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研究
2018-03-07张春梅
张春梅
(包头师范学院马思主义学院,内蒙古包头 014030)
21世纪中最为抢眼的当属科技水平日新月异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将科技更为广泛地应用在日常学习、工作中就显得尤为重要。信息的传递不仅仅在传统的单向传输中借助新媒体实现了互动、交流和高速传递,而且还能够在一个相对较为宽松的平台中实现叠加,这就容易在这期间形成思想的碰撞与交流。
1 新媒体视域的特点与内涵
谈及媒体与信息的交流,在传统概念上来说这绝对属于意识形态层面中绝对需要密切关注的内容,毕竟只有让信息真正地实现了传递,才能够在终端接受到相应的信息反馈。
无论是纸质媒体还是电视媒体,在信息的传递过程中的的确确时刻秉承严谨、务实、高效的态度来进行交流,这也就让很多人对媒体产生了相当大的依赖感,在生产力相对较为低下的时期,有些情况下媒体的一举一动甚至成为“政治风向标”。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这种过度呆板的信息传递方式固然已经成为了历史,但是所谓新媒体以及新媒体其独特的视角范围也在一定程度上将信息传递的渠道与流程完全打乱。
借助互联网信息平台的快速发展而兴起的新媒体平台,在无线终端的快速扩张之后,已经让原有的宏观思想领域的媒体形象逐步的向独立媒体甚至是自媒体方向延伸。这种局面的形成,固然是给信息的传递带来了较大的自由空间,让信息在传递的过程中不仅实现了自上而下的传达,而且还能够以最短的时间完成自下而上的信息反馈,甚至还能够借助新兴的媒体平台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信息的交叉。这种极为强势的信息透明度,增强了信息的可靠性,提升了信息的时效性,让信息与民生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强、越来越紧密。
2 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现状分析
基层党组织,是党巩固执政地位和基石与保障,与设立在社会上的基层党组织明显不同的是,高校基层党组织日常工作和开展党建活动中所面对的问题,几乎完全是意识形态教育层面的信息与内容。
一方面对于高校教师而言,基层党组织是完全值得信赖和依靠的堡垒,他们的日常工作在基层党组织的关心、照顾下正在蒸蒸日上的开展。也恰恰是有了基层党组织对这些老师的支持,才能够让他们在大学校园这个集学术研究和分析为一体的特定环境中潜心开展研究。
另一方面地域高校学生而言,基层党组织是梦寐以求的思想圣地,在这些懵懂少年从年少无知逐步走向成熟的过程中,能够接受基层党组织的考验,被基层党组织发展为党员,对于他们而言是精神层面上至高无上的褒奖。而他们的人生也随着这种历练过程不断地发生变化,这些变化有些是有形的,而有些则是无形的,在悄无声息中影响着这些莘莘学子的未来职场、人生规划。
由此可见,高校几等党组织相关党建工作的优劣,不仅仅关系到基层党员,还关系到学生个人以及团队氛围内的思想成长,更是直接关系到大学校园的意识形态氛围。作为高校主管意识形态工作的行政人员,应当在高校思政教育专业老师的帮助下,配合好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基础建设、日常活动开展等一些列工作。
3 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面临的难点
校园基层党支部的活动与社会上的基层党支部活动存在着明显的不同,毕竟高校的基层党支部虽然比较活跃,但是其党建工作中的很多内容并没有社会实践与之形成有效互动或者是印证,更多层面上是在开展一些理论性、学术性的研究。或许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才真正地符合高校的学习氛围,但是如果党建工作只是延续着这样一条思路发展的话,在全新的信息传递局面下,所需要面临的困难就十分棘手了。
其一,信息传递的时效性偏差导致了基层党支部日常活动难以有序开展。依托互联网环境发展起来的新兴媒体,不仅有门户网站,而且在多媒体终端和无线互联网大数据分析的支持下,衍生出微信、微博、即时通讯工具等多个明显带有信息、资讯传播性质的媒体形式。只要是有以恶搞相应的平台,就能够在其中快速的传递一些信息。而反观目前高校基层党组织中,真正在这些新媒体环境中“发声”的并不多,而且即便是有些借助新媒体与学生、老师之间展开了有效互动,要么是所涉及的层面偏窄,要么是完全已经不具备任何时效性优势,因此也根本不能产生有效共鸣。长此以往的结果是导致了高校基层党支部的日常活动,尤其是思想汇报等直接关系到意识形态层面的活动,组织与个人所阐述的诉求往往根本不一致,严重影响了日常活动的有序开展。
其二,信息传递的完整性偏差导致了基层党支部日常活动难以持续开展。新兴媒体在信息传递中最为抢眼的特点就是快,而有些人为了所谓的“搏眼球、搏出位”,甚至不惜捏造、杜撰一些信息在新兴媒体上大肆恶意传播,这种明显的“搏廷杖”行为原本是各级基层党组织必须高度、严肃正视的,但是由于在庞大的互联网信息传播平台的交流过程中,信息的差异性导致的真实性难以有效掌控,因此也让基层党支部在开展相关工作上明显出现了“断层”。
