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灾难面前感受记者的职业精神
——读《我在现场!》有感

2018-03-06朱建华

武汉广播影视 2018年12期
关键词:长江日报震区汶川

朱建华

新闻是明天的历史。记者作为历史的记录者,很少能够成为历史的一部分。2018年5月,汶川大地震十周年之际,长江日报高级编辑余坦坦撰写的《我在现场!》一书由武汉出版社出版。这是武汉研究院文库系列丛书中的一部,内容具体为2008年长江日报16位亲历汶川大地震记者的口述实录。这部口述史,成书于差不多十年前,出版前已在余坦坦的电脑里差不多沉寂了十年。正是这份珍贵的不可再得的史料,为后人详细了解十年前长江日报记者究竟是如何亲历、又是如何报道汶川大地震的,提供了一份翔实的记录。从这份记录中,能真切地感受到长江报人的职业精神与追求。

面对灾难,记者纷纷主动要求去现场

任何一个职业,对其从业者都有相应的职业精神要求,记者也不例外。对于记者而言,新闻事件发生后,尤其是重大灾难性的事件发生后,是否能积极主动地去现场,是其职业精神的重要体现。发生在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场大的灾难,但对于记者来说,地震发生后,如何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去记录、去报道,这是一种职业必然。从《我在现场!》这部口述史中,可以看到汶川大地震发生后,长江日报的16位记者反应,以及他们又是如何一步步抵达地震现场的。

得知大地震后第一反应是要去现场。汶川大地震发生时,记者万强正在办公室。得知四川发生大地震的消息后,他的第一个反应是“准备出发,奔赴地震现场!”促使万强做出这样的判断,是他经常承担重大、突发事件采访报道任务养成的职业敏感。万强也是湖北媒体中第一个发回汶川大地震报道的记者。汶川大地震发生后,资深摄影记者邱焰的心,“一下子就飞到了灾区,正常的生活起居也一下子被颠覆了”。在邱焰看来,对摄影记者来说,现场就是生命。为此,他多次向总编辑请战,希望去地震现场。“为了上前线,邱焰都恨不得要写血书了!”汶川大地震发生一周后,报社决定再派一批记者以轮换上一批记者时,邱焰的愿望才得以满足。

大地震发生之后就立即行动起来。“80后”摄影记者陈卓,地震发生时,同事们一起往楼下跑的时候,他已拿起相机开始拍片子了。到了楼下,他没怎么停留,径直到距离报社不远的家里收拾行装,准备出发。因为,他“已经预感到自己马上就要被报社派往地震灾区了,赶紧回家收拾一下,免得等会儿出差的命令下达了,我再回去收拾行囊,那样浪费时间”。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意识到发生了大地震后,在外采访的记者罗斌赶往就近的佳丽广场,直奔平安大厦52层,径直走进一家公司的办公室了解情况。确认发生了大地震后,他当即制定了采写计划:通过对避震市民的现场采访,写一篇介绍高楼避震知识的稿件。

大家都是千方百计设法去大地震现场。“作为一名记者,面对如此巨大的国难,我知道自己决不能无动于衷。此刻的任何犹豫、彷徨甚至畏缩,都是对记者这一崇高职业的亵渎,是最严重的失职。”资深记者余熙甚至还和在对门办公的资深记者邱焰商议,两人到震区采访的请求如果报社不批,就准备以请假的方式自费前往。余熙说:“哪怕只是充当志愿者,也可以实践内心深处对灾区人民早已作出的庄严承诺。”“没能作为第一批记者被派往灾区,让我懊悔不已。我决定动员一切资源,想方设法赶往灾区。”这是摄影部记者周超内心深处真实的想法。在空军航空兵部队服役过14年的董晓勋,大地震发生后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我应该去!我怎么去?我能不能在第一时间去?” 青年记者胡孙华眼看同事们一个个被派往灾区,他在心里问自己:“我又能为灾区人民,为灾区的孩子们,为这场波澜壮阔的抗震救灾斗争,做些什么,贡献些什么?” 十年过去了,从这些生动、翔实的记录中,看到的是长江报人那种令人心潮澎湃的职业精神。这种职业精神是媒体的财富,也是媒体应该传承和弘扬的文化。

