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物理分层次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2018-03-06李宇鹏

科技资讯 2018年34期
关键词:优化建议分层次教学大学物理

李宇鹏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增多,高等教育倍受人们关注,大学物理是理工类院校的公共基础课之一,对夯实学生物理基础、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帮助学生了解和学习科学的研究方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随着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种新型教学模式已经运用于各个专业的教学实践,近年来,各高等院校生招生人数逐年递增,学生的物理基础参差不齐,大学物理课时紧张,学生的物理学习有一定难度,大学物理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大学物理分层次教学的实践策略,并提出了优化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大学物理 分层次教学 实践策略 优化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12(a)-0-02

1 大学物理教学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知识型人才需求量的加大和人们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高校招生规模加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呈下降趋势, 特别是物理学科,在中学就是学生感觉难度较大的课程,大部分学生物理基础薄弱。在大学物理教学中,一些院校,对非物理专业的物理教学,忽视学生的实际情况, 在课堂教学中侧重理论学习和公式推导,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无从下手,无法体现各专业特点和对大学物理的需求,因材施教流于形式, 造成本专业学生感觉过于简单,而其他专业的学生“吃不了”, 扼杀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教与学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此外,相当一部分理工类大学的大学物理学时少,为了完成教学目标,教师不得不加快进度,理论讲授多,动手实践少,不利于对学生分析、判断、推理、概括总结以及实验能力的培养。

2 分层教学的实践做法

2.1 根据不同的专业进行教学内容的分层

不同专业的学生物理基础不同,對物理知识的需求也有明显区别,因此,可根据不同专业和学生的特点,采取教学内容的分层,例如对机械类、土建类专业的学生,在教学中应把重点放在力学、刚体力学、热学、电磁学和光学等方面;电气类专业对电磁学、电工学、光学和近代物理涉及的较多,应更详尽的学习;食品类、化工类专业应对热学、原子物理等部分内容提高要求。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对于兴趣高,基础好的学生,在掌握基本概念和定理的基础上,需具有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对于基础差、学习困难的学生只需要理解基本概念和定理就足够了。

2.2 因材施教,拓展课后作业内容,为学生提供不同的课后辅导素材

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思维能力,可以有针对性的布置课后作业,在课后巩固这一环节进行分层次教学。将作业内容分成基础题目和拓展与提高两类,基础较好、能力强的学生除完成基础题外,还要完成部分或全部拓展题目,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所做拓展题的多少。而基础较薄弱,学习物理有一定困难的学生能够完成一些基础题目就应抓住时机给予表扬和鼓励。还可以适当布置一些开放型、思维发散型的练习题,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拓展对一些问题的研究思路。在信息化普及的今天,可充分运用多媒体优势,把一些教学课件、实验操作视频、各单元知识点微课视频等拷贝给学生,既弥补了因授课课时的限制,教学内容过快过于简化的不足,有利于学生更全面、系统地进行学习。课后作业的分层次布置能够满足可以学生的个性差异,通过分层次的作业、详尽的批注,为基础薄弱的学生纠正错误,提供有力的指导和帮助。使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和取得每一次进步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增强了学生学好大学物理的信心和勇气。

2.3 教学评价的多元化

传统的以期末闭卷考试成绩作为主的教学评价方式使学生把主要时间和精力用于理论知识学习、公式推导和解题上,既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又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可适当调整教学评价模式,从平时作业、上课出勤、课堂提问、实验情况等多方面多角度进行考核,实验情况又包括了实验报告的书写、实验操作、实验考核等,并设置加分内容,如主动提问、答疑、撰写、发表小论文等,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获得加分的机会,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只要能够提出问题并质疑,说明他们已经很用心了,而对于思维活跃、有能力的学生也有了施展自己才华的机会,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得以提升。这种评价方式更合理更公平,有益于学生个性化发展,更好地满足社会的不同需求。

3 优化建议

3.1 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指挥者和引领者,在教学中占主导地位,大学物理本身相对理论性强、难度大,学生学习有一定困难,教师的学识水平和驾驭知识的能力,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对一些问题的理解程度,因此,作为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的正确理念,了解本专业的前沿理论和国内外发展动向,不断学习,做好知识储备,积累实践经验,在课堂教学中做到游刃有余,能够应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并给予指导和正确的分析与解释,为分层教学奠定必备的基础。

3.2 构建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和谐、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以及教师自身的语言、表达方式、学识、人格魅力等提升对学生的吸引力,平时课下多和学生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具体情况和心理诉求,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构建和谐、融洽的课堂教学氛围,提高分层教学的教学效果。

3.3 了解分析学生的物理基础,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大学不同于中小学,学生来源于全国各地,不同地区学生的物理基础参差不齐,甚至有个别文科生高中几乎没学过物理,因此需通过问卷调查、课堂小测、个别谈话等多种方式了解学生的物理基础和高中所学的物理知识结构,充分了解哪些知识有哪些学生学的较全面系统,哪部分学生根本没学到,这样便于分层教学时对教学内容有所侧重。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合理对学生进行分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注重赏识教育,引导学生发散思维, 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4 结语

大学物理分层次教学符合人才培养目标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分析了大学物理教学的现状,运用根据不同的专业进行教学内容的分层、因材施教,拓展课后作业内容,为学生提供不同的课后辅导素材、教学评价的多元化等实践做法进行分层教学,采取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构建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了解分析学生的物理基础,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等优化措施,加强大学物理分层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大学物理作为大学阶段的重要基础学科,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应高度重视,不断探索,为大学物理教学有更大的突破和培养更多符合社会需求的优秀人才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 陈修芳.大学物理分层次教学模式探索[J].科技视界,2018(11):121,128.

[2] 吉晓瑞,杨晓红,李双美,等.大学物理课程分专业设置教学内容的探索与实践[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4(1):110-113.

[3] 王世燕,袁顺东,张亚萍.大学物理实验分层次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物理与工程,2017,27(2):47-50,55.

[4] 李芳.分层次教学和创新能力培养在大学物理的运用[J].科技展望,2016,26(26):354.

[5] 林智群.多层面分层的大学物理教学改革思考[J].高教学刊,2016(5):165-166.

猜你喜欢

优化建议分层次教学大学物理
应用型高校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研究
关于《大学物理》中一道习题的讨论
MATLAB在大学物理课程中的应用实践教学研究
关于优化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建议
我国基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构建的意义
浅谈金华EMS网运能力优化建议
提高线性代数教学质量的探索与实践
核电厂电气贯穿件密封性监测方法及分析
运用导数法巧解大学物理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