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教学方法改革探讨

2018-03-07何婷婷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11期
关键词:教学方法改革高职

何婷婷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广西柳州 545006)

1 高职教育教学现状和在教学方法上存在的问题

1.1 高职教育教学的现状

随着社会对于应用型人才需求的提升,越来越多新办的高职院校出现,大多数高职院校也开始扩大校区规模,增加招生比例,对于专业设置也进行了一定的调整。可以说,现阶段的高职院校无论是在学校规模和各项硬件设施上都是有利于高职教育发展的,对于具体的高职院校来说也获得了很好的办学效益。但是在运行管理和教学环节依旧存在着不少问题。比如在教学方面,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导致实践方面的设施设备建设不完善。部分高职教师本身的素质也不符合高职院校的未来发展,导致无法实现技能教学目标,高职实训教学的难度较大。

1.2 高职教育教学方法上存在的问题

1.2.1 缺乏完善的理论研究体系

在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中,目前改革的主要方向有课程改课、专业设置改革、教材建设改革等,而对于教学方法的改革起步较晚,广大高职教师对于教学方法的改革并不十分重视,相对于课程建设和专业设置调整,教学方法的改革缺乏理论和政策支持。比如教学方法改革并没有同步纳入到高等职业院校改革轨道中;教学方法的改革试点缺乏倾斜政策;目前也还没有专门的机构或组织开发研制关于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改革的理论体系。

1.2.2 缺乏健全的教学结构体系

目前我国在高等职业院校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上虽然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究,但注重的方面主要是教学外部形态和知识内容呈现的方式,而没有将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联系起来,没有考虑到高职教育对象的特点,在教学结构、教学方法分类体系上缺乏科学性。另外,在教学方法的使用上,有的是直接沿用高等本科教育的教学方法,有的是从国外引进了新的关于职业教育的方法,但却没能将其和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实际很好地融合起来。

1.2.3 教学方法陈旧和理论授课比例过大

传统教育方式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而不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所以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广大高职教师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展开教学,对学生的实际联系不多,更没有全面兼顾每一位学生的特点和对未来职业规划的需求。比如在同一个班里,虽然是相同专业,但不同的学生对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是不同的,有的学生可能希望毕业后进入企事业单位,有的希望能进入专业对口的机构中,有的则还有升学的打算。如果教师一视同仁,不考虑学生的需求,是无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这样就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此外,大多数高等职业学院的教师毕业于更高层次的高等院校,虽然理论知识扎实,但却缺乏一定的实践经验,尤其是对和专业相关的行业不了解。因此在教学中大多数教师会偏向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的比例很小,学生实践实训训练的缺乏会使得学生无法真正掌握该专业的技能技术,而且也无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 高职教学方法改革创新的注意事项

2.1 教学方法的创新要联系高职生源实际

高职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应该从高职教育教学现状出发,并结合高职教育教学的特点来改革教学方法,从而培养技术型人才。首先应该注意联系高职生源实际,目前高职院校生源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分别是专业对口职业中专的毕业生、高中毕业生以及单独招生。其中高考生源比例越来越小,专业对口的中专毕业生增多,单招进来的学生增多。在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上应充分考虑这三类生源的特点,因为生源的不同学生的理论基础、兴趣爱好甚至是意志品质、各方面素质都是不同的。比如对于专业对口的中专毕业生来说,他们已经具备一定的职业技能,比较能适应高职教育中的技能训练,但还缺乏一定的理论基础;高中毕业生在理论基础上比较扎实,但是他们没有过实践经验也没有专业方面的能力;大多数单招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学习力不如高考生;上学目的性、动手能力不如中职生。根据不同的生源、不同的层次可以引入分层教学法,通过设置分层次的教学目标实现基础目标到中级目标到高级目标的过渡转化,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层次教学中可以获得相应能力的提高。这是一种更符合学生实际的,在目标教学中更加注重启发式引导的,采取包括小组讨论、项目任务法等在内形式的教学方法。可以充分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从而提高高职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

