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都水族民族信仰的社会功能

2018-03-07马昌富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2期
关键词:鬼神水族祭祖

马昌富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贵州都匀 558000)

水族自称“虽”(Sui3),汉字写作“水”。 在历史上水族曾被称为 “百越”“僚”“ 苗”“蛮”“水家苗”“水家”等[1]。三都是全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位于贵州省黔南州东南部,总人口40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96.7%,水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7%,全国63%以上的水族人口聚居三都,三都是水族群众的大本营、聚集区和经济社会文化中心。三都水族民族信仰贯穿于水族人民日常生活中,规范制约着人们的知行。

1 三都水族民族信仰概述

1.1 民族信仰的内涵

无论是科技落后的蒙昧时代,还是当今科技高度发达的去魅时代,人类在征服死亡恐惧、追寻世界本源,反思生存意义、化解不确定性等终极性问题面前,人的有限性依然没有质的改变。信仰是人类对生与死和生命价值的思考过程中产生的。信仰是人类最本质的需求、最后的精神家园。

当前学术界对我国少数民族信仰研究主要是以“民间信仰”这一范畴来指称。但是,民间信仰的信仰主体“民众”是区域性的社会群体,它包含少数民族,但不等于“少数民族”,而且其研究未能彰显某个少数民族的整体性及个性,所以民间信仰不能等同于民族信仰。同时,使用“民族信仰”这个范畴,适应我国当前对民族文化传承和建构的整合性和复归神圣性的需求。民族信仰是某一少数民族在长期的族群生活实践中,孕育、传承的以灵魂观念为核心,以一定仪式、象征、禁忌等为表现形式,具有整体性、和谐性的信仰体系,能让该族群实现精神超越和心灵和谐。

1.2 三都水族民族信仰的特征

三都水族民族信仰具有原生性、功利性、民俗性、多样性、整体性等诸多特征。原生性是指水族民族信仰并非由外在简单植入,而是源于水族自身的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等关系的实践,以水族为原创主体,就算是其他宗教思想或主流文化的渗入,也以水族的生活实践为过滤。功利性是指水族民族信仰中人与鬼神关系的利益交换性;民俗性是指水族民族信仰往往寓于水族婚丧嫁娶和节日的仪式活动中,借此展现、传承和发挥功能,民俗中的祭祖、祭神、兆卜、巫术和禁忌等是其表现形式。多样性是指水族民族信仰中信仰对象的繁多与庞杂,水族的鬼神涉及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整体性是指水族民族信仰与水族社会生活完全契合,自成一体。当然在社会流动、社会分层日益加速的过程中,水族民族信仰已经出现碎片化倾向。

1.3 三都水族民族信仰的内容体系

三都水族民族信仰在自有原始信仰的基础上,融合了儒释道文化、主流政治文化等等,是中国民族信仰文化多元共同体中的一员。

1.3.1 自然崇拜

“自然崇拜是原始宗教的最初形式,是人们出于对自然的依赖和敬畏,而把自然物和自然现象看成是一种超自然的、异己的神秘力量而产生的一种崇信和敬仰方式[2]。”三都水族自然崇拜中,拜石信仰和雷崇拜独具特色。拜石信仰主要称作“拜石菩萨”。“石菩萨”既有村寨公共的,也有每个家庭各自供奉的;其仪式分为一般性祭拜和特殊性祭拜两种;祭品一般有酒、猪肉、豆腐、糯米、鸡、鸭及香蜡纸烛等;目的是祈求家庭成员在工作、升学等重大事项中得到庇佑。雷崇拜中水语称雷神为“尼扛娜”,汉译为母头雷。它是女性,是至高无上的头领。简译为“雷神”或“雷婆”[3]。雷击对毁坏性、雷伴随充沛降水、受雷击的人身上或多或少存在有悖人伦的行为,等等现象,让水族人认为雷兼具善与恶,并因此对雷爱恨交加。这种复杂的心理体现在祭祀仪式以及各种忌雷事项中。

1.3.2 祖灵信仰

“祖灵信仰”这一概念契合水族对于祖灵既祈求又控制的心理及行为。水族人认为人死后肉体归土,但其灵魂不灭,依然关注着子孙,但带给子孙的可能是福,也可能是祸。“敬之则善,不敬则难”成了水族祖灵信仰的一个基本逻辑[4]。三都水族主要祭拜始祖“陆铎公、尼杭”、部落首领、近三世祖。其祭祖按照规模和形式可以分为家庭祭祖、家支祭祖、家族祭祖。其中前两种较为普遍。家庭祭祖主要表现在家庭日常供奉和节日供奉两方面,家庭祭祖设置主敬供桌和副敬供桌。主敬供桌表示对爷爷、近几代祖宗的敬供,而副桌则是对母亲、奶奶的敬供。祭品一般包括酒、猪肉、豆腐、鱼、糯饭等。家支祭祖主要表现为清明节上坟祭祖。

