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高校大学生文化消费现状研究

2018-03-06艾艳红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4期
关键词:普及消费时代

艾艳红

(湖南信息学院,湖南长沙 410151)

1 高校大学生文化消费在新媒体时代呈现出的新特点

1.1 依赖网络和科技

现代社会科技迅猛发展,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互联网、手机、电脑等设备迅速普及,进入千家万户,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接受资讯、获得信息的途径已经变得越来越多元化:从过去依赖于纸质媒介的报纸、杂志和有限选择的电视、广播,到现在网络时代的智能电视、智能手机、微博微信客户端、贴吧等等,新媒体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文化消费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高校大学生文化消费在新媒体时代呈现出了依赖科技和网络、消费普及度广、自主消费和盲目消费的新特点。在过去,高校大学生在文化方面的消费主要是在图书馆或自习室积累知识、在电影院进行娱乐、通过旅游开阔视野、通过报纸杂志或者电视广播接受最新的资讯,这样的消费方式有较大的限制性,不需要科技和网络的支持就可以直接进行。但是,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大学生的文化消费方式正在发生着巨变,只要有网络覆盖和手机、电脑等终端设备,高校大学生就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地浏览最新的新闻资讯、观看最新的电视电影和娱乐节目、与千里之外的亲朋好友即时对话,这些文化消费都依赖于网络的普及和科技的发展。

1.2 普及度广

高校大学生易于接受新鲜事物也有能力创造新鲜事物,是新媒体时代的弄潮儿,他们广泛活跃于网络之中,甚至对一些网络热点事件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同样的,新媒体也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高校大学生的思想发展和价值构建,他们通过各种手机应用去获取必要信息,学习最新潮的知识文化,也通过网络和各种终端设备去休闲娱乐放松自我,沟通交流表达自我。在高校中大学生通过听广播、阅读报纸杂志的手段来获取文化是少见的,信息的接触面也是狭窄的;到剧院观看演出、甚至去到明星演唱会现场,这些对于大学生来说都是昂贵的,难以接受的。在新媒体时代到来之际,通过网络能获取极丰富的资源,同样的文化产品通过网络的形式来传播变得唾手可得,不出门尽知天下事。对于高校学生来说不需要支付高额的费用、不需要出门就可以获取信息,给生活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也让每个人都选择了这样的方式。

1.3 自主消费和盲目消费

也正是因为网络的普及和科技的发展,使得文化消费的受众面越来越广,高校大学生不用像过去一样为外出旅游、观看演出等有限的文化消费途径去支付高昂的费用。他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去接受更多种类的文化产品和文化资讯,听音乐、看电影、追剧甚至通过网络看博物馆实景都已经免费或者仅用很少的费用就可获得,文化消费的种类越来越多。新媒体时代文化消费的普及和便捷,也带来了监管上的困难,巨大的自由使得高校大学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诱惑,高校大学生的文化消费也越来越呈现出了自主性和盲目性的特点。新媒体时代,文化消费具有较强的互动性,高校大学生不仅可以通过网络获取资讯,还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掌握了一定的话语权,通过贴吧、评论、微博微信客户端,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言论,如果有观点、有立场,就可以吸引来粉丝,成为文化消费的提供者,因此,高校大学生的文化消费具有很强的自主性。

2 新媒体时代高校大学生文化消费的要素分析

2.1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给人们带来极大的便利,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大众的消费方向

这个时代下的高校大学生都掌握着各种资源的利用手段,有着搜索各种新资源的搜索技巧,甚至连学习也是通过网络平台。更有甚者,部分高校教师顺应新媒体趋势将课堂搬上网络。学生在宿舍就能上课学习,这同样也是一种对网络新媒体的消费。科技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是新媒体时代文化资源不断丰富和迅速传播的基础条件。不断出现的新技术和新设备使高校大学生的文化生活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当下,如果一个人不会使用电脑、智能手机和网络,那么他就不能接触到最全面最新鲜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这也就是说新媒体时代高校大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知识技能水平将直接影响他们的文化消费。

2.2 文化产品和服务质量良莠不齐

网络文化资源种类繁多,给高校大学生提供了丰富的选择空间;但是海量的资讯和资源给网络监管带来了很大的负担,加之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受利益驱动一些商家会利用网络传播的迅速性和广泛性来谋取不当得利,大量同质化甚至负面的网络资源不仅会浪费高校大学生的时间,甚至会使大学生误入歧途,形成不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极大地降低了高校大学生文化消费的质量,甚至扭曲高校大学生的人格塑造和价值构建,严重影响高校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形象地来说,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网络的广泛普及为文化消费提供了“琳琅满目的商品”,铺天盖地的广告、花样百出的消费名目、新奇特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消费者很容易在文化商品的浪潮中迷失自我。

