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思想政治辅导员、共青团干部合力育人路径初探
2018-03-07陈辰
陈辰
(陕西警官职业学院,陕西西安 710000)
随着十九大、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召开,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提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新契机。在高校构建“大思政”格局的大背景下,这三方育人合力的形成显得尤为迫切。这样可以优化高校思政工作格局,有效实现全程、全方位育人,进一步夯实立德树人作为高校工作中心环节的基础。
1 合力育人的优势及其必然性
思政教师、辅导员、共青团干部作为高校思政工作的主要三方力量,各有强项,合作育人可以整合高校思政教育资源,形成三位一体的思政育人格局,同时也符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提出的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要求。
(1)三方力量各有所长,形成互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长期性、复杂性、精细化等特点。这就决定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可能只由单一主体就能全面实施。
思政教师主要着力点在课堂上,以高校思政教材为主线,用一定的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大学生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同时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并转化为拥护党、拥护社会主义的实际行动,是高校思政教育的排头兵。
辅导员主要从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点滴细微处入手,从事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管理、学风建设、就业创业指导、心理健康辅导以及学生党团建设等方面的工作,被称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处于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基础地位,是高校思政教育的压舱石。
“党有号召,共青团就有行动。”——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始终是以党的政治纲领为奋斗目标,以党的指导思想为行为指南,以党的中心任务为神圣使命。共青团干部通常以各类主题实践活动为抓手,通过丰富多彩、个性鲜明、年轻活力的方式,灵活地将党的主张传递给青年学生,引导广大青年一心向党,起到思想引领的作用,是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2)促进合力育人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必然要求与发展趋势。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12月举行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指出:“任何国家与民族只有做好青年人的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在未来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对于任何一个执政党来说,如果不能将青年作为推动社会与历史发展的最核心力量,其所领导的国家与民族也必然将无法发挥其本身的内在动力”。同时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三方合力育人就是全程、全方位育人的有意初探,符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同时,在“大思政”和全员育人背景下,作为思政教育的中坚力量,三方合力育人也是高校思政教育的发展趋势。
2 形成合力育人的内生动力与制约因素
三方合力育人在实际实施与操作过程中还是会遇到一些现实的制约因素,我们还需进行各类尝试与改革来推进合力育人。
(1)顶层设计与学生需求的一致性。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是鼓励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有意尝试的,同时根据笔者做的一份调查问卷显示,在回答“你认为思政教师、辅导员、共青团干部日常对你教育和帮助的内容是否需要相关性”一题时,有72%的学生选择了“需要有很强的相关性,形成多维联动格局,从多角度对我的日常学习生活有所受用”选项,这也说明广大学生对于高校各类思政教育工作者的合力育人也是有普遍需求的。顶层设计与学生需求达到一致,这可以说是推进三方合力育人潜在的内生动力。
(2)形成合力育人的制约因素。由于高校的思政教师、辅导员、共青团干部分属不同的部门管理,身份也不尽相同,所以在实现合力育人的过程中还是有一些客观制约因素需要克服。例如不同部门管理,会导致联席联动缺乏统筹协调与沟通,有可能导致思政教育在不同过程的脱节;身份不同以及各高校的不同任课政策,会导致三者间兼职、轮岗产生体制机制壁垒,不利于优势资源合理流动。除上所述,相应的工作量计算、补贴发放等都是形成合力育人的制约因素。
3 合力育人的实现路径
虽然在实际操作中还是会有一定的客观因素制约,但是相信在全国高校思政教育质量提升和推进“大思政”格局的大背景下,合力育人的实施前景还是值得期待的,相信我们也愿意做出相应的探索与尝试。
(1)加强沟通协作,实现思政工作全覆盖。可通过设立统一的思政教育部门,构建三方的联席沟通线上线下平台,在日常的教育过程中实现定期的交流,做到学生课上课下、校内校外思想动态的全面掌握,三方老师可互通有无,有针对性的适当调整各自工作的重点。
例如针对近期热点的“校园贷”问题,思政教师可利用课堂的时间与空间,从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理论层面着手,通过多媒体展示互动,开展“校园贷”详细原委的讲解,讲清“校园贷”的危害;辅导员老师可从学生涉及“校园贷”摸底排查入手,有针对性地对已经或者有倾向涉贷的学生开展“一对一”工作,通过家校联系、谈心谈话等方式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共青团干部则可通过在校内外开展“校园贷”主题教育活动,让同学们亲身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切身了解到“校园贷”可能产生的危害。
(2)打破壁垒、建立健全合力育人相关政策措施。虽然在很多高校,思政教师、辅导员、共青团干部存在普遍兼任的现象,但是笔者认为,根据前文提到的三方各自的专攻,三方还是首先要专职化,在专职化前提下可以适当开展兼任轮岗,这样在教育过程中才能更加明晰目标与角色定位。
转变思想观念,牢固树立“大思政”格局,从制度层面保障合力育人有相关支持。在制定思政教师、辅导员、共青团干部职业发展规划时,应该统筹考虑,适当考虑到轮岗与转岗制度,畅通岗位流动渠道,这样有利于不同思政教育资源优势的共享与互补,强化主体性与互动性,更加贴近大学生实际需求,促进课堂实践与社会实践融合,增强思政教育工作队伍的身份认同感与荣誉感,提升思政教育的广度与深度。
建立健全新型合理的评价与激励机制。传统的评价与激励机制包括课时量、带学生数、科研成果等等,在合力育人的视野下,笔者建议应建立健全符合工作实际的新型合理的评价与激励机制,例如发放三方的联席沟通、轮岗兼任补贴,思政教师开展课堂内外实践活动的经费支持与补贴,辅导员开展主题班会、兼任工作的补贴,共青团干部自主开展主题实践活动的经费支持与补贴等。目的在于提高老师的工作热情与积极性,为合理育人提供基础保障。
[1]曾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运行研究[J].教育界,2012(3):31-33.
[2]曾锐.青年工作的变与不变[J].中国青年研究,2012(9):39-42.
[3]王廷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J].时代报告,201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