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博物馆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2018-03-06梁君玉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3期
关键词:文物文化遗产博物馆

梁君玉

(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广东佛山 528000)

随着时代的进步,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已经成为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博物馆而言,其责任就是为社会群众以及其发展而做出服务,这样有利于社会群众与博物馆之间的和谐交流,让更多的人了解博物馆文化,主动走入到博物馆中进行参观和学习,真正发现博物馆的重要性,从而促进博物馆事业的蓬勃发展,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的目标。认真解读、诠释并履行博物馆的社会责任,具有引领城市文化、弘扬城市精神、搭建城市多元文化交流平台等方面的特殊作用。

1 承载民族文化记忆

古老的中华民族孕育出深厚博大的民族文化,浩如烟海的历代典籍以书面形式予以记载,而博物馆作为以实体文物予以收藏——作为收藏和展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物质与非物质遗产”的文化机构,收藏文物不仅仅是藏珍,也是收藏文物中所承载的不可替代的文化记忆。

博物馆的出现,缘于人们对珍稀物品的收藏意识和纪念意识,天然具有注重收集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随着人们对文化遗产认识的不断深入和拓展,各地世世代代口口相传、手手相教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被纳入文化遗产的范围,它们同样具有历史、艺术、科学等方面的价值。文博界也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工作视野,研究对象也从“文物”延伸至“文化遗产”;博物馆作为传统意义的“物”的保存机构,也履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存、展示与保护的职能,从而成为保护和诠释文化遗产及其意义的机构。因此,博物馆是文化遗物的保存和利用机构,也是文化记忆的保存机构。

2 促进民族文化传承

文化传承是文化在纵的时间轴上向下一代的传递。每个时代的文化都既是对前代文化积淀进行传承的结果,也是向后世进行传递并形成新的文化积淀的基础。正是在不断的积淀与传承中,文化完成了扬弃的过程,实现了自身的革命与革新。所以在文化积淀基础上的文化传承是文化的生命。综上可知,文化的传承需要依赖于特定的载体,文化的载体可大致分为物质、精神和人三个方面,其中物质和精神是客体,人是主体。文化的传承是通过文化在不同载体内的流转来完成的,主要是在主、客体之间的转化。博物馆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机构,因其独特的功能与地位,在众多的文化部门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博物馆发韧于人类社会对文化遗产的珍视,其自身便是人类文化高度发展的产物。

博物馆对文物的展示和对文化的传递,其意义并不只是对社会个体大有裨益,在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总体要求的背景下,博物馆对文化的传递必须将全民族深层次的隐性文化外显出来,充分展示民族传统和民族精神,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得以传承。博物馆在保留社会个体对传统文化记忆的同时,还必须积极推动整个民族心理的重构和民族性格的塑造。从这点上说,博物馆工作人员肩负的使命是非常神圣的,不能只是为了收藏而收藏、为了展示而展示、为了解说而解说,而要通过创造性的工作将具有价值的文化信息传达给广大观众,让观众在欣赏陈列展览和参与社教活动的同时感受和理解民族文化,从而达到对民族文化的“激活”,而这种“激活”无疑能够有效防止年轻一代发生“文化漂移”。

3 助力优秀文化传播

文化传播强调的是文化的空间变迁,即把纵向时间里积淀的文化通过横向的空间传播出去。对文化主体而言,它是文化辐射与扩散的过程;对文化客体而言,则是文化学习和吸收的过程。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解读博物馆的性质,可以给予我们新的视角认识博物馆的工作。收藏、保存文物是博物馆的基本功能,但不是博物馆工作的最终目的。挖掘文化遗产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信息,利用多种传播手段,对社会公众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对现代文化进行整合,培育时代精神,将中华优秀文化传播到全世界,与不同的文化进行交流互动,扩大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力,在这方面,博物馆具有先天的优势。