2.2 教学方法的改革要和高职生专升本求学需求符合

部分高职生有专升本求学的需求,而且这种求学趋向越来越明显。所以在教学方法的改革中也要考虑到学生的求学需求和求学趋向。首先依然要做好实践教学工作,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自主实践训练既提升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又能通过自主训练而锻炼他们自主探究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另外,为了给求学做准备,还需要对这部分学生加强专业理论知识教学,主要是引导学生探究问题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兼顾实践教学和专业理论教学,比较好的方式是采取案例教学法,将两者结合起来同时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专业理论知识。

2.3 教学方法的改革要适应高职生的就业发展方向

高职教学的教育目标是为社会培养一批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也就是说在教学方法的改革上应该注重和社会现实的联系,教学方法应该是为学生进入社会就业而服务的。所以在教学中应让学生全面地了解本专业未来的就业方向和行业发展情况,了解各个行业所需要的技能要求。从为学生就业服务,缩短学习和就业岗位之间距离的角度出发,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进行知识的传授和职业技能的训练,从而提高职业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4 教学方法的创新要和教学心理相结合

高职学校学生的心理问题也是高职教学教育改革中值得关注的内容,从目前情况来看,很多高职学生面临着心理上的困惑和压力,有来自学业上的,有来自社会家庭的,也有来自情感和未来职业发展的。这些心理上的困惑和压力如果长时间没有得到解决的话,就会使学生对学生产生厌倦心理,开始抵触学校的教育,开始怀疑自己,甚至做出极端的行为来。这对于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健康都是不利的,甚至也会给学校的运行管理带来麻烦。因此,在高职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上还要和教学心理结合起来,在注重学生职业技能提高的同时,也更加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一旦发现有学生出现心理危机,学校应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心理干预,鼓励学生走出心理阴影。这种充满人文关怀的方式一方面是可以尽量减少学生心理问题的出现,使学生在高职学习中健康成长,另一方面将理论和职业技能教学与教学心理巧妙的结合起来,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从而提高高职教学的质量和有效性。

3 高职教学方法改革创新措施探讨

3.1 强化高职教育理念,重视高职教学方法改革

为了改进高职教学方法,提高高职教学质量,首先应该从理论理念着手,强化高职院校教职工的高职教育理念。比如学校可以组织安排高职教育理论学习,通过理论指导各个学院的教学工作;比如组织大型的教育理论讲座,使广大教职员工意识到高职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教学的主要方向,这样可以为接下来的教学改革奠定基础。此外,由于现阶段部分高职教师并不重视教学方法的改革,所以应该要端正教师的态度,使他们充分认识过去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认识改革和创新教学方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这样,广大教师便有了支持改革的动力,能促进改革深化发展。在改革推动中必须让教师产生“不得不改”的紧迫感,从而才能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地投身到教学方法改革队伍中来。

3.2 加强制度建设和人才队伍的建设

制约高职教育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是制度的薄弱,因此在强化教育理念,提高教职工改革意识的同时,应加强制度方面的建设。比如为了推动高职院校和企业单位合作教学,在有关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实习基地建设以及教育改革创新等方面建立相应的规范和标准程序,使改革可以按照标准化的方式进行,这样校企合作也会变得更加规范和科学,有利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例如校企双方可以签订《校企合作管理办法》、《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管理办法》、《教学改革试点专业管理方法》等。此外,在教师队伍建设上,为了使不同水平的教师都能参与到教学方法的改革队伍中,能充分掌握新的教学方法,在提高他们专业知识水平的同时,还应该加大培训力度,强化技能培训,尤其是鼓励教师到企业中深入调研,了解施工设备和操作流程等,在实践中积累更多的经验。