克服困难,记者都出色完成报道任务

如果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记者积极主动要求去现场,更多体现的是记者的使命感、责任感的话,那么,如何进入地震现场,又如何克服重重困难出色完成报道任务,则更考验记者的能力与水平。一个优秀的记者,不仅要具有危险面前向前冲的职业精神,更需要具备出色完成报道任务的能力与水平。在《我在现场!》这部口述史中,在被长江报人职业精神感动之余,在一个接一个的心惊胆战的记录中,更能切身感受到他们是如何面对困难、又是如何一步步突破艰难险阻并留下一批代表作的。

吃的苦比之前的总和还要多。地震发生后,如何从武汉抵达四川是首先面临的困难,到四川后又如何进入震区同样是困难重重。作为16人中唯一的女记者,“80后”记者魏娜是跟随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救援医疗队去的震区。震区的生活异常艰苦,魏娜其间吃的苦“比28年来吃的苦总和还要多”。具体有多苦?魏娜留下了人生中的多个“第一次”:第一次坐着或蜷曲了睡;第一次用矿泉水刷牙、洗脸,嘴里的味道连自己都觉得难闻,脸上的形象也是“惨不忍睹”……11天的采访、生活中,魏娜像个男人一样,甚至比男人更男人,与救援官兵同呼吸,和灾区人民共患难,完成了报社交给她的采访任务。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魏娜与摄影记者李永刚还设法进入了胡锦涛总书记视察震区的现场,“几米开外目睹总书记含泪振臂高呼”,并完成了反映总书记灾区视察的图文报道——《任何困难都难不倒中国人民》。

每个前方记者都有心惊胆战的经历。记者李咏前去汉源时,搭车走的是盘山路。“一边是陡峭的山壁,一边就是万丈深渊,常常一转弯,就有车子迎面而来,让人心惊胆战。”他甚至亲眼目睹有车子坠入了谷底。记者杨文平是跟随湖北移动抗震救灾抢险队到达震区的。这是他第一次独立参加重大灾难报道。“我们的车队险些车毁人亡。当时,司机为了躲避一个水坑,猛地一打方向盘,不料旁边就是悬崖峭壁,车子差点坠入深渊,好在司机眼明手快猛打方向盘,虽化险为夷,但惊出一身冷汗。”这还没完,一路上,给杨文平的感觉是,头顶常常悬吊着摇摇欲坠的巨石,有时候风一吹,就能看见山上的大小石块纷纷向下滚落,稍躲不及,便有可能和轰然下山的石头一道滚落到悬崖谷底。留给杨文平难忘的记忆,还有总理挥手的瞬间。在去医院看望采访“可乐男孩”薛枭的路上,刚好赶上总理去看望慰问地震伤员。“总理挥手所表达出来的爱胜过千言万语,而我有幸用数码相机记录下了这一感人画面,无疑,这将成为我终生的珍贵记忆。”杨文平现场的举动,引起了旁边一位怀抱鲜花小伙子的注意。这是一束本想送给总理的鲜花。确认他是记者后,对方告诉他,“温家宝总理来看我妈了”,原来,小伙子的母亲是地震中被困196小时后获救的六旬老人王有群。最终,他以小伙子亲属身份进入医院病房,对老人进行了面对面采访,现场特写稿件《一束来不及献给总理的鲜花》次日在长江日报刊发并获得好评。

做好报道是记者肩负的重要职责与使命。震区的环境确实够恶劣。记者范文生在大雨中进行采访,衣服湿透了,浑身冻得发抖,雨中没法记录,他就先口头采访,采访完再跑到可以避雨的地方记下来。其间为了发稿,范文生在等冲锋舟的间歇,给同为长江日报记者的爱人李晓萌口述了一条稿件,但口述的时候手机信号十分微弱,口述刚一结束,信号就没了,此后直到离开映秀,手机就再也没有任何信号。记者李锐作为武汉心理专家志愿团的随团记者,与专家一起吃住都是在绿化带上搭起的帐篷里。记者王兴华参加了从四川往武汉运送地震伤病员的“生命接力”,来回43个小时的行程,除简单眯了四五个小时外,他基本没有睡。记者周超经过一处断桥拍摄时,听到有人大喊“快跑”,循声望去,一块大石头“轰”地一声就砸了过来,周超庆幸闪得急,才躲过了一劫,“若慢一秒则必成肉靶无疑”。周超拍摄的《惊恐与无奈》的照片,后被中央档案馆收藏,并成为中国摄影家协会编辑、中国摄影出版社出版的《2008大地震:见证汶川》一书的封底照片。媒体有没有影响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记者的作品有没有影响力。这些冒着生命危险到震区进行采访的记者,其职业精神背后的专业精神,在每一篇作品上都得到了充分彰显。正是源于他们一篇又一篇有影响的作品,一次又一次地把“长江日报”这块牌子擦得格外耀眼。

