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圳市社区糖尿病前期患者健康干预及效果分析

2018-03-07周健伟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18年1期
关键词:达标率空腹血糖

周健伟

糖尿病目前已成为第三大非感染性疾病,仅次于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1]。糖尿病对患者健康造成了严重危害,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明显增加了社会医疗负担[2]。糖尿病前期是介于糖尿病和正常血糖之间的一种疾病状态,被认为是糖尿病的必经阶段,是糖尿病的预警信号。糖尿病前期病人是糖尿病高危人群,若能对其进行有效的健康管理和干预,可以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3]。通过对糖尿病前期患者进行社区健康干预并分析其干预效果,以期为糖尿病防控实践提供经验,从而有目的性的对糖尿病进行前期预防。本文就社区健康管理层面在糖尿病预防方面的作用作了探讨。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5月在深圳市南山区蛇口人民医院赤湾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检出处于糖尿病前期状态的病人,入选标准为:餐后血糖在7.8~11.1 mmol/L之间(糖耐量低减)或空腹血糖在5.6~7.0 mmol/L之间(空腹血糖受损)。排除标准:意识不清或者不能正常交流者;有严重心肝肾等躯体疾病史;合并其他相关性疾病;有“三多一少”(多尿、多饮、多食和消瘦)症状者。纳入者自愿参加和接受健康教育及干预,并为其建立健康档案。共收集糖尿病前期病人330例。本研究除10例失访外,320例患者配合完成健康教育及干预。

1.2 干预方法

1.2.1 认知干预社区建立糖尿病教育小组,由糖尿病专科医生、全科医生、营养医生或营养师组成,每月举办一次糖尿病教育讲座,教育内容包括糖尿病的临床表现、并发症、饮食治疗、药物治疗、血糖检测、自身保健等;同时,发放健康膳食资料,让高危人群掌握更多的健康生活、健康工作及健康心理调节等方式,了解糖尿病的危害,引导他们重视自身健康,通过改变生活方式、积极运动、科学饮食、保持良好心理状态等途径来控制自己的血糖水平。讲座开始前和结束后均需本人签字,对未能参加的少数人进行上门健康教育。

1.2.2 行为干预旨在养成健康的习惯,用家庭血糖测定仪自我监测血糖,由被动的“治病”转到主动的参与“健康管理”。干预要求患者至少每两周检测1次空腹血糖和1次餐后两小时血糖,具体要求和操作方法在每月健康讲座中进行指导;指导病人做有氧运动,有氧运动可促进胰岛素分泌和增加机体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糖;指导病人根据自身状况,选择合理的运动方式及次数,如慢跑、球类运动、广场舞等,建议每周运动不少于5次,每次不少于30 min。根据不同运动方式建立各类兴趣小组,便于相互监督。

1.2.3 生活方式干预专家把运动和饮食称为预防和控制糖尿病的“两大基石”,合理控制热能摄入,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少食汽水、薯条等高热量的饮料和食物,帮助患者制定合理健康的平衡饮食,多食青菜、补充硒和维生素来预防糖尿病。健康讲座中指导患者懂得如何分配三餐的热量,合理控制总热量摄入,制定饮食计划,少量多餐,每日3~6餐,将每日饮食进行记录,由社区医师和营养师给予监督,并给出意见和建议。

1.2.4 药物干预尽管在干预过程中,有专门的生活方式教育,严格的随访指导,但未必都能有效控制血糖,特别是对于部分糖耐量低减者,通过改变生活方式还不能有效降低血糖,就要考虑药物干预。二甲双胍可以有效降低患糖尿病风险,胰岛素增敏剂、阿卡波糖也可对糖尿病前期进行干预。另外,一些益气养阴活血中药,不仅能延缓糖尿病前期转化为糖尿病,还能增加糖尿病前期患者向正常人的转化率[4-5]。对于服用药物干预的患者,要求至少每两周到健康服务中心检测一次血糖,由糖尿病专科医生根据结果调整药物剂量。

1.3 评价方法

比较收集糖尿病前期患者干预前后(1年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情况及干预1年后疾病进展情况。两次血糖均由统一的社区人员按相同标准检测。空腹血糖检测方法:隔夜空腹(至少8-10小时未进任何食物,饮水除外)后,早餐前采血检测;餐后2小时血糖检测:从吃第一口饭开始计时,整2个小时后测血糖。空腹血糖大于7.0 mmol/L或餐后血糖大于11.1 mmol/L者可以确诊为糖尿病。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年龄、血糖水平等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血糖达标率等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被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结果

有效干预对象320例患者中,男性152例,女性168例,年龄25~76岁,平均64.2±7.9岁。干预期间开展糖尿病教育讲座12次,320例患者中未及时参加的9人进行上门个体化教育。空腹血糖受损病人120例,糖耐量低减病人88例,两者并存者112例。有24例患者服用降糖药物。观察期内,仅有8名患者由糖尿病前期发展成了糖尿病。

