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呼唤考试文化的改变
2018-03-06张世明
张世明
核心素养是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的综合体、融合体。教育的一个重要功能在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核心素养的培养关乎课程的深度整合,关乎课堂教学,也关乎考试试题的研制,呼唤着我们对考试文化的研究。
时下的考试依然囿于对知识的考查。有教师认为,考试就要考一些“有用”的东西,所谓“有用”的又常常被庸俗化为具体、实在的相对固化的东西。在语文上就比如字词的书写、句段的朗读与理解,等等。而相对来说难以被有效测量的东西,如智慧、情感、个性等则被置于考量的视域之外。有时候,我们一方面在竭力高喊“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一切为了学生终生可持续发展”,但另一方面又不遗余力地将知识、分数作为根本的追求。在教学实践中,有相当一部分教师的教学依然自觉不自觉地把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放在如何让学生绕过试卷设置的一个又一个障碍上,想尽办法让学生掌握各种应试的技能技巧,从根本上忽视了作为一个生命整体的学生内在潜藏着的思想、情感、欲求和智能等宝贵的教学激发点。为了便于对不同班级的成绩进行比对,有不少的考試采用的仍然是统一标准,这些考试大多是考智力因素,很少涉及非智力因素。其考查形式和内容是死板的、机械的。这样的考试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这一目标要求相去甚远。
近年来一些高校所推出的考试改革正在向我们昭示着一种别样的考试文化。比如,香港大学招收大陆考生有一个面试环节。港大的面试考官曾这样说:我们从来不在乎答案的正确与否,而是在乎学生是如何表达他们的答案的。一个人的能力和素质在一个开放性、思辨性问题中能得到很好的考察,考生能否有效地组织语言来表达他的思想,其逻辑思维能力是优是劣,在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面前会展示得一览无余。再比如,复旦自主招生面试出了这样一些题:为什么中国会存在唐诗,而国外没有?为什么是五子棋而不是六子棋?如果人追寻自己的心愿,最后无法生活了,还要追寻吗?最近有个PM2.5的事情,请说说你的看法……所有这些都是对我们的一种启发和引领,那就是,通过考试要能张扬学生对人文、社会和生活问题的独立思考精神,让学生把学习掌握知识与自己独特的生活体验结合起来;通过考试要能让成才的努力与个性发展结合起来,让知识与身心一同成长;通过考试要能把学生的灵性智慧激发出来、创造力量诱导出来,诱导学生去主动对知识进行探究与实践。同时,通过考试要将我们的“教”由封闭引向开放,引导我们对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思维模式、考试类型提出质疑,让我们从对考试“结果”过分“执着”的误区中走出来,摆脱教育功利的束缚,让考试充满对生命价值的叩问。
教育从“知识核心时代”走向“核心素养时代”的伟大变革即将到来,“改变追求知识的加速跑”,代之以核心素养的培养,必将成为未来教育的指向,而这又呼唤着我们对考试文化有新的审视。
[责任编辑:白文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