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挑战与对策

2018-03-06张爽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4期
关键词:结构化高校学生挑战

张爽

(西京学院,陕西西安 710123)

学生的管理工作是高校教育中的关键环节,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以及云计算、互联网等的普及,类型多样、错纵复杂的数据更是给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文中先分析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然后探讨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的具体对策。

1 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

在高校日常运行期间,师生每天都以不同形式产生着数据,在数据达到一定的程度后就可建立数据库然后对这些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然而,在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实际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信息化针对性差,且系统化程度偏低,这些都导致出现了决策支撑力度偏低,并给高校学生的管理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具体又表现在如下几大方面。

其一,部分高校在购买或者自行(委托第三方)开发的学生管理工作系统,仅实现了某一部分工作流程的办公自动化化。例如,学生评优申报审批、学生奖学金和助学金的申报审批以及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之类的日常工作流程等都可以在相应的管理系统中操作完成。然而,由于缺乏系统的顶层设计,进而导致各个子系统融合度偏低、信息交互性差以及系统查询的效率偏低,进而出现了典型的“信息孤岛”现象。

其二,在学生的系统管理过程中还经常存在着海量数据,但是,这些数据的结构化程度也存在着偏低现象,进而出现了大量的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诸如文档、图像、文本、视频以及图片等非数据化结构和报表、邮件、资料库和网页等半结构化数据[1]。但就目前来看,很多高校对这些问题的处理还处于初级阶段,信息处理能力偏低。

2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的具体对策

2.1 转变思维观念,提升对大数据体系建设的重视度

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要想更好地顺应大数据时代的发展要求,首先就应转变思维观念,应提升对大数据体系建设的重视程度。高校唯有进行思想和技术方面的变化和革新才能实现对大数据所得出观点的转化,将这些数据观点转化成同类院校中的竞争优势。作为高校相关管理部门的领导者和决策者,也应转变思维,在战略层面提升对大数据的重视程度。与此同时,还建议应加大对大数据的宣传力度,应明确大数据的重点应用对象,同时应加快面向大数据应用技术的研究,借此来进一步推动大数据应用技术的研发,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大数据应用和管理人才,建立和完善大数据保障体系,并充分发挥大数据技术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优势。

2.2 将大数据技术应用于学校各项工作评定中

高校在进行奖学金、助学金和助学贷款各项工作评定时,如果能够恰当地使用大数据技术,利于提升评定结果的精准性,进而促使学生工作效率的提升。以校园卡所记录数据为例进行分析,通过系统地统计参评者在校园内的消费时间、地点以及金额等,不仅能对学生的生活习惯有整体的了解和认识,同时还能更好地推测和判断学生在校的消费水平。当然,学生工作者还可将上述信息同学生的生源地、年龄、性别、家庭经济情况和家庭成员构成等密切关联起来进行分析,借此不仅能深入地了解学生在校的消费水平,而且还能了解其消费水平同上述相关因素是否存在某种关联性,可将以大数据技术为依托利于建立全体学生的常模参数。

2.3 创建数据支持平台,引进专业人才

要想充分发挥大数据技术在高校管理工作实践中的作用,还应搭建校园大数据技术研发和应用平台。其一,可设立高校校园大数据发展专项资金,对于大数据研发和应用项目给予重点支持,建立校园大数据中心,同时制定具体的校园大数据应用规则,明确校园数据采集和使用所设计的诸如隐私、准确性、归档保存以及可获取性之类问题在内的应用规则,同时明确学生信息的使用职责和权限,借此来保证学生数据遵照规则使用的规范化。其二,应建立由政府投入引导、以企业投资为主体的校园大数据投融资体系,同时应鼓励国内外大数据知名企业以及科研机构参与校园大数据的传输、感知以及安全技术的应用和研发,在此过程中政府应充分发挥去财政方面的支持作用,并建立起相应的考核评估机制[2]。此外,还应制定校园大数据人才引进与培养计划,培养更多促进大数据发展的专业人才,这不仅利于大数据中心平台的运转,且利于促进大数据的产业研发,进而营造利于大数据成长和发展的外部环境。

2.4 重视培养大学生的数据收集和分析能力

要想让当代的大学生更好地顺应大数据时代发展形势的需求,还应重视培养大学生的数据收集和分析能力。高校学生应善于依托现代化信息手段和途径,如借助互联网技术论坛、讲座、公开课这类的途径,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深化其对当下社会变革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丰富其自身知识,并使学生具备批判思维能力和系统思维能力。同时还要求学生能结合具体的任务要求,并充分利用现有知识以及技术手段,进行相关数据的搜集和整理进而形成半数据结构,并使数据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学习和实践,并给高校的相关决策和行为提供数据支持[3]。对于那些经过整理的半结构化数据,应要求大学生能够结合实际的需求导向,并遵照相应的数据结构范式,借助于合理的问题解决思想及方法论等,将半结构化数据转化成结构化数据进而形成有效数据,这样就极大地提升了数据的实际利用效果。事实上,进行数据分析的过程其实就是大学生基于多学科知识对数据进行的分辨,同时还能密切结合社会的现实需求,采取有效方法形成数据分析报告,进而能更高效地解决实际问题。

3 结语

综上,大数据时代对高校管理工作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在具体开展高校管理工作中应充分借助其技术优势,扬长避短,唯有此才能主动占领大数据时代学生管理工作的新阵地。

[1]胥文勋.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现状与对策[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6,35(1):53-56.

[2]张林,李倩.大数据时代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措施[J].速读,2017(5):236-238.

[3]李强,王尊博.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挑战与对策分析[J].江苏科技信息,2016(33):20-21.

猜你喜欢

结构化高校学生挑战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促进知识结构化的主题式复习初探
改进的非结构化对等网络动态搜索算法
结构化面试方法在研究生复试中的应用
左顾右盼 瞻前顾后 融会贯通——基于数学结构化的深度学习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
第52Q 迈向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