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文化交际中汉英语体差异分析

2018-03-07莫珊珊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2期
关键词:书面语语体跨文化

莫珊珊

(广西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广西南宁 530000)

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群体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是客观存在于人类社会中的一种特有的社会现象。语言的存在与发展,离不开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与文化存在着紧密的关系,这两者不仅仅在语音、词汇、语义、语用等方面而且也在语言风格方面相互作用。语言在同一文化交流与跨文化交际之间存在区别,也对跨文化交际的正常进行产生最大的障碍。只有在了解外族人的语体之后,我们才能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交流。因此,首先就要了解语体的概念。

1 语体的概念

一般说来,语体是根据语境的不同而在语言项上的一种功能变体。由于文化背景不同,不同的民族就会有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与习惯。而同一文化背景的民族在不同的语境,语言运用于不同的情景、对象和目的,其语言形式与内容就不相同,即语境的改变也伴随着语体的变化。通常语体分为两种,一为正式语体,比如文章、诗歌、散文等体裁;二是非正式语体,如口头语、发言、讨论等。而在这些正式和非正式的语体之间,又能细分出很多种语体,如正式体、随意体、商议体、亲昵体等。各个语体之间存在不同的语体特征,同一语体之间也有着不同的语体特征。

2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体差异

在跨文化交际中存在不同语体,交际中的语体差别主要是指说话者在某个特定的语义环境下,运用口头体或是书面语进行交际时与大多数人的语言表达习惯或者是说话方式不同而产生的差异。也就是在特定语言环境中,说话者所用的交际语体与众不同,与多数人的说话方式与习惯不相符合。这也表明,不同语言本身有差别,口语形式与书面语形式并不完全相同。现代英语语体分为口头语体和书面语体,对汉语语体与英语语体这两方面进行的对比与分析如下。

2.1 口语语体差异

口语有多种语体,包括交谈、报告、演说、辩论、讲故事等方式。口语语体与书面语体在句式、词汇及表达方式上均有不同。口语语体的句子结构相对而言较为松散,整体上没有书面语体紧凑。为了避免在交谈时经常出现的诸如犹豫、思考、停顿等情况,确保整个交流过程的流畅,人们经常会借用一些词语作为插入语来填补交际中的空白,如:do you know、what I mean、well、OK、you see等,这类词在翻译时也不必译出。

汉语的口语具有实用性和功能性,因此其特点就是语言自然简洁。当然在英语口语也具备有同样的特点,但是在两种语体的具体表达中,即便是为了表达同样的意思,因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的不同,也会造成英汉口语语体的巨大差异性。在英汉语际交往中,如同其他跨文化交住,常会遇到因民族文化传统和习俗不同而产生的语言交往障碍。例如:中国人和朋友见面时,首先第一句话会问:“你吃了吗?”。这并不是为了了解对方是否吃过饭,而是一种寒暄的表达方式,这与中国的文化息息相关。首先,中国有着“民以食为天”的说法,这也与中国的前期的经济发展有关,中国人民十分注重温饱问题,久而久之就成为了一种见面打招呼的问候方式了。同时,这也是表示对亲朋好友的问候与关心以达成团结之意。因此见面打招呼问候吃饭了没有就成为中国人的一种礼貌的称呼和习惯。

英语国家谈论天气,往往比中国谈论得更频繁。英国人一般打招呼喜欢说一句“What a nice day,right?”,他们喜欢用天气作为寒暄的方式,原因在于英国本身不好的天气,对天气比较关注的同时,将天气用于见面或搭讪的问候与寒暄,也能体现其“绅士风度”,这也是受到了本族文化的影响。而在中国,如果天气本身不是燥热、酷冷或下雨的话,中国人似乎很少去评论天气,对天气也不太关注。因此汉英两种语言的语体差异性的存在是自然现象,是由两种文化习惯与历史变迁的差异性而决定的。

