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的学校传承问题
2018-03-06王婷魏同玉孙宽宁
王婷++魏同玉+孙宽宁
摘 要国家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号召已得到普遍认可,民俗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逐渐引起了关注,尤其在学校教育层面。目前,学校主要通过开设民俗文化课程、组织民俗文化教育活动和校园民俗文化建设三种途径传承民俗文化。同时也存在着民俗课程系统性不足、传承方式形式化明显及传承路径间合作缺失等问题。为更好地促进民俗文化的学校传承,需要在一体化设计、层次化实施、多元化评价和多样性路径等方面做出努力。
關键词民俗文化 学校 传承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文化自信”,这里的“文化”便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坚持文化自信要求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展中国自己的文化。民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保护、传承和发展民俗文化也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工作。有学者指出,民俗文化是沟通民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联系传统与现实、反映民间社区的和集体的人群意愿,并主要通过人作为载体进行世代相习和传承的生生不息的文化现象。[1]如今,民俗文化的传承工作已经走进了中小学校,在学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正逐渐成形,逐步发展。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通过中小学来传承民俗文化,有利于民俗文化更有效更长久的传承和发展,也有利于青少年对民俗文化的深刻理解和核心素养的培养。当前民俗文化学校传承的路径已经初具规模,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同样也存在一些问题,亟需改进。
一、民俗文化的学校传承路径
笔者所在的调研小组走访了山东曲阜、潍坊、安徽安庆、蚌埠、凤阳等民俗特色鲜明的地区,从学校和社会两个层面了解当地民俗文化的传承情况,考察当地中小学和教育局,走访文化馆、博物馆,并与学校校长和教师、相关机构工作人员、非遗文化传承人及当地村民展开交流和访谈。纵观学校的做法,在民俗文化的传承路径上存在一些相似之处,总结来说主要有以下三种路径。
1.开设民俗文化课程
开设民俗文化课程并进行系统学习是各中小学校传承民俗文化中应用最广的一种路径。这种课程多由学校自主开发,有的学校以综合实践活动为载体,有的学校以校本课程为依托。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2]文件还指出,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2]这些政策的提出给予了学校充分的课程开发和管理的权利,也促进了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和校本课程的发展,很多学校便依托综合实践活动或校本课程传承传统民俗文化。
无论综合实践课程还是校本课程,都强调学校的自主性与主动性,强调学校利用自身的资源,结合学校、学生和教师的实际情况,进行自主规划,自主开发,自我管理。从课程开设数量上来看,多数学校都会开设多门民俗文化的相关课程,例如安庆四中开设了刺绣、陶艺、黄梅戏、民俗文化常识等课程;从课程开设形式上来看,多为走班学习,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或需要选择其中一门或几门课程;从课程开设时间上来看,课程时间固定在每周的某个下午,比如每周五下午,时间一到学生根据自己选择的课程到相应的教室学习。学生通过民俗文化课程的学习,有的学会了某项技能,有的增加了对民俗文化的兴趣,有的了解了民俗背后的文化,使得传统民俗文化在学校得以传承。
2.组织民俗文化教育活动
组织民俗文化教育活动是学校传承民俗文化的又一重要路径。教育部在2014年印发的关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中指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园教育活动。利用学校博物馆、校史馆、图书馆、档案馆等,结合校史、院史、学科史和人物史的挖掘、整理和研究,发挥其独特的文化育人作用。综合学校的教育实践,学校开展的活动不仅仅局限于校园内开展的活动,也包括校园之外的活动;不但包括民俗文化专家走进校园,也包括学生走出校园。现将民俗文化教育活动分为三类:社会实践活动、竞赛活动、课外活动。
