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会宁红色乡土文化资源移动学习中的弊端

2018-03-06王巧霞

文教资料 2017年30期
关键词:弊端移动学习个性化

王巧霞

摘 要: 随着“互联网+”教育的快速发展,本地小学生会宁红色乡土文化资源移动学习已经成为改变以往移动学习方式的焦点,但在实际推行中暴露出一些有代表性的问题,阻碍了小学生会宁红色乡土文化资源移动学习的发展。希望通过上述分析能有效解决小学生会宁红色乡土文化资源移动学习中面临的诸多问题,开创智能化、及时化、人文化、创新化的小学生会宁紅色乡土文化资源移动学习的未来。

关键词: 移动学习 个性化 信息化 弊端

会宁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人文资源、红军长征的红色会师资源、尊师重教的金色教育资源。在会宁农村中学思想道德教育教学中,借鉴、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式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会宁历史悠久,在对中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时,可以开发和利用非常丰富的本土历史人文资源,主要有会宁历史沿革、会宁历史文化遗址、发生在会宁的历史事件、会宁历史人物等。这些历史人文资源一方面可以丰富中学生的历史和人文知识,另一方面可以增强中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爱国主义情感。

早在新石器时代,会宁就有人类繁衍生息,留下了以牛门洞遗址为代表的大量文物。作为“秦陇锁钥”的重镇,会宁曾为雍州之域,殷周为西羌所居,西汉置祖厉县,王莽时改为乡礼县,东汉初复为祖厉县。周太祖为西魏相时,置会州会宁县。隋改凉川县。唐属会州会宁郡,所辖会宁、乌兰二县。宋属会州敷川县。金属会州保川县,又置西宁县,属秦州。宋称“甘泉堡”。贞右四年西宁县升为西宁州,仍属会州。元顺帝至正十二年,“诏改会州为会宁州”。明洪武二年始置今之会宁县。清隶属甘肃布政使司巩昌府。1913年改属甘肃兰山道,1927年废道后直属甘肃省政府,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会宁会师期间,曾建县苏维埃政府。1949年8月12日,会宁解放,设会宁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9月22日,会宁分区易名定西分区,会宁为其属县。1985年8月1日,白银市恢复建制,会宁县改属白银市。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大力推进,多元化的移动学习方式已经彻底对以往的教与学的方式发起巨大挑战;随着“三通两平台二期工程”的实施,从幼儿园到大学即将实现全部网络的覆盖与应用,智能化、个性化移动学习方式将成为未来移动学习方式的主流;随着新一轮高考制度的改革,走班制教学、分层教学,更是对教学提出了强烈的需求。广大一线教师积极踊跃地参与教学的研究与实践,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和宝贵的经验,值得大家移动学习和借鉴。然而,在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阻碍小学生会宁红色乡土文化资源移动学习的良性发展,本文以此为切入点对小学生会宁红色乡土文化资源移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剖析,与大家分享。

一、重形式轻内容

走进今天的校园,随处可见门牌上“PAD教室”、“数字化教室”、“教室”、“智能教室”的字样,推门进班确实能看见学生人手一个智能终端参与移动学习,表面上看小学生会宁红色乡土文化资源移动学习形势一片大好,然而当我们把视线从形式转移到教学内容上则发现不少问题。比如:教师给学生推送的数字化移动学习资源大都是文字和图片,换句话说,把纸质的教科书搬到了平板上,学生课上的智能终端就是浏览工具,内容则是部分教材内容的数字化,这种只重视形式不关注内容的问题急需解决。

二、重教法轻学法

小学生会宁红色乡土文化资源移动学习的本质是“个性化”移动学习和“自主”移动学习的完美结合,而目前日常教学却侧重于以教师教学为引领的模式,学生缺乏运用智能终端自主移动学习的条件。一节课上学生移动学习的节奏完全由教师控制,所见内容以老师推送的内容整齐划一,学生缺少自主移动学习的空间和资源,更谈不上个性化需求的满足,这一现象亟待解决。

三、重结果轻过程

一些教师参与教学的探究,却不关注整个小学生会宁红色乡土文化资源移动学习教学设计、资源准备、设备调试、环境搭建等环节,只关注最后的教学实施,其他诸事均交给设备厂家或者信息技术教师做,形成一人展示团队齐上的场面。长此以往,不但不利于教师信息素养与能力的提高,反而造成教学的畸形化发展,增大其他人员的工作负担,这一问题必须解决。

