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实训基地改革探讨
2018-03-07范有雄
范有雄 杨 帆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 湖北 武汉:430205)
改革给中国经济带来巨大的红利,实现了经济腾飞。为了更进一步激活经济发展活力,“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第一次在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并明确“混合所有制”就是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所有制经济形式,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混合所有制”概念的提出,为企业改革,尤其是国企改革提供了新动能。
高等职业院校肩负着不断向社会输送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重任。 2014年2月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了“探索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允许以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办学并享有相应权利”的创造性举措,目的就是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源投入到职业教育中来,以加快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
这一举措为职业院校体制机制改革提出了重大课题,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需要转换发展思路,需要激发办学活力,促进内涵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以改革的思路办好职业教育,提高教育质量。
1 混合所有制改革存在的困境
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中拟定了探索混合所有制办学项目,据统计,全国目前有22个省(区、市)提出关于“混合所有制”的项目探索,开启了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改革之路。
目前探索混合办学体制有公立民办、公有民营、民办公助等几种形式,实际办成混合制院校的数量很少,绝大多数院校在观望。公办院校整体改制成混合所有制院校的意愿不强,主要存在对混合所有制概念的理解有偏差。混合所有制这个概念来源于经济领域,高职院校属于教育领域,属于公益二类事业单位,能否按市场化方式改革,不好把握。其次,高校体制改革还需要相关法律、制度和政策的完善。高校办学体制整体改革存在较大困难,因此需要探索混合所有制改革发展模式。
2 实训基地进行混合制改革的可行性
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职业能力,要求学生既能掌握够用的理论知识,又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高职教育主张在做中学,做中教,在学中做,其实践环节教学时数占总学时数50%左右。学生只有进行充分实践训练,才能在实践中消化所学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升华理论知识。实训教学需要建设一定规模的实训场地,需要投入大量实训设备。
《2018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显示,部分尤其是中西部高职院校存在专业教学资源短缺问题,院校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低于3000元的有17所,生均教学资源投入不足;239所院校企业兼职教师课酬低于1000元,甚至没有报酬;超过10个省生均财政拨款平均水平低于1.2万元,地市属公办高职院校未达标的比例达到38%,行业(企业)属公办高职院校未达标的比例高达67%,有78所公办高职院校生均财政拨款水平低于3000元。报告从侧面说明了地方财政存在困难,没有更多资金支持地方职业院校的发展。
2006年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建设项目启动以来,东部经济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实训设备投入非常大,尤其是机械制造大类专业,购置的普通机床及各类数控机床,少则十几台,多则几十台。示范(骨干)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更是购置有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四轴、五轴加工中心,电加工机床等几十台套设备。由于体制机制问题,这些设备在完成教学实训任务后处于闲置状态,设备利用率低以上状况说明,高职教育资源建设,资金投入存在较大的不平衡问题,发达地区的高职资金充足,设备投入较大,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职业院校资金不足局面明显,一方面迫切需要解决资金问题,另一方面需要盘活现有的设备资产发挥更大的效益。
目前高校整体改制成混合所有制体制困难重重,职业院校应该从最需要的部分开始探索,以减少改革难度。探索混合所有制实训基地模式可以作为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突破口,通过引入非国有资本解决实训设备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也可引入非国有所有制体的知识、技术等要素,让现有设备走向市场,提高使用率。
3 实训基地改革应以提高实训教学质量为目的
混合所有制广义来讲是指不同所有制成分联合形成的所有制形态,所有制决定了决定着人们在社会生产中的相互关系和产品分配的形式[1],混合所有制办学体制改革,就是引入社会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办学,社会资本、知识等参与办学,是一种投资,是一种市场化行为,以营利为目的,寄希望投资能得到回报,因此,混合制所有制实训基地必定面向市场。
公办学校是国家所有制体制,是国家公共教育事业单位,公办职业院校归属于二类公益事业单位,从本质上决定了教育是公益性,因此引入非公有资本等成立的混合所有制实训基地目标仍将保持教育的公益性属性。
