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温室环境智能检测与控制系统设计

2018-03-06刘光伟刘璐

科技资讯 2018年24期
关键词:控制系统设计

刘光伟 刘璐

摘 要:近年来,伴随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我国农业形势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依靠科技的力量,农业生产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期。本文设计了一种温室环境智能监测与控制系统,具有低成本、实用性强的优势,促进我国农业朝向智能化、高端化方向发展,希望本研究能夠有助于推进我国农业智能化进程,为相关领域人士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温室环境 智能监测 控制系统 设计

中图分类号:S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08(c)-0097-02

当前,我国农业生产发展进入全新的时期,改善生态环境,加速结构调整,提高农业整体收益,以及增加农民收入势在必行。传统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存在着诸多层面的弊端,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推动农业生产朝向资源节约、高效、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性意义。近年来,工厂化农业在我国受到高度重视,具有效益显著,资源高效利用以及知识和技术密集等诸多方面的优点。

1 温室环境智能监测与控制系统设计的意义

近年来,我国温室产业迅猛发展。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7年底,我国已有现代化大型温室总面积达580hm2,其中,约有20%是引进温室面积。这主要是由于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已经根据我国基本国情以及地理气候特点,设计了一大批大型温室,总面积达400hm2,具有适用性强、性价比高的特点。如今,我国依然在加快温室项目建设的步伐,这大大有助于推动我国工厂化农业的发展。从总体上来看,我国拥有的温室面积在全球居首位,但都是一些简易设施,如日光温室、塑料大棚等。并且,在温室项目建设中,依然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如含量低、环境控制能力差、生产潜力有限、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等。要想进一步推动我国温室项目建设,还需要从很多方面进行改进,例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引进先进的温室设备,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操作技能,建立和完善温室项目管理机制,加强对温室环境的控制等。在对温室环境智能监测与控制系统的设计中,涉及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环境科学、生物技术等诸多相关学科。尽管如此,国内尚未研发出一种功能齐全的温室环境监控系统,例如,市面上所出现的大多为二氧化碳控制器、温湿度控制器、温度控制器,这些多为单因子控制器。国内所生产的这些温室环境控制系统通常造价较高,价格不菲,让很多农民望尘莫及。设计出一种实用性强、低成本、多功能的温室环境监控系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性意义。

2 温室环境智能监测与控制系统总体设计

农作物的健康生长离不开适宜的生长环境,温室中的各项环境因子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常情况下,温室是模拟农作物生长的气候条件,并尽可能地消除一些不利于作物生长的环境因素,帮助农作物来最大限度地克服来自于外界气候的制约,进而实现提高农作物产量,缩短生产周期以及收获最大经济效益的目的。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相关内环境因子包括二氧化碳浓度、光照度、湿度、温度等。我们有必要对温室中的这些环境因子进行科学合理的调节,一是农作物处于一个最佳的生长环境之中,尽可能地满足农作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所需,以实现低耗高产的目的。基于此,在对温室中环境因子调节时,我们要采用一定的科学技术原理,包括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环境科学、园艺学、通讯技术等。这些学科为微生物提供最佳的环境条件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保障。下文将对这些环境影响因子及其控制一一进行阐述。

第一,温度控制。温度是影响农作物健康生长的一个重要环境因子,其中。我们需要重点了解植物生长的“三基点”温度,即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和最适温度。

植物在最适温度时会得到最快的生长,当处于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时,就会出现生长代谢受阻的情况。通过对大量植物的生长实验,我们发现,大多数温带植物一生长温度为25℃~30℃,如菜豆、南瓜、茄子、黄瓜、番茄、辣椒等。由于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温带,一年之中温度变化较大。在炎热的夏季和寒冷的冬季,都不适宜农作物的正常生长,温室大棚内对度进行控制,使其保持在农作物最适宜的温度范围内至关重要。

本系统采用温度传感器对温室内环境温度进行检测,并采用相关的措施对温度进行升降调节。一般情况下,在冬季,使用暖风机来增加温室内环境温度,并且温差越大的情况下,开启暖风机的时间越长。在夏季,常采用自然通风的办法,来降低环境温度,并依据环境温度差异的大小,来选择开启天窗或者侧窗。此外,当具有较强的光照强度时,可以张开遮阳网,来进行整体温室的降温。

第二,湿度控制。湿度也是影响农作物正健康生长的一个最重要环境因子,并且,温室内湿度主要来自于土壤湿度和空气湿度。过大或过小的空气湿度都不利于植物的正常生长,空气湿度过大时,农作物光合作用也会增强,以至于植物疯狂的生长,开花结果受到影响。同时,在较高的湿度条件下,植物病虫害的发生概率也会更高。相反的,如果空气湿度过低,那么,农作物会发生受到水分胁迫而生长受阻。例如:当土壤中的湿度过大,将会导致土壤中的氧气减少,植物的呼吸作用困难,不利于生长发育。同时,当土壤的含水率过少时,同样干扰植物的水分代谢,植物出现萎蔫的现象。另外,植物在不同的发育期,对湿度的要求也不同。我们需要在掌握农作物生长特性的基础上,合理控制温室环境的湿度。

控制温室环境的湿度适宜植物的正常生长,夏季光照强度较大时,我们也可以使用遮阳网。一方面控制环境的温度,同时,由于温度控制和湿度控制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耦合性,因此,也能实现对温室环境湿度的控制。在冬季,天气寒冷时,采用热风机对环境进行加温,在温度上升的同时也降低了环境的湿度。

第三,传感器的选择。我们要求传感器能够敏锐的感知温室环境,并高效地对温室环境进行调节,做到长期、稳定。不同的温度传感器灵敏度不同,我们有必要对不同类型的传感器性能进行分析,充分讨论每一种传感器的优点和缺点,找出最适宜用于温室环境中的温度传感器。

综上所述,设计一种温室环境智能监测与控制系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性意义,本文分析了影响植物正常生长的环境因子以及系统软件和硬件,然后基于这些参数,设计了一种用于温室环境的智能检测与控制系统,希望本研究能够为相关人士提供一定的参考,同时,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们在今后的研究中从更多层面进行分析。

参考文献

[1] 张冰,余艳伟,鲁绍坤,等.基于物联网的集散控制系统在温室群环境监测控制中的应用[J].江苏农业科学, 2018,10(13):36-37.

[2] 王鹏,许明海.基于LabVIEW的温室环境检测测试系统的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8,12(9):65-67.

[3] 徐立.基于Android和Zigbee的农业温室环境监控系统设计[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18,25(2):66-67.

[4] 季永权.基于ZigBee无线传感网络的温室智能监控系统的研究与应用[D].浙江农林大学,2018.

猜你喜欢

控制系统设计
BUBA台灯设计
有种设计叫而专
陈国兴设计作品
基于PLC的自动切蛋糕机的控制方案
Ka频段卫星通信自适应抗雨衰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PLC的钢厂热连轧感应加热炉控制系统实现
匠心独运的场地设计画上完美句点
风力发电机组电气与控制系统快速检修思路探索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
设计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