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全实践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2018-03-06郑海岚祝彦方健
郑海岚,祝彦,方健
(汉中职业技术学院教育系,陕西汉中 723000)
在教育部颁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大背景下,通过对对高职层次学前教育专业的各方面进行深入具体地研究分析,构建一套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可行性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相辅相成、共荣共生的“全实践”教学体系。其包含如下几个方面:(1)实践教学目标;(2)实践教学内容;(3)实践教学条件;(4)实践教学管理;(5)实践教学考核与评价等。如何实现这一目标与教育技能以及教学理论全面系统的“全实践”教学体系,是亟待我们深入探讨的问题。
1 “全实践”教学体系的内涵
在教育教学中,“全实践”教学体系,主要通过借鉴顶层设计的理论与方法,针对高职层次类学前教育的专业人才而量身定制的培养目标和原则以及培养要求对整个学程中的各个实践环节进行科学、合理、最优化的系统定位和全局性整体安排,从而把实践教学的成效提升到最高。
全程实践主要是通过对工学进行整合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人才培养,以了解学生各方面的实际情况为前提,培养学生在专业学习阶段加强对教学使用性和开放性以及职业性的重视和其专业能力的提升,把实验和实训以及实习过程中所要运用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进行有效地结合,帮助学生在学习阶段更快地了解、认识将要从事的职业,使学生更顺利地完成专业型职业工作者的角色转换。从实践上分析,实践教学全面贯穿于整个高职学习期间;从形式上分析,实践教学涵盖了:(1)课堂教学;(2)教育实习;(3)课程实习;(4)教育见习这几个方面。它不仅是理论和实践、课内和课外的共同结合体,更是把从学习到实践再到反思,再到进一步学习然后再实践这一整体流程表现得淋漓尽致。通过如此循序渐进且不断学习、实践、印证的方式不仅可以更有效提升学生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同时可以激发学生的反思与智慧兼具的潜能发挥,使学生成长为更有效的全能型幼师。
2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现状
各大高职院校开设的学前教育专业其最重要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出一批批高级应用型学前教育工作者,我们又称之为托幼机构教师,简称幼师。从幼儿园的角度来分析,幼教老师的教学实践能力是其是否能胜任该工作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从高职院校的层面来具体分析,学校开设的教学实践课程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该专业的理论知识,还能更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开发学生的教学实践潜能。此外,更能对该专业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发展造成一定影响。我国托幼机构培养方向其两极分化趋势愈加明显。部分高职院校在培养幼师方面对学生更侧重艺术技能方面,这种重能歌善舞的技艺轻文化与理论知识的方式虽能更快适应幼儿园的需求,但也未免过于急功近利了。这样会使学生的理论知识过于匮乏,从而导致他们的教学智慧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步伐,从而成为最普通的教书匠。另外一部分高职院校在培养幼师方面对学生们则更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与教导,无法做到教学实践与理论学习同步进行,从而导致学生们深刻印证了“书本知识的巨人,教学实践的矮子”这一教学俗语,这类缺乏教学实践的学生在教学工作中往往极难胜任实践性较强的幼教工作。
3 “全实践”教学体系的建构
3.1 构建以基本教育技能培养为核心的“全实践”教学目标体系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对于幼教老师的培养标准进行了具体、深刻的维度划分与规定,其规定的维度包含了三个方面:(1)专业理念和师德的培养;(2)专业知识的培养;(3)专业能力的培养。由此可见,高职层次学前教育专业培养出的幼教从业者不仅有着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更具备有较好的师德师风和职业素养,同时要足够敬业、爱岗、有理想、有追求,有为教育事业献身的高尚情操和奉献精神。此外,还要学好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既有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文雅,又有能歌善舞等技艺的优美,同时要能胜任教育工作者这份工作的业务能力和水平,能团结友爱,拥有较好的人际交往水平以及团队协作进步的能力等。
3.2 构建与理论教学体系相辅相成的“全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在“全实践”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目标一般通过实践教学内容来得以实现,由此可知,实践教学目标体系的实现同样也将通过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来表现。各个高职层次的学前教育专业其课程设置具体细分为:(1)公共教育课程;(2)专业教育课程;(3)教师教育课程这几个大的主要层次。同时,其专业教育课程还可以进行更为具体地课程分类:(1)教育理论课程;(2)教育技能课程;(3)教育实践课程这三类。
如此统筹兼备、理论与实践并肩而行的教育模式更能提升幼教从业者的教育实践和实操能力,不仅可以缓解教学学习的枯燥乏味,更能通过渐入渗透式把实践教学渗入到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更利于形成一种良好的习惯与思维模式。
3.3 构建与“全实践”教学相配套的实践教学管理体系
在学前教育中常提到的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具体涵盖了以下几点。
