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建本科院校“虚实互联”教学模式探索

2018-03-06司子强

文教资料 2017年30期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教学模式

司子强

摘 要: 经济学学科过去一直被认为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但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仍然有可能通过有效利用网络资源和手段,探索教学模式的应用性、实践性和趣味性,从而形成一种“虚实互联”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 虚实互联 教学模式 西方经济学

一、引言

进入新世纪以来,伴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日益普及,我国高等教育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变化与挑战。作为身处教学第一线的专业教师,很多人都在思考如何在新技术环境下,重新唤起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并培养他们的专业技能。与此同时,新建本科院校不断涌现,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程度不断提高,也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呈现出的明显特征。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对于众多新建本科院校而言,迫切需要探索出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体系等,适应这些变化与挑战。着眼于未来的高等院校分类发展,以及学生自身的学习与职业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教师及教育工作者已经开始探索西方经济学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发展,并且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例如有学者提出了“探究式”教学方法在《微观经济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即要求学生模拟成经济学家,自己探索出经济学原理(叶满城,2009)。有教师甚至提出了更加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包括换位思考教学法、批判与创新式教学法、研究式教学法、体系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兴趣式教学法、实验教学法等(樊士德,2012)。还有一些教学工作者尝试从社会学、心理学、哲学等领域进行经济学的跨学科教学,利用实证式的教学手段搭建科学和人文学科交叉的教学平台,综合不同知识信息、融合不同知识领域进行价值创造,在充分阐释经济现象本质的同时,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齐红倩等,2013)。上述这些有益的尝试的确给当前西方经济学教学带来了崭新的面貌及一些可行的方法。然而,从本质来讲,这些教学方法的创新并没有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即这些创新是否围绕学生的兴趣和特点而展开,经济学专业知识与学生自身的就业乃至职业发展是否真正联系了起来。因此,基于这样的思考,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我们认为仍然有必要探索更多符合现实教学环境及学生特点的经济学教学方法和模式。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正逐步探索一种“虚实互联”的经济学教学模式。所谓的“虚”,就是充分利用当前的虚拟网络和移动互联网,结合其信息、资源和功能开展教学;所谓的“实”,则是指新建本科院校西方经济学教学应当以应用型为导向,强调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达到最佳效果。本文拟对“虚实互联”教学模式的优势、基本原则、基本流程、实施条件等内容进行初步探索。

二、“虚实互联”教学模式的相对优势

(一)虚实互联教学模式实现了与新建本科院校学生培养目标精确对接。

课程教学目标必须服务于人才培养目标,就经济学教学来说,研究性大学经济学教学注重“虚”,职业技术院校经济学教学注重“实”,新建本科院校经济学教学要求“虚实互联”。新建本科院校通常是指在1998年之后教育部批准成立的高等本科院校,目前约占我国所有地方本科院校数量的三分之一。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的到来,各类高校在积极寻求多样化差异化的发展道路。对于新建本科院校来说,普遍的共识是朝着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方向发展。早在2001年4月,教育部在长春举办了“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讨会”,成立了“全国工程应用型本科教育协作组”,随后又于2002年、2004年、2007年、2008年分别在南京、西安、上海、合肥等召开研讨会及学术论坛,探讨“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办学理念及培养方法、培养模式等。虚实互联的教学模式力争将一般的经济学理论应用于实际,如企业的成本核算、项目咨询、创业指导等方面;这既不同于研究型大学从经济学理论到理论的教学模式,又不同于职业技术院校只注重实际操作的模式。这正是顺应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教学要求的一种教学模式[1]。

(二)虚实互联教学模式打通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西方经济学本身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但新建本科院校的西方经济学教学要求显然不同于研究型或研究教学型大学,在教学过程中不应该过于注重理论的思辨和探索,而应当更多地着眼于实践导向和应用导向。大学生本身对新事物充满了好奇,但如何将这种心理转化为与课程相关、与职业发展相关的学习行为,就需要教师合理引导。我们通过探索西方经济学等理论课程的应用可能性,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创造性,而且能够使学生在应用理论的过程中了解社会生产实践的本质,从而逐步提高实践能力增加经驗。

(三)虚实互联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兴趣和能力,活跃了教学气氛,增强了课堂教学效果。