分析两种体制的属性来看存在利益冲突,公办职业院校实训基地通常单纯按照相关专业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完成教学任务,主要包括基本技能、专业技能以及综合技能的实践教学任务,训练中的耗材消耗从教学经费中支出,混合实训基地需要解决实训耗材费用,满足教育的公益性。从另一方面看,两种体制也有共同的利益关系,公办院校投入的资本、社会投入的资本都需要保值增值,混合所有制实训基地建设运营不能依赖财政资金,这就决定了混合所有制要面向市场,混合所有制实训基地要按市场化模式建设运营。混合所有制型实训基地最大的优势在于具有用于生产的实训设备,尤其是机械类实训基地,可将设备投入到市场,承接社会服务,发挥设备优势,实现来图、来样、来料加工制造或产品研发服务,承接社会培训、职工就业或再就业培训等收费性服务;公办职业院校知识技术人才密集,社会资本、技术、管理等社会力量有市场,两者相结合,可以创新技术,开发市场需要的技术产品。混合所有制型实训基地可聘请院校管理者,教师,甚至院校管理者、教师可以参股持股的方式进入混合所有制实训基地实体中去,面向市场,发挥自己的技术知识优势,实现技术服务混合所有制型实训基地可以提高实训教学质量质量。该实训基地面向市场,实现其生产等服务功能,与社会企业行业接轨。学生在这种实训基地实训,有机会更早接触到真实生产技术应用,面对生产实际技术问题,从而激发学习专业技术技能的积极性。混合所有制型实训基地实施成实体性企业化运营模式,在生产中承担教学任务,可以促进教学改革,实训基地能提供更多更有经验的实训指导教师,从而培养更多“双师型”教师。
4 构建混合所有制型实训基地应注意的事项
以往“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实体形式表现为厂中校或校中厂,校企合作的效果不是很好。学校希望企业能免费协助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企业的目标是能通过校企合作,获得学校的场地、设备等资源,为企业的生产服务,或是能够利用学生的实习实训为企业生产,两者利益冲突明显,校企合作很难做到双赢。校企合作的主动权实际在企业,学校没有为了加强学生实训教学干涉企业生产活动的权利,学生在合作企业实训比较被动,教学组织、教学效果要打折扣,校企合作办学是一种松散型的合作,合作程度不深入。
混合所有制这一概念在经济领域,是指由国有资本和集体资本与民营资本和外国资本共同参股组建而成的新型企业形式,是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的混合。混合所有制型实训基地是公办院校以实训场地或实训设备等国有资本与非国有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共同组建面向实训教学的一种具有独立法人的经济实体,不同于校企合作仅停留在业务合作方面,而是更深度的资本融合的模式。
因此,是“混合所有制”模式还是“校企合作”模式,一看是否有国有资本与其它资本的共同出资;二看是否具有独立法人资格[2]。
构建混合所有制型实训基地可以有几种形式,一是按国有企业改革思路,公办院校将实训基地自行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公办院校实训资产进行清算,让学校的管理者和教师持有股权,成立独立法人,探索混合所有制实训基地教职员工持股的有效途径和办法,推进公办院校混合所有制改革。二是公办院校将实训教学资产向民间资本开放,引进优质的企业、非公办教育机构等,共同组建独立法人的实训基地。三是公办院校出资或以现有实训教学资产参股企业等,构建混合所有制型实训基地。
在构建混合所有制实训基地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所谓法人治理结构,是混合所有制实训基地科学化、规范化的组织制度和管理制度,是决策、执行的制度安排。混合所有制型实训基地成立由股东会、董事会(包括总经理层)和监事会三个组织机构。混合所有制实训基地改革中要坚持党的领导作用,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保证监督作用,党委书记或党委其它成员、教职员工依法进入董事会、总经理曾或监事会,书记可兼任董事等职务。
(2)运行机制市场化。实训基地实施混合所有制有改革有利于改变传统的管理体制和运行体制,促进公办职业院校机制的转变,建立起适应市场的新体制、新机制,增强职业院校办学竞争力和活力。
实训基地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在获得资金、技术、管理之后,要通过市场优化配置资源,对内要按照市场的要求合理分配和使用资源,对实训教学管理、生产过程管理、设备管理、学生管理等各个方面进行严格控制,确保实践教学质量提高。
(3)深化实训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混合所有制实训基地承担实训教学是一项中心工作任务,改革的目的就是提高实训教学质量。混合所有制实训基地充分发挥面向市场的独立实体的作用,深化实训教学改革,切实按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设计实训教学项目、环境、实施方案与教学实施。混合所有制实训基地依据人才培养目标,设置典型工作,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职业氛围[3],让学生在一个真实的职业环境下按照岗位对员工关键技术、技能的要求进行设计和操作,学生参与实际生产环节工作,实现学习过程和工作过程在时间与空间上的有机统一,即设置提供学习和工作一体化的岗位,学生得到实际操作训练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掌握完成特定生产任务要求须具备的关键技能。
5 混合所有制实训基地管理
实训基地混合所有制改革就是要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运营效率,有利于更多的资本向教育聚集。混合所有制实训基地是一个面向市场,坚持公益性具有独立法人的实体,也是股份制经济实体,因此,混合所有制实训基地的管理试行股份制企业化管理。
首先按股份制经济体成立管理机构,健全组织结构。在混合所有制实训基地股东结构当中,关键是董事会结构的设立,董事会应该由三类股东构成即大股东、其他股东和外部董事组成,此外。还需要有董事会、监事会机构,通过混合所有制实训基地内部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和监督机构形成权责分明、相互制约机制,保障出资者的权益,建立起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运行模式。
制定与严格执行制度是混合所有制实训基地正常运行的保障。根据混合所有制实训基地既要面向市场经营,又要承担实训教学的特点,制定严格的选人用人制度,设计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制度,激发活力,有利于混所有制实训基地持续发展,保障各方的利益,实现资本的保值增值,提升实训教学质量。
6 结语
混合所有制实训基地改革能通过引入非国有资金、技术、管理等要素解决实训基地建设资金等不足问题,还可以盘活原有的实训设备为社会服务,实现设备保值增值。实训基地混合所有制改革既要面向市场,又要坚持教育公益性,改革本身非常复杂,因此,在构建混合所有制实训基地中,要严密计划,优选投资主体,建立健全管理组织,完善制度,科学管理。
混合所有制实训基地改革从发展层面来看,有改革的必要性,但目前存在着公办院校混合所有制改中需要探讨的问题,首先适用法律政策问题,;其次在改革过程,国有实训设备等资产如何定价的问题,预防国有资产流失风险;最后改革中原有教职工身份转变问题,这些都有待于继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