1.3.3 鬼神信仰

“水族是一个典型的泛神民族,水族信仰的鬼神有七八百个之多,被相邻的布依、侗、苗、瑶、汉等民族称为‘水家的鬼多’[5]。”在三都水族的观念里,鬼神同在,有善有恶。三都水族人心中善神善鬼包括“陆铎公、牙娲、霞神、石菩萨、母头雷、尼杭”、家祖等。陆铎公是文化的创造者或传播者,是保护神。牙娲是水族的创造神。霞神是水神,主管降水。“石菩萨”,既送子嗣也保平安。母头雷惩恶扬善。尼杭主管生育,保佑小孩。近三世家祖是主要的祖灵神,保护子孙顺利安康。此外,还有田神(即米魂)等。水家恶鬼对应水族人民生产生活中的种种灾难、挫折、疾病。据调查有“六凶兵”(即长发鬼)、“拦话”(即拦路鬼)、“天笔”(导致夭殇) 等上百个[1]。为了应对恶鬼,水族生活事项均须查阅水书看吉凶。同时,各种巫卜也曾经比较盛行。

1.3.4 图腾崇拜

图腾崇拜“是指人对自己祖先的崇拜。在一定的文化圈内,同一图腾信仰也就意味着同源共祖”[6]。水族的与鱼的关系紧密。原因有三:一是鱼为先祖的救命者。传说在洪荒浪里是鱼托起兄妹避难的葫芦免遭沉没,保佑了先祖。二是远祖生存时空地域对鱼类等水产的依赖。三是鱼的旺盛繁殖力和机灵特性[5]。三都水族祭祖时,鱼被认为是素食,是祖灵的钟爱。水家认为后裔只有吃献祭的鱼,才能真正的获得祖灵的保佑。在此,水族的祖灵与鱼构成不可分割的统一体,鱼成了水族祖灵异化的圣物[7]。也说“鱼是水族祖先的影子,吃鱼是继承祖先的优良特性。[8]”丧葬仪式中,在选择墓地、墓穴挖好、安魂镇宅、祖灵招魂等环节皆用鱼祭。还将熟鱼籽撒于新坟封土之上,墓碑上刻双鱼托葫芦造型。这些都反映了鱼与祖先的特殊联系。在三都九阡等地水族婚嫁习俗中,鱼是生育的象征,“鱼是水族后裔的变体”[5]。

2 三都水族民族信仰的社会功能

如何认识三都水族民族信仰性质和功能,学术界众说纷纭。有两个极端,一是看作“迷信”,与愚昧、落后等同;二是“非遗”化,想通过政府主导的整合、开发,发挥其经济文化价值。二者都是他者的立场。笔者试图力避两者,以亲证的视角进行探讨。

2.1 彰显水族人民的主体性

三都水族民族信仰是一套与水族生活世界完全融合的整体的观念、仪式体系。它体现了水族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关系,寻求和谐、安宁、幸福的心理需求。从创生而言,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灵信仰、鬼神信仰等都是水族人民生存斗争中,为了战胜自然、保存族群而建构的观念仪式系统。自然崇拜是对影响农业生产生活的自然物及现象的经验认识转化;图腾崇拜是祖先认同和标志族群界限的实物、图案的衍生;祖灵信仰是基于联结祖先、整合血亲、超越生死需要的创造;鬼神信仰是处理人与自然、人文环境关系的经历、祈愿的投射。可见,民族信仰是水族社会生活系统的主观描摹,并进而异化为生活的规则。水族民族信仰里的神,如果一一考究其来源,大抵没有不是由人变来的。其次,从传承、发展的角度言,为什么要传承?其要旨就是民族信仰本身迎合水族人生存发展的情感、交际、凝聚等方面需求。如何传承?就是要在随着水族社会变迁以及与族群外文化交流碰撞中能融合其他文化,从而保持本民族信仰的生命力。儒释道文化及其他文化不断融入,成就了当前包罗万象的水族民族信仰生态。可见,三都水族民族信仰是基于需求而创制、传承和创新。同时,在人与鬼神相处中,人并非出于被动从属地位,人们借助水书先生、女巫、埃幕等神媒,通过择吉、巫卜、禳解、干涉等方式,发挥着主观能动性。

