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校新闻史教学模式的创新

2018-03-06宋晨宇

文教资料 2017年30期
关键词:新闻史专题研讨新闻学

宋晨宇

摘 要: 在地方高校应用转型发展的背景下,新闻史教学面临一些问题:掩盖了新闻史对新闻实践的价值,新媒体技术冲淡了新闻史的人文特质,缺乏多元化教学环节。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正视新闻史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的特征,新闻史教学采用专题研讨式教学模式,使学生在自主学习和集体参与的情境中探索和发现,从而增强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地方高校 新闻史 专题研讨 教学模式

高校新闻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大致由新闻史、新闻理论和新闻业务三个部分构成。其中,新闻史是新闻学教学和研究的基础,它为新闻理论提供历史材料和理论依据,为新闻业务提供新闻工作的经验和教训。就其本身而言,新闻史是新闻发展的历史,评述和研究人类新闻活动的基本事实,揭示新闻事业和新闻传播发展变化的内在规律和外在影响。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学习新闻史,除了能够培养新闻专业素养之外,还能够使学生從新闻传播的探索活动中学习人文精神和新闻事业意识,这对培养新闻业所需的“守望社会”的新闻人才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对新闻史教学的认识出现偏差,加上高校新闻史教学自身存在的问题,以至于新闻史教学总是遭受冷落,教和学两方面的积极性都受到挫伤,新闻史教学模式的创新迫在眉睫。

一、新闻史教学存在的问题

2015年10月21日,国家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联合发布《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了地方高校应用转型发展的要求。在课程体系改革和教学方面,要求地方高校整合相关的专业课、技能应用和实验实践课,培养学生的技术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新闻史教学作为新闻专业基础教学,在新闻学专业应用转型和新媒体应用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在认识和操作上存在一些问题。

(一)掩盖了新闻史对新闻实践的价值

根据《指导意见》的要求,地方高校应逐步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以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为主,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服务。这种指导思想从地方和高校的实际出发,要求地方高校注重专业发展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仅就新闻史而言,其指向恰恰是新闻实践,它总结过往的新闻实践经验作为当今新闻实践的借鉴。然而,当前的新闻史教学没能充分展示新闻史对新闻实践的价值,学生逐渐失去对新闻史教学的兴趣。

新闻史的内容包括史实和史论两个部分,新闻史实是指新闻传播发展进程及其中的重要人物和事件,新闻史论是对新闻传播重要人物和事件的评论,以及对新闻传播发展规律的揭示。史实是基础,史论是灵魂。“因此我们在教学中既要厘清史实又要阐明史论,既要让学生因了解史实而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又要让学生因领会史论而获得启迪、增长智慧”[1]。但是,常见的新闻史教材偏重于记录新闻传播发展的史实,而史论却相对较少或者几乎没有。因此,新闻史作为史料的价值得到了凸显,而其对新闻实践活动的借鉴价值被削弱了。教师讲课时如果不加入评述史实和揭示新闻传播规律的史论内容,只满足于照本宣科地“灌输”史实,学生得不到启示性的信息,看不到新闻史对新闻业务的意义,自然会对所讲内容感到索然无味。

新闻史纵横古今,包罗大量新闻传播人物和事件,加上很多人物和事件离今天已经久远,因此无法将新闻业务的具体操作过程、方法和结果展示出来。针对这种情况,新闻学教学应该设置新闻史系列课程,即新闻史、名记者研究、新闻名作研究或新闻名篇赏析等,将新闻史梗概、新闻传播人物和业务配合起来,展示完整的新闻史图卷。然而,某些高校因为缺乏这种意识,或者因人设课,以致这种新闻史系列课程设置无法实现。一些学生认为,新闻史对于新闻的采访、写作、编辑和评论,对于实习和就业,没有实际意义,因此是可有可无的。殊不知,新闻史主要从宏大的新闻传播活动的视角出发,提供一定历史阶段新闻事业的经验和教训,是对新闻传播实践的概括和总结,对于人们新闻活动的策划、管理和经营等业务具有借鉴意义。

