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再论马赫的“要素一元论”

2018-03-07

文化学刊 2018年8期
关键词:马赫统一要素

徐 莉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山西 晋中 030800)

一、从康德到休谟

恩斯特·马赫出生于摩拉维亚的契尔里兹(现属捷克)。父亲约翰·尼波姆·马赫是一名家庭教师,母亲约瑟芬·兰浩热爱音乐、绘画和诗歌。1853年,15岁的马赫在一所僧侣主办的中学学习,但他对反复的宗教祈祷、枯燥的历史战争始终提不起兴趣,反而对父亲收藏的一本康德的《未来形而上学导论》爱不释手。在一份自传遗稿中,马赫说,这本书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他很快又放弃了康德的这种批判唯心主义,“认识到‘自在之物’是一个无用的形而上学的虚构,一个毫无价值的形而上学的幻想”[1]。

马赫相信,这种不依赖于任何经验的,或者说超验的“自在之物”,与有神论者信仰的上帝一样,对实际的科学活动没有任何用处,需要彻底被“清洗”掉。在《感觉的分析》中,他这样评价:“我对康德的关系是特别的。我深为感激地承认他的批判的唯心主义是我的一切批判思想的出发点。但是,我不可能固守他的唯心主义。我很快又接近于贝克莱的见解,这种见解是多少潜伏在康德的著作中的。”[2]

贝克莱主张的“存在即被感知”,彻底否定了一切物质的实存,而马赫则主张全部自然都由作为其要素的感觉组成,而物仅仅只是具有一种相对稳定性的各种感觉复合后的思想符号而已,从本质上来说,不是物构成了世界,而是颜色、时空、压力、声音等以要素的形式构成了世界。在这一观点上,即物是感觉的复合的观点上,马赫之于贝克莱并无多少创新。然而,马赫作为一位训练有素的物理学家,他没有也不可能追随贝克莱的唯心论。贝克莱相信感觉是“以一个在它们之外的不可知的存在为原因的”[3],这个“存在”直指上帝;此外,贝克莱尽管否定物的实存,但却肯定心灵实体的存在,而这个所谓的心灵实体无法被感知。据此,马赫批评贝克莱的唯心主义经验论不够“纯”。马赫的观点之所以被称为“批判的经验主义”,就在于他不仅要批判掉康德式的“自在之物”、与人的经验世界没有直接联系的“物质”,还要批判掉贝克莱式的上帝、心灵这些同样超验的“形而上学”的东西,将经验彻底净化。

事实上,这正是休谟所作的工作。休谟一方面把物质溶解成各种不同感觉、印象的集合,另一方面又把心灵消解为一种由各种知觉构成的集合,那么余下的就只有纯而又纯的感觉,除此以外都是不可知的。这与马赫的哲学思想不谋而合,但马赫相信,当人们听到物是感觉的集合体往往会使人们想到它是纯粹主观的、精神性的东西,难以摆脱其片面性。因此,为了克服这种片面性,彻底清洗掉主观色彩,马赫将贝克莱、休谟称为感觉的东西命名为“要素”。这是一种既超越“自在之物”,也并非主观、精神的东西,毋宁说是一种非心非物,超越心物对立、主客二分之上的纯粹中性的东西,但它本身并不是任何一种实体(物质实体或者精神实体),仅仅只是一种假设,一种类似于数学上的函数关系,只有在一定的依存关系中才能存在。

二、“要素一元论”和科学统一

马赫将要素分成三种。第一种,用字母ABC……表示物体的各种物理要素,如大小、颜色、声音等;第二种,用字母KLM……表示人类身体的各种生理要素,如神经系统、视网膜等;第三种,用字母αβγ……表示人类的各种心理要素,如意志、记忆、印象等。这三类要素并非各自独立的。一般来说,人们都倾向于将αβγ……与KLM……结合,亦即构成自我的两种复合体,与ABC……结合,亦即构成外部世界的复合体,置于相互对立的关系上。但是,有些时候却将自我局限于αβγ……,而将外在于αβγ……的ABC……KLM……都视作物质世界。乍看起来,似乎哪种情况都是将ABC……排除在“自我”以外的独立存在。然而实际上,三种要素是相互联系、彼此相通的。同一种要素,可能在一种联系上是心理要素,但在另一种联系上则成了物理要素。例如,当要素A(苹果的红色)与一定的空间感觉(要素B)、一定的光线(要素C)相结合,在这种情况下,要素A就是物理要素;但是当要素A与人的视网膜要素KLM相互联系,辅之以一定的光线(要素C),它则又成了心理要素。这两种关系中,要素A本身的性质没有发生任何改变。更进一步说,αβγ……的很多变化会通过KLM……的变化继而波及ABC……,如人类为了追求更好的生存环境(αβγ……),而用双手(KLM……)改造出一个更好的世界(ABC……);反之,也是一样,ABC……的变化会通过KLM……的变化继而波及αβγ……,如生态环境的恶化(ABC……)会损害人类的身体健康(KLM……),进而促使人们研究新的环境科学课题(αβγ……)。这三种复合体,即三类要素之间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即物理世界和心理世界(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之间没有明显的分界线。

