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创新模式的研究

2018-03-06夏柯柯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4期
关键词:贫困学生贫困生资助

夏柯柯

(郑州黄河护理职业学院,河南郑州 450066)

1 当前贫困生资助工作需注意的事项

国家为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对高职院校贫困生的资助力度也在逐年加大。高职院校贫困生多来自偏远农村,经济条件导致其具有不同程度的自卑和焦虑心理,这就要求帮扶教师不仅要按国家政策要求从经济上给予帮助,更需要从心理上给予贫困生更多的关爱。具体到资助工作中,还须着重注意如下三个方面问题。一是公平客观地认定贫困生的身份;二是拓宽奖学金范围,侧重覆盖全部品学兼优的贫困生;三是严防受资助贫困生产生不劳而获的心理。

2 创新工作模式,构建帮困育人体系

2.1 根据家庭经济实情,公平客观梯次认定贫困生身份

之前有过高校贫困学生用苹果手机等高消费负面新闻,这是贫困生的身份认定出现偏差导致的问题。仅凭学生手上的“困难证明”根本不足以证明学生家庭经济真贫困,身份认定的失败反倒害了得到利益的学生,侥幸和不劳而获心理不利于学生的成人、成才。因此,实践工作中,我们要建立一个科学可行的贫困生认定机制,并且据实将贫困生家庭经济分为“特别困难”“困难”“一般困难”,通过划分等级,为进行梯次的适时适宜资助提供支撑。贫困生身份认定中,首先,由学生自愿申报,收到学生经济困难认定申请后,组成班级评定小组针对申请学生提供的《学生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以及家庭困难相关证明材料进行民主评议,在此基础上,由辅导员紧密结合申请学生日常生活消费情况进行“档次”划分,填写《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基本信息表》。其次,由系(部)成立工作组对班级评定的意见进行审核,进一步了解申报学生家庭经济困难情况,依据《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评定办法》,对贫困学生进行更加具体的划分,按照“特别困难”“困难”“一般困难”等三个梯级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信息库”。因为困难学生的经济情况也是动态的,应每半学期或一学期对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以及个人的消费状况进行适时的更新,进而全面规范和完善贫困生的认定机制,提高资助的效益和效率。

2.2 多角度多举措打造贫困生支持帮困育人体系

(1)为贫困学生开辟入学绿色通道。贫困学生入学前,个人和家庭会有各种顾虑,为了消除他们对入学后的担忧心理,学校在邮寄新生录用通知时,应将国家资助政策和本校资助办法相关材料,以及贫困学生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办理助学贷款须知等材料一并邮寄,让贫困生及其家庭第一时间了解国家资助政策信息,以及本学校资助的优势,鼓励贫困生入学。同时,新生入学时,学校应专门成立由老生组成的贫困学生接待队伍,给他们开辟入学绿色通道,为贫困生顺利快捷地入学提供保障,尤其是针对经济特别困难的新生,应给予适时的资助。

(2)多种资助渠道和方式给予贫困学生经济保障。贫困生资助工作应从多个方面入手,力求让贫困学生感到来自多层面的关爱。最为重要的是资助的实施过程要公开、公平,建立一套完整可行的贫困生考核制度。资助分为国家、学校、班级及社会的资助和奖助及贷款等形式,几种助学形式的实施都需要对学生的学习和日常生活进行量化考察,贫困学生自评后,由班级进行评议和考核,班级综合评定后,应按国家贫困大学生资助政策规定及时向校、系(部)、班级三级进行公示,确保奖、助、贷、减、免、补等贫困学生资助工作公开、公正、公平。

①鼓励贫困学生申请贷款。助学贷款对于高职贫困学生来说是较好的资金获取渠道,学校应加大国家和生源地贷款政策的宣传力度,鼓励学生通过申请助学贷款完成学业,同时做好学生贷款后续的跟踪服务工作。

②加大奖、助学金的资助力度。学校应科学合理地拓宽学校奖学金的来源渠道,与关系企业合作,让企业冠名开设学校奖学奖资助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同时,还应鼓励贫困学生好好学习,以优异的成绩获得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

③鼓励学生开展自助和互助。高职生已具备一定的劳动能力,应鼓励贫困学生利用假期从事社会实践,如家教、商场发单员或售货员、酒店服务员等工作,锻炼自身实践能力的同时,也获得了相应的经济补贴。同时,还应针对特别困难学生开展师生互助活动,组织经济较宽裕的学生帮助特别困难的学生,也可以较好地促进班级同学间的和谐关系。