社会实践活动是指教师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参观博物馆、档案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机构,通过讲解人员的介绍与科普,通过教师的材料收集与补充,通过学生自己活动报告的作业,学生了解更多的当地民俗,体悟民俗背后的文化内涵;竞赛活动的形式丰富多样,有知识型活动,也有技能型活动。比如举办民俗文化的征文大赛、演讲比赛、知识竞赛活动,举办凤阳花鼓大赛、剪纸比赛等;课外活动的主要表现形式是课外兴趣班或社团,比如黄梅戏班、凤阳花鼓班、剪纸社等。课外活动时间为周末或每天下午放学后,教师多为民俗文化专家、非遗文化传承人,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参不参加,选择参加哪种活动。多样的活动形式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民俗文化的激情,有利于学校结合自己的资源条件形成自己的特色,也有利于当地的传统民俗文化知识与技能真正进入课堂,让学校真正成为保护和传承民俗文化的场所。
3.进行校园民俗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以特定主体(教师、学生及职工)为载体,是人们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利用校园文化建设来渗透民俗文化的传承,也包括物质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两个层面。
物质文化建设层面,学校主要以宣传栏和墙壁为载体。调研发现,很多学校充分利用宣传栏和教室墙壁等资源来渗透民俗文化的教育,营造民俗文化的校园氛围。比如,安庆市某中心小学以“孔雀东南飞”为主题进行校园文化建设,学校的宣传栏里贴满了与孔雀东南飞这一典故有关的建筑、景物、故事传说等图文资料,还绘制了诗乡文化墙,墙上有毛笔字书写的诗歌,有与民俗文化有关的图画,还有民间俗语、民歌、民间传说等介绍资料。再如,济宁市某学校校园的地面和墙壁上也绘制了一些民间游戏图,像“跳房子”、“丢沙包”、“斗鸡”等,走廊和宣传栏也张贴了一些关于民间游戏历史渊源的介绍。
精神文化建设层面,学校主要依托班风建设和民俗文化表演。班级文化建设除了教室里张贴剪纸作品、京剧脸谱等具有民俗特色的物质材料外,班级的口号、班规、班歌等也要体现民俗文化的特色。此外,学校还会在儿童节、国庆节、端午节等重大节日时举行民俗文化表演活动,节目形式不限,目的是营造民俗文化每时每刻在身边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多了解,多学习我国优秀的民俗文化。通过这些校园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加强了学生对当地民俗的理解,培养了学生对民俗文化的认同,提高了学生参与民俗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意识,充分发挥了校园文化建设对民俗文化传承的引导、规范和激励的作用。endprint
二、民俗文化学校传承中存在的问题
在中小学及社会、家庭的共同努力下,学校的民俗文化传承工作已经探索出课程、活动和校园文化三种有效的传承路径,在实践探索的过程中,学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1.民俗课程系统性不足
开设民俗文化课程是各校采取的最为广泛的传承民俗文化的路径,但这种课程目前还处于学校独自探索阶段,不够成熟,缺乏规划,系统性不足。从课程设计层面来看,多数学校的民俗课程的设计和开发工作由教师个人负责,缺乏团队的合作,由于个人能力的有限和经验的不足,造成民俗课程的设计和开发处在“走一步再走一步”的状态,边实施,边规划,边摸索,边调整,没有完整的课程规划和方案。从课程实施层面来看,教材上,学习材料一般是任课教师通过网络、民俗专家等收集来的资料,个人倾向性明显,没有固定的教材,没有形成体系,系统性不足;师资上,合格的老师不仅要熟练掌握某一民俗的技能,还应了解其背后的文化意蕴和教育意义,更应懂得如何将这种民俗高效高质地教给学生,调研表明,满足以上三点的教师较为稀少。无论从规划设计层面,还是从具体实施层面来考察当前学校的民俗文化课程,都是缺乏科学规划的,是凌乱零碎的,是不系统的。
民俗文化课程缺乏系统性的现象在中小学比较普遍,例如,安庆市某中学开设了剪纸、篆刻、刺绣、黄梅戏等民俗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程的开发设计、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课程的评价考核等工作均由一线教师来负责,每门课程由一位老师负责,没有团队合作,没有群策群力,几乎可以说一个老师撑起了一片天,同时也在摸着石头过河,不断尝试,不断改进。虽然开设了十年,但关于课程计划、课程的相应教材仍然缺乏。这种情况代表了绝大多数学校的现状,几乎没有学校具有完整的课程计划,虽然有的学校有了自己的校本教材,但也只是为了宣传和突出学校特色,并未真正发挥作用。