2.2 创设了水族人民知行图式

为了生存和理智需要,探求现象世界原因,三都水族把整个生产生活世界的各种事物现象都纳入到由鬼神组造的认识体系中,并用人的思想、动机、行为类比,以人的价值尺度来衡量。并因此规定人与鬼神处理关系之道,形成水族人民的知行图式。它规定了水族人认识框架及行为模式。首先,它让水族人民拥有“神俗合一”知行世界。水族的世界是经验可感的现实物质世界和想象中鬼神世界的有机统一。人们认识世界,既要了解现象,又要把握隐藏于后的鬼神及品性。人们的行为,往往会采用“神药两解”(这里借用水族民间治病时求医问药与求神祛病共模式用的行为指称)。其次,辩证性是这种知行图式的突出表现。从知而言,比如事物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因而水族的鬼神体系是繁杂的;也如看待祖灵,亦善亦恶;再如水书,以阴阳五行观为基础,充满辩证逻辑意蕴。以行而言,对同一鬼神亦祭亦驱,因势而异。再次,它还表现为水族人积极情感、道德品质及坚强自信意志的源泉及培养途径。总之,水族民族信仰来源于生产生活实践,又指导人的生产生活实践。

2.3 血缘认同、区域整合的交往功能

三都水族民族信仰体系,内在包含了人与祖灵、图腾、人与自然神交往,架构了水族交往框架、内容、方式。人与祖灵、图腾的关系隐喻着水族人要感恩先祖,推行孝道加强血缘认同。首先,祭祖仪式方面,以端节为例,在端节来临之际,家庭成员(包括已经出嫁的子女)无论是在哪里都要回家过端。首先进行家庭祭祖,怀念祖先,体现孝道,进行血缘确认。其次进行游端祭祖,大家共同祭祀村内高于家庭之上的祖先。游端时大家逐家进行祭祖仪式,互喝“交杯”酒。游端仪式增强更大范围血缘组织的集体记忆、认同及整合。当前,水族端节、卯节时,水族人会邀请亲戚、领导、朋友一起过节,这是跨空间的联系,有力地促进水族更大区域的社会整合。其次,鱼图腾加强了祖先认同和族群标识。此外,对树神、井神、石菩萨等的祭祀,会加强水族对共居自然区域的认同。总之,水族民族信仰在一定意义上维系着水族人民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语言和共同心理特征。

2.4 行为规范和道德教化功能

三都水族民族信仰中,为了求得鬼神的保佑和避免带来灾祸,人与鬼神相处要遵循严格的规范,必须祭之以礼,葬之以礼。同时还表现为水族生产生活的诸多禁忌。水族祭祀中常用的酒、鱼、糯米等等食物,同样是水族社会交往中送礼和待客之物。在这里,“礼”的指向实现了从神到人的转化。以礼相待,成了水族人民交往原则。这里的礼,兼有儒文化的共性与水族文化的个性。

三都水族民族信仰是一个道德体系。在自然崇拜中体现了敬畏自然万物的思想。尤其是雷神崇拜中还包含了对雷神匡扶正义、惩恶扬善品质的褒扬。鱼图腾崇拜中,一定范围内禁止鱼图腾组织内部通婚。祖灵信仰方面,祭祖仪式场域中神圣的布满尊敬父母、尊老爱幼、互敬互爱等美德。从更宽泛的角度看,水族民族信仰中提倡惩恶扬善、重义轻利、扶危济困、舍己为人、勤劳节俭,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团结、互助、和谐,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内在的一致性。

[1]陈国安.水族[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3:4,97-103.

[2]陈旭霞.中国民间信仰[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13:1.

[3]潘朝霖.水族的雷神[J].社会科学战线,1987(3):330-333.

[4]林嘉莉.水族祖灵信仰研究——以贵州三洞水族地区为例[D].中山大学,2010.

[5]潘朝霖.中国水族文化研究[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7-8,9,545.

[6]顾军.图腾的功能与图腾崇拜[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1999(1):46-51.

[7]潘朝霖.水族鱼图腾析[J].广西民族研究,2001(3):65-69.

[8]潘朝霖.水族鱼图腾探源[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2:216.

猜你喜欢

鬼神水族祭祖
《鬼神之明》的文意主旨与“明”字的含义
水族敬酒歌
CLOSE TOHEAVEN
洪洞祭祖
浅谈先秦诸子的鬼神观
祭祖
上帝的水族馆
鬼神
奉先祭祖之圣地——圆明园安佑宫二题
水族经典及其思想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