4 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的实施方向
高校本身就是一个完全开放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中开展相关的学术研究和讨论是高校的职责之所在。无论什么样的媒体与信息传递环境,都不能够成为高校基层党支部完善职能,有序开展相关活动的阻力,更不能成为基层党支部中涉事人员推诿的借口。
面对目前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中所面临的问题,不能只看其表面,要从根本上分析原因。透过现象看本质才能真正地解决问题。通过梳理其中的利弊发现,其中固然有些属于历史遗留问题,不能一蹴而就的彻底解决,但是有些问题只要是高校管理层和基层党支部高度重视起来,完全有可能有的放矢的妥善解决。
(1)强化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中信息传递的时效性作用。信息交流与传递的过程中,有效信息的区别在于常态和突发之间存在转换。作为高校党建工作的执行者,严明组织纪律是贯彻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是加强党员干部自身建设、增强党员党性修养的重要内容;是加强作风建设,有效抵御“四风”侵蚀的坚固防线;是凝聚我们高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力量,团结一致、同心同德推动事业改革发展的客观需要。要时刻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充分认识严明组织纪律的重要性,常怀对组织纪律的敬畏之心,把增强组织纪律性作为锤炼党性修养的经常行为。要坚持忠诚忠实,切实做政治上的清醒人,明白人,时刻牢记党员身份,始终把政治纪律、政治规矩放在首位。严格遵守“五个必须,五个决不允许”;坚持按照党的组织原则和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办事,坚定不移地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中央、省市部署要求,自觉遵守党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加强纪律规矩教育,要坚持思想先行,警示在前,不断强化纪律规矩教育,形成人人熟知纪律、人人懂得规矩的良好氛围。尤为要强调的是,作为基层党组织的一份子,在互联网这个特殊的媒介环境中的言行表述,不仅仅代表的是个人,更多情况下代表的是基层党组织这个整体形象,需要相关人员在谨言慎行的基础上更要言必行,行必果,这样才能彰显出基层党组织独特的魅力。
(2)强化高校基层党组织的监督机制。完善的机制是基层党建工作具有强大执行力的保障,对于不同环境中一些明显具有挑衅、诋毁的语言,基层党组织不仅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而且还要积极与相关部门开展通力配合,遏制歪风邪气的形成与蔓延。主体责任落实,高校基层党支部的骨干手亲自抓,对于一些突发事件一旦查实不应该只处理当事人,包括他的一系列过往行为和经常接触的人员都要开展问责。如果客观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对于那些长期恶意在互联网环境中散布虚假消息的人员,一经查实,他所在的党小组,党支部,学校的纪委、党委都要逐级问责。这种高压措施并不是所谓的打压言论自由,而是在充分尊重言论自由的基础上,让高校基层党组织发挥出积极的引导作用。
5 结语
综上所述,意识形态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在高校环境中更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不仅需要有较强的执行力,而且还需要基层党组织的大力支持,所以在新媒体环境中,高校基层党组织要发挥优势,快速融入社会的同时,更要突出党组织在基层中的“桥头堡”作用,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贵明.高校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的哲学思考[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2):226-228.
[2]时明德.高校基层党总支书记的三种角色[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21):26-28.
[3]孙应帅.十八大以来党员数量结构不断优化[J].前线,2014(9):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