恪守道德,做个有温度有情怀的记者

职业精神与职业道德相辅相成。汶川大地震发生后,记者踊跃到震区采访的热情值得肯定,记者渴望做出有影响报道的追求也值得赞扬,但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为了新闻而新闻,而不顾新闻伦理,甚至违背职业道德。在《我在现场!》这部口述史中,长江报人严格恪守了职业道德,该放弃的时候主动选择了放弃,这既给逝者、伤者以尊重,也为自己赢得了尊严。

新闻职业道德重如山。资深摄影记者邱焰5天的震区之行,拍摄了数以万张的照片,但主导他这次采访行为的是“摄影道德”,技术在这里已经退居二线了。“尽管拍摄到好的新闻照片是我们的职责,但绝不能为了一张照片而丢掉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更不能罔顾作为普通人应该具备的良心、爱心、怜悯之心。”这是“80后”摄影记者陈卓到震区后与同伴制定的几个必须遵循的“守则”之一。为此,在面对聚源中学学生遗体时,他收起了手中的相机。“作为一个儿子,一个丈夫,一个与这些家长一样感到悲伤的普通人,我实在不忍心拍摄如此凄惨的画面,我甚至没有勇气将镜头对准他们,没有力量按动平时仅需轻轻一叩就会咔嚓作响的快门。”记者李锐在报道“可乐男孩”薛枭时,考虑到过多的回忆可能会影响到他的情绪和心情,进而影响到他的健康和治疗,最终没忍心打搅,放弃了对医院病床上薛枭的直接采访。其实,还有多位长江报人面对职业道德与新闻伦理,都做出了自己正确的选择。这种选择并非局限于汶川大地震的报道,在2017年8月的九寨沟地震中,长江报人同样做出了类似的选择。

在救援现场,当救援人员为被困的姑娘李月截肢时,本来可以拍摄整个截肢过程的陈卓,收起相机离开了,因为听着这个怀有芭蕾梦想的女孩一直在牵着救援人员的手央求着说“叔叔,别锯我的腿,我能坚持”……作为记者,陈卓感到的是心碎,他手指实在按不下快门。

放弃令人心碎的画面并非没有收获。陈卓拍摄的李月手握消防战士顽强求生的照片,在长江日报头版以罕见的大篇幅刊发后,国内外无数媒体转发。李月由此也一度成了“灾区生命”的代名词,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激起了巨大的爱的潮流。几个月后,北京残奥会开幕现场,当李月在舞蹈《永不停跳的舞步》中亮相时,陈卓的眼睛模糊了……这是他新闻摄影长卷中最悲壮也最壮美的一章。

7年后,也就是2015年6月,“东方之星”客轮沉船事件在长江湖北监利水域发生后,陈卓救援现场拍摄的夕阳下“东方之星”打捞扶正出水的照片,在整个“东方之星”沉船事件中传播最广,仅在长江日报新浪官方微博上就创下了1亿的点击量。这幅《夕阳之下,一如你从未离开》的照片,后来获评中国新闻奖新闻摄影类二等奖,专家的评价是:“作品有悲壮的仪式感,散发出强烈的人文情怀,在灾难性事故报道中体现记者作为和媒体责任,传递了生命至上的国家形象。”这无疑是对陈卓职业精神、职业道德的一次肯定与褒奖。

既有新闻热情、新闻理想,又严格恪守新闻职业道德,有态度、有情怀,陈卓的所作所为,并非个案,而是体现在众多的长江报人身上。除陈卓外,长江日报亲历汶川大地震的16名记者中,范文生、周超、杨文平、邱焰、余熙等多人后来也获得了中国新闻奖。这是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

