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师德建设的问题探析与完善路径
2018-03-06方少灿
方少灿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 510403)
教育,是百年大计、复兴大计。师德兴则教育兴。师德即为教师职业道德和职业公德的简称。古代的师德包括孔子的“专业乐业”“有教无类”“诲人不倦”,包括韩愈的“传道、授业、解惑”,亦包括朱熹的“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等思想。新时代新形势下,教育界和理论界对师德的探讨逐年趋热,高校师德建设也成为当前学术研究的一个热点。作为教育的重要一环,高校师德建设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政治素质、职业素养和道德情操的培育和养成。重视新时期高校师德建设,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和解决,有助于营造良好的高校教育环境,促进高校教师安教乐业、大学生成长成才。
1 新时期高校师德建设的提出
关于师德建设,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就强调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题中之义。党的十八大之后,各项政策的出台亦显出国家对师德建设的重视。2014年,教育部制定的《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为我国高校的师德建设提供了重要的规则标准和理论指导。2017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 《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强调要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此外,习近平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对新时期高校师德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和新希望。2014年教师节期间,习近平在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会上积极倡议广大高校教师做“四有好老师”(四有好老师: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2016年12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2017年的两会上又寄望知识分子自觉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5月,习近平又做出重要指示,号召广大教育工作者以黄大年同志为榜样,学习他的爱国情怀、敬业精神和高尚情操。可见,新时期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发挥高校教师在全社会的价值引领作用,已经成为新趋势。
2 高校师德建设的问题探析
近年来,我国高校师德建设也取得了一系列的新成绩。如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完善已经得到高校的普遍重视;绩效考核制度、奖惩机制等将师德纳入其中,促进了高校师德建设的快速发展;高校教师普遍爱岗敬业,职业操守为人称道;高校人才培养机制更加科学合理,与高校教师的无私奉献、躬身付出息息相关。然而,当前师德建设还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纵观近几年的文献研究和建设现状,也发现了不少师德建设薄弱的地方,总的来说,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2.1 重视程度不足,师德意识较为淡薄
受近几年高校扩招以及 “双一流”建设推进的影响,高校教师队伍的完备成为人才引进工作的重点。高校教师队伍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呈现逐年递增的态势。然而,高校教师的招聘依然停留在重科研能力、学历背景等硬性指标而轻育人能力和政治思想等软实力的层面,对师德建设缺乏足够的重视。年轻教师到岗之后,便开始踏上漫长的职称晋升之路,关注的重点在于与职称、待遇挂钩的工作量和所谓的业绩上面,鲜有将“立德树人”摆在工作的首位去思考。
此外,高校未能将师德建设形成一套科学系统的执行机制,“立德树人”在多数时候从一句对高校教师的道德约束弱化成为缺乏制度支撑的高尚口号,师德意识未能真正深入每个高校教师的内心,与教学、科研真正融为一体,总体上看,师德意识较为淡薄。
2.2 激励机制不彰,师德文化功能弱化
师德文化的形成有赖于外在的制度保障,有赖于内在的传承积淀。从制度保障角度看,多数高校并没有出台科学完善的师德建设方案和制度。由于无章可循,重点矛盾把握不精准,激励机制不明显,导致师德建设无论是在“师德标兵”等先进个人评比方面还是对于师德失范的惩戒方面,并没有系统完整的规程作为对照。而尽管有的高校出台相应的方案和制度,在执行上却频频走样,体现不出制度的保障功能,从而弱化了师德文化的培育。
从传承积淀角度看,我国是礼仪之邦、文化大国,然而,我国恢复高考制度至今才将近四十年。新时期新环境下,师德文化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人们的思想观念在发生着剧烈的变化,高校办学的宗旨和理念也在向世界一流大学看齐和追赶,高校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成长于社会急剧变革的时代,时代在发展,观念也在变化。师德文化在当前未能成为高校的主导文化,导致优秀师德文化的传承积淀效果不甚理想。
2.3 功利主义严重,师德境界相对低下
陶行知先生认为,老师的职责在于“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责任在于“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育人,才是教师立足于课堂的根本。当前,高校出现的师德境界低下的现象不容乐观。具体体现如下所述。
