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文化自信视域下传统文化重构的困境

2018-03-07李明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10期
关键词:重构民族传统

李明

(中共湖北省委党校,山东青岛 430022)

建立文化自信,最为重要的精神资源就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传统文化重构,是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的源泉与动力,是促进先进文化建设的重点。但是目前传统文化重构陷入困境,进入到了传统文化重构的关键时期。因此必须要对传统文化重构工作予以足够重视。综而言之,传统文化重构面临着三大难题。

1 传统文化自我认知难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依托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而发展。要做好这一点,就必须把握好依托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的坚实历史根基。然而,由于古代传统文化辉煌鼎盛和近代西方文化的强势冲击导致我们对传统文化的自我认知出现偏差,成为阻碍传统文化重构的难题之一。

1.1 悠久文明史产生文化自负

所谓文化自负,就是一种对待自身文化态度上的自满自足,甚至妄自尊大。中华民族拥有着五千年的悠久文明史,中华文明强大的生命力以及与时俱进的适应力使国民产生了对自身文化的无比尊崇与骄傲之情,甚至走向了自我满足、自我封闭、自我陶醉。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发源地,与之对应的是四大文明古国,而如今只有中国文明从未中断。在五千年的历史之中,中华文明从未停止前进的步伐。历史文化中的“天朝意识”,形成文化开放包容的心态。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开放包容,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百舸争流;隋唐时期,三教合一文化兼容并蓄。与之相伴的是国民文化自负心理也愈演愈烈,对中国文化的过度迷恋,过度自信让国民开始排斥外来的异域文化与现代文明,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出现了严重偏差。一些人就此困在传统文化之中,夜郎自大,固步自封。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应当建立在正确认识传统文化的历史地位和社会功能之上。树立对传统文化的自信,要坚持中华文化的主体性,但绝不是过度迷恋中华传统文化,过度的文化自信同样是一种文化虚无主义。

1.2 西方文化冲击产生文化自卑

文化自卑是一种在对待自身文化价值上的轻视、怀疑乃至否定的态度和心理。这也是与文化自负相对应的,文化不自信的体现之一。冯勤曾提到:“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尽管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在中世纪曾经创造过举世瞩目的东方文明,可是,近两个世纪以来,日趋式微的它却备受蔑视、挑衅、否定与打击[1]。”

中国的文化自卑最初产生在鸦片战争以后,英国的坚船利炮叩响了中国的大门。西方器物文明给中国古老悠久的农耕文化带来了强烈的冲击。为此,开明人士开始学习西方的器物技术,“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运动轰轰烈烈开展了三十年,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然而中国在甲午海战中的落败,使洋务运动宣告失败。开明人士认识到单单学习器物救不了中国,于是走上了制度学习之路。然而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中西方巨大差距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人们陷入迷茫之中,对于中华文化开始产生了极度不自信,逐渐对自身传统文化失去了兴趣和希望。因此,中国人民意识到文化层面的改革在所难免,新文化运动开始,对中国的思想文化开始从头梳理,直将矛头指向中华传统文化。新文化运动的前期对传统文化的否定之声不绝于耳,对传统文化全盘否定,产生了严重的民族文化自卑心理。一些人甚至将这种自卑上升到中华民族精神品质层面,主张全盘西化。这种文化自卑感依旧存在,其中包括对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将中国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归根于传统文化之中,认为几千年的传统文化阻碍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否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现代化建设的一切积极影响,将西方的精神文明奉为真理等。

“文化自信是一种建立在对自身文化传统理性认识基础上的信心,也是一种以文化为基石的民族心态的表征[2]。”因此,建构文化自信,要求文化主体对自身传统文化形成理性、客观、科学的认知、判断、反思等。萨义德指出:“每一种文化的发展和维护都需要一种与其异质并且与其相竞争的另一个自我的存在。自我身份的建构牵涉到与自己相反的‘他者’身份的建构,而且总是牵涉到对与‘我们’不同的特质的不断阐释和再阐释[3]。 ”

2 传统文化成分复杂

传统文化重构的重要内容在于对传统文化内容的取舍,我们应当明确传统文化应该保留哪些内容,应当将哪些内容与当代文明相融合,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现代文明同步发展。对传统文化做出正确的取舍,将中华传统文化赋予现代性。然而构成成分的复杂依然成为阻碍传统文化重构的难题之一。

