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县产业转型升级路径探索
——以广州市海珠区为例
2018-03-06邹荃
邹荃
(广州市海珠区产业与重点建设项目促进中心,广东广州 510230)
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经济发展战略新目标。报告提出,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本文以广州市海珠区为例,通过对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的分析,结合供给侧改革思路,探索未来产业转型升级路径。
1 “十二五”海珠区发展现状
海珠区地区生产总值在 “十二五”期间突破千亿级,由“十一五”期末的729.68亿元上升至2015年的1422.33亿元,年均增长10.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十一五”期末的31.01亿元上升至2015年的52.51亿元,年均增长11.1%;税收收入由 “十一五”期末的107.38亿元上升至2015年的180.07亿元,年均增长10.9%。土地单位产出由“十一五”期末的8.07亿元/km2上升至2015年的15.73亿元/km2;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21.03%。
海珠区以“退二进三、腾笼换鸟”为战略引导,不断推进产业集聚发展。三次产业结构由“十一五”期末的0.4:18.3:81.3优化调整为2015年的0.1:14.1:85.8,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78.3%上升至92.7%。会展龙头产业发展领跑全国。总部经济引擎作用彰显,累计认定区重点企业载体商务楼宇(园区)10个,税收超亿元商务楼宇6栋。引进世界500强投资项目12个,中国500强投资项目18个,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投资项目6个,中国服务业500强及其投资项目19个。重点企业由“十二五”期初的85家增至127家,新增注册资金1亿元以上企业42家,增长147%。腾讯、阿里巴巴、复星、国美等12家龙头企业纷纷进驻,海珠区正逐渐成为广州市总部经济核心、珠三角最具竞争力的总部经济集聚区之一。现代商贸高端化发展成效初显,五大商圈现代商贸格局初露端倪。新兴产业成为经济增长新动力,南中轴电子商务大道入驻企业192家,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正稳步向千亿级互联网产业集群迈进。文化创意蓬勃发展引领新风尚,T.I.T纺织服装创意园被评为广州市第一批重点文化产业园区,新港82服装设计师创意谷成为全国最大的设计师集聚园区。广州塔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并启动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珠江琶醍啤酒文化创意艺术区等5个景区成功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海珠区以创新驱动为发展导向,成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区。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由“十一五”期末的59.59亿元上升至2015年的74.99亿元,增长25.8%。全区研发强度位居全市第三,高校与科研院所的研发经费投入位居全市第二。大力实施“一街一科技企业孵化器”工程,覆盖全区的科技孵化体系初步形成。2015年全区共有高新技术企业93家,营业总收入168.7亿元;“中国最佳创新公司50强”企业4家,占广州市入选企业的1/3。
2 海珠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经济基础仍然较为薄弱
(1)经济总量依然不大。2016年海珠区GDP 1550.34亿元,仅占广州市的7.9%,在12个区中排第5位,仅为天河区的40.78%、开发区(现为黄埔区)的51.5%、越秀区的53.29%。
(2)财税总量偏小。2016年区税收总收入178.87亿元,仅占广州市的3.95%,在11个区中排第10位,仅为天河区的28%、越秀区的51.5%。2016年区财政收入49.99亿元,仅占广州市的3.59%,在11个区中排第9位。
2.2 产业高端化不足、层次不高
虽然我区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服务业)占比接近85%,但产业发展不均衡,层次不高,存在中小企业多、大规模企业少,低端产业多、高端产业少的结构性问题。工业中,大多数企业仍处于劳动密集的加工组装等低端环节,产品附加值较低,先进制造业所占比例小,没有形成核心竞争优势。第三产业中,传统交通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以及房地产等行业所占比重较大,具有高附加值、高技术、高知识含量及较强辐射力的行业少,金融、会展、信息技术、科研技术服务业等高端服务业占比小。
2.3 创新能力有待增强
