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传统体育文化与全球认同研究

2018-03-06胡楠

科技资讯 2018年29期
关键词:传统体育

胡楠

摘 要:传统体育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必然联系着我国的社会发展状态。河南拥有博大精深的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充分利用其独有的价值,成为新时期城市形象传播的符号。包括武术在内的传统体育文化,经过80年的传播,已经得到了全球认同。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进一步实施,以及郑州国家中心城的建设,河南的传统体育文化一定能在未来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认同。

关键词:传统体育 传播符号 全球认同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10(b)-0235-02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提供了机会,也带来了挑战。体育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也深受全球化的影响。各民族只有积极融入、创造并奉献出自身民族文化的新特色,才能共同构建全球文化新体系。只有注重文化发展的多边性、动态性以及与社会发展的同步性才能使体育文化未来走的更远。

1 河南传统体育文化的基本情况

1.1 什么是体育文化

体育文化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一种身体运动,更是一种教育手段、生活方式,有着增强全民族身体素质,培养人的健全心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责任。传统体育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必然联系着我国的社会发展状态。因此,传统体育文化在发展中应充分利用其独有的价值,如丰富的历史内涵,深厚的民族文化在全球化视野下站稳脚步,不断进步。

十八大以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时代热潮,文化自信增强。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深入挖掘城市历史文化价值,避免千篇一律、千城一面”。河南是中华文明,华夏民族的发源地,在历史上还曾被称为 “华夏”和“中土”,中国八大古都,四个在河南一省,河南具有无比丰富的地方传统体育文化,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在全球化进程中,通过挖掘城市特色文化,尤其是传统体育资源,必然会带给城市民众更多的地方认同,也为在全球传播中原城市、进而国家形象提供丰富的传播信息和符号源泉。

河南地处中原,自古有着明显的区位优势。河南又是中华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民族传统文化种类繁多。截至2011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的第一批、第二批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共277 项,其中民间舞蹈38项,游艺、传统体育与竞技20项。这些民间民俗文化资源,不单是河南省的文化精华,更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中的瑰宝,在未来很有开发价值和拓展空间,将成为河南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资源和无形资产。

1.2 河南传统体育文化的特点

河南的传统体育文化,大多来源于民间。其特点是源于各种民间劳作、实践、表演为载体的,经过多年的整理和整合发展起来的,形成了多样性、大众性的文化风格,文化的表演性、观赏性较强。中原体育文化的亮点就是武术。因此,中原体育文化又称之为功夫文化。其中,知名度和认可度较高的项目如:少林功夫。有着“天下功夫出少林”的美誉,“少林功夫”已成为中原文化乃至中华文化的品牌。它目前已经成为中国武术文化的象征,“少林功夫”已經成为世界认识河南的一张名片。

1936年,从武术第一次走出国门到20世纪80年代由李连杰主演的电影《少林寺》火遍全球。功夫电影让全世界第一次知道了武术,电影明星李小龙、李连杰、成龙推出的一些的动作大片让越来越多的观众喜欢武术,他们不仅了武术在世界范围的传播,更是将这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带给了世界。武术搭乘着历史的双辕车,运载着民族传统体育和民族传统文化驶向世界。世界第一次由少林功夫认识了中国,认识了河南。1989年河南登封少林武僧团应邀出访世界各地,在全球掀起了功夫热。据不完全统计,在全球范围被已有10亿人次学习武术。不管走到世界各地,外国人见到中国的第一印象就——中国功夫,中国体育获得全球认同。

近年来,由少林寺推出的大型实景武术表演《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大获成功。该项目投资约3.5个亿,是河南省历史上投资最大的文化开发项目,《禅宗少林——音乐大典》的成功在于其准确、合理的市场定位和完全市场化运作模式。在嵩山,一个风景如画的世界地质公园为背景,依托当地丰富的传统武术文化,少林功夫和禅宗艺术创作是以精湛的武术技巧图解,精美的音乐和舞蹈形式,以及先进的声、光、电三位一体,意即达到自然美、艺术美和精神美相互映照。它的成功再次表明,传统体育文化可以通过包装和推广提升为表演艺术与旅游产品。通过全球化的推广使传统体育文化在全球化的今天被大家认同和接受。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国家对传统武术日益重视,少林寺与全球各地区的文化交流在规模、频率和范围等方面都不断提高。世界拳击冠军、NBA明星、欧美舞蹈家、好莱坞影星纷纷前来拜访,来自柬埔寨、泰国、尼泊尔、缅甸、斯里兰卡等传统佛教僧侣国家纷纷表示敬意;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英国女王Elizabeth II、西班牙国王Juan Carlos一世、澳大利亚前总理霍华德、南非前总统曼德拉,其中包括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前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台湾政治家宋楚瑜、吴伯雄和连战以及前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等世界一大批政要访问了少林寺,所有这一切都进一步证明和展示了少林寺在世界的非凡影响力量。少林寺不仅在世界上几十个国家设立了40多个海外文化机构,辐射世界300多个城市。少林僧人也在少林文化中心教佛经,练习武术和冥想。少林寺的少林文化节在欧洲和美国先后举办,并通过各种方式将中国文化精神内涵与东方价值观传播到世界的主流社会。2016年3月20日,少林功夫禅院与当地的信徒在洛杉矶举行丰富多彩的庆祝,当地的学生和家长在加利福尼亚的托马斯伯顿园区庆祝“嵩山少林寺日”。在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应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特色的前提下,深入挖掘项目本身的文化内涵,丰富和完善传统体育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并采取市场需求为发展方向,做大做强传统体育文化产业,促进传统体育文化项目的健康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复兴。

