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布疑阵,巧激趣,牵一发而动全身

2018-03-06倪敏

文教资料 2017年30期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

倪敏

摘 要: 如何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并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怎样在文言文教学中兼顾“文学与文字”。基于以上两点考虑,结合苏教版必修三《鸿门宴》一文的文本特点,作者在教学中抓住“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中的“因”字的两种不同理解,让学生展开讨论。在讨论中揣摩项羽的人物形象,在论辩中串联起对全文的理解,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关键词: 文言文教学 趣教 生本

一、案例背景

《鸿门宴》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寻觅文言津梁”专题中的一篇课文。文章记载了楚汉相争初期刘邦和项羽之间一场惊心动魄的斗争,堪称《史记》中最精彩的篇章之一。按照课程的安排,授课对象为高一年级的学生。面对刚从初中进入高中学习的孩子,一些教师往往把授课重点放在各种文言现象的教授上,当然这是合理的,但带来了另外一个问题,如此精彩的选文,如果仅仅“盯住”词類活用、特殊句式,那么未免太煞风景,而且会让学生感觉“倦怠”,长此以往,易失去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能否在“文字与文学”间找到一个较好的结合点,成了我备课时重点思考的问题。

本文主要塑造项羽的形象,集中表现他自矜功伐的性格。分析项羽的人物形象是本文的教学重点之一。以下案例(节选)为重点突破这一教学任务而设计。

二、案例描述

《鸿门宴》的故事学生并不陌生,上课后,师生首先一起通读全文;接着疏通文本大意;此时,我抓住一个字请学生讨论,即文本第三节中的“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中的“因”字。关于“因”这个字的解释此处应为“于是、就”,作连词。但是“因”这个字的释义中也有解释为“趁机、趁着”这个意向的,作介词;本文中“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中的“因”就是介词“趁机”之意。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深入文本自主探究,我在此布下疑阵,设计了一个问题让学生讨论:“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一句中的“因”的理解是“于是”还是“趁机”?一个词义理解的差别,带来的是“西楚霸王”当时两种截然不同的心理活动:“于是”显现的是随意的客套,“趁机”流露的则是谋划已久的杀机。

学生显然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认真思考后,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讨论前教师提出一个要求,无论持何种看法,一是必须能自圆其说;二是必须在文中找到依据。

生1:我觉得解释为“趁机”比较合适。此时的项羽是想要杀刘邦的,第一节曹无伤告密后“项王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飨,犒劳;为,替)如此勃然大怒,难道仅凭后来项伯和刘邦的三言两语就算了吗?“击破”是何等的自信,兵四十万对十万,实力如此悬殊,为何不杀,难道放虎归山?

生2:我同意,此时秦军的主力已经基本被项羽消灭,如果再干掉刘邦,对项羽成就霸业有百利而无一害,项羽一定是想杀了刘邦的。

生3:我不同意,如果想杀刘邦,以如此悬殊的实力直接派兵攻打不是更好?干吗要设宴杀之,可见项羽当时并没有把刘邦看成对手。也许他根本看不起这个“市井无赖”。他的大怒只是因为刘邦冒犯了他的尊严,这一点由曹无伤告密的话就能看出“沛公欲王关中……珍宝尽有之”。(王,称王),可见项羽在此之前没有想到要杀刘邦,倒是他的谋臣范增认为“此其志不在小”,“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

生4:我也认为项羽不是蓄意要杀刘邦。要不然“大怒”之后仅凭项伯的一句话“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出入,偏义复词,此处偏指“入”;倍,同背;蚤,同早;具,详细;因,趁机;遇,对待),就让“项王许诺”了,这转变也太快了吧。

生5:对,还有第二天刘邦亲自来请罪,一番巧舌如簧,(戮力,合力;意,料想;郄,嫌隙)项羽不仅怒气全消,还直接出卖了自己的“线人——曹无伤”,这哪是要杀刘邦,分明是要和解吗,正如后文范增对项庄说的“君王为人不忍”,我觉得项羽就是“不忍”。

师:何为“不忍”?