(1)核心竞争力不强。缺乏大型自主创新企业,多数企业尚未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行业领军企业、龙头企业少,高端集聚效应和产业带动效应不足。
(2)高端人才匮乏。人才队伍面临总量不足、高端人才缺乏的困境,尤其在金融、信息技术等专业服务业尤为突出。
3 转型升级路径探索
3.1 突出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双轮驱动”
一方面,重点发展科技型龙头企业,建设重大创新平台。以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为切入口,加快培育发展以“互联网+”为特征的新型总部经济,重点发展互联网服务及新媒体、新兴信息技术服务、量子通信、电子商务、新兴金融、人工智能六大产业。鼓励腾讯、阿里巴巴、复星等龙头企业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加强与港澳在金融、商贸、物流等领域的合作。制定灵活的人才引培政策。鼓励高校及科研院所,行业联盟及高新技术企业联合举办科技创新人才高峰论坛,整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企业资源形成人才供需信息库及知识共享社区,形成浓厚的人才交流与知识共享氛围。支持校企联合人才培育计划。
另一方面,完善产业金融服务支撑体系,整合各类金融资源,创建资本对接创新创业通道,打造若干资本集聚转化平台。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能,支持企业充分利用主板、中小板、新三板等等多层次资本市场,鼓励上市企业发行债券等,推广知识产权质押、产业链融资、投贷联动、股权质押等新型融资产品。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培育与规范信用服务市场,强化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信息技术作用,开发金融创新产品。加强金融专项资金保障,对高端人才引进、金融新业态发展等给予奖励与补贴。
3.2 抓好空间优化和营商环境“双提升”
一方面,积极引导大项目、大企业、大产业向集聚区布点落户,优化产业功能布局,构建更有活力的创业创新生态系统。以核心龙头企业为牵引,加强产业资源的整合力度,完善交通、教育、高端医疗等产业基础配套设施,打造产业价值创新园区,提高产业的辐射带动效应。强化产业用地保障,注重存量用地的挖潜增效,盘活闲置、低效土地,进一步强化建设用地保障力度,优先考虑重大项目用地指标,充分加强土地要素保障。另一方面,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打造高效透明的政务环境,提升“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功能。提升开放共享的“双创”环境,举办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创业大赛、高端科技论坛、峰会和创新技术发布会等活动。优化国际化的公共配套服务。聚焦资源配置,围绕产业功能区功能定位,完善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设施相关配套布局;优化商业商务环境配套,结合工业旧厂改造及专业经济楼宇功能升级,加强创意餐饮、创业咖啡、创客书吧等商业配套服务,支持“体验式商店”“无人商店”等新零售业态发展,营造适合国际化创新人才创新创业的城市环境。
3.3 坚持生态城市和智慧城市“双保障”
一方面,借鉴世界生态城市的先进理念,坚持科学统筹、分步实施,按照国际型综合功能的宜居生态城区、国家中心城市的都市绿心、人地和谐的城市生态文化旅游休闲区的定位,努力将海珠建成集生态湿地、会展配套、文化休闲、行政办公、生态居住、科普示范等功能为一体的国际先进生态城区,打造花城、绿城、水城的样板区。重点发展生物医药研发外包、绿色环保检验检测等绿色科技产业;都市生态农业体验、康疗养生民宿、休闲商务会议服务、户外体育等特色文旅产业;网络影视、文化艺术等文化创意服务,整体构建形态多元、功能复合的中央生态区。
另一方面,深入推进智慧城区建设,构建智慧应用体系,重点打造智慧政务、智慧商务和智慧生活示范区。加强区域商务楼宇智能化、信息化改造更新,大力推广智慧商务应用。深化智慧商圈建设和智慧化商业综合体试点,优化电子支付、信用服务、安全认证等智慧商圈的支撑环境。推进智慧社区创新试点和应用示范,促进社区服务集成化、社区管理智能化、居民生活现代化。鼓励居民积极运用互联网、移动智能终端开展智能家居、远程教育、电子商务、智慧养老等方面的应用,构筑居民新的生活方式。
[1]蒋兴明.产业转型升级内涵路径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4(12):43-49.
[2]戴丹.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因素研究[D].广东省社会科学院,2014.
[3]王文俊.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研究综述[J].财经理论研究,2016(5):1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