一是受到社会思潮的影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影响之下,高校教师往往会将自己的待遇和社会各行业进行对比,在物质利益的驱使之下,将主要精力放在待遇、权利、位子等的谋取之上,存在功利主义而忽略了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二是一些高校教师出现了理想信念缺失、政治定力不足、职业道德淡化的现象,有的高校教师将教师之职仅当作是谋生的一个手段,对育人并未有正确的认识:不知“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深义,不知人才的培养需要一个个老师的滋养和培育;不知教育报国,将自身的知识与修为和“人才强国”结合起来,未能自觉用自身的教学实践和思想情操感染每一个学生。反之,浮夸之风、功利主义、拜金主义却屡见不鲜。
3 高校师德建设的完善路径
师德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高校师德建设是一项高尚的宏伟工程,关系个人的成长与社会的进步,关系国家的希望与民族的未来。基于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需要从多方面探求完善路径。
3.1 重视制度建设,提高师德底线意识
爱因斯坦说,“使学生对教师尊敬的惟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应是选人用人的首要考量。
一方面,高校要转变选人用人的思路,在招聘环节上,将“师德”作为首位考量因素;在用人上,重视师德建设的导向,不惟教学、不惟科研是举,而应将育人成果和自身品德结合起来。只有选拔出道德高尚、理想坚定的高校教师,并注重师德建设的导向功能,才能从根本上提高高校师德意识,从而培养出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优秀人才。另一方面,高校要加强对师德师风的监督,要善于运用国家法律和相关的制度约束,对师德失范的个人和行为进行批评、教育和惩戒。对于道德水平低下、品行不端、影响恶劣的的教师,要上报教育主管部门进行相应的查处,严重违法乱纪者坚决开除出教师队伍。近几年出现的师德言行失范的行为,往往受到道德层面的谴责较多,而受到法律责任的追究则很少,因此,要将法律规制与道德引导相结合,构建让人“畏服”且“悦服”的机制,将提高师德底线意识与培养崇高师德境界统一起来。
3.2 完善激励机制,改良师德培育氛围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有效的激励机制有利于良好师德氛围的培育,促进国家兴盛。首先,国家要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提高高校教师的工资待遇、社会保障和政治待遇,大力倡导“教授治校”,从而提高高校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成尊师重道外部条件的固化。
其次,高校要善于因地制宜结合实际校情制定教师的考评激励机制。既要重视教学与科研成果等可量化的指标,又要将师德考评纳入到教师职称晋升和年终考评中,并将影响因子提高到与教学科研并重。从而引导教师要重视思想道德修为,注重在平常的教学中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和感化学生。
此外,学校要定期组织优秀教师、师德标兵评选,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并举,要对获得公认的具有群众基础的“师德标兵”大力宣传,分享优秀教师的德育成功故事,号召广大师生向标兵学习。习近平指出:“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宣扬先进,既形成示范效应,促使高校教师向同行的标杆学习,在先进典范的身上找到可以激发自己向上向善的闪光点,又营造了良好的师德培育氛围,外化于形,内化于心,使得崇高师德在高校蔚然成风,高校师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身道德情操和职业素养。
3.3 坚持价值引领,追求崇高师德境界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神圣使命。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一方面,高校教师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自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教书育人与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复兴以及人民的幸福自觉结合起来。孔子说:“芝兰生于幽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高校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认清自己的使命,自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自己的头脑,并把崇高师德境界当作教师职业的永恒追求,做到专业、敬业、精业、乐业。胸怀大志而又甘于奉献,兢兢业业为国家培养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英才。
另一方面,高校教师要坚定理想信念,追求崇高师德境界,才能为师德建设固本正源。高校教师除了实现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同时具备影响、引导学生过上一种有道德的高尚生活,因此,需要从道德的层面审视自身工作的思想境界,从他律转向自律,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起来,将师德规范与时代使命结合起来,既要成为知识的主人、社会的精英,又要做学生的人生导师和道德楷模,为学生的成长、社会的发展、民族的进步和国家的强大而无私耕耘奉献。
[1]万美容.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研究综述[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4):102-104.
[2]张大均,刘衍玲.师德建设的关键:促进从他律向自律的转化[J].教师发展研究,2017(1):50-55.
[3]刘磊.我国师德建设主导形态转向与突破路径[J].中国教育学刊,2017(3):8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