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秧歌地域性的差异
2018-03-07王珊
王珊
(哈尔滨体育学院体育艺术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1 长春地秧歌和抚顺地秧歌
东北秧歌可谓源远流长。东北地区是清政府获罪官员的流放地,现在黑龙江省的牡丹江地区,就是清政府获罪官员最著名的流放地——宁古塔。当时因获罪被清政府迁徙、充军、发遣到东北的流人很多。东北秧歌是在内地移民带来的民间秧歌舞的基础上,吸收了东北当地外民族的舞蹈元素,逐渐发展起来的民族民间舞。东北秧歌在东北地区流行至现在,已经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每当春节、元宵节、庙会等节日,人们往往都表演大秧歌来庆祝祈福。在白山黑水之间,不同地区的东北秧歌体现出不同的地域差异。
长春市地秧歌基本集中了吉林省大部分地区秧歌的艺术特点,表现出浓郁的地域特色。长春市地秧歌是分组表演的。一个“上装”(女演员,又叫“包头的”)和一个“下装”(男演员,又叫“斗丑的”)组成“一副架”。 “一副架”一个小组,两副架一个大组,一个大组叫作“一棒鼓”。秧歌队按“头棒鼓”(演技最好的演员)、“二棒鼓”(演技稍逊色次之的演员)、“三棒鼓”(演技再逊色的演员)等顺序排列,每个演员都有固定的位置。无论是“上装”和“下装”等人,都穿着艳丽土气的服装。秧歌队的首领是个头顶文生头巾,手持彩扇,披着斗篷的男演员,因为没有“上装”搭配,所以称这个演员为“傻公子”(拉衫的)。秧歌队最后的一副架叫作“老坐子”。“上装”女演员扮成一个又刁又泼的老太太,手里拿着两根棒槌,耳朵上戴着红辣椒;“下装”男演员扮成一个十分滑稽的、拄着拐杖的驼背老头。秧歌队中的艺术形象最有趣的是扮演青蛇、白蛇、猪八戒、孙悟空等的戏曲角色。和吉林省长春市流行汉族秧歌不同,清朝的龙祥之地——辽宁省东北部的抚顺市流行的地秧歌是“满族秧歌”。在2006年5月20日这一天,被中国国务院批准列入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抚顺市地秧歌,继承了唐代渤海国靺鞨“踏锤”民间歌舞和后金女真人和清代满洲“莽式”民间歌舞的形式,又逐渐吸收了当地其他民族的民间舞蹈元素,形成了独具浓郁民族特色和地域风情的“满族秧歌”(也称“太平秧歌”,俗称“鞑子秧歌”)。
抚顺地秧歌中有头戴缨帽,穿箭衣彩裤,外披黄马褂红战裙,扎着腰箍,斜挎腰刀,穿黑快靴,手上挥舞蝇帚的领队“鞑子官”(俗称“里鞑子”“大老爷”);有涂黑脸,戴毡帽,反穿皮袄皮裤,斜挎串铃及狩猎工具,挥舞长鞭维持秩序的“克里吐”(俗称“外鞑子”“和尚吐”);有戴着凉帽,手握柳树棍,打扮和“鞑子官”差不多的,负责联络、划场布阵等事务的“拉棍的”;有头戴“花山”,穿着用鲜艳被面做成的裙子,手持扇子手绢舞蹈,用不同颜色区分旗属的“上装”,“上装”人数多少没有限制;有身披各种颜色包袱皮、彩带等来表示所属旗别的“下装”,“下装”人数多少也没有限制。满族地秧歌的艺术形象及其装扮,不仅体现了满族的生活方式,也艺术地体现了满族的八旗制度和兵民合一的旗人组织形式。抚顺地秧歌也有模仿虎、熊、鹰等动物姿态的舞蹈动作。抚顺地秧歌中颤、摆、盘、跺、蹲等舞蹈动作丰富多彩、热烈火爆、刚劲矫健、粗犷豪放,表现出满族渔猎生活和八旗战斗生活的特点。抚顺市地秧歌代表了满族秧歌的民族特色和艺术成就。
