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英国对太平天国政权的政策演变
——以贸易为中心的考察

2018-03-07赵海渊

文化学刊 2018年2期
关键词:太平军太平天国对华政策

赵海渊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山西 太谷 030800)

20世纪40年代—20世纪60年代是英国自由竞争最兴盛时期,英国对华政策总基调就是在维持领土和主权基本统一的前提下,通过不平等条约,在华攫取商业利益。在以往的研究中,一般侧重于从政治角度分析英国对太平天国的政策,把贸易置于从属的地位,甚至不谈贸易,但“日不落帝国”毕竟以贸易立国,没有发达的全球贸易也就没有世界第一的地位。贸易在英国对华政策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贸易如何影响了英国对太平天国政策的政策?又如何影响了对华政策?这些问题正是本文研究之所在。

一、1853—1855年:中立

1853年3月,太平军占领南京,距离英国商人最集中的上海仅约三百公里。大量逃难的人涌向上海,谣传太平军即将进攻上海,局势的迅速变化令上海英国商人人心惶惶,他们甚至准备了两艘英国汽轮,准备一旦形势恶化就撤离。由于情况不明,大多数人的反映还是比较谨慎,他们既担心战争影响了经商活动,又想浑水摸鱼,在太平天国得到“比在清王朝统治下更好的贸易条件”。[1]

为了“建立商务关系”[2],太平军攻破南京后一个月,在中国拥有巨大商业利益的英国就迫不及待第一个冒险访问南京。1853年4月27日,英国驻华全权代表文翰乘军舰抵达南京,此行最主要目的是打探太平天国的对外政策。此外,还向太平天国“解释了英国的中立立场”[3],要求太平天国承认《南京条约》的有效性,为此特意转交了《南京条约》的中译本。到达南京后,文翰见了北王韦昌辉等高级将领,在与他们的交往中,文翰发现他们不仅以“英夷”身份看待英国,而且认为自身实力强大,必能推翻清朝,完全没把英国中立政策当回事;对最为关心的《南京条约》的有效性和太平军是否进攻上海,太平天国不置可否。太平天国的回答令文翰不满,尤其是没有解决英国最关心的贸易问题。最后,文翰威胁如果太平军侵犯英人生命财产,英国将诉诸武力。总的来说,文翰怀疑太平天国能取代清王朝,建议英国采取中立的政策。在给英国外交部的报告中,文翰还提醒英国要在上海做好武力准备,以防万一。

在太平天国运动初期,中立是英国对太平天国政权政策的总基调。在这里中立有两层含义:一是中立在很大程度上等于观望,是一种形势不明朗状态下的被动之举,中立不等于英国完全不偏不倚,只要有机会英国就浑水摸鱼捞取好处,;二是中立的终极目标指向是贸易,只要不损于英国在华的商贸利益,英国就中立,否则就动用武力。因此,贸易在中立政策的确立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1853—1854年,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对英国在华商业利益还构不成威胁,中立政策有利于中国从双方捞取利益。

二、1855—1861年:中立动摇

中立政策确立以后,英国与太平天国的关系就没有再进一步。当太平天国还在以自己想当然的“天朝大国”方式处理与“兄弟”英国关系,英国也在谨慎对待太平天国时,新的问题就已经摆在太平天国和英国之间。

(一)修约“成功”

为把对华贸易从沿海扩展到内陆腹地,英国以中美《望厦条约》为借口,向清政府提出“修约”要求,但“修约”从一开始就和太平天国运动联系在一起。1858年,《天津条约》签订后,英国暗示愿意帮助镇压太平天国,但清廷未同意。1860年10月24日,《北京条约》签订,英国“修约”目的完全达到,英国商业利益深入到太平天国控制的长江中下游流域,这样,英国在华利益与太平天国发生重合。

《天津条约》规定“长江一带各口,英商船只俱可通商”,于是,中断四年后,英国又联系起太平天国来。毕竟,要想实现在条约中攫取的商业利益,英国就必须处理好控制长江中下游部分地区的太平天国的关系。为实现这一目的,1858年11月8日,英国侵华军总司令额尔金(Elgin)从上海到达汉口,沿长江考察英国权益能否在太平天国统治区得到落实。“自1856年下半年至1858年年中,太平天国在军事上的颓势终以战略要地九江的易手和清军重建其对南京的包围圈而达于顶点”[4],因此,与1854年包令的“冷遇”不同,太平天国极力拉近与英国关系。不仅一路热情接待,洪秀全甚至给额尔金发去一份诏书,要求帮助太平天国灭清,但额尔金未加理会。额尔金长江考察表明,太平天国不会阻碍英国扩大对华贸易,但额尔金警告,如果太平军干涉英国船只航行,英国就动武。

