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都无城》评议

2018-03-07梁丽莎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19期
关键词:都城考古

梁丽莎

(湖南省湘潭大学,湖南湘潭 411105)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把“城垣”看作是中国古代城市的主要标志之一,特别是历朝历代的大都——庞大的城池,高耸的城墙,森严的壁垒,无一不让人印象深刻。故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学术界将“城墙”作为中国古代城市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一,“无邑不城”也成为学界的普遍认识。随着考古资料的进一步发掘、对城市因素研究的深入,学术界开始探讨中国古代城市城垣建筑的发展变化轨迹。“大都无城”是许宏先生动态地解读中国古代的都邑发展阶段,进而“对汉代及其以前中国古代都城形态的概括”[1],也是对中国古都组成要素的再认识。

1 “大都无城”——考古学家眼中的古都形态

在《大都无城》一书中,许宏运用考古发掘材料和文献记载,大胆提出了一个观点:从中国最早的广域王权国家——二里头国家(夏王朝后期或商王朝)诞生到汉代的绝大部分都城是没有外城的,许宏称之为“大都无城”。“城,以盛民也。从土成。成亦声[2]。”故城,即城墙、城垣之意。“大都无城”的意思是:最早的都城是没有(外郭城)城墙的。这一说法挑战了中国古代都城“无邑不城”的传统说法,令多数读者深感新奇,且是具有“颠覆性的存在”。然许宏先生指出:细析城市考古资料可以发现,“大都无城”的说法并非标新立异,而是对中国古代都邑遗存显现出的某种现象的一个提示,对都邑发展阶段性特质的归纳和提炼。作者更从考古材料出发进行独立的分析思考,“宏观两千余年都邑动态大势,解读上古历史大都无城时代”。全书共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返璞归真,回归对研究对象概念的解读。作者对以先秦至秦汉时期为中心的都城发展历程的考察,依城郭形态的不同,将整个中国古代都城史划分为实用性城郭阶段和礼仪性城郭阶段,揭示中国早期都城发展史的现象,从考古学的视角解读大邑无城墉。第二部分:魏晋以降,城郭里坊。作者指出,从魏晋到明清时代的中国古代都城,总体上具备三个重要特征:城郭兼备的总体布局、全体大中轴的设计理念、里坊街巷的统一规划。这三者互为表里,大体同步[1]。第三部分:秦汉京畿,帝国霸气。作者分别列举西汉长安、秦都咸阳、东汉洛阳三个城市来论述秦汉时期的城郭布局。第四部分:东周城郭,乱世独作。本部分作者认为就城、郭的相对位置而言,战国时期的列国都城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宫城在郭城之外,如齐都临淄、赵都邯郸;二是割取郭城的一部分为宫城,如鲁都曲阜、洛阳东周王城、楚都纪南城等。第五部分:三代大都,王国孔武。作者主要按时间顺序论述:春秋时期的若干都邑是为“大都无城”的孑遗、殷墟开启了中国数百年“无城”时代、与郑州城和偃师城同一时期的其他城邑都应是出于政治、经济和军事目的而有计划设置的、二里头都邑应是“大都无城”的肇始。

2 解读中国古代都邑的“大都无城”

此书是许宏先生继《何以中国》之后的又一部解读中国早期文明图景的作品。有评论指出:如果说《何以中国》试图讲述二里头这个最早“中国”的由来,那么《大都无城》则更加细致、更加系统地讨论了早期都邑的发展轨迹。《大都无城》从对古代都邑考察中,更加明晰了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与政治理念的关系。无论是“天子守四夷”的西周,还是展现帝国霸气的秦汉都城,其城市规划都体现了当时统治者的统治理念——“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3],故天子守在四夷,国焉用城。

通读《大都无城:中国古都的动态解读》一书,从中可以发现此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从整体写作手法上看,全书以“倒叙”的形式,从处于中国古代都城发展的关键期,而学术观点又分歧严重、论辩激烈的秦汉都城入手,逐渐向前追溯,讲述作者对中国早期都城城郭形态的新认识,力图从对中国古代都邑的动态解读,引向对整个中国古代都城发展史的动态解读,突出中国早期城市“大都无城”的特点。从秦汉都城追溯至二里头时代,从“无邑不城”上溯至“大都无城”,从当前对古代城市城垣的普遍认识到 “大都无城”新理念的展示,是作者对中国早期城市的考古资料的整理分析,是对中国古代城市城垣、城市布局形态的再认识,是对整个中国古代都城的一个大场景的“巡礼”。第二,本书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大量引用考古资料,做到史、论、例相结合,有理有据,更好的论证了作者的观点。在论述过程中,一方面,作者列举、分析了这些成果所展示出的中国古代城市的布局形态,如:《汉魏洛阳故城南郊礼制建筑遗址——1962~1992年考古发掘报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2010年)、《山东临淄故城试掘报告》(山东省文物管理处,《考古》1961年第6期)等考古资料;《中国古代都城考古学史述论》(刘庆柱)、《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杨宽)、《中国古代城市考古与古史研究》等史学论著;《中国古代都城规划的发展阶段性》《中国古代都城遗址布局形制的考古发现所反映的社会形态变化研究》等学术研究成果,为作者更好地阐述“大都无城”的理念提供理论依据。另一方面,作者对比这些布局形态提出自己观点:中国早期聚落、城市布局形态、防御体系主要依托地理、自然环境,整体呈现出“大都无城”的状态。第三,作者在书中罗列了大量中国古代都城的示意图,几乎做到一城一图,图文结合,使得复杂的城市变迁也通过地图而明确起来。在论述过程中,作者对文中列举的每一座城市配以史料中记载的城郭示意图、城市平面示意图、城市变迁示意图等,部分古都配有现代意义上的复原彩图,使我们在通读文字叙述的同时,能够依据文字描述找到相应的示意图。这种海量图片的编排、彩板的使用是全书的一大特色,且运用得当,对于动态的解读中国古代城市、展开中国古代城市画卷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同时,书中的城市示意图等作为此书的重要组成部分,示意图力求完整,其图标力求准确,试图解决引用古地名和其他地理因素带来的阅读障碍,帮助读者确立事物的地理坐标,形成空间体系,清晰的讲述了早期城市变迁的历史[4]。

3 结语

“大都无城”的提出是对“无邑不城”“有都必定有城”这种说法的一种“颠覆”,打破传统意义上对于城墙的认识——“城墙是构成都城的基本政治要素,没有‘城墙’的都城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在书中最后许宏先生指出:二里头至西周时代的绝大部分时间里,都邑规划的总体指导思想是因地制宜,不求方正,实际布局则是以“大都无城”为主流,从考古学家的角度解读早期的中国。当然,由于早期中国城市的记载留存有限,伴随考古发现,史料得到一定的完善,但对于相关问题仍存在史料不充分的现象,一些结论仍靠推测而来。我们期待越来越多的考古发现,以便更好地解读早期中国城市的变迁发展。

猜你喜欢

都城考古
这一重大考古发现是否意味着对Fairies所示的神仙不应小觑?
十大考古发现
考古出乎意料的几件事
考古简史
三星堆考古解谜
东汉洛阳城南:中国古代第一个都城文化区的形成
“考古”测一测
“形式”之都与“移动”之都:辽代都城解读的一种尝试
论汉初都城择变过程中的空间认知
近年来六朝都城考古的主要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