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人才培养研究

2018-03-06魏惠萍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4期
关键词:双师应用型办学

魏惠萍

(许昌学院,河南许昌 461000)

中国社会已经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时代的转换,在十九大上,也鲜明地提出了我国社会的矛盾发生了变化,现在是人民对美好的生活向往和发展不平衡、不均衡的矛盾。实质来看,在几十年的快速发展中,虽然社会的经济提高了但是质量不高,在此背景下,中国社会在全领域多方面的改革和转换成为必然,对于人才观念来说,现代人也应该要发生深刻地变化了。高校在中国不再是象牙塔,也不再是纯粹的精英,中国高校大众化的步伐将是更加加快,在培养人才理念上也在相应的发生变化,实用型、技能型人才成为发展趋势,再加上中国在未来国际舞台上要发出更强的声音,没有强大的制造业也是没有基础的。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中国经济在2016年到2020年这4年间,GDP每年增长不低于6.5%。其实,中国经济现在处于换代升级的关键时刻,以三不一去为重点的改革已经吹起了号角,在推动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有效引领经济增长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趋势下,在积极推动“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行动计划,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时,这些都需要人才的培养。在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的提出在高教体系中比较大量的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大力提升我国职业教育的层次,开展应用型本科教育。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加快经济转型,供给侧改革中都具有重要的基础性工作。21世纪,中国的教育已经开始从精英走向大众化,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提供大量的生源。

1 应用型本科行政管理人才的意义

应用型本科院校重点是能够将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应用于现实实践中,能够与自己所从事的有机的结合起来,能够熟练的掌握社会生产或者社会活动第一线的技术才能,主要体现在从事的一线专业人才。许昌学院能够紧紧抓住历史机遇,应和时代潮流,服务地方经济意识,成功的转化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中,不仅仅是一个名词概念的变化,也不是一个响亮的政治口号,其实质内涵必将是办学理念的转变和教学目标以及办学目标的转变。在应用型本科行政管理人才必将是这个理念改变的先驱和学院办学目标改变的以后执行者,行政人才就是要在第一时间和第一现场进行应用型本科理念的践行中,因此,对其行政管理人才的培养关乎这个办学理念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

2 合理定位培养目标

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行政管理人员培养一定要定位准确,目标明确,不能就是大二笼统的培养,那样就失去了培养的价值和意义。要开展广泛的调研,深入企业一线和用人单位,准确的了解社会和企业对管理人才知识、能力以及素质的要求,改变以前那种科研型的培养模式,根据社会发展趋势和社会的要求对人才培养从新定位,严把质量关,突出人才的实用性和创新性,把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在社会的需求上来而不是封闭的教学管理。

3 创新办学理念,改变办学思路

在万众创业,大众创新和供给侧改革以及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转变的时代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要创新办学理念,不要再认为自己是一个国家事业不可动摇的观念,要加大学院市场化和企业化发展的思路,把社会需要,企业认可,学生能就业有一技之长作为自己的办学理念来做。具体针对许昌学院的办学理念下,要加大与地方企业的有机结合,为地方经济做出积极贡献,具体到管理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通过许昌本地的知名企业来对接,加大公司企业管理人才到学院进行授课,大力鼓励教师走出象牙塔,走到企业、公司的一线,了解企业、公司所需人才。

4 创新管理人才培养路径

4.1 创新教育手段,提高行政管理人才培养水平

一是要在培养模式上转变下功夫。要紧紧抓住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等现代职业教育的培养方式,在加强职业道德素质、职业技能实践和学习水平上不断攀升;利用校企资源优势,互补有无,大力促进“产业文化进教育、工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完成“教、学、做相统一、学、训、产有机统一。二是调整教学内容。行政管理人才培养要对接用人单位的需求,具体课程安排要与职业岗位相结合,让学的内容与实践应用相统一,做到知行合一,学有所用,用了就灵。三是转变教学方式。要结合行政管理人才培养的特点采取实践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团队教学法等等形式,使教学形式更加有实效性。四是改革最终考评办法。要改变一张卷子来评价学生的业绩水平的传统考核办法,要让企业、社会、机构都参与到人才最终考核的评价中来,突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实现学生的综合素质。

4.2 构建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增强职业教育发展的适应性

应用本科院校管理人才应按照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来调整专业建设。按需设置专业,培养经济发展所需的技能型人才。把专业特色作为职业院校办学特色的核心,以专业建设提升人才培养水平,设置对口专业,夯实学科建设,对接区域经济建设。

4.3 强化校企合作机制,打造管理人才“双师型”教师队伍

应用型人才教育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要培养出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管理人才,建设一支合格的 “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关键。“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校企合作是关键。创新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模式,大力支持教师参与到企业的科研与技术研发中去,提升教师的“双师”素质。许昌学院可尝试在教学安排上进行改革,将一年两学期制改为了一年四学期制,使教学安排更为灵活,为教师挂职和学生顶岗实习空出更多的时间,保证了每次教师挂职锻炼时间达到2个月以上。挂职前学校要根据专业建设发展的需要对教师提出明确挂职要求,教师带着任务到企业挂职,深度参与到企业一线的生产活动、科技开发和技术改造工作中,学校在教师挂职过程开展中期的跟踪检查和挂职后的绩效考核,这样的挂职形式,可以有效避免走马观花式的短时间挂职的弊端,有效提高“双师型”教师实践能力,真正提升专业管理人才教师的“双师”素质。

5 加强校企业合作力度

5.1 创新人才管理机制,激发能动性

我国由于对职业教育认识不到位,起步晚,如今对于应用型本科学院的教育认识也存在误区,企业由于受到利益的驱使,对于校企合作没有给予充分的认识,存在着重形式轻效果的趋势,学校层面也存在着摸索探索的过程,对于办好应用型学院也没有十足的信心,面对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以及中国供给侧改革的力度,许昌学院应该立足本地区,深挖本地区的企业合作,为行政管理人员的实践提供一个良好的基地。在加强校企合作上,双方都要具有诚意和决心,决不搞形式主义,更新观念,把握社会发展的大趋势,要从实际出发,把校企合作办好。

5.2 强化联动机制,促进校企合作产教深度融合

一是校企合作开展人才培养。尤其管理人才的培养更应该第一时间进入企业进行学习、锻炼,学院要学习外面的先进经验,要摄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发展,打造深度的融合机制。

总之,在新时代、新理念、新要求的大环境下,应用型本科行政管理人才要创新培养路径是必然趋势。

[1]张侃.城镇化进程中河南省教育资源结构优化问题研究[J].教育探索,2014(1):9-13.

[2]陈红玲.河南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问题与策略——基于科技创新角度[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5):113-114.

猜你喜欢

双师应用型办学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双师培养授课实践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林秀娟 茶业“双师”
小学科学“双师课堂”中双师角色功能定位研究
“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与实践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