虚实互联的教学模式主要从三个方面强化课堂教学效果。一是强调学生的参与感,使学生不再游离于教学之外,并成为教学活动的部分主导者,从而其主动性便会被调动起来,“大学参与性教学既发挥教师的主体性,又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双方通过交往、对话、理解、共享等方式主动配合,达到和谐一致”[2];其次,将课堂教学与学生职业规划相联系。大学生正处在职业生涯起步的初期,一方面对未来职业发展充满了期待,另一方面由于生活阅历有限而显得迷茫。此时,如果教师能在课程中融入一些和他们就业和职业相关的社会生产实践,必然会引起学生的关注和兴趣。最后,虚实互联的教学模式使得课堂教学方式更加多样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感受到更多的新奇独特之处和乐趣。

三、“虚实互联”教学模式的基本原则和流程

(一)新建本科院校西方经济学的教学要求。

简单来讲,新建本科院校的经济学教学要求就是:掌握基本原理、追求应用、就业导向,反应在教学内容、考核要求和教学方法上。

1.内容要求。

在教学内容上,可以减少对于经济学学派争论的介绍,摈弃高深数学模型的应用,避免过多的纯理论分析。以当前通行的经济学教材和大纲来看,在微观经济学部分,关于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消费理论、生产理论、市场理论、福利理论等进行介绍与讲解,至于信息经济学、博弈论、实验经济学等前沿理论,则没有必要做过多的分析。在宏观经济学部分,围绕国民收入,主要以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学框架为内容,再简要介绍货币学派、新制度经济学派、供给学派、国际经济学等一些后续的理论发展。这基本上就构成了新建本科院校西方经济学的主要教学内容。endprint

2.考核要求。

对于新建本科院校的西方经济教学而言,过程考核与最终考核的目标取向不同于其他高等院校。首先,对于基本的经济学原理,例如消费理论、生产理论、成本理论等,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并理解。其次,学会应用这些理论,分析现实经济案例,并且用来完成相关的综合性经济学教学项目。最后,在最终考核中,根据学生是否应用相关的经济学原理、理解和应用是否准确、项目完成的工作量、现实可行性等方面给出综合评价。这样,不仅考查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及应用能力,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和贯彻了经济学教学的应用性要求。

基于网络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当前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有可能并且应该充分利用各种网络技术,充实和丰富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当然,不管利用何种教学技术,基本的教学原理及规律仍然需要遵循。

(二)教学基本原则。

在“虚实互联”的教学模式中,西方经济学教学更加强调综合性、应用性及学生能力的培养。为此,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这样一些原则:

1.学科融合。经济学发展到今天,本身已经衍生出了许多分支学科,如国际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等。在新建本科院校的经济学教学过程中,着眼于学生的应用导向和就业导向,则需要加强经济学与管理学、会计学、金融学、市场营销学等应用性更强的学科的融合,唯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当前,科学技术与社会问题日益复杂,有些问题依靠单一的学科知识往往无法解决,因此应用型导向的专业教学不应该仅仅依托某个单一的学科,而应当依托多个相关的学科,使学生具备跨学科相融合的知识结构,为社会生产实践培养出复合型人才。

2.理实结合。由于需要强调经济学的实际应用性,即要求学生将经济学理论应用于生产及生活实践中,因此经济学教学除了基本原理与理论之外,还必须关注现实经济问题。除了宏观的总体经济形式、经济发展趋势、经济运行结构等,与学生个人职业发展相关的微观经济环境、产业前景乃至职业规划等,都应当尽可能与经济学教学联系起来。在社会生产实践中,企事业单位对于纯理论的经济学专业学生的需求相对较小,而对于经济学衍生学科专业的学生需求量则较大。即便如此,经济学课程仍然是不可或缺的,因为它是会计学、财政学、金融学等学科的基础学科,对于这门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其他相关课程,有助于他们从根本上提高这些专业的实际应用能力。

3.注重反馈。任何一种教学方法,如果不能与教学效果形成反馈,就不可能取得成功,“虚实互联”的教学模式同样如此。更进一步的,教学模式不但注重最终评价的反馈,更关注全程的、综合的反馈效果。即无论是在理论教学阶段,还是综合报告阶段,我们都要通过不同的形式考查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掌握与应用情况,并且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与此同时,评价与反馈的方式应更加多样化,可以是教师口头的点评,也可以是书面的评语,甚至可以是学生的自我评价等。通过这种全程的多样化的评价体系,可以帮助学生在教学循环中不断强化学习效果。

(二)基本流程。

西方经济学“虚实互联”的教学模式中,基本教学模块包括“虚拟网络资源”和“现实经济模拟”两个方面,虚拟网络资源涵盖了网络信息利用、网络教学方式(包括微课、网络公开课、网上作业系统等);现实经济模拟要求学生通过可获得的网络信息资源,完成若干个教学任务或教学项目,例如要求学生分析当前的某个经济热点问题,或者完成某个投资项目的评估等。