2.传承方式形式化明显
中小学校的民俗文化传承工作开展的如火如荼,抛开现象看本质,各种路径的传承均不同程度地表现出了较为明显的形式化倾向。
传承意向的形式化。调研中就民俗文化课程的开设意图,民俗教育活动的组织目的和校园文化的建设初衷等问题对部分中小学校长进行访谈,部分校长指出,进行这些民俗文化传承的初衷是为响应上级文件的要求,为应付上级领导的检查,抑或是为突出自己学校的特色,提高学校的名望。少部分校长认为多种形式的传承是为了传承和保护优秀的民俗文化,是为了学生多种素养的培养和全面发展。就传承意向的了解发现,当前中小学的民俗文化的传承路径为传承而传承,为存在而存在,为功利性的目的而存在,存在流于形式。
傳承表现的形式化。学校的民俗课程、民俗教育活动、校园文化建设除了意向目的的形式化之外,在具体表现上也有流于形式的倾向,学校重视可视的形式上的表现,忽视隐形的精神内涵的表达。比如学校的文化建设多停留于物质层面,多用可见的物质载体来呈现,忽视民俗文化中可贵的优秀精神品质。学校组织的文化表演活动、竞赛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较为重视学生是否学会某项技能,对学生是否了解民俗文化背后的精神和教育意蕴不够重视。
3.传承路径间合作缺失
学校民俗文化传承的路径多种多样,不仅仅局限于以上三种,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无论采用几种路径,也无论采用何种路径来进行民俗文化的学校传承,部分学校存在各种路径间缺乏统筹规划、各自为政、合作缺失的现象。由于各学校传承方式的形式化,传承目标的功利化,各种路径在最初并没有拧成一股绳,并没有为同一个传承民俗文化的目标而努力,而真正实施起来之后也必然会表现出一种各自为政、合作缺失的分裂局面。比如,民俗文化课程与常规分科课程的脱离。民俗文化的传承与教育目标不是仅能在民俗课程中才能达到,在其他的路径,在常规的传统的分科课堂中也能实现。民俗课程与常规学科课程,没有交集,没有配合,学科教师与民俗文化的任课教师缺乏沟通,缺乏合作。“众人拾柴火焰高”,教师个人的单枪匹马是不可行的,各传承路径的各自为政也是不可行的,民俗文化的学校传承工作需要学校每个人的参与,需要各路径间的协调合作。
三、民俗文化的学校传承路径优化建议
传统民俗文化的学校传承尚处于摸索与尝试阶段,在不断的尝试与改变中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当下,我们要做的是客观分析问题,理性提出优化建议。
1.一体化设计
欲解决学校民俗文化课程系统性不足、形式化明显等问题,进行一体化设计是关键。明确为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目标,以目标为主线,展开一体化设计。
明确课程目标。学校开设相关民俗课程不是为了简单应对上级领导的检查,也不是为了单纯突出学校的特色,应确立为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目标,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保护和传承优秀民俗文化,关注民俗文化背后的文化意蕴和教育意义,纠正错误的功利性和形式化的课程设计意图。在正确目标的引导下,在教师的合作探索下,在经验的改进完善下,进行一体化设计,建立民俗文化课程计划和方案。
精选课程内容。教材是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发展与完善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具备固定的教材。民俗文化课程的内容选择与教材编写工作需要校长和每位教师的努力。在选择课程内容时应结合当地文化资源,结合学校的实际,结合学生的发展和需要特点,自主选择适合本校的民俗文化内容,自主开发所需的教材,保证每门课程都有固定的教材,并以教材为蓝本,允许教师的拓展与改变。还可以制作内容精、形式活、受欢迎的数字化课件,结合民俗课程需要编写具有地域特色的优秀民俗文化读本。
有效实施课程。在课程实施中应加强民俗文化课程与常规分科课程的融合,加强民俗课程任课教师与分科教师的合作,加强民俗文化知识与日常生活经验的契合。改变民俗文化的学习必须在民俗课程中树立文化无处不在、学习无处不在的观念。美术、历史、语文等常规学科一般会较多涉及到民俗文化的相关知识,这些老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遇到相关内容时可多做些功课,备课时不仅仅从自己所在的学科发展角度考虑,还应拓展一些民俗的内容,帮助学生了解其文化意蕴。endprint