(3)积极开展精神援助,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诚信意识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对于贫困学生来说,精神援助比经济援助更加重要。实际工作中,应加大贫困生的精神激励,培养其感恩意识,引导其懂得国家、社会、学校及身边人的关爱,是支持自己胜利完成学业,旨在培养其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益的人。同时,还应以助学信用贷款为载体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以各种创先评优活动为载体激励贫困学生更加自强不息,定期走访贫困生家庭,进一步掌握贫困生的困难状况,密切感情。

①加强感恩教育。对贫困生实施感恩教育十分必要,如对学生进行感恩礼仪教育,在学生中开展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学校、感恩政府、回报社会等以感恩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并通过评选“最感动的话”“最感人的事”“最佳公益活动图片”,引导学生对他人说一句感恩的话,为他人做一件感恩的事,积极参加青年志愿者服务和社会公益活动,提高学生的感恩意识,增强学生对家庭、学校和社会的责任感。

②加强诚信教育。把信用教育贯穿到助学贷款的整个过程中开展“我与我的信用记录”征信知识宣传活动,聘请金融专家为学生作征信知识讲座,让学生了解征信系统诚信监督体系。还可以组织学生观看《贷款助人 信用助人》《信用行天下》等宣传教育专题片,举行诚信贷款签名仪式,开展诚信主题征文、诚信主题演讲比赛等活动,并利用校内媒体进行宣传、引导。建立学生诚信档案,加强贷后管理,提高学生诚信意识。

③加强励志教育。将资助工作与学生的 “创先争优”活动有机结合,充分挖掘学生身边的典型事迹,评选“奋进之星”,发挥引领示范作用。通过举办贫困学生先进事迹报告会,引导他们正确评价自己,勇敢地面对困难,激励他们以自强不息的姿态和信心战胜贫困,积极进取,把精力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去。学工干部、辅导员要定期对贫困生进行走访,深入贫困生家庭了解实际情况,送温暖的同时也维护贫困生认定工作的政策性和原则性。

(4)开展心理救助,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善自我认识,增强自信,宽心学习。应充分发挥校、系、心理咨询室、班级、宿舍(学生社团)五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的作用,及时了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所思、所想、所需,有针对性地进行疏导,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同时,可开展“学生自我成长”系列活动,通过专题讲座、心理沙龙、团体辅导、个体咨询、相互交流等形式,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他们承受挫折的能力,让他们从心理上战胜困难。此外,辅导员、负责贫困生资助的老师也应多与贫困生谈心,关注他们的成长。

(5)大力支持贫困生学习、生活和就业。①支持贫困生学习发展。贫困生大多比较勤奋,能够吃苦耐劳。有的学生想另外学习更为实用来得快的知识,这时应及时为他们提供所需的书籍和学习用具,解决专业培训或课外学习的学费问题,还可以聘请专业教师为他们开展专题讲座,同时学校的公共资源也应尽量倾斜于贫困生的使用,如校活动室、演播大厅等,让贫困学生有更为宽广的活动空间,给他们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培养他们的自信。②支持贫困生参与校园社团活动。高职院校的学生会、文学社、篮球队等众多社团是学生锻炼能力的最好载体,应鼓励支持贫困学生加入自己喜欢的校园社团,引导其在社团内发挥自己的特长,锻炼提高自己的能力。另外,还可以让贫困学生帮助老师完成相关工作,指导学生如何处理和管理公文,管理实验室、计算机机房、布置会场、主持元旦晚会等,通过相关工作实践,可以较好地提高贫困生组织、管理、动手操作等综合素质,为成为生活的强者,战胜经济上的困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③支持贫困生就业。贫困学生家庭供一名大学生不易,为的就是能够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为家庭经济困难找到出路。学校应为贫困生开辟就业绿色通道,在与关系企业进行毕业生就业推荐时,应尽量倾向推荐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把更多的就业机会留给贫困学生,让他们及时及早就业,早日解决家庭经济困难状况。

总之,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工作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我们须全面贯彻落实十九大“新作为”的要求,创新贫困生管理工作模式,以教育公平为出发点,以国家助学贷款、学校和企业奖学金、助学金及精神激励、心理辅导、支持学习、生活和就业为抓手,用完善的资助体系有效促进贫困生成人成才。

[1]喻忠.高职院校学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当代职业教育,2010(6):79-80.

[2]王丹.论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建设[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29(8):45-46.

[3]曾燕玲.高职院校资助机制建构问题与对策研究[D].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7.

猜你喜欢

贫困学生贫困生资助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军旅书法家李洪海捐助兰考县贫困学生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贫困生班主任”李金林
遭车祸仍信守资助承诺
筹资百万救助贫困学生
十年筹资千万元 资助八千贫困生
结对"百千万"情暖贫困生
克力朩倾心捐助贫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