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快乐乐学写字,轻轻松松学好字
2018-03-06张美杰
摘 要:中华汉字博大而精深,尤其讲究形体美和书写艺术,写的一手优美的好字离不开持久的练习以及掌握正确的学字、写字方法。小学低段是培养学生学习汉字兴趣、打下语言学习基础的关键期,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学会写字、写好字是值得每一位语文教师思考的问题,就小学低段写字教学的特点进行教学策略探讨,以期让学生快乐学写字,轻松学好字。
关键词:低段写字;教学策略;快乐学写字;轻松学好字
一、低段写字学习的重要性
常言道,学习要从小抓起,汉字的学习亦是如此,而且小学低段是识字写字的最佳时期,学生的思维模式主要以具体的象形思维为主,识字能力以及写字习惯的养成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小学阶段学好汉字、写好字是小学生一项重要的学习任务,也是每一位语文教师的重要教学目标。新课标实施后,对小学低段写字教学目标作出了明确的要求: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照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并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众所周知,低段写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难点,由此这一教学目标的实现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高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要实现打造高效的写字教学课堂,把低段写字教学落到实处,就要掌握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把握汉字学习的规律,通过创造性地理解教材内容来激发学生识字写字的兴趣,通过创新低段写字教学策略,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认识汉字、学会写字并写好字,为学生夯实语言学习的第一步。
二、低段写字教学存在的问题
为有效开展低段写字教学,实现小学段写字教学目标,当前在小学低段写字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具有普遍性问题,需要引起广大小学语文教师的注意,其中主要问题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有研究表明识字兴趣与写字兴趣息息相关,实际教学中教师教学手段单一,主要采用传统的“集中识字”教学法,缺乏课堂语言学习环境氛围,对于在语境中学写字的教学环境营造不够重视,这就使得识字、写字课堂缺乏活力,不利于小学生写字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第二,课堂教学设计缺乏灵活性,重点亮点不突出。汉字的认知规律决定其由“音、形、义”构成,如常见的象形字、形声字等,教师通过对这些汉字特点规律进行总结,从而形成课堂亮点有助于学生轻松地认识汉字,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常常追求教学的面面俱到,在讲解生字的过程中,对音、形、义的解析不能合理取舍,从而加重了学生掌握生字的负担,无形中增加了学生学写字的难度。
三、创新低段写字教学的举措
1.展现汉字形体美,激发写字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低段写字教学的有效开展要求教师依据低段学生特点,围绕激发学生写字学习兴趣实施教学,并依据汉字规律以及课本内容采用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开展汉字欣赏课是激发学生学习汉字好奇心的有效手段,教师通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文字并制作成幻灯片课件,让学生感受不同笔画结构的字体的特点,让学生进行观察讨论,发现学习汉字的乐趣,逐步建立起学字、写字的兴趣。
2.打造多元化写字课堂,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由于活泼好动是低段学生的主要特点,课堂教学手段应该是丰富的、多元化的,比如教师可以巧用儿歌教学法,借助握笔姿势歌、写字姿势歌、笔画顺序歌等简洁明快、朗朗上口的儿歌,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好胜心强是低段学生的又一特点,教师可以据此进行借力,组织各种形式的课堂书写比赛,让学生在享受比赛带来的喜悦的同时,提高寫字水平,激发写字兴趣。
3.注重写字教学方法,创新课堂教学内容
学生建立起写字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后,写字教学方法对于巩固并提升学生写字的能力就十分重要了,由于汉字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特点,单纯的反复抄写识记的教学方法的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教师应注重采用启发式写字教学法,选择具有典型性的、能够提示汉字结构规律的字让学生进行范写,使学生练习后能举一反三。此外,教师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分析字的间架结构和笔画顺序,为学好字写好字夯实根基,进而使教师在提高写字教学质量的同时,实现对低段学生写字教学的培养目标。
小学低段是学生初识汉字并开始系统学习了解汉字的萌芽阶段,也是培养建立学生汉字学习兴趣的关键期,低段写字教学作为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识字写字的能力,也是对学生注意力、专注力的培养和文化内涵的渗透。在写字教学中教师通过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为学生营造轻松欢快的学习氛围,根据学生特点打造兴趣课堂,让写字课堂变得生动而有趣,让学生快快乐乐学写字,轻松学好字。
参考文献:
[1]徐莹.让写字根植于想象的原野:也谈低段小学语文写字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5(47):274-275.
[2]徐赵丹.规范写字教学,追寻汉字之美:低段写字课堂的教学设想[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10):264.
作者简介:张美杰,女(1980.01—),汉族,籍贯:浙江瑞安,小教高级,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编辑 杜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