在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除了有广为人知的少林拳和温县陈家沟的陈氏太极拳,还有苌家拳、心意六合拳、黄派查拳通臂拳、圣门莲花拳等一批地域特色浓郁、体现了中原人的文化和宗教习俗的项目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传统体育反映了历史和文化的演变。如何更好地继承传统文化元素、继承民间体育,是我们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除了少林和太极,其他的那些非物质文化项目还未得到大家的熟知,没有什么知名度,更别提在全国和世界的发展了。只有让大家知道它们、认可它们、推广它们,才能使项目未来的路越走越宽。

2 传统体育文化的全球化认同

传统体育如果能得到全球认同,对河南传统体育来说既是一次难得的机会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这意味着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面临一些问题,比如失去一些东西,或者需要割舍一些东西。同时,会吸纳接受一些好的东西。今天,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其主要原因是这些运动项目表演性强、竞争性差,规定性不强。“中国武术作为传统体育文化代表,其走势便是吸纳和创造性改造的证明”。拿武术为例,为了让武术进入奥运会,我们多次修改竞技武术的规则,希望武术能够量化,通过奥运会这个大舞台走向世界。但是很遗憾的是目前我们并未成功。中国武术, 在几千年发展过程中形成各门派“十八般武艺”,100多个拳种类型。各种传统器械更是数不胜数,大家熟知的如刀、枪、拳、棍、剑等分类精细,但是由于项目特点和规则的限制,目前多用于表演和健身。竞技武术在传承与发展中吸收借鉴国际体操比赛规则及评分标准,以“高、难、美、新”为标准制定了新的竞技武术规则。随着赛制和规则的规范化以及武术技术的普及与提高,中国武术已从古老的中国走向国际赛场,成为世界体育文化多元体育生态体系中的一元。1990年,在中国北京成立了国际武术联合会,简称国际武联。现有成员协会142个,分布在各个大洲。国际武联下设多个领导组织机构。管辖及举办多种锦标赛和比赛大会,在世界范围内具有较大的影响。1994年10月22日国际武术联合会被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接纳为正式会员。1999年6月20日,國际武联合得到国际奥委会的临时承认。直到2002年2月,国际奥委会第113次全会中,最终通过正式承认国际武术联合会的决定,武术成为国际奥委会承认的体育项目,但是目前仍未成为奥运会项目。

回首看武术走向世界的这几十年风雨历程,一路以来承载了几代武术人的光荣与梦想。河南传统体育文化要想发扬光大被世界接受和认同,应当要借鉴武术发展的经验教训,少林拳的推广和发展是成功的,它让世界认识了武术、认识了河南、知道了嵩山少林寺,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来到河南、来到郑州。

3 河南传统体育文化未来的发展方向

河南拥有博大精深的传统体育文化资源,这些都可以成为新时期城市形象传播的符号。只有最具中原特色的传统体育文化符号,才最能表现中原文化的内涵和风格,留下令人印象深刻的、别具一格的城市形象。可以预见,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进一步实施,郑州国家中心城的建设,中原城市群将有更多的城市和乡村加入到互联互通的全球网络当中,不断地提升自身价值的同时,也将更多地展现中国的秀美姿态于世界舞台。

参考文献

[1] 王岗.民族传统体育与文化自尊[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70.

[2] 葛庆焕,范传芳,龚德胜.全球化视野中的体育文化差异与多元化发展[J].体育与科学,2005(6):40-41.

[3] 苏雄.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价值结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37(8):25-30.

[4] 潘志国.全球化背景下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寻根[J].体育学刊,2012,19(5):127-129.

[5] 武冬.民族传统体育独特价值及未来走向[J].中国学校体育(高等教育),2014,1(1):13-18.

猜你喜欢

传统体育
川东乡土传统体育的发展困境研究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性的研究
江西省高校舞龙运动发展对策研究
浅析甘孜藏区中小学学生体育教育
发展民族传统体育的意义及重要途径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项目保护的思考
新课改下高中体育教学的思路与方法创新研究
农村劳动力转移背景下村落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