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大学生“直播热”现象研究
2018-03-07曹莎莎
曹莎莎
(蚌埠医学院 学生工作处 安徽 蚌埠:233000)
2018年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网民数量达到7.72亿,网络文化娱乐产业进入全面繁荣期。而在各类网络娱乐应用中,网络直播用户规模增长率最高。其中直播用户群体中,“95后”大学生则是直播行业的主力军。面对教育环境的变化,根据当前教育双主体的时代理念,以及教育形式推陈出新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选择对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也愈来愈重要[1],因此正确看待“直播热”现象,用好网络直播这个新载体,是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研究的重大课题。
1 “直播热”产生的原因
1.1 直播手段便捷、用户体验感强
如今互联网4.0时代已经来临,网络直播也超越了时空限制,将人们带入了一个立体化的时代。只需要满足智能手机、自拍杆、4G网络这样三个条件,便可参与直播或成为主播。网络直播突破了文字、图片、视频的局限性,以调动受众的即时性感受为特点。相较于以往的信息传播方式,网络直播互动感足、真实性高、时效性强,主播和受众在网络直播中都具有极高的体验度,对于喜欢追求新鲜感和存在感的“95后”大学生来说,网络直播更能激发其参与意识。
1.2 直播内容丰富、价值取向多元
网络直播时代,所有的内容都可以拿来直播。网络直播涉及到各行业、各领域、各方向,从最开始的专业性内容逐渐走向生活化、泛娱乐化。 “95后”大学生群体价值取向多元,他们行为大胆、思想活跃、创新能力强,但道德意志不够坚定,知识技能提升与道德水平发展不成比例;他们热爱新鲜事物,敢于表达观点,但功利性色彩浓厚;他们极力凸显自我个性,表现出与众不同,来吸引关注度、获得存在感,但他们缺乏对人生意义的思考,人生价值取向比较模糊[2]。网络直播平台的便捷、网络直播内容的丰富,对求新求异的95后大学生来说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在一定程度上也满足其个性表达的诉求。
1.3 自我表达网络化、人际交往圈层化
作为网络世界的“原住民”,“95后”大学生群体对网络的依赖性极强。从学习培训到购物生活,他们善于运用各类APP,在人际交往上,他们也倾向于借助网络进行自我表达,寻找有共同爱好的互动圈。网络直播平台的可视性和即时性,消弭了人与人之间的时空隔阂。大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的直播互动圈,形成了人际交往的特定圈层。而交往圈层的固化,使得大学生更加依赖网络进行自我表达,这也是大学生群体直播热的根本原因。
2 网络直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冲击
2.1 影响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第一,冲击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网络直播的内容良莠不齐,一些网络直播“出格的打扮、怪异的举止、张扬的个性、疯狂的恶搞、当下的满足、娱乐的狂欢、‘非主流’的表演、游戏的人生”,使大学生与社会责任、个人义务、精神品味渐行渐远[3],其中传达的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直接冲击着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而虚假信息的发布、炒作、恶意诽谤等行为,也无形中削弱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第二,影响大学生就业择业观。网络直播乱象丛生,而其背后隐藏的网红经济产业链条强烈冲击了大学生的就业择业观。低门槛、高回报,成为大学生选择“网络主播”这一职业的重要原因,不少大学生将成长成才的标准定为在金钱和粉丝数量上,好逸恶劳、追逐物质,最终偏离正确轨道。第三,阻碍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网络无法塑造出大学生自主的思维和丰满的个性,反而可能会使大学生的精神生活变得匮乏和封闭。很多沉迷于网终直播的大学生在网络直播上得到的关注越多,就会要求越多,投入直播时间越长,回到现实生活中,因为交往能力、表达能力、学习能力等综合素质不强,会导致其在社会竞争中失利,产生挫败感。从而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影响个人的全面发展。
2.2 削弱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指导性
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政治教育处于核心地位,决定着整个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的性质和方向。而“95后”大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接受程度直接影响了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随着网络直播的介入,大量西方利己主义、非主流、碎片化的思潮大量涌向网络,而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还没有完全树立,难以辨别这些吸引眼球、刺激的视觉文化。相较之下,正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则被很多学生认为是“假大空”,甚至嗤之以鼻。社会上的非马克思主义思潮颠覆了大学生的价值观、削弱其责任意识和道德意识,不怀好意者企图通过形形色色的直播内容占领舆论的制高点,冲击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连接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桥梁,如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被冲击被挑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便无从谈起。
2.3 破坏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功能性
思想政治教育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是实现价值引领的重要环节,也是传播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的主要渠道。近年来,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教育政策的改革、教学理念的更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也在推陈出新,教师在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育载体上进行创新改革,有效激发了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学习的主体意识。但随着网络直播的兴起,人人都能成为信息传播者,大学生可能先于教育者知晓信息,且直播的呈现方式给予学生更强的代入感,使得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教育者在信息不对称基础上建立的权威优势被打破。且相较于课堂教学及其他教育平台,网络直播的匿名性使得大学生能毫无顾忌的发出自己的声音,能随时随地与信息发布者进行沟通和交流,表现自我的欲望得到释放,这也使得他们更加偏爱借助直播平台获取信息。但直播信息鱼龙混杂,主播言行失范现象频发,这对学生产生了消极影响,也破坏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功能性。
3 网络直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契机
3.1 因势利导,构建“直播+”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
