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 +”环境下图书馆如何创新服务模式

2018-03-07马云飞哈尔滨呼兰区图书馆黑龙江哈尔滨150000

文化产业 2018年2期
关键词:互联网 + 文献资料文献

马云飞(哈尔滨呼兰区图书馆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首次提出了“互联网+”的计划,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他将“互联网+”的行动计划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互联网+”就是将互联网技术与传统的行业发展模式相结合,发挥互联网技术的优势。 笔者就如何将传统的图书馆模式与互联网技术结合进行研究分析,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互联网+”与图书馆

1.“互联网+”的概念

“互联网+”就是使传统行业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充分地发展与创新,即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背景下,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演进,催生出全新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故为满足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要求,“互联网 +”需进一步创新互联网思维,不断创建更多实践成果,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更加有效的网络技术平台。

2.社会信息化进程中图书馆服务遇到的挑战

作为为社会大众服务的场所,图书馆服务对象极广,包括从儿童到老年人的广大居民。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图书馆管理服务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互联网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对传统图书馆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因此,图书馆管理者需要对自身进行科学合理的定位,不断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信息一体化的管理。

3.“互联网 +”与图书馆

图书馆是信息收集、整理、传播的重要机构,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极大的促进作用。“互联网 + 图书馆”就是在信息化时代,利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的信息技术,将互联网与图书馆发展充分融合,充分利用信息化时代所创造的专业化、便捷化、个性化的服务技术,为读者创新服务形式与内容,为用户提供专业、方便、快捷、高效的服务。

图书馆服务模式变革

1.传统服务模式

传统的服务模式主要利用借阅平台,将图书等实体文献提供给读者。读者在接受服务的过程中主要依靠自身能力对图书馆储存的资源进行检索,从而获得自己所需的数据、信息、知识。传统的图书馆职能是以藏书和图书管理为主,在为用户提供服务的过程中仅仅帮助解答读者疑问,为读者检索资料,对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及办理读者的借阅等,存在重视管理而轻视服务的问题。传统的图书馆服务模式无论从服务理念上,还是从服务方式上都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传统图书馆中读者获取文献途径比较单一。读者使用互联网查找到自己所需的文献资料后,必须亲自到特定的馆藏室才能对纸质的文献进行阅览,一些数据需要通过馆内固定的IP地址访问才可以进行阅读。读者获取文献的方式单一,导致很多读者无法充分地利用图书馆内的数据资源。

传统图书馆需要通过繁琐的搜索途径才可以获取文献资料。伴随信息技术的而发展,现有图书馆基本完成了对馆内所藏书目的联合检索,但仍然没有实现对图书馆所有资源的统一检索。例如读者搜索到某一知识点,必须使用书目的检索系统查找知识点的相关信息,还需要使用不同数据库的引擎进行搜索,经过多次检索才可以找到所需知识点的相关文献信息。

传统图书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读者对纸质文献外借阅读,导致图书馆的纸质资料利用率较低。图书馆根据文献资料的不同载体,将文献资料分别放置在不同的阅览室。读者需要不同的文献信息时,需到不同资料的放置区域进行查找阅读;部分文献存在不在馆内、孤本、破损等原因不能外借给读者,对读者的使用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也降低了图书馆内的文献利用率。

2.“互联网 +”读者服务模式

信息技术发展对“互联网+”行动计划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同时也为图书馆对读者的服务模式带来了新的机遇。为了给读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图书馆管理者需要不断引进先进的移动互联网技术,为读者提供创新技术服务。如图书馆将馆内的相关文献信息进行整合,再将同类信息进行合理分配,统一处理形成一个完整的资源数据库,同时改进检索的方法。经营者需要进一步优化管理模式,协调好互联网技术与实际管理之间的关系,以提升信息服务功能。

服务模式创新提出的挑战

1. 保障读者的信息安全

信息化时代下读者在进行数据资料的采集过程中,大量的信息资源会在网络途径上传播。无论是传统的图书馆服务还是现在的互联网环境,都要面临信息安全这一问题。图书馆在进行信息资源服务的过程中要对现有的客户群体进行分析,并对个人信息进行处理,完成个性化的服务,进一步做好信息安全的保障工作。

2.制定资源信息标准

图书馆可以将不同载体的文献、数据库中的元数据等全部信息进行统一的整合,采用统一的数据标准对文献进行信息记录,在管理过程中需要将每一条单元信息进行标识。利用现代的二维码等物联网技术,让读者方便了解这些数据信息,从而使读者决定是否需要这些资料,这样读者可以轻松在整个数据库中获得想要的信息数据。对于相同的文献资料要进一步加工,形成数据资源库,实现馆内资源的合理利用。

3.加大软件的开发投入

移动互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的应用,大大地提升了图书馆提供服务的效率。这一成果的取得离不开软件的应用和开发,同时也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各地由于经济状况,以及对文化事业的重视程度不同,政府对图书馆建设所投入的资金也不相同。因此图书馆要根据实际的需要对软件、硬件进行适度的投入和开发,增加相应的资金和技术人才投入,形成以技术服务为主的服务模式,解放图书馆员的工作量。现今,物联网在图书馆应用过程中主要面临的问题是地方政府的财政支持能力。

结语

图书馆是进行社会公共服务的机构,在“互联网+”运行模式的影响下,现代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发生了改变,不仅要提升服务的质量,同时还要提高服务效率。有些图书馆已经开始以远程通信的网络应答式对读者提供服务。互联网技术是图书馆发展的重要促进因素,在不断发展的新时期,图书馆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而更好地发挥图书馆的社会职能,为更多的读者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的服务。

猜你喜欢

互联网 + 文献资料文献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用信息技术搜集文献
用信息技术搜集文献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互联网 +”时代微电影“全产业链”模式探析
让文化馆插上“互联网 +”的翅膀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互联网 +”的新形势下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师自我发展的探讨
浅谈文献资料的特点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