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如何处理好“读”与“思”的辩证关系

2018-03-06王建军

新课程·上旬 2018年12期
关键词:阅读思考小学语文

王建军

摘 要:阅读与思考是学生开展课外阅读中经常运用的两个方面,这两者之间相生不相克,是一种互为辅助、互为促进的关系,阅读为思考提供素材,思考为阅读分析提炼,促进继续深入阅读探究答案。在小学高年级中,这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体现得更加明显,就此课题进行一些浅显的分析探讨,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思考

表面上看,阅读与思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其实两者之间是具有紧密的辩证逻辑关系的。古语有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阅读、思考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两者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在小学语文高年级的教学中,必须要认清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把握他们的内在联系,科学合理地运用阅读和思考,提升自身学习效果。

一、小学语文高年级开展阅读的积极作用

阅读的作用对于个人的进步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学校课堂的学习中,所能获取的知识是有限的,大都局限于我们的教材内容,但是知識的海洋是浩瀚的,课文教材只是这海洋中的一滴水,剩下的知识就需要学生去探索,探索的最佳方式就是开展广泛的阅读。

一是可以增强学生的知识储备。书是人类文明的象征,是人类历史文化传承的使者,学生通过广泛深入的阅读,就能够接触到更多、更新、更广的知识,不断地拓宽丰富自己的知识认知层面,强化自身的知识储备。

二是能够强化自身素养提升。人类文明的发展传承,需要依靠书的记载,学生通过开展阅读,就能全面深入地认知人类文明,汲取文明的精神食粮,促进自身素养的提升发展。

三是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学生在参与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够学习到新的知识,但是课堂时间是有限的,内容也是有限的,单纯依靠课堂的学习,知识远不能满足学生的发展成长需求,只有阅读才是学生实现个人快速发展提升的重要途径。

二、小学语文高年级教学中深入思考的积极意义

思考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最大特征,就是因为人类具有思考的能力,才能促进人类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才能创造出一个一个文明的成果来造福人类。

一是促进学生对于阅读知识的理解消化。阅读是我们获取知识的途径,获取的知识必须经过消化,才能转变为营养让我们人体吸收。比如我们饮食一样,吃了很多事物,必须经过身体各个部件的消化功能,将各种食物转为营养成分,思考的作用也就是对阅读知识进行加工,促进我们理解消化吸收。

二是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思想意识的培养在于思考,一个人的大脑是处于发展状态的,但是长期处于一种停滞不前的惰性状态,其细胞组织也就慢慢地运转缓慢,逐步发展成为不愿想、不会想,经常性开展阅读思考,能够积极提升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是思考是促进学生自我提升关键步骤。“学而不思则罔”,这句话就很好地诠释思考的作用。进行知识的学习,如果只是把它当做宝藏放在仓库中进行储藏,再多的知识也没有实际效果,必须通过思考步骤的认知消化理解,才能促进我们自身发展提升。

三、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运用阅读与思考的有效策略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经历了几年的学习培养,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思考能力,在开展自我阅读中具有独立思考条件,在阅读学习中,需要综合运用阅读与思考,提升其阅读的效果。

一是树立主动思考阅读的思维意识。意识的养成需要一定的外界推动力,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是具备这种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能力,但是由于长期的惯性思维模式,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学生习惯于跟随教师的节奏进行学习,缺乏独立学习的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综合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批判阅读意识,帮助他们建立起自我阅读学习、自我思考认知的意识,树立我能学好学深学透的自信心,通过这种意识的强化培养,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开展阅读思考,综合运用这两种能力提升自我素养。

二是开展带着问题的阅读。问题就是我们思考的内容,是我们需要通过思考进行解决的难题,思考需要有具体的学习内容作为支撑,只有通过阅读才能积累出思考的基础,因此,学生在进行阅读的过程中必须要带着问题去读,围绕问题解决去开展有效的阅读,为思考解决问题而做好知识储备。例如:进行课文《长城》的教学时,长城作为我国的一项历史建筑奇迹,是如何建成的呢?带着这样的问题,学生就需要通过深入阅读,不仅仅在于教材内容,更加需要从课外阅读中去寻找答案,有力地推动学生自我阅读的深入开展。

三是以问题的思考推动阅读的开展。思考的是进行问题的解决,但是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随着思考的进一步深入,进入更深次的探究过程中,学生遇到的问题又会进一步提升,如何继续解决好这些问题,那么就需要进一步广泛深入地开展阅读,以问题思考促进阅读的更深层次推进。例如:学习课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从小就树立伟大的梦想,并且一直坚守信念,实现了中华民族翻身做主人。对于这个问题,学生思考周恩来为什么会树立这个信念呢?学生通过广泛阅读,理解了是因为中华民族的积弱导致的,因此周恩来树立了这个志愿。

总之,阅读与思考是两个互为促进互为辅助的因素,两者需要紧密结合才能发挥效能,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需要充分把握这两者的辩证关系,才能真正达到课堂阅读教学效果,实现以课内阅读教学指导,使学生潜移默化养成阅读的意识习惯,从而实现语文素养的全面提。

参考文献:

[1]许艳.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8,4(13):218-219.

[2]周雪.小学语文阅读类微课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6.

编辑 温雪莲

猜你喜欢

阅读思考小学语文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