修约“成功”意味着英国对华政策从中立重点转向维护第二次鸦片战争获取的特权。如果太平天国不阻碍英国在华利益,英国仍将中立,以期从两方获利;如果太平天国不承认英国从清政府获得的特权,毫无疑问,英国也将像对待清政府一样对太平天国政权武力相对。

(二)阻止太平军进攻上海

1860年7月,李秀成攻破江南大营后,率军进到上海城外。李秀成是否进攻上海,引起英国恐慌。英国驻华公使卜鲁斯(Erederick Bruce)等不及英国外交部回复,决定越过租界武装保卫上海县城。1860年8月18日,李秀成率少数部队向上海县城进发,遭到英法联军猛烈攻击,死伤数百人。事后,李秀成给英美领事写信,抱怨说“此来意图,非欲与诸外国争吵或交战,而欲与各该国议订通商条约”[5],这封信表明太平军对上海无敌意,也不想与英国作对,但英国武力相对清晰表明英国决不允许太平军染指上海。

李秀成撤走上海后,中英《北京条约》签订,上海对英国的重要性更加凸显。为解决太平军进攻上海问题,1861年2月,额尔金派海军司令何伯(James Hope)前往南京。早在来南京前半个月,英国以在汉口拥有重要商贸利益为由,威胁陈玉成不要进攻汉口,最后,陈玉成转而进攻安庆。当何伯一行到达南京时,太平天国面临形势相当紧迫,主要领导人均带兵外出解安庆之围。太平天国本不同意不进入上海的要求,最后,4月2日,洪秀全同意1861年内,太平军不进攻上海、吴淞一百里之内地区,至此,是否进攻上海问题告一段落。但上海毕竟为江南富庶之地,拥有巨大财富,一旦太平天国形势危急,必定还会图谋上海。

1855—1861年,英国通过战争攫取了更多的权益,在华利益深入太平天国统治区,双方一度冷淡的关系再次“热”起来,但双方的隔阂越来越大。这一时期,太平天国由盛转衰,对英国的影响力大大减弱,日益紧迫的军事形势使对英政策转圜余地不断缩小;英国则更加依赖通过清政府实现在华利益,对太平天国政权渐失兴趣,视太平天国为英国在华利益的“绊脚石”。随着双方利益在上海的武力交锋,这也预示着英国放弃中立政策为时不远。

三、1862—1864年:“助剿”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英国对华政策最主要目标就是确保条约在长江流域的商业利益变成现实,尤其是在太平天国占领区能有效履行。经过两次鸦片战争惨败,清廷对英态度发生重大转变,希望借英国坚船利炮“助剿”;为实现在华利益,英国认为必须维持清朝的统一稳定,放弃中立,对清政府态度发生重大转变。最后,太平天国运动被中外势力联合剿灭。

(一)清政府对英国态度的转变

1860年,清朝在南北两个战场一败涂地,英法撤军后,清政府重新评定“内忧(太平天国)”和“外患(列强)”的关系。1861年1月11日,奕?上奏所称“就今日之势论之:发捻交乘,心腹之害也……英国……肢体之患也”。1861年,咸丰去世和“辛酉政变”发生,清廷中央枢纽发生重大变化,主张与洋人合作的恭亲王奕?成为核心人物。最终,以奕?为代表的权利中枢认为洋人志在通商,没有推翻清朝统治的企图,所以只要遵守条约,中外就可以相安无事。1861年下半年,李秀成在江浙的进攻势如破竹,形势对清朝越发不利,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江浙官员纷纷上书要求借助英军,这样,联合英军镇压太平天国在清廷上下取得一致意见。1862年2月8日,同治帝发布上谕:“借师助剿一节,业经总理衙门与英、佛住京使臣商酌。现据薛焕奏,英、佛文武各员颇为出力,且佛轮船为我开炮击贼,是真心和好,固已信而有征”,正式决定联合英国等国围剿太平天国。