2.1 中华主体文化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梳理历来是一大难题。中华传统文化渗透的民族精神源远流长,这是民族活力和民族凝聚力的体现,因此历来备受国人珍视,五千年来造就了一代又一代国人的精神品质。流传至今,这些无价的精神财富仍旧散发着其现代意义和价值。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对现代文化的影响深远,但其负面的部分依然存在。儒家思想中的“三纲五常”的思想曾作为封建统治者用于奴化人民的工具,以等级教化社会,禁锢人们的思想和言行,巩固封建统治,严重阻碍了精神文明的发展建设。因此,应以理性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在发掘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与价值的同时,主动端正自身的批判态度,积极理解发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特点,突破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壁垒及障碍。对传统文化内容进行科学取舍是一个长期、复杂的工作。由于现代文明和西方文化的传播,人们将西方的某些理念强行嫁接在传统文化之上,对传统文化盲目进行改造。既没能吸收借鉴西方优秀现代文明观念,也没能将传统文化进行高质量的现代化改造,不伦不类,没有对传统文化进行有效的内容甄别,在进行传统文化重构的过程中,这一问题体现的尤为明显。有的人认为,既然对传统文化的重构出现了困难,歪曲了传统文化,那就应该将传统文化原封不动的借鉴,予以保护。有的人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越来越丰富,更喜于接受新鲜事物与文化,认为传统文化无法跟随时代进步的脚步,应该完全舍弃。有的人抓住传统文化中的糟粕不放,忽视了传统文化的时代意义与价值,导致对传统文化的开发转化不足,全盘接受西方文化,形成对传统文化的否定。种种问题使得我们对传统文化的甄别出现了巨大的压力阻力,传统文化重构难上加难。

2.2 各民族文化

中国自古便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个民族有着丰富悠久的本民族原有文化。中华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各民族处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情形。因此各个民族和各个地区的文化融会贯通。尽管我国少数民族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重低于10%,但各民族分布十分广泛,其中少数民族的自治地方面积占全国的60%以上。处于历史和地理等原因,少数民族地区的人口密度与内地沿海汉族地区相比差距较大,中国少数民族聚居地主要在于西北、西南、东北地区。由于部分少数民族的生活长期以来与外部交流较少,各民族的传统文化保留较为完善,对本民族人民影响深刻,渗透到民族生活的各个角落,成为民族生存发展的图腾。

因此,在中华传统文化的重构当中,需要对少数民族文化予以格外重视,这个过程格外艰难,要充分尊重各个民族的原有文化,科学的甄别,理智的批判。各个少数民族的原有文化将被大部分保留下来,并赋予其现代特征,剔除掉一些不再符合现代生活的文化特质。保留下来的本民族文化内涵将更加丰富,提升到深层次的民族性格之中。

3 文化重构过程的长期性

传统文化重构的过程势必是一个长期艰苦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要对传统文化进行重构,就必须意识到其渐变的特征。文化重构的环境建构需要时间,各个要素需要时间积淀,从个体开始扩展,让单一个体逐个接受传统文化,形成为整个社会所接纳的主流文化。由于个体存在差异,对文化重构的理解不尽一致,从个人需求角度出发,体现了文化重构过程中的个体自愿性和差异性,每个民族和国家的传统文化都是由文化个体展现出来,体现出文化个体的多元性,并逐渐融合丰富整个民族和国家的传统文化。文化重构也需要各个文化个体的不断努力,最终完成文化重构。文化需要被认可,文化需要被接受,并随着时间的发展与社会各个部分相接轨,在社会环境里不断调整改变,从而被整个社会所接纳。

参考文献

[1]王永友,潘昱州.文化自信视域下传统文化重构的“三重”困境[J].南京社会科学,2017(7):142-149,156.

[2]陈亚淑.传统文化的困境与重构[J].中国民族博览,2015(14):8-9.

[3]李惠娥.马克思主义视域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困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4.

猜你喜欢

重构民族传统
视频压缩感知采样率自适应的帧间片匹配重构
我们的民族
长城叙事的重构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北方大陆 重构未来
老传统当传承
多元民族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