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民族认同对我国外语教育的启示

2018-03-07李阳赵启君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19期
关键词:母语外语民族

李阳,赵启君

(昭通学院外国语学院,云南邵通 657000)

1 认同与民族认同

“认同”原属哲学的研究领域,最早由奥地利著名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引入心理学领域,他认为,认同过程是个人与他人、群体或被模仿人物在情感和心理上的趋同过程[1]。之后,Erikson在其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指出“认同”是对“我是谁”这一问题的回答。因此他将“认同”置于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中进行考察,指出“认同”是在与他人的相互比较中形成的一种自我界定与自我认知,是自身的独特特征。在Erikson的认同理论中,认同的主体不仅仅是个人,而且是群体的、社会的。随着认同研究的进一步发展,“认同”的概念逐步进入到人文社科领域,聚焦于(民族)族群、国家等社会群体。英国著名人类学家Malinowski将“认同”的内涵在民族研究领域衍生出了“民族认同”的概念。民族认同,是指“社会成员对自己民族归属的认知和感情依附[2]”,是“指个人对某个族群团体的归属感觉,以及由此族群身份所产生的想法、知觉、感情和行为[3]”。因此,民族认同与群体成员的价值观、态度倾向等都有密切的关系,它是群体中的个人对本民族各领域的总体态度,包括政治认同、历史认同、文学认同、语言认同、生活观念认同等。

2 外语教育中的民族认同问题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是人类表达自己思想的工具,也是维系其与身边各种关系的基本纽带。语言与民族认同间的关系早已为国内外许多学者所认可。早在18世纪,德国哲学家Herder便提出文化主要通过语言来传承,语言是使来自同一种文化的人们产生归属感的重要因素,这一理念后来也为欧洲各国的大多数民族主义者所接受。从目前的研究情况来看,关心不同语言间的不平等关系(即弱势和强势的关系)已成为核心问题。在经济、文化日益全球化的今天,语言文化的交往关系日益紧张,英语这一强势语言对其他民族语言造成了巨大压力。我国在这复杂的影响下,研究如何继承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如何通过母语文化来提高民族认同意义深远。

研究语言与民族认同的关系,不仅需要研究母语对民族认同的影响,也需要考虑外语的传播与教育对民族认同的影响。近年来,国内学者开始重视语言与民族、语言与民族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提出在文化的冲突与融合过程中,要有意识地保护本土文化不受外来语言文化的冲击与同化,防止本族语文化迷失等问题。外语教育不仅仅只是外国语言知识的传授,同时也与社会经济发展、文化传播息息相关。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势必会在各个方面影响受教育者个人对祖国文化的态度。媒体对于“语言霸权主义”“英语语言殖民主义话语权力结构”等的批评以及学界对外语文化影响母语的担忧都表明我国外语教育的文化影响不可小觑。

“由于教育(包括语言教育)本质上是一种文化手段,无论是一个国家的统治者,还是侵入一种文化的强势者,都会充分利用这一手段达到各自不同的目的。因此,很自然,语言教育是同一个国家的语言政策以及一个民族的语言态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4]。语言是民族认同的载体,亦是民族文化的载体。从这一意义层面上来看,语言学习也是文化学习。从外语教育的角度,如何处理外来的语言文化影响重大。一方面,学习外语文化知识有助于学生的跨文化交际,促进彼此间的沟通与理解。但另一方面,过多地传播异国文化,势必会影响到学生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冲击他们对祖国语言文化的认同。我国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无知与对过洋节(如圣诞节、情人节等)的热衷便是较好的例证。