四、重交流轻交互

这里指的交流为课上师生通过语言、表情、动作的情感交流,以及学生通过即时交流工具发表见解的交流,这一点师生做得都比较好,得益于平时大家对于交流工具和软件的熟练使用。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小学生会宁红色乡土文化资源移动学习中的交互和反馈却很匮乏。这里所指的交互指的是“人机交互”、“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助”。由于目前教学大多应用于以往的面对面教学,还是以教师为主导,因此在教学检验上多以客观题为主,对于错题的解析统系很难支持,更是缺乏探究式移动学习的氛围和环境搭建,因此“生生互动”探究和“师生互助”的条件更是不具备,这一状况需及时改善。

五、重教师轻学生

就目前小学生会宁红色乡土文化资源移动学习而言,我们关注教师如何运用无线网络和智能终端开展教学而轻视作为小学生会宁红色乡土文化资源移动学习的主体——学生对于小学生会宁红色乡土文化资源移动学习的认知和能力。通过实践检验不难看出学生在会宁红色乡土文化资源移动学习意识和能力上存在差异,同时受地域和经济条件的限制,部分学生没有参与会宁红色乡土文化资源移动学习的条件,这会造成教育资源的再次分配失衡,再加上学生年龄和个体差异更是增加了小学生会宁红色乡土文化资源移动学习的难度和复杂性,这是我们面临的又一个难题。

六、重应用轻质量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深入,应该说教学处于快速发展的态势,教师对于教学的探索热情高涨,将小学生会宁红色乡土文化资源移动学习应用到日常教学的方方面面,如:课堂教学、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社团活动,等等,形式多样,种类繁多,但是缺乏对小学生会宁红色乡土文化资源移动学习质量和效果的对比和监测。任何一种新兴的移动学习方式的发展无疑要和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增强同命运,然而我们在轰轰烈烈应用小学生会宁红色乡土文化资源移动学习的同时,非常缺乏与其他移动学习方式的对比和分析,没有得到这种方式能否提高移动学习质量的有效数据分析,这是小学生会宁红色乡土文化资源移动学习未来要弥补的重要一环。以上是笔者经过近年的实践研究归纳的小学生会宁红色乡土文化资源移动学习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这些弊端阻碍了小学生会宁红色乡土文化资源移动学习的可持续发展,笔者根据经验结合目前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形势,梳理出以下方法与对策着力解决目前小学生会宁红色乡土文化资源移动学习中出现的危机。

总之,要理解会宁教育,开发和利用会宁教育资源,离不开一个字:苦。在会宁,苦是一种教育精神,更是一种教育资源,是会宁现象的精髓。这种苦,饱含了会宁学子九载熬油、十年寒窗之苦,饱含了会宁家庭砸锅卖铁投资教育之苦,饱含了会宁人民勒紧裤带接济亲友之苦,饱含了会宁各界“踏破铁鞋”的发展探索之苦。多向开放的小学会宁红色乡土文化资源教学,使社会各界成为教学的监督者和促进者,基于网络环境多向开放的小学会宁红色乡土文化资源教学也要求社会广泛参与并支持,加快小学会宁红色乡土文化资源移动学习社会化到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并受到终身教育的熏陶。基于网络环境的小学会宁红色乡土文化资源教学,是大众会宁红色乡土文化资源思想的体现,它的教学设计是以建构主义的认知移动学习理论为核心,是民主宽松的氛围中多向开放的移动学习活动,网络环境营造了小学会宁红色乡土文化资源移动学习社会化的氛围,它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张屹,祝智庭.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信息化教育[J].电化教育研究,2002(01).

[2]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Z].人民教育,2001(09).

[3]杨骞.“研究性移动学习”研究综述[J].中学会宁红色乡土文化资源教学参考,2001(09).

基金项目:2017年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会宁红色乡土文化资源融入校园的时间研究》课题批准号GS[2017]GHB162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endprint

猜你喜欢

弊端移动学习个性化
跟踪导练(四)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探讨微博在新闻传播中的弊端及改进方法
侦鉴一体的弊端与改造
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
“新农合”县级统筹弊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