公益
公益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温暖寒冬”公益活动行(三)
“温暖寒冬”公益活动行(三)
大学生之歌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