在“互联网+”时代,运用网络直播这种“95后”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媒体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既顺应时代潮流,也使得大学生群体的学习兴趣更容易被激发。一方面,网络直播具有的“零时差”性,跨越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空限制,通过直播平台教育者可以实时开展思政工作,例如以当前的热点问题为切入点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第一时间解答同学们的疑惑,既符合大学生群体求新求异的心理特点,又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更加生动化、生活化。另一方面,网络直播的立体化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趣味性。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比较单一,多以说教的方式为主,这种教学方式所产生的效果不尽人意,也容易让学生产生抵触心理。而直播作为一种立体化的报道,将第一现场的音频、文字、图像融为一体,具体且直观,对学生产生很强的吸引力。
3.2 师生双向互动交流,构筑教育管理新体系
网络直播区别于“慕课”等在线学习方式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其“互动性”。教师与学生传统的主体—客体关系已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双主体关系,即教师与学生均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理念也应及时更新,塑造平等的师生关系,充分感知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而网络直播便是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一个有力工具。一方面,网络直播中可以匿名评论和提问,这让很多不敢与教师面对面交流的同学放下了心理包袱,勇于畅所欲言,使得课堂真正成为师生双向交流的“群言堂”,营造平等交流的氛围。另一方面,网络直播不限空间、不限人数、不限时间,这使得思政工作者们减少了以往信息传播中依靠班委、党员传播造成的损耗,不仅为思政工作者减负,也能最大程度扩大思想政治教育范围。此外,思政工作者还可以开设专题直播,例如职业规划指导、考研解答、心理健康教育等等,这不仅能让高校的教育管理体系扁平化,也有助于学生真正成为教育活动的主体。
3.3 搭建网络平台,形成全员育人新格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不仅指专职思政课教师、辅导员,还包括高校管理人员、政工干部等等,所有教职工都应该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一员。然而很多高校的教育、管理、服务呈现条块分割的现状,难以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挥教育合力。网络直播媒介的出现,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学校资源,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从学校内部来说,可以根据不同的直播主题,邀请辅导员、专业课教师、宿管、行政人员等,通过协同合作,在学生日常教育与管理上形成合力。从学校外部来说,可以邀请专家、学者、作家进行专题直播等,突破了获得优质教育资源的时空限制和人数限制,从而形成各方教育的合力。
4 用好网络直播媒介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4.1 把握方向,构建联动防范体系
育人既是一个灌输、传授和引领的过程,更是一个感化、熏陶和养成的过程。新环境下的育人理念要求我们要转变工作思路,把说教式的道德教育转化为渗透式的道德教育。因此,要做到“全环境育人”,树立“大政工”观念,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利用一切有利手段,营造育人环境,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范围,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力,从国家、学校、家庭三个方面,针对大学生参与网络直播的言行规范,构筑联动防范体系,形成思政合力。第一,从国家层面来说,要践行依法治网,加强顶层设计。自2016年以来,我国陆续颁布了《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等规范性文件,政策法规的涉及面不断扩大,网络法治化水平不断提高。但部分主播为了博取眼球,不惜踩道德的底线、钻法律的空子,因此,建立24小时在线审核制度,建立网民举报制度,细化监管范围,加强立法惩戒制度,才能营造风清气正的“绿色”直播平台。第二,从学校层面来说,要建立舆情分析团队,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学校应组建专门的舆情分析团队,通过分析、判断和反馈学生参与直播的动态,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波动,对不良动态加以监管和教育,对正能量信息进行引导和宣传,营造积极向上的朋辈环境。第三,从家庭层面来说,要家长与时俱进,弘扬良好家风。苏霍姆林斯基说,家庭教育既是摇篮教育又是终身教育,是教育的关键因素,所以家庭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相当多的家长由于自身缺乏网络知识,加之看到新闻媒体对“网络直播”的负面信息宣传过多,导致谈直播色变,对于直播行为也是一概排斥,这就使得处于叛逆期的大学生更加抵触,反其道而行之。因此家长应该及时更新思想观念,正视网络直播行为,教会子女学会辨别是非真假,以积极的心态引导其正确使用网络直播平台,抵制不良信息的侵蚀。
4.2 更新观念,提高思政工作者直播内容水平
西方哲学、社会学家哈贝马斯曾以“主体间性”概念来说明全新的师生关系。主体间性的教学交往范式力图避免主体性范式面临的困境,使交往双方在民主、参与、合作中达成彼此的理解[4]。然后在网络时代,相较于大学生群体这批网络“原住民”,思政工作者大多是网络“移民”,这就为建立“主体间性”带来很大的挑战。因此思政工作者既要突破自身知识界限,还要更新教育技能。一方面,在内容为王的直播+时代,如何设置直播主题,避免成为授课媒介的搬运工,是思政工作者直播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这就要求思政工作者要知己知彼,突破已有知识框架,全方位、多角度得的融入大学生群体的网络文化,通过分析大学生的思想动态来设置趣味性、时代性、引领性的直播主题,从而把握网络直播的舆论主导权。另一方面,直播水平也是思政工作者成功运用新媒介的决定因素,否则很容易导致新的教育形式推出之时能吸引学生眼球,后期便发力不足的结果。与正常的教学活动一样,直播也需精心设计流程,比如如何在直播中开展互动,可能出现的问题应对方法,直播频率的把握和效果持续的时间等等,都需要进行新的教学设计。只有具备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娴熟的授课技能、诙谐的网络语言等能力,才能真正引领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方向。
4.3 以人为本设计直播内容,满足学生发展需求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如果想利用好网络直播这个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第一步就需要了解、把握大学生的个性心理倾向和未来发展需求,充分结合其兴趣、专业、职业发展等方面,对其进行科学的世界观教育,主要就是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5],因为世界观的树立是其发展的立身之本。学校的培养目标还有一个直接目的就是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这个需求不仅仅包括学生的学业发展,还包括其思想品德、兴趣爱好、能力素质等多方面的发展需求。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者在面对网络直播时,一定要以学生为本,发挥网络直播的优势去充分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而不是舍本逐末,仅仅图教育形式的新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