(二)新媒体技术冲淡了新闻史的人文特质

在网络技术、数字技术和信息技术之后,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随之而来。新媒体技术和应用不仅从内容生产,而且从网络、渠道、平台和终端带来了信息传播的革命,传统媒体纷纷受到冲击。于是,新技术类的课程自然增多了,在新闻学专业师生心目中的地位也相应地提高了。其结果是,早已被边缘化的新闻史课程的课时量遭到挤压,同时,教师和学生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到新媒体传播上,对于新闻史的主体内容——传统媒体新闻传播史的关注大大减少,甚至在以往媒体新闻传播史教学中,以新媒体思维认识、解释新闻事件和新闻活动,从而走入“技术崇拜”的怪圈。

“新闻以启蒙运动的核心关注为抱负,以在实践中落实民主追求为目标,以社会福祉为基点”[2],因此,新闻学属于人文科学或人文类的社会科学。在新闻传播的发展历史中,传播技术一直是作为传递人文精神的手段而存在的,哪怕在新媒体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也是如此。就新闻学专业而言,新技术教育与新闻史的人文素养教育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新闻学专业的学生适当地学一些新媒体技术是必要的,但如果挤压新闻史教学,那么从长远看将得不偿失。

(三)缺乏多元化教学环节

《指导意见》提出,地方高校要扩大学生的学习自主权,教学要转变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轨道上,鼓励采用合作式和参与式的教学方法。也就是说,课堂教学应增强自主性、开放性和包容性,采用多元化的教学环节,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地方高校的新闻史教学多是大班授课,甚至将与新闻学相关的专业如广播电视新闻学、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等集中起来授课。这种大班授课方式,使教师无法根据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因材施教,组织学生自主学习的难度很大。教师往往采用以往的教学模式,即以课堂、教材和教师为中心的知识传授模式,至于合作式和参与式的教学方法则很少使用。这种单一的讲授教学模式,阻滞了学生积极思维的发展,影响了学生自我能力的培养。endprint

新聞史从学理来说,可以算作新闻理论的范畴,但因为它的指向在于新闻实践,而且历史上很多媒体观和传媒法则到今天仍然通行,比如“竭诚为读者服务”的韬奋精神、黄远生的“脑筋能想,腿脚能奔走,耳能听,手能写”的“四能”说等,现在仍然被新闻界奉为圭臬,所以新闻史其实包含着不少实践教学内容。然而,由于课时量受到挤压,加上实践内容的挖掘和策划,以及实践环节的管理和评价,都有一定的现实难度,因此,新闻史课程的实践环节实际上都被琐碎的史实介绍所取代。

二、探索专题研讨式教学模式

新闻史教学存在的问题,与人们对新闻史的课程性质、特点和功能认识不足有很大关系,也与长期以来课堂教学的僵化模式密切相关。地方高校的新闻史教学往往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忽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力的培养。鉴于新闻史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的特征,新闻史教学可以在教师的主导下,以学生为中心,采用专题研讨式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集体参与的情境中去探索和发现,从而强化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闻史中有很多琐碎的史实介绍、非关键知识点,以及只出现一次又没有自成体系或无明显前后关联的人物和事件,可以将它们划为次要内容,让学生在课下阅读、了解。如古代的新闻信息传播方式、近代海外的中文报刊、伪满统治下的新闻事业、文革小报的兴衰,等等。这样可以缓解课时量紧张的压力,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除此之外的内容,一般都具有系统性、阶段性或延续性等特征,可以将这些内容分为传媒人物、媒体、作品、新闻事件和现象、传播工具和技术五大类。对这五类内容的梳理,往往能够揭示出新闻传播发展的内在规律。在梳理这些内容时,教师可以打破教材章节的界限,将前后相关的材料重新整合,设置为一个个专题。比如,中国新闻史上的梁启超,在维新报刊、保皇报刊、改良报刊和立宪报刊等时期,都有不同的表现,但这些内容分散在好几个章节,如果不加以梳理、整合,就显得散乱,学生不容易理清其前后联系;如果以“梁启超报刊思想的演变”设置专题,学生就能比较容易地从整体上把握其办报活动和思想的脉络。毛泽东的新闻活动和思想发展也跨越几个章节,主要包括:参加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主编《湘江评论》《新湖南》,创办平民通讯社、《新时代》《政治周报》,以及后来指导党的新闻宣传工作等。将这些内容整合为“毛泽东的新闻思想”专题,前后的联系就比较清晰了。另外,《京报》专题既可以回溯邸报,又可以与现在的《新京报》联系起来;《大公报》专题可以贯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大公报》的兴衰,以及香港版的出版现状;“新华社”专题可以串联起其前身红色中华通讯社,以及与之有密切关系的《红色中华》《新中华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这种类型多样的专题设置,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新闻史系列课程设置的不足。