正如马赫所说的,他是一个自然科学家。他提出的“要素一元论”,不是要建立一个无所不包的哲学体系(“要素”甚至不是一个专门的哲学概念),而只是要为各种不同的科学(物理学、生理学、心理学等)实现最终的统一找到一种共同的基础。其实,在西方科学哲学的传统课题清单中,一直都有科学统一问题的一席之地。在《科学的统一》中,美国学者R·考赛(R.L.Causey)认为,人们总是将科学区分为各种具体的、各自独立的学科部门,比如像物理学、心理学、生物学、历史学等都是明显不同的科学领域,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也南辕北辙,彼此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但一些科学哲学家相信,这些学科的区别只不过是对同一个问题进行不同层面的了解,因此,原则上社会学科亦可以使用自然学科的观点去理解,社会学与物理学是融通的,进而全部的科学学科都应该而且能够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此外,这并不仅仅只是一种空洞的概念,已经有许多科学家和哲学家们正在为实现这种科学统一的理论进行了研究工作。比如黑格尔就试图用“绝对精神”的自我演化来统一生物学、数学、物理学等学科,但这种尝试实质上只是为他形而上学的哲学体系作注脚,并没有真正的解决科学统一问题。

与黑格尔不同,马赫明确提出了反对形而上学的口号,不用形而上学也可以实现科学统一。“谁想把各种科学集合而成为一个整体,谁就必须得寻找一种在所有科学领域内都能坚持的概念。”这个概念既要将物质世界统一起来,也得涵盖心理世界,比如“要素”。“要素”既可以是物质世界的要素,也可以是心理世界的要素。再进一步,将全部科学领域中的同类要素之间联系和依存关系作为科学研究的任务,那么在这个概念——“要素”的基础上就重新形成了一种非二元论的、统一了的宇宙结构。至此,通过要素一元论,马赫最终把生理学、心理学、物理学统一了起来。此外,马赫为实现科学统一理想所做出的努力还极大地鼓舞了后来的维也纳学派、逻辑经验主义,当人们为卡尔纳普、石里克等人试图以物理学为基础来统一科学的宏伟计划而欢呼不已时,马赫已开始实施这场宏伟计划,可以说,他是这场宏伟计划的先驱者。

三、思维经济原则

19世纪中叶,达尔文创立了以自然选择为核心的生物进化论,在科学界引发了一场革命。马赫深受影响,相信人和动物一样为了维护自身的生存就必须适应环境,而人的思维和科学活动都是人适应环境的有力工具。为了能够更有效地进行生存斗争,人们务必要使自身的思维和科学活动成为最简单便捷的活动,成为生物学的经济活动。“经验随着思想累进地适应于事实而增长。思想的相互适应产生有条理的、简化的、一致的思想体系,我们把这种思想体系设想为理想的科学体系。”[4]简单来说,就是用尽可能少的思维收获尽可能多的效果。1864-1867年在格拉茨大学作教学研究工作的马赫受到经济学家E·赫尔曼(Emmanuel Hermann,1839-1902)的影响,开始习惯将研究者的智力活动称为“经济的”,认为工业技艺上遵循的经济原理,在科学中同样适用,并把经济观点作为科学方法论引入自己的研究。

思维经济原则,简单来说,“就是要花费尽可能最少的思维,对事实做出尽可能完备的表达”[5]。人类的时间与记忆能力都是有限的,如果不按照这种思维经济,那么任何一种知识都不可能被真正掌握。当然,“经济”不是目的,仅仅只是最大限度地占有知识、享受知识的一种手段。科学经济的目的就是要为人们提供一种紧密联系的、统一的、尽可能完备的、实质上不受一切干扰的图像。按照这种思路,一切形而上学的问题要么是此刻不能解决的,要么是没有意义的,都不符合思维经济原则,应该彻底排除在人们的思维之外。科学研究的目标应该是使人们在头脑中再现和预期事实,以此来取代和节省经验,并能对人们的期望提前加以限制。为了达到学习和汲取他人经验的目的,科学还得交流、传授和教育。恰好语言、数学、经验科学都具有这样一种经济功能。进而,马赫还将思维经济原则作为评价科学的标准,认为科学应当“经济地”“简短地”描述事实,并且要力求描述的精确性、一贯性和统一性,尽可能排除可有可无、模棱两可的见解。需要注意的是,马赫认为思维经济仅仅只是对既有的现象做出尽量简略的描述,但它绝不揭示或者说明任何事物的必然性和因果联系。他相信因果律仅仅只停留在人们的主观臆想中,并不实存于自然界。科学只是告诉人们“如何”,而决不告诉人们“为何”。总之,他认为思维经济原则是科学的方法论原则,使自然科学为人适应环境来服务,具有浓厚的工具主义色彩。

看得出来,马赫提出“要素一元论”不是一种哲学本体论,甚至称不上是标准意义上的哲学主张,他并没有试图对所谓的“宇宙之谜”给出一个根本回答。他的侧重点是探讨科学的认识论,为解决科学领域的具体问题以及为统一各门具体科学寻找一条出路。“本书并不试图解决一切问题,而是引起一种认识论上的转变,这种转变会使距离较远的多种科学研究部门相互合作,从而为解决科学上的重要细节问题进行准备。”[6]

猜你喜欢

马赫统一要素
东风风行T5马赫版
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统一的着力点
碑和帖的统一,心和形的统一,人和艺的统一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穿越“马赫谷”
27马赫,刺破苍穹
统一数量再比较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
也谈做人的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