3.3 推动各种教学方法的有效融合

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出发点是综合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将行动导向法引入到高职教学工作中,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并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在自主探究方面的主动性。行动导向法主要包括模拟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角色扮演和引导文教学五种教学形式。首先模拟教学形式指的是在学习中为学生创设一个具体的职业场景或者学习情境,让学生置身于某个特定的环境中去学习、去观察,然后利用他们的所学知识发现情境中的问题,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思考应如何解决该情境下的问题。其次,案例教学法指的是将具体的案例和专业理论和技能教学结合起来,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思考,然后结合理论知识分析案例中的具体问题,学到和职业相关的具体内容。比如在课堂上教师先将和本节课相关的代表性案例引进来教学示范,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们开始分组讨论,在讨论中理性分析案例中的具体问题并寻找能解决该问题的思路。该方法的优势是能帮助学生提升在具体职业活动中的应变能力,并通过案例对职业的反映也能更真实地了解行业特点。再次,项目教学法也叫项目任务法,指的是教师将一个具体的项目交给学生,然后让学生自主分析和自主完成任务。教师在该教学形式下的作用是扮演一个指导者,主要是进行教学目标的阐述,明确学生的具体任务,在必要时也可以进行相关总结或引导阐述。但是课堂的真正主体是学生,学生按照教师布置的任务组织学习和探讨,并最终进行自我评价。教师在最后评价阶段也可以参与进来,目的是将教学成果转化成为教学实践。另外,角色扮演法是最为接近现实职业特点的教学形式,主要是让学生根据行业性质进行分岗位模拟,比如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可以分别扮演顾客和销售人员,在不同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可以揣摩对方的心理,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另一方面学生在角色扮演中可以更加明确自己岗位有关的执行流程,并不断地提升自己岗位胜任的能力。比如在顾客和销售人员的角色扮演中,作为销售人员扮演者的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销售方面的技巧,能够从顾客的角度开展针对性的服务;而对于顾客扮演者的学生,因为他是站在顾客的立场,所以也能从角色中感悟顾客在面对销售人员推销时具体的心理是什么,这对于他以后从事销售工作具有借鉴作用。最后,引导文教学法指的是教师根据学生实际引导学生自主安排学习,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身的不足和优势,然后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学习计划和目标。这种引导的方式一方面使得学生更清晰地了解自己,然后做好有利于自身发展的规划安排;另一方面学生的创新能力、环境适应能力以及与他人沟通合作的能力也进一步被激发。

3.4 合理引入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

在信息时代,高职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应认识到信息技术对于推动高职教育教学发展的作用,也就是教学方法应该能凸显信息化特色,注重现代信息技术的引入和应用。因此,高职学校应首先根据学校的具体需求引入先进的信息化教学设备,对信息教学的投入应做好合理安排;其次,为了使信息化教学设备得以发挥应有的效果,应对广大教职人员进行信息化教学设备使用培训,帮助教师掌握先进设备或技术的应用。通过引入和合理应用现代信息教学设备的作用可以分成两个方面:一方面为学生提供资料指导,比如学生在课堂上有些知识没有完全消化,那就可以借助教学软件开展课后学习;另一方面在课堂上通过信息教学媒介将主要的教学内容以音频、视频的形式展现,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复杂的、抽象的问题也能更好地理解与掌握。

4 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为社会培养专业的技术型人才,在培养过程中应与时俱进,注意和市场需求的结合,和新时期科学技术发展、经济发展的结合。所以针对当前高职教育教学现状以及教学中出现的有关教学方法、师资力量等方面的问题,应重视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在改革中需要和学生的生源结构、未来发展规划和专升本求学需求等结合。最后,从学校整体层面来看,应强化高职教育理念,加强制度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从教师层面来看,应推动各种教学方法的有效融合,并积极引入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总之,高职教学方法的改革应注重凸显学生职业能力和学生社会技能的培养和提升。

猜你喜欢

教学方法改革高职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改革之路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