2 辽南地区的高跷和吉林辉南的“高跷双面人”
高跷一般分为高、低两种:高的叫“高跣”,低的叫“踩寸子”。高跷秧歌最有地域特色的是辽南地区的高跷和吉林辉南的“高跷双面人”。
在辽宁南部营口(大石桥)、海城和盖县一带,盛行高跷。辽南高跷队里的角色有“头跷”“二跷”“老蒯”和“彩婆子”“上装”和“下装”“渔翁”和“渔女”等。 “头跷”是全队的总指挥,全是戏曲中的武丑装扮,手里拿着马鞭子,一派草莽英雄的形象。“二跷”是戏曲中的武旦装扮,手里也拿着马鞭子(有些高跷队不设“二跷”)。“老蒯”和“彩婆子”,全是农村特色的中老年妇女夸张滑稽的装扮,手里拿着长烟袋锅或者棒槌。“上装”梳着长辫子,头上扎着彩球,穿着彩色大襟上衣和长彩裙,手里拿着扇子或者手巾,全是农村姑娘的装扮。“下装”穿着有短水袖的大襟上衣和长裤子,腰里扎着彩带,全是农村小伙子的装扮。渔翁(或扮萧恩)和渔女,全是戏曲中的渔家打扮。高跷队里的这些角色基本是双人对舞,相互扭逗。一个“上装”和一个“下装”组成“一幅架”,排在队列最后的“一幅架”,都是高跷队里表演技能最好的人,队列最后的“一幅架”被称作“底鼓”或者“压鼓的”。
同是高跷歌舞,但是由于东北地域广阔,表演形式的差异很大。吉林省辉南县石道河镇流传的“高跷双面人”,更具地域色彩。吉林省辉南县石道河镇流传的“高跷双面人”秧歌,从清朝末年开始,由师徒口传相授流传至今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了。和辽南高跷不同的是表演者一个人两个面,一个身体二个角色。表演者的前脸扮成一个戏曲小生俊俏的脸;剃光的头部脑后,扮成一个戏曲丑角的假脸。“高跷双面人”的背面是表演的独特之处。表演者有时利用颈部,前后活动背后的假脸,使假脸或垂头或仰面;表演者有时利用颈部,左右活动背后的假脸,使假脸咧嘴拧腮;表演者有时上下前后耸动两肩,又创造了两面人物体态方位的极大反差性,使之同时出现各种不同的艺术形象。
吉林省辉南石道河的“高跷双面人”秧歌,无论是一般的舞蹈动作,还是一些如“双飞娟”“苏秦背剑”“就地十八滚”等典型的高难舞蹈动作,表演者全都是在高跷上完成的,既表现出表演者深厚的高跷舞蹈功底。又使“高跷双面人”更具观赏性。2011年6月,《高跷双面人》正式进入吉林省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的名录。
东北地区幅员辽阔,东北秧歌无论是地秧歌还是高跷秧歌,在东北不同的地域都具有不同的地域特点。吉林省长春市流行的地秧歌和清朝龙祥之地辽宁省抚顺市流行的地秧歌,辽宁省南部流行的高跷和吉林省辉南的“高跷双面人”等,都表现出了突出的地域性差异。
无论是地秧歌还是高跷秧歌,东北秧歌独具“稳中浪、浪中梗、梗中翘,踩在板上,扭在腰上”的地方色彩和“哏、俏、幽、稳、美”的地域风情。东北秧歌是我国民族民间舞艺术宝库中的宝贵财富。在白山黑水之间,东北秧歌以其独特的地域色彩和民族风情,争奇斗艳,芳香四溢。
[1]李瑞林,战肃容.东北秧歌[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
[2]孟楠.东北秧歌的审美文化透视[D].暨南大学,2005.
[3]于雪.满族秧歌的发展演变及其风格特点[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10(5):5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