2.2 干预前后空腹血糖达标情况

经过1年社区健康干预,干预对象空腹血糖整体水平由8.57±2.35 mmol/L降低到6.32±3.76 mmol/L(t=5.323,P<0.01),空腹血糖低于糖尿病前期状态(达标率)由29.4%提高到52.5%(χ2=25.757,P<0.01),表明干预前后空腹血糖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糖尿病前期患者社区健康干预前后空腹血糖控制情况 n(%)

2.3 干预前后餐后2小时血糖达标情况

餐后2小时血糖小于7.8 mmol/L为正常。经过1年的干预,干预对象餐后2小时血糖整体水平由干预前的9.02±1.21 mmol/L降低到7.65±1.03 mmol/L(t=3.668,P<0.05),餐后2小时血糖达标率由32.2%提高到52.2%(χ2=7.258,P=0.007),表明干预前后餐后2小时血糖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糖尿病前期患者社区健康干预前后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情况 n(%)

3 讨论

3.1 糖尿病前期是预防糖尿病重要阶段

据报道,对糖尿病前期人群及早进行健康干预,可使糖尿病发病危险降低58%[6]。有资料表明,处于糖尿病前期的人,如果任其不管,每年会有10%左右发展为糖尿病[6-7];若对其进行干预,发生糖尿病的危险可下降30%~75%,恢复为正常血糖状况的概率最高可升至70%。本文通过1年的健康管理和个体化干预,糖尿病前期患者空腹血糖达标率由29.4%提高到52.5%,餐后2小时血糖达标率由32.2%提高到52.2%,表明血糖控制效果良好。8名由糖尿病前期发展为糖尿病的患者,可能与家族遗传有关。研究结果显示,控制糖尿病前期患者发展为糖尿病患者,能有效降低糖尿病发病率。

3.2 社区干预要注意措施的综合性和针对性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紊乱综合征,不良的生活行为方式及饮食结构是主要发病原因。本文通过认知干预、行为干预、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干预等综合干预措施,努力使处于糖尿病前期的人们改变不良饮食习惯和增加体育锻炼,取得了良好效果。若能对此期病人进行早期干预,可以减少或延缓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7-8]。本研究结果与以往研究结果一致,结果表明社区综合干预可有效降低糖尿病前期病人的血糖水平,同时可以有效提高糖尿病前期病人对糖尿病重要性的认识,对社区糖尿病预防工作意义重大[9-10]。

3.3 社区糖尿病干预要重视转归评价

社区健康干预是糖尿病管理和治疗的一种新型模式,该新型管理和治疗模式有利于制定个性化的健康策略,能使一些疾病得到更好地控制。本研究采取综合干预方式改善患者病情状况,更好地发挥了基层医疗服务在慢性病防治工作中的作用。以社区干预为主,通过健康指导和自我保健,利于进行糖尿病的三级预防工作,对患者健康恢复、减少医疗花费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对于社区管理方式在糖尿病防治中的作用提供了借鉴。

本研究不足之处:尽管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保证干预措施实施到位,在实施过程中由于经验不足不能保证对每一项干预都进行严格监督,在以后的研究中,可采取将社区干预与家庭自我保健相结合的方式,不但可以节约资源,还可以带动其他家庭成员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方式,为全民健康提供一种新的参考模式。

[1] 宋徽江,庄康路,张文权.2型糖尿病患者社区强化管理两年效果评价[J].中国全科医学,2014,17(2):1161-1163.

[2] Sir mans SM,Pate KA.Epidemiology,diagnosis,and management of polycysticovary syndronme[J].Clin Epidemiol,2013,18(6):1-13.

[3] Ajala O,English P,Pinkney J.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 analysis of different dietar y approaches to t he management of type 2 diabetes[J].Am J Clin Nutr,2013,97(3):505-516.

[4] 夏珠.社区管理与综合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病情控制效果分析[J].吉林医学,2014,35(35):7976.

[5] 戴玉.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规范化社区管理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5(19):131-132.

[6] 郭敏,成志锋,胡玉华,等.糖尿病前期人群社区医院模式下的干预研究[J].实用糖尿病杂志,2011,7(5):39-40.

[7] 温少霞,朱建霞,邓玫,等.综合干预在社区糖尿病前期病人中的应用效果[J].全科护理,2015,13(32):3303-3304.

[8] Linda S,Geiss J,Ed ward WG,et al.Diabetes risk reduction behaviors among U.Sadults with prediabetes[J].Am J prev Med,2010,38(4):403-409.

[9] 耿樱,段安,杨艳,等.糖尿病前期生活干预与穴位注射干预的效果比较[J].糖尿病新世界,2014,5(4):50-52.

[10] 陈春念,缪春华,姜方平.镇江市糖尿病患者社区规范管理试点项目效果分析[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5,17(5):378-379.

猜你喜欢

达标率空腹血糖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采血为何要空腹
空腹运动,瘦得更快?
陕西省地下水水位考核情况
山西省2017年地表水功能区水质现状评价分析
四川脱贫攻坚半年“成绩单”出炉
妊娠期血糖问题:轻视我后果严重!
猪的血糖与健康
空腹喝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