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地名解读沧州文化

2018-03-07吴馨雨

文化学刊 2018年8期
关键词:沧州文化

吴馨雨

(山东科技大学,山东 青岛 266000)

地名,是人类赋予特定自然或人文地理实体的名称,它首先是一种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物。其次,地名在语言学中属于专有名词,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等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借助地名,我们可以了解当地的自然特征、风土人情、历史演变。所以,对沧州地名进行语言学研究,有利于深入发掘沧州的文化内涵。

沧州,是河北省地级市,位于河北省东南部,因东临渤海而得名,意为“沧海之州”。“沧”有“暗绿色”之意,形容水的颜色,“州”指有城墙防御的城市。沧州在气候上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光照充足,自然地理条件十分优越,且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以及丰富的海洋资源如石油、盐田、海产品等。同时,作为一座运河古郡、历史名城,沧州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境内不乏名胜古迹。沧州的祖先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辛勤劳作、繁衍生息,使得沧州成为历史文化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正如冯骥才先生所言:“地名是一个地域文化的载体,一种特定文化的象征,一种牵动乡土情怀的称谓。”我们可以通过地名,了解沧州的文化。

一、沧州地名中的自然地理文化

沧州地区地势平坦、河流众多、土地肥沃,适合发展农业;临近渤海,资源丰富、海运便捷。可以说,是河流和海洋哺育了沧州人民,而长期的农业发展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沧州这一方水土及人民的性格。

(一)河流与地名

沧州位于华北平原东部的黑龙港流域,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位于华北平原的滨海平原部分,地势平坦而多洼淀。境内河流众多,纵横东西、连通南北,主要行洪河道有南运河、捷地减河、子牙河、漳卫新河等;排水河有宣慧河、小白河等;较大的洼淀有白洋淀、南大港等。

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河流对于人类繁衍的意义非凡。人类原始的聚落大多沿河流分布,象征中华民族文化摇篮的黄河就经沧州至天津入海。“古文献《山海经》《尚书·禹贡》《汉书·地理志》记载的黄河,都是流经沧州入海的。可以说,黄河文化是沧州文化的底色。”[1]沧州中部是黄河、漳河等河流形成的冲积平原,其地形利于人类的生存。冲击形成的平原具有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接近水源的优势,适合发展农业、渔业,环境相对安全,也便于村落的形成。在农耕文明下,沧州人民勤劳淳朴、踏实能干,形成了一种在黄河影响下的独特性格。沧州市运河区和吴桥县都有“黄河路”,显现出了黄河对沧州的影响。

除了黄河,京杭大运河也影响着沧州的地名文化。古老的运河记录了人类两千多年的文明史,沧州是京杭大运河流经里程最长的城市,是大运河哺育了沧州,沧州市区就设有“运河区”。沧州境内的大运河段始终保持着独特的自然景观,见证了人类对自然的改造,成为了见证历史的“活化石”,为大运河申遗做出了重要贡献。

此外,受河流的影响,还形成了一些带有“水”“河”“泊”等字的地名,比如,河间县、交河县、泊头镇。河间之名起源于战国,因它在徒骇河、大史河、马颊河、覆釜河、胡苏河、简河、絜河、钩盘河、鬲津河等九河之间,故称“河间”;滹沱河、高河两水交流形成“交河”,等等。受洼淀影响而得名的有七里淀、白洋淀、长洋淀等。由此可见,是河流哺育了沧州人民。

(二)山与地名

沧州境内地势平坦,虽少有山脉,但其地名的形成仍没有摆脱山的影响。比如,盐山县“盐山县一名始见于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改高城县为盐山县,借县东南80里近海处——盐山(即金山东省无棣县大山),以其地产盐故名”[2]。

(三)海洋与地名

海兴县东临渤海,最初由原来的河北省副省长高树勋同志命名,表达此地人民“靠海而兴、兴旺发达”的意思。渤海是中国唯一的内海,对周边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渤海沿岸的许多河流从陆上带来的有机物,利于虾蟹、鱼类的生长,使得这里形成了天然渔场。渤海的海洋资源丰富不仅体现在鱼类资源,还体现在石油资源、天然气资源、海盐资源上。由于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也使得这里港口众多,成为我国重要的海上通道。

