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读《吴三桂全传》,感悟学术魅力

2018-03-07孙守朋蔡欣明吉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吉林四平136000

文化学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吴三桂历史

孙守朋 蔡欣明(吉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吉林 四平 136000)

改革开放30余年以来,历朝历代人物传记出版数量不可胜记,特别是清代人物传记出版遥遥领先,从皇帝到名臣、名将几乎涵盖了所有名人。李治亭先生所著的《吴三桂大传》就是这其中的一种,而此书作为学术著作一版再版,最近被人民文学出版社选为优秀读物,推向社会,这在学术界实属罕见。

一、持续出版,长久不衰

《吴三桂大传》1990年9月由吉林文史出版社首次出版,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翌年荣获国家光明杯图书三等奖。接着,1992年9月再次印刷,当年荣获吉林省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同年,被香港国文天地出版社选中,发行海外版。此后,未至十年,中国言实出版社第四次出版。接踵而来,2005年9月由江苏教育出版社第五次出版。2013年人民文学出版社选中,至2017年新历伊始,改名《吴三桂全传》(以下简称《全传》)出版。该书是在《大传》的基础上添加“吴陈归宿”一节,个别标题做了改动,如“独树一帜”改为“举兵叛清”,并增添自序。经此次增补,《全传》便成一最完善的版本,总字数达55万字,内容更充实。从1990年至2017年,共26年间,李先生的著作由5家出版社出版,平均五年出版一次,如此高频率持续出版,堪称是学术界的一个奇迹。《全传》持续受到欢迎,固然与吴三桂家喻户晓的知名度有关,更为重要的是,著作本身生动刻画出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著名历史人物,广受社会各阶层读者喜爱。雅俗共赏,既可摆在学者的案头,也可放在普通读者的床头。

二、考订史事,求真求实

吴三桂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一个特殊人物,他从降清到叛清所起的特殊影响,三百多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痛骂。《全传》既不骂他,也无意赞扬他,既不隐瞒,也不夸大,而是本着求真求实的精神,如实地书写吴三桂的一生,揭示他的人生真相。关于吴三桂一生的历史,清朝官方所记,其中漏载、隐瞒、记叙差误,在在皆有。私人著述、笔记,立场不同,政治观点各异,错讹互见。《全传》不避繁难,广泛罗致史料,辨伪存真,厘清事实。

《全传》对只一种文献所记史事,不盲从,坚持孤证不立的原则,必寻新史料考辨。如吴三桂生年,史书极少记载,惟孙旭撰《平吴录》记为壬子年,为万历四十年(1612)。《清史稿·吴三桂传》只记卒年67岁,《全传》以此推算,其生年与孙旭所记吻合,[1]同时也证明吴三桂卒于67岁的正确性。

《全传》对同一史事,不同文献记载,不枉尊一端,坚持求真,严格考辨。如吴三桂父亲吴襄给他取名三桂,字长白,多数史书记为“长白”,《清史稿·吴三桂传》写作“长伯”。《全传》考定白与伯读音近似,写法不同。[2]吴三桂的先祖本是徽州(安徽徽州)人,再迁高邮州(江苏高邮),最后迁到辽东。那么吴三桂到底是什么地方的人?史书记载不一,歧说纷出。《清史稿·吴三桂传》笼统说是辽东人;《平定三逆方略》与赵翼《平定三逆述略》说是山海卫人;《明季北略》说是中后所人;《辽左见闻录》与《桑郭余铃》说是锦州人;《平吴录》又说是铁岭卫人,等等。今人无考。《全传》根据吴三桂于顺治五年(1648)向朝廷的一份奏疏中提到“祖父坟园葬立中后(所)”,又据吴三桂自叙称“生于辽,长于辽”,据此把中后所看成是他的家庭之“源”,从而肯定吴三桂应是中后所人。[3]清军平定西南,吴三桂所率军队抵四川合州时间,许多史书无具体记载,惟《庭闻录》记为顺治十五年(1658)三月四日,《明季南略》记为三月十四日。《全传》考证吴军自汉中出发,至合州,所经之地颇难行军,其间又有停留,故考定以后者为确。[4]