(1)实践教学组织管理,主要是针对学校的统筹组织与考量来进一步体现,不仅体现在管理规定与对策的制定上,同时具备了专门的组织机构,并进行实际操作与运营管理,以实现实践教学组织管理的科学化、合理化、可行性。
(2)实践教学运行管理,其主要是从幼儿园工作的具体性质与特点方面进行研究分析,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大纲,采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办法编制一套科学、与之相贴切的实践教学指导用书与教学手册,规范实践教学考核办法。
(3)实践教学制度管理,制度管理就要与相关的管理文件相对应,从实验和实训以及实习与毕业设计等内容都进行规范化管理,并制定一套管理对策与管理办法,通过付诸文件与文字的方式提升其监督性与指导性,使实践教学工作能够顺风顺水地开展实施。
3.4 构建能够体现专业特色的“全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
关于学前教育中“全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模式,最佳的模式为“园校一体”。园,即为幼儿园;校,则为各高职院校。两者间互帮互助、互惠互利,把社会教育资源运用最大化,把高职层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幼儿园教育有效融合在一起,取长补短、各展需求,共同进步发展,实现两者相辅相成、共荣共生的学前教育新高度。在构建“全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过程中还需把幼教老师这一岗位专业能力的考核标准进行详细地了解,在此基础上来确定理论考核与能力考核两者间的权重占比。
4 建议和思考
4.1 改革教学方式
要把“全实践”教学理念执行到底就必须提升教学实践能力,因而从根本上要对课堂教学方式进行深入改革,把过往“教师主导讲—学生被动听”这一落后陈腐的模式改革创新,以多元化、创新式的模式来丰富、优化课堂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和教育生活互相融合互补。从不同的课程特点以及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丰富、创新教学方式,如:研讨或是角色扮演亦或是模拟实习或案例分析等。如此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学生们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还能使学生们的专业意识得到更快形成。我们列举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教学方式可以采用传统讲述,同时辅以研讨以及模拟教学,同时进行定时定期课程实习等各类教学实践活动,之后再回到课堂进行再学习。以此加深学生对课程的理解与认知,以利于其对理论和实践、课内和课外知识结合的双重融合互补,从而提升其教学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
4.2 培养“双师型”教师,构建“双师型”教学团队
何谓“双师型”教师?即具备理论讲授与教学实践操作的“双师”素质的老师。而所谓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则具备了理论型和实践型两个类型教师的师资队伍。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想实现实践教学目标,既要有优良的师资结构,教师又要有较高的职业素养与高尚的素质与情操。因此,构建“双师型”教学团队可以具体从以下两个层面开展工作:(1)在高职院校招募部分有丰富实践操作经验的优秀幼儿教师;(2)多组织开展高职院校教师到实践基地进行实地操作学习和研究活动,在提升自身素质的同时提升教学团队的整体水平和能力。
4.3 建立实践基地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全实践”人才培养模式可以通过建立实践基地来实现,实践基地对于学校与社会有着不可或缺的沟通作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可以培养其实际操作能力与水平,也可培养其创新意识。把幼儿园当作实践基地,让教师与学生在此实践基地上进行实践操作和观摩,以提升其专业能力和专业技能水平。通过实习内容与目的不同特性进而与相契合的托幼机构进行有效结合,建立多元化、多层次实践基地,以满足不同专业课程以及各学习阶段的实习基地,从而实现实习基地的最大利用化,最终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
4.4 改革教学评价
实现“全实践”教学目标可以通过不同的类型和各异的主体以及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来达成。教学评价不仅要进行课程考核,还要进行实践考核。而课程考核要把期末考试与平时课堂表现等考核内容进行有效结合,从而形成整体全面的评价体系。而评价形式则包括了书面评价和第二课堂评价,两者综合考核评价方可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教学能力和水平。
由此可见,优良的教育实践情境可以提升未来教师的专业能力和发展。在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过程中加强未来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和学习经验可以为入职奠定基础,对未来教师们的职业生涯规划和从业就职提供强有力的帮助。
[1]秦金亮.以“全实践”理念引领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J].教师教育研究,2005(5):31-34.
[2]孟亭含.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全程实践模式的构想[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2(3):73-75.
[3]梁钊华.全实践教育理念下高师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思考[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2(33):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