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游戏化与个人的全面发展

2018-03-06秦明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4期
关键词:马克思个体游戏

秦明

(大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大连 116622)

1 马克思关于“个人的全面发展”的观点

“现实的个人”在马克思主义学说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不仅如此,“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可见,马克思和恩格斯都把每个人的自由发展看作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前提条件,个人处于基础性的地位,只有实现了个人的自由发展,才能谈一切人的自由发展。何谓个人的自由发展?即个人自主、自觉、自愿的发展,即人本身作为目的的个体能力的全面发展。

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在叙述“第三大社会形态”时指出:“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第二个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2]。”马克思把个人的自由发展和人类社会的整体发展结合起来,只有人类社会发展到第三阶段(即共产主义社会),个人自由全面的发展才能真正成为现实。至于何谓个人的全面发展,在上述手稿中,马克思说:“全面发展的个人——他们的社会关系作为他们自己的共同关系,也服从于他们自己的共同控制——不是自然的产物,而是历史的产物。要使这种个性成为可能,能力的发展就要达到一定的程度和全面性[2],……”在马克思看来,全面发展的个人蕴含着其全面发展的能力,这是以一定的历史条件为前提。可见,马克思关于个人全面发展的观点包含两层含义:从能力角度讲,一个人越多才多艺,他的能力发展就越全面,从而证明其全面发展;至于什么样的社会可以保证一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在马克思看来,这个社会形态只有共产主义社会,而不是资本主义社会。

我们可以顺着马克思的思路继续往前推进。首先,马克思肯定每个人都是现实的,历史的,进而是属于时代的。其次,个人真正的全面发展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时期。事实上,每个个体属于时代,每个时代的个体都可以实现属于自己时代的“全面”发展,除了马克思否定的资本主义社会。对此,恩格斯的观点可以作为补充,在谈到文艺复兴时期出现的一系列伟大人物时,他写道:“那时,差不多没有一个著名人物不曾作过长途的旅行,不会说四五种语言,不在几个专业上放射出自己的光芒。……那时的英雄们还没有成为分工的奴隶,分工所具有的限制人的、使人片面化的影响,在他们的后继者那里我们是常常看到的。但他们的特征是他们几乎全都处在时代运动中,在实际斗争中生活着和活动着……因此就有了使他们成为完人的那种性格上的完整和坚强[2]。”这里,我们可以把恩格斯所说的“完人”理解为那个时代全面发展的个人。这说明个人的全面发展受限于自身所处的时代。可见,“个人的全面发展”指个人能力的全面发展,而且各个所处的时代决定着个人能力发展的内容与程度。

2 游戏及游戏化

一般情况下,小朋友的游戏总能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同,而成年人,特别是青少年的游戏大多被社会各界否定,有的学者甚至认为游戏是青少年(成年人)的精神鸦片。然而,据娱乐软件协会(Entertainment Software Association)的年度游戏玩家研究报告提供的统计数据表明,69%的户主玩计算机和视频游戏;97%的青少年玩计算机和视频游戏;40%的游戏玩家是女性;25%的游戏玩家在50岁以上,平均年龄35岁,游戏时间已有12年[3]。这些资料都表明,一味地否定、排斥游戏并不能解决现实生活中游戏所引发的问题。这里,我们无意否定沉迷游戏给个人发展带来的巨大危害,而是希望通过思考如下问题,即何以游戏让人成瘾,来反思游戏是否有促进个人全面发展的积极作用?

从游戏的定义看,游戏是一种活动,一种让人自愿、自主、自由、快乐的活动。《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有:“⑴娱乐活动。如捉迷藏、猜灯谜等。某些非正式比赛的体育话动,如康乐球等也叫游戏。⑵玩耍:几个孩子正在大树底下~。”从名词角度来看,游戏指各种让人自愿投入的活动;从动词角度来看,游戏指沉浸游戏中的行为本身。游戏有什么特质能够让人上瘾?比较动物学家戴斯蒙德·莫里斯(Desmond Morris)通过对猿类与人类的一系列实证性的比较研究,指出游戏本质上是一种探索,镌刻于生物本性之中,他甚至称我们这个物种为“裸猿”,称现代社会,城市是一个“人类动物园”。狩猎-采集时代人最接近猿类,最能显现人的生物本性[4]。刘梦霏比较了狩猎-采集时代人所做的事情与“魔兽世界”中人所做的事情,几乎一一对应。她进一步认为,我们在“魔兽世界”这个虚拟的游戏世界中所做的一切,无论是做任务、开地图、打怪或者社交,似乎都在模仿狩猎-采集时代原始人类,而非工业时代人的生活。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代人沉迷于游戏的原因,即游戏满足人的天性的发展。更进一步讲,游戏(魔兽世界)把生活优渥的现代人带回到采集时代,并直观地体验置身其中的生活。试问,为何生活富足的现代人愿意花大量的时间去体验狩猎-采集人的生活?

