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津高职院校在服务社会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

2018-03-06王艳丽刘贺敏

科技资讯 2018年24期
关键词:服务社会高职问题

王艳丽 刘贺敏

摘 要:通过对天津部分国企和中小民营企业、典型农村和部分毕业生的走访调研以及知名高职院校资料检索,我们发现企业对高职毕业生质量整体是满意的,校企国内、国际合作也取得一定成绩,但也存在许多问题:重技能,忽视德育;重理论,缺实训锻炼;重专业理论,忽视人文科学;重视大型或知名企业合作忽视对民营企业和新农村建设方面服务能力的提升等。

关键词:高职 服务社会 问题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08(c)-0226-02

通过对国企单位(中石油大港油田公司、天津高速公路集团等)、中小民营企业(天津康斯特精美模具有限公司、南天绿能环保科技(天津)有限公司等)和已毕业学生的走访调研及对天津高职院校(天津职业大学、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等)资料的检索,整体上,用人单位对天津高职毕业生的工作态度、专业技能、动手能力是满意的;部分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直接服务社会方面成绩是显著的:比如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与行业多家龙头骨干企业(天津航空、菲尼克斯电气公司等)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共建了一批高水平的实验实训中心,实施了一批高质量订单式联合培养项目,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同时也提升了学院自身社会培训和服务能力;更有部分高职院校在国际合作方面成绩斐然:比如中德培训中心,在中德政府间项目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了与德国院校、机构以及企业间的合作,取得良好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同时,也有利于将国际职业标准、质量评价标准,技术标准等内容融入教学,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通过调研,我们也发现部分高职院校在开展社会服务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 技能型人才培养方面

(1)重技能培养轻视职业道德和择业观教育。无论是对国企还是对中小民营企业的调研,我们发现普遍都把毕业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放在第一位,同时也比较看重学生的在校成绩。认为优秀的成绩,往往是学生多重能力的综合结果,而这些能力往往是企业培养优秀技术骨干所需要的。比如:优秀的成绩往往意味着该生具有良好的学习能力,持之以恒的专注能力,认真和自我约束的程度往往也比较高。一个企业的发展,除了产品和服务质量等有形物质层面外,员工的职业素养和敬业精神更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重要法宝,在国家和地区纷纷进行转型升级的今天,可以说,企业得人才者得天下。而在教學中我们发现,职业道德往往因其效果的长远性和非功利性,得不到学生的重视,甚至一些学校也出现重视学生技能的培养、就业技巧的培训,而对学生职业道德和择业观教育重视不够,导致学生宁愿待业啃老,也不愿去民营企业工作或者短暂就业、跳槽频繁,给中小民营企业带来较大的人力、物力损失。

(2)教学重专业理论,忽视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尤其是与步入社会相关的教育缺失:如礼仪、人际关系心理学等。通过对毕业生的走访调研,学生们对学校开设的专业课的基本理论的讲解是认可的,同时提出,结合真实案例讲解除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外,也有利于掌握理解理论本身。同时毕业生们指出,无论什么专业,都希望开设一些跟步入社会相关的内容,如进行礼仪和人际关系心理学等方面的学习,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的和谐,有助于提升毕业生工作的热情,提高执行力和工作的稳定性同时也提高了团队的业绩,这样无论对个人还是企业本身都是大有裨益的。

(3)重视实训,但缺乏实训设备与师资,也很难通过产学结合弥补实训的不足。部分高校由于办学条件原因,经费投入不足,导致实训设备和师资力量严重不足,造成毕业生实际操作技能欠缺、无法胜任岗位的要求。同时学校与地方企业的合作不够紧密,高职院校难以和企业互补共盈,产教融合不能落到实处,使企业与学校的合作愿望不强,制约了将企业生产设备引入校园或者有计划的直接安排学生去企业实训的可能,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只能成为良好的愿景。

2 直接服务社会方面

(1)社会服务观念存在偏差,缺乏主动性。目前,高职院校部分教职工存在着一定的认识偏差,对社会服务工作重视不够,认为只要有政府拨款,上好专业课,教好在校生就行,缺少直接服务社会的压力、动力,进而缺乏服务社会的主动性,造成校企互动的意识不强,实践能力不足,忽视与政府、企业的联系和沟通,不能积极主动参与到本地区的建设中去。

(2)具有直接服务社会能力的师资队伍严重不足。由于高职院校重视规模发展,造成教师承担着大量的教学任务,没有时间和精力对产业技术发展的热点、难点进行研究;加上很多教师是高校毕业后直接走向教学岗位,很多教师没有机会进入企业实训,学校聘任一线的技术人员的又很少甚至没有,造成很多教师缺少实践经验,难以开展有效的社会服务。

(4)重视社会培训,但培训对象、内容单一。重视培训尤其是重视大中型企业的培训,忽视中小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和农村所需技术的培训能力的提升。当前部分高职院校开展的社会服务仅限于培养人才和对上级安排的指定企业的特定项目开展员工培训,主动地以企业的生产实际需要为对象进行的技术、产品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等全过程课程系统开发与培训的能力严重不足,由于服务社会的能力有限,对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不大。

(5)社会服务机制不完善。虽然很多高职院校将社会服务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交给成教处、培训部或团委分头进行,难以形成合力。没有统一机构,缺少统一的领导,就无法整合学校优秀资源,甚至彼此掣肘,降低了社会服务能力。同时激励制度、绩效考评制度等不健全,造成教师缺乏社会服务主动性、积极性,社会服务质量更无从考评。社会服务管理机制的不完善,阻碍了学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发挥。

3 服务新农村建设方面

对两个典型农村(蓟县东果园旅游村,宝坻杨庄休闲农业旅游村)走访调研,我们发现建设新农村需要高等院校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也需要对农民进行相应的培训。东果园村主任李国明说“他们需要进行农家院礼仪、餐饮、住宿卫生,以及村容村貌规划、设计、整治等方面的培训和服务”。遗憾的是尚未有高职院校与之开展深度合作,无论是这两个农村,还是周边农村。当代留守农民的文化素养整体较低,农村的文化设施设备相对较落后,娱乐生活也相对单调,生活环境也诸多不便,大量有知识的青年人严重外流,留守的往往是老弱。可以说新农村建设任重而道远。由于缺乏专业人才,造成很多农村项目都没有办法开展和实施,高职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拥有非常专业的师生队伍,与当地政府合作,因地制宜,为他们提供咨询服务和技术上的支持,把当地农村的传统特色给挖掘出来并融入到当地的农村旅游业或农村产业发展里,惠及农村、农民的同时也有助于高职院校教师和学生的成长。同时农村的大发展,自然会吸引外流人员回归或城市人去农村创业,既解决了城市就业压力问题,也避免了因农村的日益空心化造成的衰败。

参考文献

[1] 付强.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建设与提升的途径[J].北方经贸,2015(8):32-33.

[2] 缪宁陵.我国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现状及思考[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42-43.

[3] 李志军.多元联动,校村对接——高职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模式研究[J].南方农村,2017,33(3):41-44,55.

猜你喜欢

服务社会高职问题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我国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思考
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可信性研究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搭建实践育人平台,构建大学生党员服务社会长效机制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