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艺术学院阳光体育在校园体育文化中发展探究
2018-03-06梁茵
梁茵
摘 要:通过在广西艺术学院的体育教学过程中进行总结与探究,分析与体育教学选项课程体系的总体方案设计,探索“阳光体育”运动在广西艺术类高校工作中实施途径和方法,找出具有艺术特色的阳光体育文化活动的实施和研究的理论框架,体现阳光体育文化活动与校园文化拓展价值研究。在广泛参阅和研究教学比赛成果的基础上,以啦啦操文化的研究为切入点,深入探索啦啦操与校园文化的内在联系。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分析啦啦操文化对广西艺术院校学生产生的影响,完善广西艺术学院的校园环境、体育老师、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完成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发展的重要性。
关键词:阳光体育 校园体育文化 创新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12(a)-0-02
啦啦操是文化、体育、艺术相融的一种新型运动方式,它带动校园体育,结合动感的音乐和队员们的口号,舞蹈,难度动作、技巧、跳跃等等让身体与灵魂碰撞。具有较强的观赏性、娱乐性和健身性。笔者深入到各高校去参观阳光体育的实施情况,用书面或电讯的形式,听取专家们的建议。发放了问卷调查发现啦啦操课程的发展一方面受制于当前的场地、器材、师资、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能力等主观因素,而另一方面,学生对啦啦操运动的文化层面的理解还是不够深刻的客观因素,这些问题的存在阻碍了啦啦操运动在学校的发展。
(1)阳光体育模式下学校、体育老师、学生之间的关系。
学校是阳光体育的规划和管理者,提供场所和器械,学生是阳光体育的主导者,策划组织或参与各项活动。体育老师只作专业技术指导(比赛的组织、裁判员培训、临场指导监督、规则制定指导等)。三者间略有互动,但以学生为主。
(2)选项教学、运动队、项目协会。
许多学校主要开设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网球、台球、武术、健身、体育舞蹈、健身操、啦啦操、瑜伽、太极、保健养生等项目进行选项教学课,也相应组建有运动队和协会。运动队承担着校外代表学校参加各类高校比赛,夺取成绩和荣誉,校内推广和普及的重任。协会的主要成员来自各体育专项的学生骨干,大型校园阳光体育的比赛方案由各专项教师与协会成员商讨共同完成,上报学院审批后组织实施。阳光体育利于群体活动的建设发展,高水平运动队员服务于社团协会,社团协会举办活动服务于广大学生,广大学生的积极参与,掌握良好运动技能反过来利于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这样形成了良性循环,三者相得益彰,营造了良好的锻炼氛围。统计分析,体育尖子对运动队的关注度达90%以上,大部分同学则对运动队和社团兼顾兼爱,所以通过运动队和社团等多种形式,传播健康理念,使“健康第一”“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等口号得以落到实处,唤起学生体质健康的关注,吸引各方力量支持阳光体育的开展。
1 创新之处
1.1 校园体育文化资源创新
紧扣阳光体育的指导思想,充分考虑艺术学院的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结合我院体育教学工作整体规划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体育运动不仅仅是一种身体锻炼、增强体质的手段,也是一种享受、快乐、参与的体验。树立新的体育理念,使阳光体育成为健康生活的一种方式,形成一种文明和谐的校园之风。
1.2 场地、器材资源开发
阳光体育的重点是开发学生自身的资源,除课堂外,体育骨干培训是重要部分,例如:每年的运动会不同项目的裁判,绝大部分为学生裁判,要进行赛前培训,都是体育专业理论学习和各项实战练习,大大地提高骨干学生的体育素养,为阳光体育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1.3 阳光体育人力资源开发
体育场地、器材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更是阳光体育健康发展的物质保障。除了需要添加的器材,更强调自己动手改造和创造器材,也满足了学生自己动手参与活动的心理需要,统计分析,这是吸引较不活跃同学加入阳光体育的一个有效方法。
1.4 活动内容资源开发
广西艺术学院实行体育选项课教学后,虽然只有十几项课程,但每个课程都有延伸性。如,啦啦操课程大一是健美操基础课,让学生掌握和领略健美操的健、力、美。大二则延伸到啦啦操,如花球、爵士、街舞等。以教学为主,主动向外延伸、扩展到多领域,逐渐形成阳光体育的多样化、大众化、民族化、国际化等特点。
2 建设构思
开发现有的阳光体育活动的资源,适应和满足学生的需求,把各活动的比赛规则、技战术等简单化,降低难度要求,改造场地器材。自主创新等手段开发出新的阳光体育内容。可以把排球可变为的软式排球、气排球等,健美操中的跳绳操、哑铃操、踏板操等,啦啦操加入道具花球、纱巾等道具变成不同风格的啦啦队,篮球中的三人街头篮球的手球游戏,都能让各项的阳光体育活动简单实用化。
由音乐、美术、舞蹈、影视、设计、人文、中国画、东盟艺术系、职业技术、造型艺术、艺术教育、建筑艺术等专业为主的二级院系,艺术文化气息各有所长。彼此的相互融合、相互衬托更突显艺术学院的特点,例如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等赛事比赛前或中间休息时加入啦啦队的表演和鼓舞乐器等,鼓励师生一同参与,活跃赛场气氛。
先进的管理机制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机构的稳定性,各社团、协会成员主要是从教学和运动队中物色选拔,也可由学生自荐,以大一、大二学生为主。成员的延续性,大二学生经过上一年校园阳光活动熏陶后,业务较强,处事稳重,是理所当然的主力军,当大二学生升入大三后,大一同学升到大二,接过了接力棒,成为主力军,由此不断循环前进。多渠道多方位的业务培训制度,可分为体育骨干业务培训、赛前培训、阶段培训、现场培训等等。
规则制定创新包括时间、人数、场地、裁判法等创新,活动规则应由师生共同商讨完成,实践中不断修改完善。场地规则创新是结合校园的体育场地资源最大化地合理利用;裁判法规则创新是把竞技规则简化,修改使之易于操作,又不失阳光体育活动的核心精神。
推进阳光体育(啦啦队运动)在我院的建设,应该了解各专业学生的艺术特点,挖掘这些特点的资源优势。在当今的网络信息化时代下,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和技术优势,渗入到校园生活方式、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组织比赛、比赛成绩的表现等中去,为推进啦啦操在我院校園阳光体育活动建设创造更大的、更多的体育锻炼参与的空间条件和环境。
3 结论与建议
(1)学院多年来在各类全区全国啦啦操比赛中荣获许多冠军、亚军、季军,在第四十五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的场间啦啦操表演,受到极大的关注,扩大学校亲爱精诚的大广艺知名度。
(2)阳光体育在广西高校艺术类院校园体育文化资源的建设与推进,要在观念上摆脱传统竞技体育观和教材内容“规范”的束缚,建立新的健康观念,结合学院特点拓宽视野空间,勇于创新活动内容。不断完善机制。
(3)校园阳光体育与艺术文化的结合满足了学生实现个性运动的愿望,符合大学生的心理特征,是开发、培养学生兴趣爱好的最佳途径,也是课堂教学的指导方向。
(4)合理为学生搭建运动平台,关注学生运动参与的个性差异,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性。
参考文献
[1] 沈柳红.广西高校竞技啦啦操运动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广西师范大学,2008.
[2] 郑花.广西校园啦啦操发展现状与对策[J].科技信息,2012(20):308.
[3] 王国娇.北京奥运会后我国高校啦啦操运动的发展前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
[4] 张瑞云.我国啦啦操运动开展现状及前景研究[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报,2009(2):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