2.2 书面语语体差异

英语书面语体与口语语体差别很大,包括构思、用词、句式、修辞、文采等各方面。书面语语体事前有构思、有想法,写作时深入思考后仔细推敲句式结构,讲究措辞,甚至追求优美的文采。自然而然,书面语语体相较于口语体的句子结构就更紧凑而严密,具有更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所反映出的语言运用能力更强。书面语语体更易于保存和传播,不易受到时间或空间的限制。以下是几种常见的书面语体:科技、公文、文艺和广告等。下面我们会从内容结构来分析一下汉语书面语体和英语书面语体的不同。如以下是对中国旅游景点安徽名胜风景黄山的部分介绍:

只见云气氤氲来,飞升弥漫于北海宾馆,白鹅岭。如此之漂泊无定;若许之变化多端。毫秒之间,景物不同;同一地点,瞬息万变。一忽儿阳光普照;一忽儿雨脚奔驰。几枝松,几个观松人,溶出溶入;一幅幅,有似古山水,笔意简洁。从峰顶俯视,它们如苔藓,披覆住岩石;从山腰仰视,它们如天女,亭亭而玉立。沿着岩壁折缝,一个个的走将出来,薄纱轻绸,露出的身段翩然起舞。而这舞松之风更把云雾吹得千姿万态,令人眼花缭乱。

从以上例段就能领略到汉语语体的一些显著特点。措辞优美而简练,句式结构严谨而简短,写作者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排比、比喻、拟人等,同时四字词和排比句的恰到好处更加增强了语气和气势,描绘出了一幅惟妙惟肖的画卷,真正达到了一种意境美的效果,也表现出了黄山与周围自然之景交相辉映的自然美景,令人心旷神怡,如梦似幻般的仙境令人神往。同时整段文字的押韵美,更能体现出汉语书面语体的严谨与优美。

而对于英语书面语语体的差异,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例子进行分析:

The vast movements of the earth's crust created a vast land of Australia,isolated it and positioned it across the tropical and temperate climatic zones.This land has a small population,which left enormous areas unspoiled.Here you witness an astonishing variety of environments,from desert to rain forest,tropical beach to white snowfield,from big,sophisticated cities to vast uninhabited ares.

这是关于澳大利亚旅游景点的部分介绍,这与上面中国黄山风景的介绍截然不同。首先,英语介绍景点的用词相对简单,多用连词等体现前后逻辑关系;而在汉语书面语体中,较少使用连词连接句子,因为汉语重“意合”,句子内在逻辑联系紧密;其次,在句子结构方面,简单句与复杂句交替使用,好用定语从句来描述事物,而汉语喜用简单句表达,意思明了简洁;再次,英语语体中使用的修辞手法比汉语的少很多,在韵律和格式方面就相对没有汉语句子讲究;最后,英语中的介绍是对事实的一种真真切切的介绍,很真实很理性,相对没有汉语中的书面语体给人一种美轮美奂之感。

3 结语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进行交流时,特别是在实际的跨文化交际中,不能盲目的固定选用某种语体,而是要针对不同的交流场景和目的,选择合适得体的正式语体或非正式语体。同时本文通过对比分析跨文化交际中汉英语体在口语语体和书面语体的差异,能够清楚的认识到语体的差异性不仅存在不同的文化语言中还存在同一文化背景下的不同情境中,这样才能更加精准地运用不同语体,才能促使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从而提高我们语言运用的能力。

[1]程祥徽.语体风格初探[M].香港:香港三联书店,1995.

[2]程雨民.英语语体学与文体学论文选[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3]张玲.从口语和书面语的关系谈起[J].外语界,1995(3):13-16.

猜你喜欢

书面语语体跨文化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口语和书面语转换”备考指导
关于初中学生书面语感的思考与提升策略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语言表达与语体选择
语体语法:从“在”字句的语体特征说开去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语体转化的量度与语体规范
从语法范畴视角解释日本学生英语书面语错误
汉代语体思想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