2.3 高校大学生的年龄特点影响其消费方式

高校大学生虽然已经成年,但是他们的生活阅历和生活经验还不丰富,对事物缺乏鉴别能力,不能很好地区分自己的需要和外界的诱惑,现在,网络的发展多种多样,不知不觉间就为很多自己不需要的东西浪费了时间和金钱。网络发展过快之际,有优点也会有一定的弊端出现,网络的迅猛发展不仅推动了网络文化的空前繁荣,也为迷信思想和伪科学提供了传播途径,当商家和媒体片面的来迎合大众需求,就有大量三俗产品被生产、传播,严重影响了高校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高校对于大学生这个年龄阶段的消费方式的管理是必要的,学校为大学生搭建健康向上的网络平台,引导学生多学习有利的文化消费活动,开展课题讲座等方式来影响学生们的消费观。

3 倡导高校大学生在新媒体时代理性地进行文化消费的建议

3.1 高校大学生要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鉴别能力

在技术不断创新,网络广泛普及的新媒体时代下,要提高高校大学生运用新媒体的能力,不断开阔他们的文化消费视野。当代高校大学生也应该顺势而为,紧紧跟随时代的脚步,积极运用新技术、新手段,不断提高自己对科技和网络的运用能力和运用水平,不断学习各种搜索技巧,提高自己的鉴别能力和对不良诱惑的抵制能力。积极进行课堂学习、自主学习和交流学习,熟悉电脑、智能手机和网络的基本性质和基础操作;学会使用网络来积累知识、搜索资讯,积极运用网络来进行小组学习和兴趣培养,不断提高自己使用多媒体和新技术的能力。

3.2 学校和有关部门要加强引导

学校和有关政府部门要对高校大学生的网络文化消费进行监管,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对高校大学生文化消费进行科学研究,及时发现高校大学生文化消费中的新情况、新趋势、新问题,对症下药,积极引导高校大学生理性消费。要坚持以辩证唯物的哲学思想指导高校大学生理性消费,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荣辱观,培养高校大学生健康积极的审美观和消费观,掌握文化消费的主动权。要用高校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对高校大学生文化消费进行教育,通过论坛贴吧、微博微信等大学生活跃的网络空间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教育,倡导合理消费、理性消费。要广泛运用网络阵地对高校大学生进行荣辱观和理想信念教育,宣传爱国思想和民族精神,为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健康理性文化消费提供服务。

3.3 学校和有关部门要加强监管,丰富高校大学生的文化生活

不断净化、优化网络环境,为高校大学生营造风清气正的消费环境:要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规定,严厉惩戒制作、传播三俗文化的不良商家;要加强监管,建立健全举报制度,让三俗内容无处遁形;要鼓励引导高校大学生正确、健康使用网络,自觉抵制三俗文化的不良诱惑。有关部门,尤其是高等院校,一定要承担起引导高校大学生理性消费、教育学生客观使用和对待新媒体的重任,时刻警醒学生,要树立“物为人用”的消费观,不能被网络、智能手机和让人眼花缭乱的网络世界蒙住双眼,更不能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无法自拔。要开动脑筋举办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和文娱活动,培养高校健康的兴趣爱好,锻炼他们的体格,丰富他们的智能,让高校大学生回归现实生活。

4 结语

时代的不断发展,科技的巨大进步,网络的广泛普及,使得高校大学生文化消费呈现出了依赖科技和网络、消费普及度广、自主消费和盲目消费的新特点。高校大学生、高等院校和相关职能部门对此要有情形深刻的认识,高等院校和职能部门要完善制度、加强加官,提高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质量,不断净化、优化网络环境;高校大学生要提高自身的分辨能力和对新技术的掌握运用能力,不断适应新媒体时代的文化环境,利用网络的便利来提升自己综合素质。

[1]孙振权,杨剑英,何逢标.大学生网络文化消费行为及引导策略研究[J].管理观察,2015(6):155-156.

[2]张永胜.大学生精神文化消费现状及对策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59-60.

[3]陈昀岚.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文化消费现状及教育引导[J].科教文汇,2016(21):106-107.

猜你喜欢

普及消费时代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5G手机打响“普及战”
40年消费流变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新消费ABC
天文知识普及
引导发展 推广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