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词语教学的“准确”与“模糊”
2018-03-06苗红梅丁良桂
苗红梅 丁良桂
当下,教师忽视词语教学,引导学生理解词语时浅尝辄止、机械释意、笼统模糊等现象还普遍存在,造成学生对词语的理解、辨析、鉴赏、运用等能力薄弱,也影响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和形成。那么如何准确把握词语教学,让词语教学不再迷失方向,找到“回家的路”呢?
一、准确释意,词语教学的理性回归
词语教学要不要引导学生解释意思,让学生理解并记忆词语的本意呢?对此,很多教師存在认识上的误区,认为教学中让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是机械的、死板的,是和先进的教学理念相背离的,容易把鲜活的词语引向僵化,不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形成。笔者认为,词语教学恰恰应该从理解意思入手,通过对词语本意的探寻,准确把握词语的意思,在此基础上,才可以结合具体的语境,走向对词语的深层次的探究。
1.借助字词典,准确释意
对词语意思的理解,最直接的手段是借助词典等工具书进行。很多词语在词典上都有准确、细致的解释,即使没有,抓住词语中的关键字,借助字典也可以理解和把握词语的意思。同时,学会使用词典,借助工具书去学习,也是学生要熟练掌握的一种学习的方式和路径。
比如《争论的故事》(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中有“不以为然”、“争论不休”两个词语,要让学生理解这两个词语的意思,首先要弄懂词语中关键字“然”和“休”的意思,而这两个字可以借助字典理解。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通过查字典知道“然”就是“对”的意思,“休”就是停止的意思,从而明白不以为然意思是“不认为是对的”,争论不休是“互相争辩不停止”的意思。在学生理解了词语的意思后,再放进语境中去进一步理解:哥哥不以为然,他不认为什么是对的呢?兄弟俩争论不休,他们在争论什么,是怎样的“不休”呢?学生联系上下文,对词语的意思进行“语境化”理解。这样,学生对词语的认识和理解就上升了一个层次,词语的意蕴得到了丰富,词语也就成了“意义块”,纳入了学生的认知结构之中。
2.借助故事,准确释意
很多词语来源于历史故事、寓言故事,这些词语经过时间的沉淀,被不断地注入新的意义,使词语内涵深刻,但也使学生在理解上产生了障碍。要想准确理解这类词语的意思,就必须追根溯源,阅读相关的故事,从故事中探寻词语的意思。
比如《少年王勃》(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一文中有个成语——胸有成竹,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呢?词典上的解释是:“画竹子时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比喻做事之前已经有通盘的考虑。”这种抽象的概念式的解释,虽然准确,但是学生理解起来有难度,印象不深,难以有效内化。如果我们在教学中,先出示关于这个成语的故事让学生阅读,词语的本意以及比喻义,都会在故事的阅读中得到领悟。因为故事本身就是对成语本意最准确的诠释。学生对故事的兴趣一定会超过词典上枯燥、乏味的解释。
3.借助比较,准确释意
在词语的大家族中,总有一些词语意思相近,容易混淆,如果不能准确理解意思,会对学生运用词语产生影响。教学这类词语,可以通过比较的方式,引导学生区别词语意思的细微差别。在辨析中,使学生对词语的意思能够有更清晰的认识,达到准确、深刻理解的目的。
比如《装满昆虫的衣袋》(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一文中有“着迷”“迷恋”“痴迷”三个意思相近的词语。它们都含有对昆虫喜爱而沉醉的意思,但是,意思又有细微的差别。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在比较中加以辨别。从词语的意思上看,着迷的意思是对人或事物产生难以舍弃的爱好。迷恋的意思是对某一事物过度爱好而难以舍弃。痴迷的意思是深深地迷恋。三个词语意思上的区别在于,对事物爱好的程度不一样,一个比一个喜爱和沉醉的程度更深。只有通过比较,对三个词语的意思有了更为准确细致的理解和把握,学生才能明白,作者为什么要把这三个词语按照顺序,放在课文不同的地方。
二、模糊把握,词语教学的应有情怀
并不是所有词语都需要或者能够进行准确地理解,受词语本身、语言环境、学习对象等因素的制约,有时对词语的意思必须模糊把握。适度模糊,并不是在理解词语上放松了要求,而是以更加开放的姿态,灵活处理词语,拓展学生学习词语的时空。让学生通过理解感悟词语,感受到语言文字散发出的迷人的魅力。
1.结合词语,模糊把握
有些词语的意思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如果机械地去解释它的意思,学生就会如坠云雾,不知所云。对于这样的词语,教学时不宜从意思上去着手,而应通过其他的方式方法,让学生有所领悟。
比如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教学《小稻秧脱险记》(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一文中的“警觉”一词时,是这样引导的:
师:(指“警觉”)看来,这个词要老师帮忙了。谁不需要?