做好服务,为记者异地采访提供保障

新闻生产并非孤立的存在,记者的行为、操守既与社会的外部环境有关,也与所供职的新闻单位的内部环境有关。在《我在现场!》这部口述史中,从16位记者口述的字里行间,既能看到长江日报在如何组织汶川大地震的报道,也能看到前方与后方是如何进行衔接、报社又是如何尽可能为前方记者异地采访提供保障的,可以说,这为做好汶川大地震报道提供了重要保障。

感受组织的温暖。“请您报出生年月日,报社要为您办理人身保险。”资深记者余熙从武汉天河机场飞赴四川前的一刻,接到了报社编办的电话。一席话,让余熙感到全身都是暖的。他感慨地说:“报社对奔赴灾区记者那细致入微的关怀,令人动容。”摄影记者周超不慎落水掉入了岷江,全身没有一点干的地方,手机湿了,价值1.4万元的相机镜头里面全是水和沙……这让他情绪一度很低落,后来拨通部门主任的电话,听到的第一句话是“终于有你的消息了!”自周超进入重灾区映秀后,与外界处于失联状态,报社一直在联系他,但未果,因此大家都十分着急。对镜头受损一事,部门主任安慰他,“人没事就行”。在资深记者叶健回到武汉时,“下了飞机,走出机场,前来迎接我们的同事向我献上了一大束鲜花”。从这些一件件看似不起眼的小事中,展现的是一个组织、一个团队的风貌与风采,而这也是一个媒体兴旺发达不可缺少的因素。

前后方之间的配合。记者王兴华去四川前,他是去汶川采访的记者魏娜“一对一”的对接人,具体负责接听、记录、整理或接收魏娜从前方打来的电话及发来的信息,然后再根据他在后方通过报纸、网络所掌握的信息,以及湖北、武汉卫生战线上得到的信息,从中提取新闻价值,将相对初始的稿件尽可能“放大”,加工成内容更加丰富、信息更加准确的见报稿件。由于灾区通信设施遭到毁灭性的破坏,通讯不畅,甚至还一度完全中断,前方记者虽然身处一线,但也常常处于信息的盲区,对灾区的宏观信息以及身边的情况无法掌握。这个时候在后方的王兴华通过及时传递有效信息,就可以为前方的魏娜有针对性地进行采访提供素材和方向。这种前后方的紧密协作,一直贯穿于长江日报整个汶川大地震的报道。

同事之间的关爱。接到去四川采访的任务后,摄影记者李永刚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在他心中,“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记者也以新闻现场的号召为出征的号角”。而鲜为人知的是,当时妻子在一次无意的体检中检查出腹腔内有直径9厘米的畸胎瘤,他本来是要请假陪妻子住院做手术的,但不想因为家事而影响工作,最终还是踏上了去震区的采访之路。国殇家事交织在一起,李永刚在四川时一度心情沉重,在同事的安慰与开导之下,他心中郁积的悲情和愧疚得到宣泄后,重新振作了起来。

十年,弹指一挥间。十年之间,媒体面临的传播形势与传播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有些东西并不会因为形势与格局的变化而变得无关紧要,比如记者的职业精神、职业追求和职业道德。相反,在传播技术与传播手段变得日益发达和多样的今天,记者本身的作为对提高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也变得愈发重要。这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媒体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媒体优势关键是人才优势。可以说,《我在现场!》是一代长江报人职业风采的真实写照,令人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2019年是长江日报创刊70周年,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武汉解放后创办的第一份报纸,面对报业转型与融合发展的时代大趋势,相信长江报人会再一次书写出这份城市大报辉煌灿烂的新篇章。

猜你喜欢

长江日报震区汶川
流浪卫星
将来吃鱼不用调刺啦
云上远眺新汶川
独特视角诠释改革开放40年变化——以《长江日报》“回望为了奋进”报道为例
汶川地震 十年十人
线索与议程设置:提高党报传播力引导力的切入点
地方媒体参与国家叙事大有可为——长江日报讲中国故事力作频出
健康中国的汶川实践
接连地震
我在汶川挂职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