2.层次化实施
民俗文化的表现形式多样,在学校的教育传承中主要表现为知识型民俗文化和技能型民俗文化。知识型民俗文化强调通过学校的传承,学生了解民俗的来源、发展及意义等,获得知识层面的丰富,比如节日礼仪、风俗习惯、传统服饰、传统民居、民间饮食等。技能型民俗文化强调通过学校的传承,学生掌握某一民俗的技法、工艺等,获得技能层面的提高,比如剪纸、刺绣、黄梅戏等民间艺术及民间游戏等。
针对不同形式的民俗文化,学校在选择传承路径时,应层次化实施,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知识型民俗文化主要依靠民俗课程这一途径来贯彻传承,技能型民俗文化主要依靠竞赛活动、课外活动等民俗教育活动来学习保护,而校园民俗文化建设这一途径则侧重整体的熏陶,潜移默化的习得,弥补其他途径对情感态度这一维度目标的忽视。值得注意的是,层次化实施的同时不能忽视各传承路径之间的统筹规划与相互配合。比如,在学习刺绣这一技能型民俗时,可以选择民俗课程这一途径来贯彻实施,通过教师课上的讲解了解刺绣的历史、分类、特点与基本技法等;也可以采用课外活动来学习传承,通过兴趣班或社团的学习学会基本针法,能够独立完成作品。层次化实施的目的是为了各路径发挥所长,为了传承的高效率与高质量,不能狭隘地理解为各路径间的分开或割裂,相反地,更应注重其间的相互配合与协调统筹。
3.多元化评价
评价制度是学校民俗文化传承工作的风向标,在一定程度上规约着学校传承路径的方向,代表着传承路径的合适与否,可以说,好的评价制度在促进民俗文化的学校传承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不同的传承路径对于不同类型的民俗文化传承各有侧重,各有所长,在层次化实施的同时应进行多元化评价予以配合。以三维目标为例,在对民俗文化课程这一路径进行评价时,更侧重对民俗文化知识层面的评价;在对民俗文化教育活动這一路径进行评价时,更强调对技能或能力层面的评价;在对校园民俗文化建设这一路径进行评价时,更突出对情感层面的评价。每种路径在实施时有层次的进行,在评价时理应多元化的评价。抑或是说,这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正是由于多元化评价的风向标作用,引导着路径选择时的层次化实施。这种相互促进的动态调试过程最终是为了实现设计时确定的三维目标。
学校应该做的不仅仅是关注学生考了多少分,有没有学会某项技能,而应将更多的评价指标放在学生有没有了解该民俗背后的文化意蕴,学校有没有充分挖掘该民俗的教育价值上。
4.多样化路径
依托学校的民俗文化传承不仅仅局限于现存的三种路径,还应将社会与家庭资源充分利用起来,探索更多更适合的路径来传承民俗文化,形成在学校主导下的多方合作和多路径并存的和谐局面。
学校与社会合作,不仅包括将社会资源引进学校,也包括学校人员走进社会。充分利用社会上的公共文化机构,除博物馆、文化馆外,与美术馆、故居旧址、文化遗产等单位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成立“民俗文化传承教育基地”,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现场教学。组织学生开展面向社会的民俗文化展演、学生作品展示等活动,走出学校,通过文化宣传、活动宣传的形式促进学生和社会人士对民俗文化的理解和传承。此外,学校与家庭合作,以学生为纽带,帮助家长明确民俗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实现民俗文化生活化的传承。比如,组织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民俗文化主题教育活动,倡导有民俗文化特长的家长直接参与学校民俗文化传承工作等。
参考文献
[1] 仲富兰.中国民俗文化学导论[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2]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E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309/200412/4672.html.
[3]石峰岗.论校园文化及其优化[J].高等教育研究,1989(1).
[作者:王婷(1992-),女,山东滕州人,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在读硕士研究生;魏同玉(1992-),男,山东临沂人,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在读硕士研究生;孙宽宁(1971-),女,山东济南人,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
【责任编辑 刘永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