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2018-03-06仇文华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17年9期
关键词:有效教学思考实践

仇文华

[摘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探索有效教学策略,提高数学学习趣味性,使学生爱学数学.教师应带领学生实践应用数学知识,打开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举一反三,锻炼学生的纠错能力,使得学生的学习能力大大提高.

[关键词]初中数学;有效教学;实践;思考

课堂教学是一种师生互动的双边教学活动,也是教师动态生成教学活动的最佳载体.为了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学到知识,培养数学学习能力,能主动将自己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之中,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应当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努力提高数学学习的趣味性,从而使学生爱上数学、学好数学.

一、带领学生实践应用数学知识

在传统的数学课堂上,数学教师被束缚在主导讲解的位置,学生在数学课堂上思维被压抑,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根本不会主动地思考问题,也不会在实际生活中有意识地应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从长远的意义看,初中生的思维能力得不到锻炼,教师的教学水平也无法提高.

为此,初中数学教师应当在课堂上为学生创造思考以及成长的空间,鼓励学生对教师提出的结论进行思考以及质疑,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将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探究.为了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教师还应当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发现数学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创造性地发现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

例如,在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知识时,从实际的问题出发,让学生使用一个28米的细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如何使用这一铁丝围成一个面积为30平方米的正方形呢?基于这一个具有实际意义的问题,学生会主动开动脑筋,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如何解决,通过数学知识的应用探究,学生会找到这一问题的最佳答案.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学生明确自己扮演的角色,主动地探索数学学习中的问题,积极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在提出问题、发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数学学习方式,充分发挥了学习的主动性,在无形之中学生认识到了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意义,找到了明确的数学学习目标.

上述教学中,从学生的角度设计数学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攒数学学习经验,加深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印象。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增多,课堂学习氛围也变得更加活跃,同时学生在数学课堂上能积极表现,大胆生疑,充分展现了数学学习的魅力.

二、打开学生思维。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

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不能仅仅局限在问题的答案之中,而是要在问题的解答过程中获取经验,学会举一反三.借助数学问题的解答让学生举一反三,能够深化学生对数学问题中蕴含的知识点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例如,在解决“学校广场要建设一个总面积为300平方米的草坪,要使用什么样的形状才能既保障草坪的面积,又具有美观大方的外表呢?”这一问题时,学生对于实践问题具有探究的兴趣,能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想象不规则图形、长方形、正方形、椭圆形以及圆形等图形来探究问题的答案,在验证的过程中必然会复习不同几何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而学生从实际问题的探究人手对于面积计算公式会有更深刻的印象,达到了数学课堂教学目的.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从生活的角度出发设计问题,让学生在既有的教学模式基础上发散思维,将自己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问题的解决中,带领学生从全新的领域探索数学问题的解答方法,让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进发出全新的灵感,极大地减轻学生的数学学习压力,使其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能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

三、挖掘错误资源。锻炼学生的纠错能力

在知识的实际应用过程中,问题与条件并不是完全是教科书式的,在这一过程中要想锻炼学生的能力,必然要使得学生拥有纠错的能力,使得错误成为一个优质的教學资源.

例如,讲解“a2-62=(a+b)(a-6)”这一公式时,教师会让学生分解x4-y4,从中让学生掌握分解因式的技巧,但是多数学生在初次接触这一分解式时都会出现错误。作为教师,应积极挖掘典型的错误,引导学生及时纠错,加深印象,从而在未来的应用过程中避免类似问题的出现.

在初中数学学习阶段,主要的任务并不是完成数学考试,而是要让学生具有应用知识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优化课堂教学方式,增强数学课堂的趣味性,使得学生对初中数学的学习体验大大增强,掌握正确的数学学习方法.

(特约编辑 安平)endprint

猜你喜欢

有效教学思考实践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