二、沧州地名中的人文历史文化

沧州钟灵毓秀、人杰地灵,是一座历史文化浓厚的城市。这里人才辈出,战国军师孙膑、唐代诗人高适、元代诗人马致远、文宗纪晓岚、清代洋务派官员张之洞、民国代总统冯国璋、京剧表演艺术家荀慧生皆生于此。

(一)神话传说与地名

沧州有这样一首民谣:“一文一武,一国宝,一人祖。”其中,“人祖”指的是盘古。在沧州市青县城南有名曰“大盘古”和“小盘古”的村子,相传大禹治水时在这里发现了盘古墓并命人看管,两个村名便由此而来。盘古作为开天辟地的创世神,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对中华民族的代代相传有着重要意义。华夏子孙要辛勤劳动、自强不息才能开创新的天地。盘古村的命名体现了沧州人民尊重祖先、团结和睦的美好品质。我们应该注重对神话传说中文化内涵的挖掘,并保护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

(二)移民历史与地名

沧州作为一个中国东部的城市,却有着大量的回族人口。回族是沧州境内的第二大民族,有孟村回族自治县、沧县的杜林回族乡、大褚村回族乡,献县的本斋回族乡等回族聚居地方,这与历史上的战争、移民、逃荒避难、经商等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元朝时期,沧州地区商业发达、水运便利,吸引了许多外地客商的到来,其中就不乏穆斯林客商;明朝靖难之役,沧州地区人民遭到屠杀,后由燕王允许,回族多由周边省市奉旨而来。史籍中有许多记录,可以看到回族迁入沧州的踪迹。“沧州回族大量迁入,主要在明初。据《明史·太祖纪》载,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六月,徙山后(今宣化东南延至辽阳一带地方称山后)民三万五千户于内地,又徙沙漠遗民三万二千户屯田北平。’”[3]

明初由于元末战乱的侵袭,统治者下政策实行大规模的移民。“令狭乡之民迁于宽乡”就是当时移民的规划。山东、河北、河南一带多是人员稀少的地带,为了恢复经济、发展农业生产,朱元璋下令移民。通过移民,使那些地广人稀的土地得到耕种,缓解了人多地少的压力。虽然移民过程漫长、复杂,中间产生了不少冲突和矛盾,但这也恰恰促进了不同地域血脉的融合,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团结。

移民地名多使用移民者的姓氏,这样可使后代牢记祖宗,不忘历史。有的地名中有“拨”反映了移民是分批进行的,比如“叶三拨”;宋代浙江绍兴的大批移民来某地宿营,为了纪念途中诀别的伤感,将村名改为“行别营”;冯氏家族先后多次从山西迁来,将村名定为“冯三番”,表现了移民的艰辛;明朝山东王姓迁居而来,来投奔同姓而得名的“找王”,反映出了中国古代宗法制度对社会的影响。人们的宗族观念很强,往往由一个姓氏的人聚居在一起形成村落。

(三)文化典籍与地名

“毛苌遗风贯长虹,荒冢依依伴春风。人才济济多名士,历代妇孺颂毛公。”这是流传在河间三十里铺附近的一首民谣,提起这首民谣,就不得不提在沧州河间县城关镇的西诗经村。西诗经村文化底蕴丰厚,是西汉献王刘德的博士毛苌讲学的地方,因毛苌在此口授诗经而得名。

公元前212年,秦始皇下令焚书坑儒,当时的博士毛亨以每天语《诗》为事,遇到此禁令他携带家眷一路逃到一个叫武垣的地方隐居下来,也就是如今的河间县,这也是为什么毛亨被认为是河间人的原因。后来,汉惠帝撤销“挟书律”,毛亨才得以公开传授《诗经》,并以《毛诗故训传》的形式,后来授诗于侄子毛苌。

当时的河间国国王刘德是一个礼贤下士的明君,他欣赏毛苌在讲颂诗经方面的才华,封他为博士,并修建君子馆让他在此讲学。相传,当时的求学之人很多,甚至踏破门槛。毛苌命后人将诗经代代相传,使我们了解了古人的智慧。

《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地位较高,标志着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深刻反映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社会面貌。它与《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并称五经,成为儒家经典。汉代传《诗经》的有鲁人申培、齐人辕固、燕人韩婴,被称为齐、鲁、韩三家诗,这三家诗都为今文诗学,魏晋以后,先后失传。毛诗为古文诗学,因而最接近原版,研究价值巨大。后人为了纪念毛苌,修建了毛公祠、毛公书院、毛公墓等。