博物馆传播高品味的文化内容。博物馆依据自身定位与需求,认真地选择本馆的藏品。这些藏品即便不是具有丰富文化价值的贵重物品,也会是能够反映一定文化现象的、能够引起人们关注和兴趣的代表性物品。博物馆工作人员在策划展览、制定社会教育活动、开发文创产品时,对文物的选择既要考虑其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也要分析它所蕴含的旨趣是否符合当下的社会需要和价值导向,是否能滋养健康、积极的文化氛围。所以说,博物馆进行文化传播时,不但吸收了“物”的精华,也吸收了不同历史时代“非物”的精华,最终成为具有高品位的文化传播精品。博物馆的文化传播体系具有较强的系统性。

博物馆不仅可以通过在当地举办的展览对当地的观众产生影响,而且还能够促进文化在不同地域之间进行交流,这是由每个展览内容的独特性决定的。博物馆一方面通过引进外展让本地公众了解外来文化,实现外地文化在本地的传播;另一方面通过流动展览将本地文化介绍到其他地域,实现本地文化在外地的传播,这两种形式均给公众带来低成本、高品位的文化体验,使他们在家门口就能欣赏到不同内容、不同风格的文化,自然能够受到公众欢迎。因此,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和经济实力的不断提高,国内不同地域博物馆之间、国际博物馆之间的文物交流展日趋频繁,博物馆将在文化交流与传播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充分展现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4 推动公众文化共享

在公共文化服务的大背景下,博物馆作为社会公益性文化机构,面向广大人民群众,向所有人开放,为一切人服务,为社会各阶层士所共享。我国公共博物馆实行免费开放,实现了博物馆普及性的文化传播,同时不断扩展着文化共享的范围。

近年来,文化消费受到了社会公众的普遍关注。作为衣食住行之外的高层次消费,文化消费往往可以反映某个地域人们的精神生活形态和文化素养。而且,当今博物馆也在不断地拓展文化服务功能。很多博物馆已经实现了服务多功能、立体化,充分唤起人们对博物馆的好奇与期待,满足其不同层面的需求,逐渐使走进博物馆成为公众的一种生活方式。

近年来,国家提供的政策和财力资助不断向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倾斜,使很多新技术能够很快在博物馆得到充分应用,从而不断增强或刷新观众的参观体验。数字博物馆的出现,使博物馆获得了无限的展示和发展空间。虚拟博物馆的最大优势就是能够跨越时空,利用数字三维技术对展示内容建模,并通过视频或立体视频的形式进行播放,为观众提供身临其境般的全新体验。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的飞速发展,为博物馆的文化共享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方便快捷的互联网使

观众可以更便捷地参观网上展览,也可以更好地通过网络互动参与策划、组织展览,微信、微博、Wi-Fi、局域网的应用也使观众和博物馆的联系与交流实现了即时化,使观众因参与感增强而提高了获得感。

博物馆符合人们寻求高层次文化活动的需求,能够怡养性情、陶冶情操、升华精神,促使人们的文化活动由娱乐层次提高到精神享受的层次,使人们感受到人类的创造精神和创造激情,从而使无论何种职业、何种身份、何种文化素养的观众均可以从博物馆的文化传播中获益。没有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就没有现代文化的发展和繁荣。现阶段我国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和保障,要求公共博物馆进一步加强对本民族优秀文化的诠释和解读,不断强化民族文化记忆,大力弘扬民族文化精神,进而在增强民族凝聚力方面实现自身应有的价值。

5 结语

总而言之,现代意义的博物馆不再仅仅是保存历史或自然遗存物的场所,而且还应该是一个底蕴深厚的社会文化机构,担负着存续历史遗产、传承文明传统的社会责任。只有明确意识到博物馆肩负的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更加自觉地关心城市文化的进步,以推动社会发展为己任,才能使民族文化薪火相传,人类文明赓续绵延。

[1] 刘迪.博物馆社会支持体系刍议[J].博物馆研究.2009(01)

[2] 单霁翔.博物馆的社会责任与改善民生[J].南方文物.2011(01)

猜你喜欢

文物文化遗产博物馆
文物的栖息之地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博物馆
文物的逝去
文物超有料
活态文化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
露天博物馆
文物掉包案