《全传》不轻信文献记载,还根据口述历史与实地考察确定史事。如清官书载吴应麒是吴三凤之子、吴三桂之侄儿。贵州省岑巩县马家寨吴氏家族代代秘传,吴应麒是吴三桂在官至辽东副总兵时娶杨氏所生之子,当时,张氏为正房,与杨氏不相容,不到二年,生吴应麒,几个月后,杨氏病逝,张氏已生应熊,不愿接纳应麒,吴三桂便将他交给吴三凤抚养。等吴应麒长大后,才认吴三桂为父。[5]《全传》从而确定吴应麒是吴三桂的儿子。

此外,《全传》还纠正一些当代误读、误断的史事。如顺治元年(1644)四月,吴三桂致多尔衮的信,一直被说成是降清信。《全传》分析信的内容,认为是一封请兵或“借兵”的信,不是请降的信。理由如下:第一,吴三桂以“亡国孤臣”的名义,恳请清朝出兵,帮助他报君父之仇,以图明朝“中兴”,恢复其统治。此无意降清甚明。第二,吴三桂称清为“北朝”,与“我国”——明朝对称,南北两政权“通好”二百余年,但泾渭分明,即使明朝已亡国,他仍属明朝,与清无涉,这又明确自己的立场不容混淆。第三,吴三桂给清兵规定了进兵路线,一从“中协”即喜峰口、龙井口等处,一从“西协”即墙子岭、密云等处入口。这两条路线是清兵经年屡次入口征明的旧路,吴三桂却牢牢地控制着“东协”即山海关与界岭口等重要关隘。从山海关至京师便捷,独当正面进兵。从西协、中协走,已属侧翼,要绕路,误时日。显然,吴三桂自为主,而把清兵置于“客兵”的地位。从吴三桂的这个安排,也看不出他与清为一家之意。第四,最后,吴三桂郑重声明,“我朝”报答清兵“兴亡继绝”的扶助之功,不只给财物,还将“裂地”即割让领土酬谢。吴三桂俨然以明朝的代言人许以优厚的条件,此与降清毫无共同之处。通览全信,丝毫也看不出吴三桂欲降清的蛛丝马迹。[6]

“真实之于历史,正如双目之于人身。”*转引自郭圣铭:《西方史学史概要》,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53.《全传》以真实为历史之灵魂,严谨考证,事事有来由,条条有引证,如实呈现吴三桂的一生,展现了史学的公正与良知,让读者准确地了解到吴三桂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吸引读者解开诸多史实之谜,满足了读者的求知欲。

三、重在解读,客观透彻

《全传》并不满足对吴三桂一生真实的叙述,而是力图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去理解和认识历史,寻找纷纭复杂的历史人物和各种事件之间的联系,解释人物情感和历史变化的原因,揭示本质。

《全传》对一些史事已有的解释不轻信,坚持运用唯物主义原理,客观解读,切中要害。如,从宁锦之战到独守山海关,吴三桂面对皇太极招降信,以及其舅父、兄、姨夫、好友纷至沓来的招降信,为什么坚持不降清?史学界通常有一种几乎固定的说法,认为吴三桂是“明朝统治集团中最反动、腐朽、顽固的阶层的政治代表”,他没有降清,据说“是纯从个人利害考虑的”,如说他有庞大的家产,父子皆贵,居于优越的地位,等等;他没有公开降清,仅是“表面现象”,因而“迷惑了明朝统治集团中不少人,包括崇祯皇帝在内”。《全传》认为这些说法只是说到了问题的一个方面,而且是不尽正确的一个方面。揭示吴三桂的主导思想,还是“忠君”的思想制约着他的行动。[7]吴三桂从一度短暂的降李迅速转向请清兵,他的人生道路的这一大转机中陈圆圆被劫因素,有人认为起到至关重要作用,《全传》认为,促使吴三桂根本转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报复农民军对他的家庭的触犯,陈圆圆被劫,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内在思想因素。吴三桂处在选择人生道路的十字路口,他的心情既复杂而又动荡不定。心理上的,感情上的,性格上的因素都在影响着他作出选择。吴三桂面对国亡家破、父亲遭难,骤然得知自己所爱为刘宗敏劫夺,感情上不能不受到猛烈刺伤,深感蒙受耻辱,由感情上的创伤进而激成暴怒,一变而为复仇心理。于是,一瞬之间,政治态度骤变。这就是说,陈圆圆被劫一事在他的感情上起了催化、激愤的作用。[8]

