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卫县域农村义务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路径

2018-03-06王华

文教资料 2017年30期
关键词:教育现代化义务教育农村教育

王华

摘 要: 农村义务教育是我国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中的重难点,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对提高乡校义务教育质量和实现农村学校教育现代化有着深刻意义。本研究针对中卫县域农村义务教育的现存状态,从教师观念、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等三个维度提出中卫县域乡校教育现代化内涵式发展渠道,以期达到发展真正满足农村百姓需要的地方教育的目的。

关键词: 农村教育 义务教育 教育现代化

不同的学者对教育现代化各持己见,在教育界并未最终定论。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认为“教育现代化是一个过程,是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变的过程”[1]。冯增俊认为,教育现代化是一种教育推进旧模式向新模式转变的历史进程[2]。褚宏启认为,教育现代化是与教育形态变迁相随,教育现代性不断增长和实现的过程[3]。根据中卫县域农村教育发展状况,本文比较认同第三种观点。本文认为教育现代化主要是指一切教育构成要素相继获得和深化教育现代性的历史过程。

一、中卫县域农村义务教育现代化发展现状

第一,一些教师观念滞后。一些中卫县域农村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将自己置于中心地位,强调自己在教育过程中的根本主导和主体作用,有意控制学生的学习活动,坚持一味讲授教材知识,缺乏与学生互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接受知识都是消极被动的。另外,中卫县域内农村学生多为留守儿童,一些学生的个人品行和学习质量不佳。

第二,教学手段单一。一些中卫县域农村学校学科教师依然借用粉笔、黑板和教科书等教具,以言语传达的方式随意完成教学任务。虽然宁夏教育主管部门向中卫管辖内的县域农村地区投入了充足的教育资金,购置了标准的学校硬件设施,但由于主客观原因现代媒体利用率不高,使得现代教学手段并没有真正发挥作用。长时间单纯使用以往的教学手段很容易泯灭学生探索知识的强烈欲望,学生无法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促进新经验的生成。

第三,教学模式简单。中卫县域农村教师固守以往的传递-接受式教学模式,学科教师纯粹地讲授知识,导致学生只是单一式地接受知识而非复合式的知识吸收。在课堂教学中,各个学科教师单纯地运用讲授模式,并未借鉴具有典型性的教学模式服务于教学活动。师生在陈旧的教学模式中教学,容易忽视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和差异性,易使课堂教育教学缺乏趣味和深度,難以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和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容易造成“填鸭式”和“满堂灌”教学。教师很难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取得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进而影响各科教师的职业成就感,这在一定程度上不益于教学相长。

总之,与宁北城市地区相比,中卫县域农村义务教育相对滞后,城乡教育不均衡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实然状态。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具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中卫有能力把县域内农村教育现代化从可能变为现实。

二、寻求中卫县域农村义务教育现代化的实现路径

实现中卫县域农村义务教育现代化的应然目标,需要基于乡校的教师观念、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等有待改进的客观现实,探索农村学校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轨道。

(一)教师观念时代化

“教育现代化就是获得教育现代性并使教育适应现代社会的过程”[4],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过程实则是追求人的现代化的历史历程,因此教育实现现代化,本质上亦是实现人的现代化的过程。顾明远认为,教育现代化最重要的是教育观念的转变[5],客观上需要中卫县域农村教师要将学生置于教育教学实践中的根本主体地位,积极提高学生成长成才的质量。这就要求教师增强教育使命感和责任感,有意识地寻求自我专业成长和专业发展的途径,提高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努力研究每一位学生身上发展潜在性的“生长点”,积极跟进引导学生,注重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使学生原本内在的主体性得到合理开发与释放,使学生具备自我发展的核心素养并为适应社会做好准备,真正实现学生主动健康发展。