生5:就是“下不了狠心,不够狠,不像个男人”。(学生笑)

师:能否用一个成语表述这个意思?

生5:“妇人之仁”。(学生鼓掌)

生6:我觉得你们说的有一定道理,但是我还是觉得因应解释为“趁机”,项羽还是想杀刘邦的,鸿门宴上“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连项伯都看出来了,“常以身翼蔽沛公”(翼,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难道项王看不出?若是不想杀刘邦,为何不斥退项庄?这不正可以看出项羽就想借宴会除去这个让他“大怒”的人。而且他的亚父范增之前也说“急击勿失”,现在又安排项庄舞剑,对此,项羽也都是默认的态度,那还是想杀的。

生7:他是没有斥退项庄,但他也没有阻止项伯啊。有想法和下定决心是两回事。我觉得这正好印证了刚才同学说的“项王为人不忍”。他也不是完全不想杀,只不过没有彻底下定决心要杀,优柔寡断,所以范增暗示他时,(数,多次;目,名作动,示意;以,连词,来;三,虚指,多次)“项王默然不应”。当然此时如果有人能杀了刘邦,他也不反对吧。(生笑)

师:同学们能从项羽的性格特点揣摩人物的心理,很好。

生8:我觉得此时项羽不杀刘邦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根本看不起刘邦,他不认为这个人是他的对手,当时他有四十万军队,而刘邦只有十万兵,相去甚远,上节课背景中提到的秦军的主力大都被他消灭了,其他诸侯也听命于他,遵他为“老大”,他此时一定很得意,觉得刘邦就是“小角色”,掀不起大风浪。说得夸张一点,杀刘邦就跟踩死小蚂蚁似的,随时都可以,不着急。所以他才会一而再地不听范增的建议。

师:这种心理也反映了项羽性格中的什么特点?

生8:狂妄,刚愎自用。

师:看来经过同学们一番讨论,大家基本上认为此时项羽心理上多半是不想杀刘邦的,或是不屑。其实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在整个鸿门宴过程中,还有一个重要人物起了关键作用。(生小声说是樊哙)endprint

师:那同学们怎么看“樊哙闯帐”这一段?

生9:樊哙本没有资格参加宴会,但是护主心切,不顾一切闯进去,(迫,紧急;内,纳;仆,倒;上,名作状语,向上)原本应该被驱赶,项羽却赐给他美酒、好肉,这里可以看出项羽的英雄本色,他爱惜英雄,才会对樊哙如此“宽容”。所以我喜欢项羽,我觉得他才是英雄,他不会用“诡计”杀刘邦,要杀就战场上见吧。(生鼓掌)

生10:我也觉得项羽不杀刘邦还有一个原因是他极其要面子,这个通过与樊哙的对话就能看出来,樊哙把项羽抬到一个很高的位置,也在替刘邦“表明衷心”。还替刘邦“求赏赐”,(且,尚且;举、胜,尽;细说,小人之言;窃,私下里)这给了项羽极大的面子,充分满足了项羽的虚荣心,所以他才会不听范增之言,最终放走了刘邦。要面子害死人呢。(生笑)

……

师:感谢所有认真参与讨论的同学,无论持何种观点,大家都能自圓其说,而且都没有脱离文本,在太史公的语言文字间揣摩人物心理,分析人物形象,值得表扬。经过同学们激烈的讨论,我们现在大致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此时的项羽还没有真正想要杀刘邦,所以“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中的“因”解释为“于是、就”更符合此时人物的心理,也和人物形象更吻合。

2.从某种意义上说,项羽确实是一个大英雄,不过是个悲剧英雄,因为在他身上,有“豪放、霸气”的一面,又不能回避他的“暴躁、狂妄、刚愎自用、优柔寡断、妇人之仁”,这些足以致命,司马迁在《项羽本纪》中如是评价“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本文虽然只写出人物的一个侧面,却未尝不能窥一斑而知全豹。