为了与教材章节安排基本保持一致,教师可以将这些专题排一下顺序,当然,还要注意专题安排的系统性,以不至于打乱它们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为宜。然后,根据总课时量为这些专题分配课时,一般每个专题可分配一两个课时。

在每次专题研讨教学之前,教师将专题研讨的主题告诉学生,并布置预习教材、查找相关资料和制作电子课件的任务。另外,将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由组长组织本组成员讨论和研究专题,搜集资料,制作课件,做好课前准备。

课堂教学由三个环节构成。首先,教师陈述该专题研讨的目的、任务,对该专题的大致情况作简要介绍;其次,每组推举一位学生依次到讲台上展示并讲解课件内容,后讲的学生对前面讲解的同学所讲史实作补充,对史论给出不同意见或提出问题,由师生共同讨论、交流;最后,教师对该主题作梳理和总结,并对每组同学的表现给予评价。所有专题的研讨都结合相应的历史背景,摈弃当代技术思维,重在人文精神的展示与弘扬。

比如“邹韬奋和《生活》周刊”专题,首先教师说明该专题研讨的目的是:学习邹韬奋献身于抗日救亡和民主进步的新闻出版事业的精神。专题研讨的任务是:了解邹韬奋的报刊生涯和《生活》周刊的出版历程,研究邹韬奋民主救亡思想的形成和其进步出版事业的影响。然后,教师简要介绍邹韬奋和《生活》周刊的情况,而邹韬奋思想的转变、爱国民主斗争、为读者服务的精神等,则留给学生介绍。在研讨过程中,学生可能会提出一些如邹韬奋早期的改良主义思想、《生活》周刊的经营等话题,由师生共同讨论。

专题研讨式教学模式,集项目教学和研究性教学于一体,带有合作式和参与式教学的特点,使学生在项目任务的驱动下,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和探究。在新闻史教学中运用专题研讨式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自主获取材料,自主发现问题,抓住教材的主干,领会新闻史对新闻理论和新闻业务的价值,真正做到“以史为鉴、古为今用”。

参考文献:

[1]张允若.关于外国新闻事业史的教学——答中华新闻报记者问[N].中华新闻报,2005-7-3.

[2]李煜.数据新闻时代,新闻教育还需要新闻史吗?——以新闻史教学实践为中心的探究[J].现代传播,2016(11):149.endprint

猜你喜欢

新闻史专题研讨新闻学
中国新闻史研究的着力点与突破口
《伦理学研究》编辑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研讨
专题研讨嘉宾
社会历史语境下浅析《大公报》在中国新闻史教学中的价值
论博士格·德力克对新闻学和教学的贡献
新闻学理论在网络媒体时代的变革与创新
当代新闻学的网络化发展
河北省人大常委会机关召开“不忘初心做合格党员”专题研讨交流会
担保法专题研讨
社会进程中的新闻学探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