生:“警觉”就是“灵敏”的意思。
生:“警觉”就是感觉到了什么,然后他抬头看看。
师:有一点意思,但没说清楚。下面,老师来表演一下。看了老师的表演你就知道是什么意思了,但也不一定说得出,我也不要求大家说。
(老师请两位同学一起表演。一学生读书,一学生当喷雾器大夫,老师当杂草。)
生:(读)“突然,一阵毛毛雨从天上飘下来,一棵杂草警觉地抬起头,看了看天说——”
师:(师表演“杂草”。他警觉地抬起头,看了看天)“不对呀,大晴天怎么下雨呢?”
生:“这时,一个洪亮的声音响起来——”
生:(生表演喷雾器大夫)“这不是毛毛雨,而是化学除草剂。”
师:“你是谁?”
生:“我是喷雾器大夫。平时,你们欺负小稻秧,现在轮到你们倒霉了。”
师:什么是“警觉”,你们看到了吗?我们再表演一下“警觉” ,请大家看清楚。
(师生又表演了一次。)
师:懂了吗?这就是“警觉”的意思,不要说,体会一下就行了。endprint
对于“警觉”一词,如果从意思上来说,只会越解释越糊涂。于老师没有硬性要求学生去理解词语的意思,而是借助表演的形式,让学生通过观察去意会词语。其实,这个词语是表现人物神态和心理的,是可以通过表演来展示的。
2.结合语境,模糊把握
当词语以语言单位进入到文本中时,它便具有了语境意义。所以引导学生理解词语,一定要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之中,让学生结合具体的语境,去理解、品味、意会词语的丰富内蕴,从而有效积累和内化词语,为运用词语作好铺垫。
比如《音乐之都维也纳》(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一文中,有这样一个句子:“悠扬的乐声掺合着花草的芬芳,在晚风中飘溢、回荡。”对于句中的“掺合”一词,应该怎么理解呢?如果仅仅从意思上理解,掺合就是混杂的意思,这样的解释就使这个词语失去其应有的魅力。唯有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词语才会变得鲜活起来,诗意起来。
师:同学们,在维也纳夏天的夜晚,在公园里,你听到了什么?
生:我听到了悠扬的乐声。
师:这是怎样的乐声?请你用心听一听。
生:这乐声优美动听,令人陶醉。
師:除了乐声,你还闻到了什么?
生:我还闻到了花草的香味。
师:有悠扬的乐声,有花草的香味,你感觉它们能够掺合在一起吗?
生:我觉得可以掺合在一起,因为乐声是悠扬的,花草是芳香的,给人的感觉都很舒服。
师:好一个舒服!它让耳朵听到的乐声,鼻子闻到的芳香,融合在一起,在晚风中飘溢、回荡,带给人美的享受。让我们一起美美地读一读吧!
教师在教学中没有让学生说说词语的意思,只是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语境,想象当时的情境,让学生设身处地地去感受两种不同的感官所带来的相似的体验,从而领悟出“掺合”的别样的意味。语境赋予掺合的意蕴,就不再是混杂那么简单了。
3.结合学情,模糊把握
词语教学因学生年级段的不同,目标和要求也是各异的,但不管处在哪一个年龄阶段,都不能过度拔高,要结合具体的学情,因人施教。对有些词语的处理,可以降低一点要求,模糊一点也无妨。
比如《蜗牛的奖杯》(苏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中有“唯恐”和“生怕”两个词语,对这两个词语的理解,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从本意、语境意、表达的程度等多个角度去比较,结果越比较学生越糊涂。教学这样比较抽象的词语,就须要考虑到二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不能作过高的要求。学生只要明白这两个词语都是表示害怕的意思,并能结合具体的语境知道分别指害怕什么就行了,不必作过多的剖析。
[责任编辑:陈国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