(四)宗教信仰与地名

一些以宗教建筑物命名的地名反映了外来宗教对沧州的影响。比如,带有“寺”“庙”一类字的:大佛寺西胡同、望海寺、卧佛堂、河北留善寺、策城庙等,反映出佛教对沧州地名的影响,而外来宗教的传入,也显示出沧州文化兼容并包,反映出人们趋吉避凶、祈求美好幸福生活的愿望。

(五)历史名人与地名

地名能够反映一些历史人物的光荣事迹,他们或战功累累、或品质优良、或造福百姓。相传东汉有一名叫杜林的将军在某村作战牺牲,人民为了纪念他就将这个村称作“杜林”;村庄因坐落在荆轲墓附近而得名的“荆轲”;为纪念组建抗日回民支队的马本斋同志而由辛庄改为的“本斋”;金代名医刘完素,字首真,悬壶济世、远离官场、服务人民、著作众多,被称作金元四大名医之一,后人将村子命名为刘守真村,后来该村人口变多,分成三个,中间一个称“中刘守”。

融入历史人物的地名,有利于警示和激励后人。这些地名如同丰碑,时刻提醒着人们,和平生活来之不易,鼓舞我们像前人一样扛起肩上的责任,做一个对社会、对民族有用的人。

(六)商业发展与地名

部分地名也反映了古代的商业活动。如明代因为商贾云集而取名的“商家林”,后由于商业发达改名为“商林”,如今还享有盛名;由于老百姓习惯于在早上来此摆摊做买卖,于是起名“晓市街”;梁姓人家拿出十八亩地设立集市而得名的“梁集”。

(七)军事活动与地名

沧州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早在宋金时期,这里就修建了许多军事工程用于抵御金人入侵。历史上的沧州为贫瘠偏远地区,气候阴冷,是军犯充军发配的地方。《水浒传》中三十万禁军教头林冲就被发配到此地。后随着历史发展,沧州作为内陆地区,其军事防御功能已与此前不同,但其地名却将这些历史记录了下来。一些带有“屯”“营”的地名多代表着驻军,比如因移兵屯垦官员姓“鞠”而得名的“鞠官屯”,以及“乌马营、千里屯”等,这些地名都反映出该地在历史上曾进行驻军活动。

三、沧州地名的变化特点

“地名既是人们约定俗成或友团体、机构等部门所定名的产物,也是便于人口交往和活动的地域标志。地名是一种人为的产物和现象,也随着人口及其活动的变迁而变迁。”[4]地名如同化石一般见证了人类的活动,具有相对稳定性,但它又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应注意挖掘其中的文化价值。

地名的改变一般体现了人们追求典雅、简便的心态。比如寇氏聚集的“寇村”由于“寇”有匪徒的含义,后被改为“扣村”;“狗卧庄”改为“苟各庄”,“踅窝”改为“薛沃”。同时,地名在流传过程中,会发生误传,使之发生改变。比如,“大宿寺”本是村民为纪念大佛塑像驻留村庄而命名,后来寺庙毁坏无存,又因沧州方言,“宿”和“徐”同音,“寺”和“市”不分,在人们的口耳相传中后改为“大徐市”,并沿用至今。

虽然地名的外在形式可能由于流传或文化习俗而改变,但其中的文化内涵却是永恒的。地名反映了沧州人民在漫长历史演进中的活动,为我们研究沧州文化提供了依据。我们可从中了解历史,以更好的姿态面对今后的发展。

四、结语

地名承载着人类文化遗产最古老、最活跃的部分,是当地自然环境变迁、人类历史演进等信息最直接的体现,承载着人们对历史文化的印记,也是人们记住乡愁、寻根问祖的重要依托。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树立文化自信,这更加启示我们要了解并保护家乡的优秀文化。沧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似渤海湾的一颗明珠,正在熠熠闪光。我们应了解沧州地名文化、保护沧州地名文化,代代相传地名文化,以让渤海湾的这颗明珠更加灿烂辉煌。

猜你喜欢

沧州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沧州分行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沧州分行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沧州分行
沧州鸿发包装技术研究所
谁远谁近?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