赫拉利[5]指出,狩猎-采集的人,就算住在最贫瘠的地区,平均每周也只需要工作35~458h。他们大概只需要每三天打猎一次,每天采集3~6h,除此以外的大部分时间都在聊聊八卦、讲讲故事,跟孩子玩玩。当然,在这简短的工作时间内,狩猎-采集者所需要掌握的知识与技术却是全面的。他们需要了解每种植物的生长模式,动物的生活习性,知道季节的变化,工具的使用等。我们可以认为,每一位采集者的个体心智都是全面发展的。与此相反,在现代富裕社会,人们平均每周的工作时间是40~45h,发展中国家则是60h甚至80h,且工作简单划一。总体上,诚如哲学家田松指出的,基于还原论、机械论、决定论的工业文明使人类物质富足、技术先进,而精神却空虚贫瘠,个体人的知识与技能单一,最终沦为随时可以被替换的“螺丝钉”。正是因此,个体的发展是单向度的,而不是多维度的。所以,赫拉利认为,就整体而言,现今人类所知远超过古人类,但在个体层面上,远古的采集者则是有史以来最具备多样知识和技能的人。可见,远古时期的采集者全面发展程度要远超过现当代富裕社会的个体人。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游戏何以会吸引人的原因,在游戏中人们可以充分发展自己的天性,实现自身真正的全面发展。可见,面对现代社会中单向度发展的人来说,游戏反而增加了实现个体全面发展的可能性。如果生活工作中的任务都可以变成游戏必然会使任务的接受者提高对任务的兴趣度,关注度,从而实现在游戏中获得快乐并完成任务。可见,游戏化的工作与生活可以促进个体人真正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3 游戏化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

游戏(化)如何推动个体人的全面发展?从根本上讲,游戏化可以促进个体人的全面发展,其原因在于游戏本身的特质所决定。伯纳德·苏茨认为,玩游戏,就是自愿尝试克服种种不必要的障碍。这恰恰也是人类真正实现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简·麦戈尼格尔[3]提出了游戏的四大决定性特征,即目标 (努力达成的具体结果);规则(实现目标的种种限制);回馈系统(及时地被告知离目标多远);自愿参与(了解并愿意接受目标,规则和回馈机制)。同时,她还提出了游戏化的四大目标:即更满意的工作;更有把握的成功;更强的社会联系;更宏大的意义。在以此为特征和目标的游戏化世界里:个体找到了自我实现的宏大意义(目标);在相互协作游戏化的社交网络中,个体获得了安全需要,也拥有了尊重需要;自愿参与的原则让个体可以自由选择,可以激发个体的积极性;实时的回馈又时时提醒个体自身能力水平的提升。由此可见,游戏化可以给个体创造自由发展的平台,提升个体多元化的能力,促进个体能力的全面发展。

麦克·卢汉[6]认为“一个人或一个社会没有游戏,就等于堕入了无意识的行尸走肉的昏迷状态。……作为大众艺术形式的游戏给一切人提供了充分参与社会生活的直接手段。没有游戏这种大众艺术的人,往往像毫无意识的自动机器。”如果生活工作本身变成游戏的世界,个体还会成为毫无意识的自动机器吗?诚如席勒说过:“只有当人在充分意义上是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是完整的人。”在游戏化的生活工作中,个人才能实现自我发现,自我成长,并最终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尽管,生活工作的完全游戏化才刚开始出现,许多游戏设计者开始关注这个主题,如简·麦戈尼格尔已经探讨过我们应该怎样利用游戏的力量,重新塑造一切:政府、医疗保健、教育、传统媒体、市场营销等。她甚至呼吁:现实已经破碎,而我们需要创造游戏来修复它。我们可以预测,在不久的将来,随着生活工作的游戏化,我们将更自由地选择自己的兴趣,更充分地发展自身的能力,从而真正在游戏化的生活和工作中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4 结语

在理解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基础上,以反思游戏何以让这么多人沉迷为切入点,以游戏自身的特点及游戏的目标为分析依据,我们认为游戏可以帮助人类真正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方法是实现生活工作的游戏化,也即在游戏化的生活与工作真正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1]马克思.共产党宣言[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1.

[2]马克恩,恩格斯.马恩全集,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3]简·麦戈尼格尔.游戏改变世界[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2.

[4]戴斯蒙德·莫里斯.人类动物园[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9.

[5]尤瓦尔·赫拉利.人类简史[M].上海:中信出版社,2014.

[6]麦克·卢汉.理解媒介[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个体游戏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