(二)英国对太平天国态度的转变

早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国就向清政府抛出协助镇压太平天国的“诱饵”,1861年6月至7月间,英国内部甚至进行了一场“是否要进攻南京”的辩论。中英《北京条约》签订后,英国的利益同清政府紧紧地绑在一起,要想实现在华特权,就必须维护清朝的统一和稳定,所以“比较好的政策是支持和加强清廷而不是听任帝国在叛乱之中分崩离析”。[6]1861年,美国内战加速了英国对华政策的转变,“由于美国内战爆发,中国的通商口岸重要性大增,成为尚未开发而可能挽救英国对外贸易免于垮掉的宝地”。[7]英国首相巴麦尊(Palmersotn)说:“如果借我们予以友善的援助而能致令中国内部全局得入正轨,且看前途商业之大发展啊!这商业是可以预期其必兴的……如不援助这个开明的中国政府,以成全其努力与改进,则在我们方面说,真是自杀的动态了。”英国驻华公使普鲁斯更是直言:“我们支持清政府,这是出于利益的动机而不是出于感情的动机。”[8]

(三)中英“会剿”

1861年9月5日,湘军攻克安庆,南京以西全部暴露在湘军攻击范围之内,太平天国军事形势急转直下,要想保南京安危,太平军必须向东发展,因此,太平天国必然进攻上海。1862年1月1日,太平天国正式拒绝英国的不继续进攻上海的要求,这标志着英国已不可能通过谈判逼太平天国让步,双方交战不可免。1862年1月7日,李秀成从杭州出发,太平天国第二次攻打上海开始。

1862年1月3日,中英法三国成立“中外会防局”。2月21日,联军进攻高桥,太平军败退,英国武力介入由此开始。直至1862年10月26日,控制上海周边100里内地区后,联军返回上海,至此,联军与太平天国战争结束。剩下的作战主要交由常胜军协助淮军进行,1863年3月24日,英国甚至正式任命戈登统领常胜军。在英国的军事介入下,太平军不断败退,李秀成气愤地说:“苏杭之误事,洋鬼作怪……攻克苏州等县……实得洋鬼之能。”[9]1864年7月19日,天京被湘军攻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四、结语

英国对华政策有很清晰的主线,即维护和扩大其在华通商利益。[10]此外,从贸易角度探究英国对太平天国政权政策的演变,本质上也是对双方世界观的有益比较,一个传统世界观,一个现代世界观,决定贸易在双方心目中的地位完全不同。太平天国仅仅是从农民最一般、最朴素的角度理解贸易,甚至把贸易当成英国的“朝贡”,但英国是从全球视野看待对华贸易,对立国基石之贸易“誓死必争”。从贸易角度探究英国对太平天国政权政策的演变,对英国而言也是一个选择谁的过程,尽管太平天国和清朝都不属于最理想的选择对象,但英国发现太平天国政权无论从哪个方面都不如清政府,为长远商贸计,英国最终“助剿”。从贸易角度探究英国对太平天国政权政策的演变,还会发现太平天国身处“江南水乡”却不会打“贸易牌”,距上海一步之遥却没有“睁眼看世界”,更无“洋务运动”,失败之余还沉迷“天国”,最终失败何尝不是时代的必然。

[1]茅家琦.太平天国与列强[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2.41.

[2]茅家琦.太平天国对外关系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101.

[3]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M].计秋枫,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8.186-187.

[4]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1800-1911)上[M].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译室,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287.

[5]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译.太平军在上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10.

[6]泰勒·丹涅特.美国人在东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313-314.

[7]裴士锋.天国之秋[M].黄中宪,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250.

[8]简又文.太平天国典制通考[M].香港:简氏猛进书屋,1958.1168-1170.

[9]罗尔纲.增补本李秀成自述原稿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328.

[10]张晶萍.读《天国之秋》——兼论英国对华政策中的利益与道德[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10):218-224.

猜你喜欢

太平军太平天国对华政策
太平军余部参战在南美
美国对华政策中意识形态与现实利益的考量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早期苏联对华政策的偏颇
太平天国也说“国”
本 期 导 读
美国全球战略下的对华政策
太平军所使用的兵器
太平军使用的几种水上战具
厚积薄发 游刃有余——评《太平天国军事史》
太平军的筑城与望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