《全传》深入研究,善于捕捉新问题,进行全新解释,揭示问题实质,勇创新论。如《全传》意识到吴三桂升任总兵官要职是其开始跻身于封疆大吏、朝廷显官行列的重要之阶,阐明其晋升如此之快两方面原因:一是才能出众,二是靠祖大寿、高起潜等人的多方提携。[9]中后所三城失陷,宁远成为关外孤城,作为镇守该城的将领吴三桂上奏章,立誓效死疆场,马革裹尸。《全传》发现,这并非吴本意,其表面誓与城共存亡,实质透露出他孤守宁远的恐惧心情,暗示了他主张撤宁远之意。[10]胜利平定三藩的结果,致使后见之明者往往认为康熙帝的全撤决定是唯一选择方案。《全传》则不为其所蒙蔽,发现在撤藩问题上,康熙君臣存在着严重分歧,当时有五种方案可供选择。康熙帝采取了第四方案,即三藩同撤,一次性解决,未免想得简单。而多数阁臣主张区别对待,分期撤藩。比较而言,实行这一方案较为得策。同时认为吴藩留镇的意见是值得重视的。[11]这样的解释增进了读者对历史维度的理解。吴三桂病逝后,吴国贵在衡州召集诸将共议大计,他主张弃滇北上,但很轻易地被否决了。综观当时形势,吴国贵之计带有相当大的冒险性。《全传》仔细推敲,认为此战略,并非全是冒险而无可行性。从全局考虑,清军几乎是倾巢南下,这在防御上就出现了一个巨大的漏洞,当清军从南方北调,就会解除或减轻它对据守的叛军的军事进攻。吴国贵的战略,“剜中原之腹心”,断绝清朝赖以生存的东南漕运,更置清朝于险境。他认为,即使不能统一全国,也可得黄河以南而自立一国政权。[12]如此分析,发前人与今人所未发,见解独到,极具启发性。

总之,《全传》对吴三桂人生的选择及相关历史解读,坚持三原则:一、不站在一个王朝的立场上去反对或否定另一个王朝,而是站在客观立场,以是否顺应历史发展趋势来衡量是非功过;二、不站在一个民族的立场上去反对或否定另一个民族,而是站在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立场,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不论民族大小、先进落后,一视同仁;三、不站在“忠君”的封建道德立场,而是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切皆以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为依据。[13]《全传》的历史解读遵循历史唯物主义,揭示历史本质,见解独到,令人信服。同时,开拓读者历史思维,让读者深刻体会“读史使人明智”的真谛。

四、文采飞扬,生动盎然

《全传》运用典范的白话文、采取散文的形式进行写作,注重语言的表达,精于心理描写与分析,文采飞扬,绘声绘色,生动晓畅。

语言优美,错落有致。《全传》词汇丰富,奕奕生辉。如全书分明末悍将、清初藩王、举兵反清三卷,下设55个小节,皆用四字定标题,凝练了然,谋篇布局环环相扣,字字珠玑,串联成篇,如行云流水,具有迷人的魅力。孤守宁远、血战关门、驰骋南疆、饮马长江、长岳决战……展现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历史场景;赎买圆圆、子贵妻荣、丽宫藏娇……勾勒出一幅幅豪强骄奢画面。错落有致的标题,体现了全书结构之美。

