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创新工作理念 推进产业融合发展
——酒泉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2018-03-07关燕炯
◎李 杰 关燕炯
(中共酒泉市委党校 甘肃 酒泉 735000)
近年来,酒泉市为做大做强文化产业,采取积极的产业政策,以创业设计、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广告会展、文化旅游、数字动漫为重点内容,加快培育了一批具有较强示范效应和拉动作用的重点文化产业项目,为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一、酒泉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优势及现状
酒泉市历史遗存众多,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有5项,文化底蕴深厚,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优势突出。
酒泉市拥有敦煌艺术、史前聚落、古都重镇、丝路古道、关隘要塞、长城烽燧、石窟寺庙、石室文书、流沙坠简等众多独特的文化遗产。境内共有不可移动文物点1393处,其中有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境内长城、锁阳城、悬泉置和玉门关5处,占甘肃省世界文化遗产的71%。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有20处,占甘肃省131处国保单位的15%。酒泉宝卷、酒泉夜光杯雕、敦煌曲子戏、肃北雪山蒙古族服饰、阿克塞哈萨克族阿依特斯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敦煌飞天文化产业公司、敦煌文化产业园,先后被命名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2017年,酒泉市接待海内外游客2649.5万人次,同比增长23.56%,实现旅游收入244.9亿元,同比增长28.42%,旅游综合收入占酒泉市GDP的18%左右。
二、酒泉市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问题
(一)公共文化设施薄弱,全民产业意识不足
近年来,酒泉市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全面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但是,市县、乡村和社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依然薄弱的现状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城乡、区域公共文化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依然存在[1]。
(二)文化企业规模不大,产业带动能力较小
酒泉市文化资源丰富、产业优势明显,但文化产业总体规模还比较小,企业自身发展能力还比较弱,缺乏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能够引领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2017年,酒泉市法人单位达到933家,但可以纳入产业统计的规模以上的企业还不足50家。
(三)文化产品缺乏创意,品牌价值没有彰显
酒泉市的文化产业虽然门类较为齐全,但文化产业主体还是以中小企业和个体经营户为主,总体上还处于“小、弱、散”的局面。
(四)专业人才严重匮乏,制约产业快速发展
酒泉市现有的文化人才储备还远远不够,存在文化产业发展单位的规模偏小、高学历高职称的人才比重偏低、文化经营性企业负债经营等较为普遍的问题。在这些问题中,文化产业人才的缺乏是最突出的矛盾,严重影响了酒泉市文化产业的后续发展和做大做强。
三、加快酒泉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
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和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等战略的实施,特别是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的连续举办,酒泉文化产业创新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酒泉市今后要在资源转化、产业设计、项目包装、品牌培育等方面加大力度,使丰富的文化资源转化为强大的经济资源。
(一)着力推动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统筹规划建设敦煌和酒泉卫星发射中心2个省级大景区,西汉酒泉胜迹——生态湿地大景区、金塔沙漠胡杨林——“四湖一溪”大景区、瓜州榆林窟——锁阳城、阿克塞哈萨克民族风情城等8个市级大景区。分步规划建设富康文化旅游综合体、敦煌夜市、金塔北海子湿地休闲旅游景区、玉门油田红色旅游景区、肃北党河峡谷民族文化风情园等10个特色文化旅游景区。加快建设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推进文化旅游名城和特色村镇建设,融入民族民俗、手工技艺等特色文化元素,建设主题宾馆、崖壁酒店和民俗特色农家园。鼓励县市区创新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演艺产品,实现4A级以上旅游景区和有条件的星级饭店有专场演出、大景区驻场演出常态化的目标。
(二)着力推动文化与体育产业融合发展
利用酒泉市独特的自然风光、地形地貌、生态环境、历史文化等户外运动资源,举办由平原向山脉延伸,由陆地向天空拓展的立体化户外健身休闲运动项目,打造以走、跑、飞、驾、攀、骑、滑、蹦为主要内容的八大系列户外休闲健身运动;大力发展体育健身、运动体验、养生度假、赛事观赏、山野户外、自行车、垂钓、漂流、登山、攀岩、马术、航空、极限、体育节庆和民族民间民俗体育项目;注重发挥品牌赛事引领作用,全面推动文化、旅游、体育融合发展,积极培育体育休闲游、体育赛事观赏游等特色产品,不断壮大户外运动和特色文化体育产业。
(三)加快推进文化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
鼓励酒泉市文化企业主动加强与国内实力机构的积极合作,带动相关策划、包装、设计、经纪、传播、广告、运营等中介服务的发展;加快推进“互联网+”战略,大力发展信息内容、网络媒体、信息咨询等网络信息服务;积极倡导健康有益的文化消费方式,促进市民文化消费由较低层次的消遣型、娱乐型向高层次的知识型、健康型、高雅型方向发展,让读书看报、旅游度假、乡村体验、运动健身、中医养生、参观展览、爱好收藏、艺术培训等成为主流文化消费方式;大力推进健康产业发展,依托特色养生保健资源、绿色生态旅游资源和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加快推进酒泉中医院、敦煌中医院和肃北蒙医院建设,探索优化传统医药产、学、研、医集群发展途径,鼓励药食同用中药材的种植及产品研发,发展健康养生、医疗保健特色旅游度假项目。
(四)加快推进文化与特色农业融合发展
开发建设景区辐射型、古镇村落型、传统民俗型、养生度假型等特色村镇。切实加快乡村文化旅游示范点建设,立足当地资源特色和生态环境优势,突出乡村生产生活特点,强化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经营场所的创意和设计,积极开发乡村文化旅游产品[2];着力实施文化扶贫项目,依托乡村文化场所,整合文化信息资源,调动乡村文化专干人才、农村实用文化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通过与知名电商企业合作,大力推行“文化电商”;支持文化创意设计企业,在挖掘本土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开发农产品包装、乡土文化产品等创意产品,着力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五)加快推进文化与城镇建设融合发展
提升城市文化内涵,注重城镇风貌设计,有效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形成“一城一品一特”的整体风貌,建设功能完善、布局合理、形象鲜明的特色文化城市。在建筑、园林、城市设计、城乡规划等设计上,要因地制宜地融入地方文化元素,提高文化创意设计与城乡规划、建筑设计、园林设计和装饰设计的融合,注重城市建筑的文化气息,突出城市鲜明的文化元素,着力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