3 民族认同对我国外语教育的启示

外语教育对我国学生的民族认同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然而我国外语教育目标定位中却普遍缺乏民族认同的理念。根据我国最新的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2017),“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同时发展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使他们在学习、生活、社会交往和未来工作中能够有效地使用英语,满足国家、社会、学校和个人发展的需要。”当今社会是一个国际化知识经济的时代,我们所面临的挑战决定了我们所培养的人才在具备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和牢固的英语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应当掌握相关的人文学科与科学知识,并注重培养他们独立思考与创新的能力,提高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但人才培养目标中关于民族认同的缺失势必会对他们造成较大的影响。一方面,大学生们尤其是外语专业的学生由于缺乏我国语言文化的输入,会影响到他们对自己民族的认同;另一方面,随着外语文化的大量输入,在一定程度上会强化他们对外来文化的认同,因此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外语教育,务必要明确民族认同的重要性,在维护本民族文化认同的前提之下,合理地开展外语教育。

首先,外语教育需具备民族性特征。就中国学生的文化教育而言,汉语言与汉文化应始终处于首要地位。根据现有研究发现,外语教育在一定的程度上会削弱受教学生的母语能力,因此我们在加强外语与外语文化学习的过程中,也要加强汉语与汉语文化方面的教育,加强中国大学生“语言意识”的培养,要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学习外语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和传播本民族的文化。只有当我们始终对母语文化保持认可的态度,才能保证当母语受到强势外来语的威胁时能自觉地维护,保证不在外语教育的过程中丧失自己的民族个性。第一,提高外语教师的中国文化素养。外语教师作为外语文化知识的传播者,提高他们的中国文化素养,必然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受教学生的民族文化意识。第二,加强中国语言文化在外语教材中的渗透。现在的大学生一提到西方的“情人节”“感恩节”便滔滔不绝,但提及我们自己国家的传统节日时,却用英语表达不出几句。因此,在外语教材中平衡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输入,加强中国语言文化的渗透大势所趋。

其次,外语教育需具备选择性特征。外语教育是我们获取国外先进文化、科技的重要途径,也是跨文化交际与合作的必由之路。但值得注意的是,西方的文化并不全都是优秀的、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需要有区别地对待外语文化,防止受到不良文化(例如“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的渗透影响。就目前的调查来看,大部分学生对于中国语言文化的维护意识较强,对一些明显的文化侵略行为都能加以抵制,但对一些表面看起来相对和善的文化行为则缺乏戒心,例如西方影视、文学作品中极力推崇的资本主义社会价值理念、生活方式等都在逐步影响着现如今学生们的价值取向,从注重自身的社会价值转向更关注个人的发展,就业选择时“重农村,轻城市”“重东部,轻西部”也是较好的佐证。因此,我们应当防微杜渐,在教材选材、教育教学过程中都谨慎剔除会影响学生民族认同、文化认同的糟粕文化。

最后,外语教育需具备批评性特征。根据当代著名后殖民主义理论家Bhabha的研究,“借助于殖民话语的文化侵略是‘一个认同建构过程’,这是一个渐变过程,历经语言替换、文化变异、思想侵蚀、最后达到意识更替,而教育,尤其是语言教育,是完成这一过程的最佳途径。”[5]在全球化的今天,保护母语文化与认同、吸收外语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并不是完全对立冲突的,关键在于我们在接纳部分先进文化的同时能警惕不良文化的入侵,且学生对外语文化的认同会随着他们外语学习时间的增加而不断提高,因此外语教师以及相关的管理部门应当具备敏锐的文化辨别能力,在外语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及时地帮助学生反思、批判外语文化中的不良因素,培养学生独立的批判性思维,强化学生的文化批评意识。

4 结语

综上所述,外语教育不能忽视文化认同问题及其可能带来的各种不利影响。在这个文化交流愈发频繁的时代,我们对于外来文化应当坚持洋为中用的原则,谨慎吸收的同时也警惕潜在的威胁,在强化本民族特色、立足于本民族认同的基础上扬长补短。同时,在外语教育的过程中,还应充分关注外语学习者们的身份变化,在他们学习外语文化意识的过程中强化母语文化身份,只有在他们保持母语文化身份的条件下,才能有效地防止外语教育中本族语文化的迷失。

猜你喜欢

母语外语民族
我们的民族
母语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多元民族
母语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
论《远大前程》的语言特色及其母语迁移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