三、案例反思

1.以生为本,尽力打造“生本课堂”。

具有“生本教育”思想的课堂即为“生本”课堂。在我国,“生本教育”思想首先是由华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广东省教科所所长郭思乐教授提出的。他倡导“把学习还给学生,让教育回家——教育的家是人,而不是分数”[1]的生本教育理念。特点是以学生为本,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教师把学习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地学。教师要转换角色,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内在积极性,组织学生自主学习。

文言文课堂教学现状是部分教师执着于“串讲”,无论文本篇幅长短一律逐字逐句地讲解,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系统地解释所有的语法知识。讲台上教师“兴致盎然”,课桌旁学生“昏昏欲睡”。《鸿门宴》是《史记》中的著名篇章,太史公以独特的文字魅力再现了那个刀光剑影、杀气腾腾的场面,怎能被我们淹没在枯燥的“串讲”中?而且以高一下学期学生的文言知识能力来看,大部分文字学生是能读懂的。既然如此,那么为何不把课堂还给学生呢?于是就想到了借助对一个文言虚词“因”的释义辨析,布下疑阵,激发起学生的探究兴趣,让他们主动“发现、讨论、辨析、获得”。讨论中看似只围绕“因”一字,却“牵一发而动全身”,带动对全文的分析。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讨论中他们围绕自己的观点,在文本中发掘探究,有理有据地展开分析。有协作,也有争论,在协作中互相帮助,在争论中互相启发。阐述理由时立足原文语句,不脱离文本,教师仅对学生理解有困难的词句或语法现象适时加以启发、点拨和引导。这样在不削弱学生文字功夫的同时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课堂真正做到“以生为本”。

2.激发兴趣,努力追求趣味教学。

瑞士教育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学校教育更是如此,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就必将成为驱使他深入学习的内在动力。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说:“教育应当贯穿在学生的兴趣之中……兴趣是教学手段又是教学目的。”现代教育思想及新课程倡导的理念精髓是关注人的发展。尊重理解学生,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使之乐学会学。这才是有生命力的课堂。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一个词义理解的差别会让我们看到完全不同的项羽,这一点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整节课学生参与度很高,讨论热烈,互相质疑也互相启发,课堂中不时充满掌声和笑声,课堂氛围自然、宽松、和谐,师生建立平等的对话关系,在合作中完成对文言知识的构架,在交流中提高学生文言文学习能力。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应成为每一位教师不懈追求、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唯有如此,才能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学习才是有意义的,才是快乐的,才有可能是高效的。

3.发掘文本,充分利用文本特点。

除了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文本特点为本文教学提供了合适的契机。本文虽为节选,但情节相对完整,故事首尾呼应,波澜横生,矛盾迭出,扣人心弦。主要特点有:(1)本文在文字理解上难度不是很大,学生利用已有的文言知识基本可以了解文本大意,为他们的“自主、合作、探究”提供了可能性。(2)在矛盾斗争中刻画人物形象。作者塑造项羽的形象主要抓住四个矛盾,其中核心矛盾就是“是否在席间杀死刘邦”,在这些矛盾纠葛中项羽的人物形象慢慢凸显。笔者正是抓住这一核心矛盾设计了关于“因”字释义的辨析,实现了对人物形象进行分析这一教学目标。(3)语言精练生动、绘声绘色。项羽的话,骄横气盛;刘邦的话,礼仪备至;范增的话,老谋深算;樊哙的话,豪壮威严。描写场景犹如目睹,很多场面的描绘让读者身临其境。这样的“故事性”文本很能吸引学生,时而风平浪静、时而剑拔弩张,波澜起伏的矛盾冲突极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枯燥”的文言文课堂生动起来。

叶澜教授在新基础教育理论中提出:“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的气息。”课堂教学亦是如此,只有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才能真正得到成长,课堂才有生命力。

参考文献:

[1]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65.endprint

猜你喜欢

文言文教学
不识“文言”真面目只缘身在“剖析”中
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效果提升方法探究
借助乡土文化资源 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文言文教学之流弊及矫治
让文言文教学迸发思维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