文学色彩浓郁。《全传》善于用文学语言描写、叙述。如写山海关地理位置、险要地势、雄浑气势,化静态为动态,描写得活灵活现。[14]用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把陈圆圆比喻成历史中的浪花、玫瑰,文学色彩斑斓,观感极强,引人入胜。[15]总结吴三桂的一生,“轰轰烈烈,非同凡响。遥想当年,他意气风发,英武俊逸,驰骋于塞外辽西大地,为明朝冲锋陷阵,毫无惧色;引清兵进关,南北纵横,势无阻挡……他光芒四射,灿烂辉煌,像一颗耀眼的明星……”[16]以文学的语言叙述吴三桂一生,给人以无限的想像。吴三桂闯围救父、松山决战、山海关大战、官山之战……这些战争描写场面宏大、气势恢宏、绘声绘色,渲染的紧张气氛惊心动魄、扣人心弦。此外,《全传》行文引用大量古诗词,二行以上的共27处,与行文相呼应,以诗明史,典雅晓畅,意境悠长,可诵且有韵致。

心理描写与分析,与叙事浑然一体。书中的叙事部分与当事人的心理交织在一起,这是《全传》写作上显著的特点之一。这些心理描析勾画当时人思想感情、鲜明个性,笔调细腻、优美感人、与内容情节交相辉映,不仅体现了当时人的心情、强化了著作的感染力,而且还包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它是由作者揣度历史人物在特定情况下所应该出现的心理活动,写出他们是怎么想的,展示他们的内心世界,力图使心理描析与人物的性格特征以及全书的情节发展保持一致,使之浑然一体。因此,书中的心理描析不仅是强化著作效果的手段,而且也是作者记录历史内容的方法。每段心理描析都经作者精心撰写,不失为一篇篇文情并茂、脍炙人口的历史散文,如吴三桂在人生选择路口的犹豫不决、困惑彷徨、忧虑不安、矛盾挣扎心理状态溢于字里行间,把历史人物写活了,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人跃然纸上,呼之欲出,让读者与当事人的心一起跳动。

《全传》以文学表现为羽翼,不因历史叙述而呆板、平淡,不因历史解释而沉闷、生厌。因此,该书不仅是研究精深的史学著作,而且是一部晓畅生动的传记文学作品。

跨世纪出版的《全传》是一部借助文学、哲学双轮而著成的历史著作,达到了历史美学的境界。《全传》兼为历史传记文学的典范,为人物传写作提供了一个范例,具有影响深远的学术生命力。《全传》又是一部人生教科书,吴三桂一生四次关键性选择*第一次选择,在明清松锦决战刚结束,面对皇太极与亲友的招降,选择婉拒投降。第二次选择,在明亡、李自成进北京后,他选择接受农民军的招降。第三次选择,在与大顺决裂,决战山海关时,他选择投清。第四次选择,在康熙帝下达撤藩令时,他选择起兵反清。,给后世巨大的人生启示:要学会选择,选择正确,人生成功;否则,选择错误,人生失败。26年前,国内著名清史专家孙文良教授为《吴三桂大传》写序言时,读此书的感受是:“新颖,奇特,宛转起伏,有时像长江大河,奔腾澎湃;有时如涓涓细流,曼语轻声,不管读到哪里,都扣人心弦”[17]。今天我们读《全传》,依然有如此强烈的同感,其经久不衰的学术魅力是经得起时间检验的。

[1][2][3][4][5][6][7][8][9][10][11][12][13][14][15][16]李治亭.吴三桂全传[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7.4.5-6.219.586.573-596.94-95.53-55.92-93.348.267.28-30.72.358-360.528-529.531-532.3.56.526-527.21.62.120.512.

[13]李治亭.吴三桂全传·自序.[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7.3.

[17]李治亭.吴三桂全传[M].孙文良.序言.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7. 1.

猜你喜欢

吴三桂历史
多尔衮巧降吴三桂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九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5月
历史上的4月
吃货康熙定三藩
清初吴三桂控制下的云南社会
吃货康熙定三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