从基本的流程来看,主要表现如下:

在课堂上,教师完成基本的理论教学与任务布置。得益于搜索引擎、移动通信等网络技术的发展,学生部分的自学任务与资料查找可以课堂上完成;或者允许学生可以在课后查找相关资料。再回到课堂上进行汇报与讨论,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及报告内容给予相应的评价及反馈。

“虚实互联”的教学模式充分强调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探索、应用、反馈等四个侧重点。鉴于网络信息时代对传统教学模式产生了较大的冲击,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兴趣度、介入度普遍下降。新的教学模式更加注重重新唤起学生的课堂兴趣、注意力及参与感,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权力分享。国外教学研究表明,“分享权力,对于教师而言也是有利的。你不再因为学生的被动、没兴趣和不融入而挣扎。他们的活力会激励你、促使你做更多准备,进行更多冒险,然后从教学的快乐中得到回报。权力分享避免了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中的不良关系。你和他们的区别变得更模糊。因为你们不会感到没有权力,所以他们不会抵制你的要求”[3]。所以,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中,并以应用为导向激发他们探索的兴趣,注重整个过程的相互反馈,是虚实互联教学模式推行的关键。

互联网及相关信息数据的普及是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并且会渗透到大学校园甚至课堂中,许多知识、信息、理论的获得变得日益便捷且成本极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已经不再是信息知识的唯一提供者,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主动地搜集和寻找信息。教育工作者应当思考如何利用这一趋势及资源,服务于教学及教育任务。有学者就认为“互联网与教育的跨界融合,教学活动从现场瞬间行为变成恒久的数据化行为,衍生出线上线下融合的双重教育服务业态,带来全新特征的育人空间”[4]。

四、虚实互联教学模式实施的必要条件

在当前新建本科院校中实施“虚实互联”的教学模式,是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需要学校、教师、学生多方面共同参与、共同提高。具体而言,在這三个层面仍然需要具备这样一些必要条件:

(一)教师层面,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虚实互联”的教学模式不同于以往的教学,不仅注重对于互联网教学资源和方法的利用,而且注重教师实践操作能力的发挥;然而,一些高等院校经济学教师,重理论、轻实践,重书本、轻网络,往往无法针对当前学生的特点开展教学。因此,经济学专业的教师在强化专业知识的前提下,仍然需要不断学习最新的网络知识,并通过企业锻炼、社会实践等方式,提高相关能力,从而给予学生更多更好的指导。endprint

(二)学生层面,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虚实互联”的教学模式不仅要求教师做出改变,而且要求学生不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但是,大学生在当前的教育体系下,从小到大已经对“被动式”学习形成了强大的“路径依赖”,其主动学习和研究能力不足。因此,主动学习的方式和能力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和培养。鉴于大学生普遍乐于且善于接触网络信息,虚实互联的教学模式允许且鼓励学生发挥这一特征,并且结合理论思考与探索,在学习过程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三)管理层面,教学资源的保障,管理制度的激励。

从学校管理角度来看,一方面,新的教学模式需要高等院校具备足够的教学条件和设施、教学仪器和设备,例如网络实验室、模拟实训基地、虚拟现实技术软件等,另一方面,学校应当从制度上鼓励并支持这一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施,包括教学大纲的修订、专业教师的激励机制设计、学生管理制度的改进等。关键在于学校管理者必须转变观念,突破传统的、单一的教学绩效评价体系,给予教学模式创新的探索与研究更多的自由与空间。

综上所述,“虚实互联”的教学模式将有助于提升理论教学的应用性、实践性和趣味性,有助于学生结合课程和教学大纲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以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应用于生活实践、工作实践乃至整个职业生涯。高校教师要及时转变角色和身份,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向提问者、指导者、评价者、参与者等多重身份;要求高校管理者创新管理思想和理念,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教学改革和创新之中。

参考文献:

[1]孔繁敏.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实证——做强地方本科院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许建领.大学参与性教学——理论探讨与系统构建[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39.

[3][美]玛丽埃伦·韦默,著.洪岗,译.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给教学实践带来的五项关键变化[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22.

[4]熊思东.与“数”同行:大数据驱动大学变革[N].光明日报,2017-2-1(03).

[5]叶满城.探究式教学方法在《微观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科学,2009(2).

[6]樊士德.我國高校西方经济学教学方法新论[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12(3).

[7]齐红倩,孙巍,李伟.刁莉男跨学科视野下经济学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J].中国大学教育,2013(8).endprint

猜你喜欢

西方经济学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浅议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的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