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万事不必太精通

2018-03-06辉姑娘

意林绘阅读 2018年1期
关键词:周华健谱子练习册

辉姑娘

二梦说: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人是万能的。所以,任何一件事儿,我们也不能太过于追求完美,追求多么精通。童鞋们,喜欢就去做、去尝试,享受过程,不管做得好不好都是一种经历,亦是一份收获。

六岁那年,我第一次见到钢琴,喜欢极了,抱着不撒手。有懂行的亲戚看了看,说这姑娘将来肯定个子高、手指长,正适合练钢琴,有条件就学学吧。

父母于是咬咬牙,为我找了一位相当有名气的钢琴老师。师从名门,自然规矩严格。先是握着熟鸡蛋在琴键上保持端正的姿势,这叫基本功。好不容易练得差不多了,再按部就班地将一本本练习册弹下去,哈农、拜厄、汤普森……这些练习册里的旋律大多枯燥乏味,往往一曲终了,都不知道自己在弹些什么。

很快,我对钢琴的好奇与喜爱迅速转变成厌倦。我开始恐惧弹琴,老师布置的作业总无法完成。最后,无论父母怎么劝说,我再也不肯踏入琴房一步。这一段音乐之旅,终究是遗憾地夭折了。

上了高中,一次去同桌小桢家做客,她正在家中弹钢琴,弹奏的居然是一首周华健的《花心》。那段时间我疯狂地喜欢周华健的歌,初听这首歌的钢琴版,简直觉得无比惊艳。

原来小桢与我一样,儿时都对钢琴一见钟情。但家人并没请专业老师,从事幼师工作的母亲教会她怎么认五线谱,又问她喜欢什么歌曲。她说喜欢《小星星》和《铃儿响叮当》,母亲就把这两首歌曲的谱子找来,让她自己看着谱子练习。

她没什么压力和负担,一路慢慢摸索着,居然也弹了下来,还在学校的联欢会上表演了这两首曲子。同学们都热烈鼓掌,于是她信心倍增,央求母亲把喜欢的歌曲谱子都抄了回来,一首首练下来,直到今天,已经会弹几百首曲目了。

我看她又弹了一曲,果然,手势是松散的,谱子是自己听着歌记下来的,连和弦都是即兴发挥的。如果让专业人士来听,大概会挑出上百处毛病吧。

可是那又有什么关系?她坐在窗前的阳光里,手指在黑白琴键上自由地舞蹈,眼睛微微地闭上,几近享受的姿态。那些所谓“俗气”的流行歌曲在钢琴的音色中,变得轻灵而优美。

没有人会在意她弹错了几处,动作是不是标准。这一刻存在于旁观者视线里的,仅仅是一个优雅生动的女孩儿带来的美好的视听享受而已。

我与小桢的母亲聊天,问她有没有想过让小桢去考级,她摇头。

“弹琴这件事是为了什么?为了她能在音乐里宣泄情绪,玩得开心。目的已经达到了,为什么非要上升到专业的高度呢?”

我表示认同。如果不以此谋生,那么“学会”就足够让人享受个中的妙处,何必非得“学好”,甚至变成学霸呢?

为什么一定要确认会有一个最完美的结果,才会去尝试呢?

作品出书,未必每本书的销量都过百万,但哪怕只有几个人与你产生共鸣,成为知音,就算值得。拍一部电影可能票房奇差,但与行业内的老师们讨教学习,获得更广阔的视野,也是很有趣的经历。也许下一部片子就找到了合适的节奏,大受欢迎也说不定。

为什么非要苦苦奔着曹雪芹和李安的水準去,觉得到不了巅峰就愧对自己?那是多么愚蠢的枷锁。

最难以理解的是,有很多人因为“做不成最好”,甚至放弃了许多选择。我不是万能的,我承认。这并没什么不好。

刘振摘自网络endprint

猜你喜欢

周华健谱子练习册
练习册
练习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