(二)教学手段的信息化

顾明远先生认为“教育现代化的过程就是获得和深化教育现代性的过程,要是完成了现代性的深化必然具备信息社会特征”[6]。为了实现教育资源的利用最优化,中卫县域农村学校教育首先需要实现教学手段的信息化,客观要求县域农村义务教育的不同学科教师适当根据课堂教育教学的需要运用多媒体教学,把以往单一的课堂教育教学转变为依靠信息技术的多形式、多模式教学,更好地适应教师与学生互动教学需要。此外,农村学校应该聘任现代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应该不定期地组织各科教师相关的信息技术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并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信息技术应用障碍提供及时帮助,使每位教师掌握信息技术以灵活应变课堂教学需要。创新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能够实现以往课堂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接轨,深层次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以实现教学相长,充分适应学生多面性的需要。

(三)教学模式多样化

为了实现中卫县域农村学校教育可持续发展,农村学校既要充分利用以往教育教学模式的有价值成分,又要创造性地寻求符合自身发展特点的新型教学模式。教师们要将以教师为主体的讲授教学模式和以学生为主体的互动探究教学模式有效整合,建构“讲授、讨论、探究”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理性选择教育系统内部典型的教学模式,并合理运用于不同学科的课堂教学之中,如山东兖州一中“三步六段”模式、河北衡水中学的“三转五让”模式、江苏东庐的“教学合一”模式等,适切运用这些具有特色的启发式教学方法于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实现课堂教学“教学做”统一。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还满足了学生对优质的教育资源和较高的教育质量的强烈需求。中卫县域农村义务教育模式的正向转变,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坚定乡校义务教育自信,促进农村学校从以往教育模式真正向现代教育模式渐进式转变。

三、中卫县域农村义务教育现代化的现实意义

中卫县域农村学校努力寻求现代化的教育,对满足群众教育追求、拉近城乡教育距离及落实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皆有独特的意义。endprint

首先,增强群众对乡镇教育的认同感。中卫县域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趋于现代化发展,使农村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有所提高,推进其向外辐射影响力和公信力,不断促进教育发展成果更加公平地惠及农村学生,保证农村每一位学生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方便,并减轻因陪读带来的家庭经济负担,从本质上控制乡校生源外流,实现学生就近“上好学”。农村义务教育现代化带来的福利,使得周边群众认同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校的办学质量,提升周边群众对优质教育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其次,加快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在城镇化背景下,城市学校已处于饱和状态而乡镇学校出现“空心化”,这种强烈的反差使城乡教育的差距越拉越大,因此中卫县域农村义务教育实现现代化是现实所需。农村义务教育现代化的推进,能够使农村学校教育在立足农村的基础上面向现代发展,吸引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集中,使得农村义务教育的软硬件设施与城市义务教育处于同一水平,有利于缩小县域内城乡教育差距,实现局部教育公平,进一步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再次,推进乡校教育先行发展。十九大明确提出,要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7]。在城镇一体化发展的大背景下,中卫通过优先发展县域内的农村义务教育,把县域内的农业人口及其子孙后代转化为当地现代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优势,提高农村受教育者的文化素质,为中卫县域农村农民家庭培养出色人才,提升农民百姓家庭的尊严和地位,真正实现当地百姓的教育诉求。教育现代化在乡校的积极践行,从教育本原的层面上彰显了宁夏教育主管部门的教育意志,充分落实了国家“十三五”教育规划纲要,推动县域内农村义务教育事业向前实质性地迈进。

参考文献:

[1][5]顾明远.关于教育现代化的几点思考[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2]馮增俊.论教育现代化的基本概念[J].教育研究,1999(03).

[3][4]褚宏启.教育现代化的本质与评价——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现代化[J].教育研究,2013(11).

[6]顾明远.教育现代化: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路径与愿望[J].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1).

[7]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中国经济周刊,2017(42).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育现代化义务教育农村教育
关于如何优化农村小学教师综合素质的探索
浅谈如何改善农村小学体育教学
古代社学对发展农村教育的启示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背景下教师资源配置研究的三重解读
信息技术走进山区教育,揭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篇章
我国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